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的制备
1
作者 于丹 齐楷 +3 位作者 车达 张涛 丛艳昭 张孝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率与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是目前规模化养兔业的主要传染病。本试验采用当地患有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的脏器,经过甲醛灭活后,通过血凝试验、灭活检验与活菌检验等一系列检测后制成了组织灭活苗。保护... 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率与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是目前规模化养兔业的主要传染病。本试验采用当地患有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的脏器,经过甲醛灭活后,通过血凝试验、灭活检验与活菌检验等一系列检测后制成了组织灭活苗。保护性试验结果证明,该灭活疫苗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较高;田间试验该疫苗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能有效的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暴发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甲醛 组织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与防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铁钢 刘晓旺 +2 位作者 李菲 李剑 程志利 《北方牧业》 2025年第6期17-17,共1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家兔和野兔。该病以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和肝炎为特征,临床症状包括厌食、抑郁、出血和迅速死亡。目前,尽管已有疫苗...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家兔和野兔。该病以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和肝炎为特征,临床症状包括厌食、抑郁、出血和迅速死亡。目前,尽管已有疫苗用于预防,但病毒的变异和新毒株的出现对兔群构成了持续威胁,需要不断更新防控策略和疫苗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出血 R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玮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疾病,病兔以喉头、气管、肺出血,肝、脾、胃瘀血、肿大及有点状出血为特点。兔巴氏杆菌病亦称兔出血性败血症,病兔临床上有中耳炎、鼻炎、肺炎、生殖器官...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疾病,病兔以喉头、气管、肺出血,肝、脾、胃瘀血、肿大及有点状出血为特点。兔巴氏杆菌病亦称兔出血性败血症,病兔临床上有中耳炎、鼻炎、肺炎、生殖器官炎症以及全身性败血症等不同表现。兔瘟并发巴氏杆菌病会在兔群中急速传播,引发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巴氏杆菌 出血性败血症 败血性 兔瘟 出血 点状出血 生殖器官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肇慧君 胡强 +2 位作者 于灵 吴斌 易佳颖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为建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精准快速检测方法,以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基因组特异保守的糖蛋白基因片段为靶目标,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退火温度等关键反应条件,分别进行灵敏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及重现性试验,构建病毒性... 为建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精准快速检测方法,以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基因组特异保守的糖蛋白基因片段为靶目标,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退火温度等关键反应条件,分别进行灵敏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及重现性试验,构建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检测技术体系,同时,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8.5℃。灵敏性试验显示,随着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基因组RNA连续10倍稀释,稀释至105倍数时,数字PCR体系仍可以检测到阳性微滴,因此,确定RNA基因组核酸含量19拷贝/μL为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的检测低限。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只与目标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有特异性扩增,与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牙鲆弹状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锦鲤疱疹病毒、鲤浮肿病毒、真鲷虹彩病毒、淋巴囊肿病毒等10种病毒均无扩增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批内与批间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具备良好的重复性。利用构建的数字PCR方法,对收集到的国内及进境鱼类样品共计1210批次进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数字PCR阳性样本检出率为9.5%,常规实时荧光定量RT-PCR阳性样本检出率为7.69%~7.77%。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数字PCR方法较常规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性,适用于水生动物疫病精准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数字PCR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及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海霞 张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病毒性出血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兔病毒性出血症肌肉毒株的培育和疫苗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秀女 孟艳 +1 位作者 武秋双 郑丽丽 《河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10期9-9,26,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定向培育 疫苗研制 肌肉 病毒性出血 组织灭活苗 毒株 急性传染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被引量:2
7
作者 朵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3期41-42,共2页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病毒性出血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方法研究概况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阳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6期6-8,共3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致死率可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特点、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病毒性出血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危害状况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佳垠 《渔业经济研究》 2007年第6期2-9,共8页
