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肉用犊牛病毒性腹泻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良义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9期127-127,共1页
为防治犊牛病毒性腹泻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本文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及中西药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对肉牛养殖户防治病毒性腹泻与巴氏杆菌病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肉用犊牛 病毒性腹泻与巴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 中西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北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5′-UTR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林伟山 马豆豆 +6 位作者 雷萌桐 魏斌 李国才 王光华 王戈平 简莹娜 李秀萍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情况及遗传学分子特征。【方法】对采集自青海海北地区的148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BVDV 5′-UT...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情况及遗传学分子特征。【方法】对采集自青海海北地区的148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BVDV 5′-UTR保守区域,建立特异性检测牦牛BVD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该方法对青海海北地区牦牛养殖场BVD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选取4份BVDV阳性样品,对BVDV 5′-UTR区域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与NCBI中不同亚型BVDV以及同属病毒毒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基于BVDV 5′-UTR区域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基于BVDV 5′-UTR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7,标准品浓度为2.69×10^(2)~2.69×10^(9)拷贝/μ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检出限为2.69×10^(2)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1.7%,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地区门源县、祁连县、海晏县和湟源县的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VDV阳性率分别为45.00%、36.00%、30.77%和29.00%。BVDV 5′-UT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4株牦牛源BVDV与伊朗、美国的BVDV-1a亚型毒株聚集在同一个独立分支,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6.6%~99.7%。【结论】本研究明确了BVDV-1a型是导致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为该地区牦牛养殖场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了当地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该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毒性腹泻毒(BVDV) 流行 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绵阳市规模种猪场病毒性腹泻横断面调查
3
作者 王正义 张毅 +7 位作者 张辉 李奉芹 刘珈均 刘瑞瑛 阳爱国 王强 蔡冬冬 沈朝建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了解四川省绵阳市规模种猪场猪病毒性腹泻(PVD)病原流行情况,探寻场间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按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基于风险的采样方式,对绵阳市9个区县所有母猪存栏>100头的58个规模种猪场采集肛拭子样品1160份,利用荧光定量RT-PCR... 为了解四川省绵阳市规模种猪场猪病毒性腹泻(PVD)病原流行情况,探寻场间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按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基于风险的采样方式,对绵阳市9个区县所有母猪存栏>100头的58个规模种猪场采集肛拭子样品1160份,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核酸检测,计算场群真实流行率;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PVD病原场间传播风险因素,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绵阳市规模化种猪场PVD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8.87%,感染场群主要分布于平原或丘陵地区,感染病原主要为PEDV和PoRV,未检出TGEV,存在隐性带毒及混合感染情况;风险因素中,“饲料来源为自配”(OR=5.208,95%CI;1.047~25.895)、“司机协助场内人员共同上下货”(OR=6.504,95%CI;1.037~40.781)、“未要求对不进入场区的近场车辆彻底洗消”(OR=6.818,95%CI;1.225~37.948)3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绵阳市规模种猪场PVD场群流行率较低,以PoRV和PEDV感染为主;“饲料来源为自配”“司机协助场内人员共同上货卸货”“未要求对不进入场区的近场车辆彻底洗消”3个因素是规模种猪场PVD病原场间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因此,规模种猪场应尽量减少自配饲料的使用,并加强对近场司机及车辆的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发生P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种猪场 毒性腹泻 风险因素分析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主要病毒性腹泻流行概况分析及对策
4
作者 李晓玲 杨舒婷 +2 位作者 关桂芳 秦毅斌 谢丽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猪主要病毒性腹泻(major porcine viral diarrhea)是由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 RV)等重要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猪肠道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水样腹泻、脱水、厌食和呕吐为... 猪主要病毒性腹泻(major porcine viral diarrhea)是由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 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 RV)等重要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猪肠道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水样腹泻、脱水、厌食和呕吐为主要特征,仔猪发病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本文梳理了2010—2022年广西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概况,研判流行趋势,提出防控策略,为下一步科学防控猪主要病毒性腹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概况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康健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牛病性毒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在日常养殖期间,若牛患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不仅会妨碍其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该文旨在深入分析牛病毒性腹泻的特征,... 牛病性毒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在日常养殖期间,若牛患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不仅会妨碍其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该文旨在深入分析牛病毒性腹泻的特征,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其在牛场中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成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6
作者 邓朴良 覃翠远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畜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牛养殖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牛养殖业中,牛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疾病预防效果直接决定着养殖户最终的经济效益。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畜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牛养殖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牛养殖业中,牛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疾病预防效果直接决定着养殖户最终的经济效益。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蔓延迅速等特点。如何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病是养殖户需要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探讨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针对该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断及治疗方法
7
作者 冯忠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55-56,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牛黏膜病毒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也将其称为牛黏膜病。本文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以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产生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干预以及处理提...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牛黏膜病毒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也将其称为牛黏膜病。本文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以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产生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干预以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机理 诊断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猪病毒性腹泻的诊疗
8
作者 杨海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1-12,共2页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性腹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高传染性、急性发病和快速传播的特点,一旦生猪感染就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诊疗技术,希望可以为生...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性腹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高传染性、急性发病和快速传播的特点,一旦生猪感染就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诊疗技术,希望可以为生猪养殖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场 毒性腹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探讨
9
作者 潘青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本研究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传播途径多样。本文提出了加强饲... 本研究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传播途径多样。本文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鸡新城疫病毒性腹泻的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养鸡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毒性腹泻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4B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吴树康 梁滋旺 +3 位作者 姜伟 金彩虹 陈岩 郭明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高度致死性病原,根据生物型不同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CP)及非致细胞病变型(NCP)2种。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2种生物型BVDV毒株NS4B蛋白的差异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高度致死性病原,根据生物型不同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CP)及非致细胞病变型(NCP)2种。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2种生物型BVDV毒株NS4B蛋白的差异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种生物型BVDV的NS4B蛋白均属于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的不稳定性疏水蛋白,其N端具有较高变异性;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NS4B蛋白不含有线粒体导肽(mTP)或分泌通道信号肽(SP),且定位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中的概率最高;高级结构预测发现,2种生物型NS4B蛋白的二级与三级结构相似,均以α-螺旋为主;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发现,NCP型BVDV含有8个B细胞抗原表位肽段,CP型含有9个;蛋白翻译后修饰预测发现,NCP型BVDV具有1个特异性N-糖基化修饰位点,NCP型BVDV具有36个潜在的磷酸化修饰位点,而CP型具有35个。结果表明:2种生物型BVDV NS4B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及蛋白质结构相似性较高,但亚细胞定位情况和蛋白翻译后修饰有所不同,推测N端氨基酸序列的高突变性及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不同生物型BVDV与发病动物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NS4B蛋白 生物信息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
12
作者 王振军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2期207-208,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3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高,常突然发病,病情快速发展,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的病鸭病情持续加重,可短时间死亡。雏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者生殖道等途径传染,冬春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感染群大...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3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高,常突然发病,病情快速发展,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的病鸭病情持续加重,可短时间死亡。雏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者生殖道等途径传染,冬春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感染群大都是雏鸭,2~5周龄的雏鸭患病率高于其他阶段,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的病情危急重,属于禽类常见病毒性疾病,对养鸭户的养殖工作影响很大,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中西医结合诊治上述疾病作介绍,以期为患病的雏鸭实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毒性肝炎 沙门氏杆菌 中西医结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13
作者 陈亮 沈思思 +8 位作者 冯万宇 张蕾 兰世捷 苗艳 李丹 刘雪松 江波涛 钟鹏 于辰龙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8期122-123,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能够引起牛腹泻,而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同样能引起各个年龄段的牛腹泻,甚至流产,当三种病原混合感染时,则会加重牛场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混合感染的案例,从发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能够引起牛腹泻,而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同样能引起各个年龄段的牛腹泻,甚至流产,当三种病原混合感染时,则会加重牛场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混合感染的案例,从发病情况、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防控这三种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副结核分枝杆菌 弯曲杆菌 混合感染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腹泻病死仔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14
作者 房大学 刘光辉 +4 位作者 王华俊 赵胜杰 赵美雪 宋丹 郭洛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44-48,82,共6页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冠状病毒(PDCoV)及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并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病毒混合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496份腹泻病料样品中,PoRV、PDCoV阳性检出率(7.66%、8.27%)相对较高,SADS-CoV未被检出;不同季节统计结果显示,TGEV仅在春季检出,PEDV、PoRV在春、冬两季检出,PDCoV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不同区域检测结果显示,TGEV仅在豫东被检出,PEDV在豫北的阳性检出率最高,PoRV、PDCoV在豫西的阳性检出率(16.67%、26.67%)最高;病毒混合感染统计结果显示,以2种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其中PEDV+PDCoV阳性检出率最高(1.81%)。结果表明,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PEDV、PoRV、PDCoV为主要病毒性病原,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其感染存在一定的区域特征。本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养猪场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猪病毒性腹泻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仔猪 流行特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廊坊市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感染状况检测及牛冠状病毒演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思远 付新成 +10 位作者 袁雪松 毛立 蔡旭航 孙心如 黄金 谢玲玲 王府 周华 张琪 李基棕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9,共11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会导致母牛生殖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情况,本次试验通过PCR检测方法对我国河北地区323份腹泻牛粪样品进行常见9种病毒性牛腹泻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VDV阳性检出率1.85%(6/323)、BCoV阳性检出率14.24%(46/323)、BRV阳性检出率57.89%(187/323)、BoAstV阳性检出率0.31%(1/323)、BoNeV阳性检出率10.84%(35/323)、BNoV阳性检出率4.33%(14/323)、MRV阳性检出率2.48%(8/323)、BToV阳性检出率4.64%(15/323)、BKoV阳性检出率11.76%(38/323)。混合感染共有76份,占比23.53%(76/323)。HBLF2302株的全基因序列、S、HE、N、M和E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HBLF2302与BCoV/NMG1/2022基因同源性最高,为GIIb亚型。基于氨基酸序列比对和HBLF2302的S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在S蛋白中157号位突变为157T,854号位点突变为854I。318V为独特突变,改变了与侧链残基的作用力,与631C形成氢键连接。并发现中国株区别于其它地区的GⅡb亚型,位于ORF1a区域有三个独特位点。本研究丰富了牛腹泻病原的流行病学数据,为牛腹泻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牛冠状 流行学调查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毒性腹泻有效防控——生猪产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6
作者 冯力 石达 《猪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猪病毒性腹泻并不是一种传染病,而是一大类感染消化道病毒病的统称,因其临床症状均导致腹泻而得来,其病源包括4种猪肠道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PoRV)。猪肠道冠状病毒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 猪病毒性腹泻并不是一种传染病,而是一大类感染消化道病毒病的统称,因其临床症状均导致腹泻而得来,其病源包括4种猪肠道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PoRV)。猪肠道冠状病毒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新发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猪肠道 猪德尔塔冠状 生猪产业 有效防控 腹泻综合征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峻铭 董雅琴 +7 位作者 崔进 沙洲 顾丛丛 郑辉 魏荣 孙福亮 张锋 张志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85-4499,共15页
【目的】了解并掌握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为BVD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养牛场疑似BVDV感染样品制备组织上清液,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 【目的】了解并掌握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为BVD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养牛场疑似BVDV感染样品制备组织上清液,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鉴定,接种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电镜观察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对分离毒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克隆和测序,并采用Lasergene等软件分别对全基因组序列、N^(pro)和E2基因进行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病料样品BVDV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504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IFA结果显示特异性绿色荧光;电镜下可见直径约50 nm的病毒粒子,表明分离到1株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毒株,命名为SDNF9株。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12232 nt,与BVDV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79.1%~93.8%,其中,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和澳大利亚毒株Bega-like的相似性最高,为93.8%;N^(pro)和E2蛋白氨基酸存在多个位点变异;SDNF9分离毒株与BVDV2型毒株和BVDV3型毒株处于遗传演化的不同分支,而与BVDV 1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BVDV 1c基因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BVDV 1c流行毒株,并进行基因组和遗传演化分析,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亲缘关系最近,为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数据和材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毒(BVDV)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与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琴 陈红强 +3 位作者 张怡淼 马颖超 胡建军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定为阳性的犊牛抗凝血样品并分离淋巴细胞,在MDBK单层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盲传5代,提取培养物RNA,以BVDV5′-UTR、N^_(pro)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获得BL分离株1株,属于BVDV-1m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新疆南疆地区规模牛场BV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基因型鉴定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病原检测及大肠杆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明 孟凡国 +2 位作者 姜国均 张铁 何欣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3期14-14,共1页
犊牛腹泻是出生后30日龄内犊牛病死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成本高且可导致犊牛生长迟缓,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是由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和传染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常见病原体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犊牛腹泻是出生后30日龄内犊牛病死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成本高且可导致犊牛生长迟缓,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是由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和传染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常见病原体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和隐孢子虫等。常丽云等在河北唐山地区788份腹泻犊牛的粪便检测出9种常见的病原体,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病原混合感染率为8.37%。刘岳林在河北省范围内采集的102份腹泻犊牛的粪便样品中,细菌病原中的产气荚膜梭菌的阳性率最高为80.3%。目前,关于遵化市某牛场中腹泻犊牛病原感染的调查数据较少。基于遵化市某牛场犊牛频繁出现腹泻的现象,本研究采集35份腹泻犊牛的粪便样本,采用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传染性病原,包括BVDV、BRV、BCV、大肠杆菌、沙门菌、球虫和隐孢子虫,以此来明确导致该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和流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隐孢子虫 传染性 产气荚膜梭菌 毒性腹泻 原检测 性研究 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冬平 李蓓 崔金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儿21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例均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单用病毒唑,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显效明显高于...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儿21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例均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单用病毒唑,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可获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毒性腹泻 喜炎平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