针对国内鱼类养殖,尤其是海水鱼类养殖生产现状与发展远景,依据国外学者,尤其是丹麦、美国、英国、日本学者近年所发表的文献,重点介绍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危害状况,简要介绍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研究进展。
关键词 鱼类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火焱 王初一 +1 位作者 赵怀平 王纯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可高达100%。文章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研究进展作了系统深...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可高达100%。文章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研究进展作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病毒性出血 流行 症状 理变化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11
作者 李松彪 张许科 《河南畜牧兽医》 2005年第1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免疫失败原因 病毒性出血 败血性传染 组织灭活疫苗 烈性传染 治疗药物 养殖生产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夏兰 王红宁 +3 位作者 张昌菊 向菁 徐永莉 余协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1-824,共4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养兔业的关注。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基因工程疫苗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出血 VIRUS 传染 RHDV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光清 张玉颖 +7 位作者 云涛 倪征 张淼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盛祖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25,共6页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 bp,包括部分VP60基因序列、ORF2基因、3′端非编码区(3′Non Coding Region,3′NCR)和poly(A)尾巴,其中 3′NCR位于ORF2终止密码子TAG之后,长59 bp,poly(A)至少含有27个A;3′NCR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93.5%-100%);3′NCR二级结构可以形成2个潜在的茎-环结构(SL1和SL2),其中SL2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形状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长度关系不大,但是SL1的结构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提示poly(A)尾巴与3′NCR高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因组复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3’端非编码区 POLY(A)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日龄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水平和保护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薛家宾 杨龙圣 +1 位作者 徐为中 胡元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7-329,共3页
通过攻毒试验比较了新西兰家兔免疫前后0、1、2、3和4 log25种抗体水平对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保护效果,同时测定了30、35、40、45、50、55和60日龄非免疫兔的母源抗体效价和用RHD组织灭活苗免疫后8周内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通过攻毒试验比较了新西兰家兔免疫前后0、1、2、3和4 log25种抗体水平对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保护效果,同时测定了30、35、40、45、50、55和60日龄非免疫兔的母源抗体效价和用RHD组织灭活苗免疫后8周内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体效价高于3 log2时可产生100%的保护,2 log2的保护率仅为50%;母源抗体与日龄呈负相关,在30日龄时最高,可以产生有效的保护,在40日龄后已无保护作用;免疫日龄与抗体峰值和有效保护时间呈正相关,30日龄免疫,抗体效价不但不升,反而显著下降,无保护作用;35日龄免疫,抗体峰值较低,有效保护时间仅为2周;大于40日龄免疫,抗体峰值较高,有效保护时间延长。因此建议35日龄首免、2周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免疫日龄 抗体效价 有效保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福南 陈万芳 +2 位作者 张书霞 赵立红 沈维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7-91,共5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通过电镜观察和免疫胶体金-银法的监测,病毒最先侵害的靶器官是肝、脾和肺,然后到达全身血流,最后分布到其它器官。发现动物在感染后18~24小时,在肝、脾、肺、肾和肠上皮细胞、血管壁内皮细胞、...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通过电镜观察和免疫胶体金-银法的监测,病毒最先侵害的靶器官是肝、脾和肺,然后到达全身血流,最后分布到其它器官。发现动物在感染后18~24小时,在肝、脾、肺、肾和肠上皮细胞、血管壁内皮细胞、循环的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的核内有病毒颗粒,其直径为32~34nm,无囊膜。感染后24小时直到死亡前,大部分病毒颗粒被释放到细胞浆和间质中去。初步认为本病是由于病毒血症对各器官的直接损伤,尤其对血管壁的损伤,导致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全身性出血。由于血液的丧失,继而使全身各器官发生缺氧,最终引起生命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免疫剂量对幼兔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龙圣 薛家宾 +2 位作者 徐为中 王芳 胡元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选择35、40和45日龄的新西兰家兔各30只,每种日龄兔随机均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个试验组分别注射4种剂量(1ml、2ml、3ml、4ml)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7周内每周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 选择35、40和45日龄的新西兰家兔各30只,每种日龄兔随机均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个试验组分别注射4种剂量(1ml、2ml、3ml、4ml)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7周内每周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日龄兔的2ml、3ml、4ml剂量组的抗体上升速度和有效抗体维持时间均显著大于同日龄的1ml剂量组;35日龄兔的2ml、3ml、4ml剂量组的抗体峰值显著高于1ml剂量组。提示35日龄兔注射剂量2ml为最佳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症(RHD) 免疫剂量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的简易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德福 孙世友 +1 位作者 彭福峰 王兴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草鱼 病毒性出血 灭活疫苗 简易制备 应用 检验 使用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 被引量:10
18
作者 倪穗 余晓巍 +3 位作者 王建平 雷爱莹 曾地刚 吴雄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9-493,共5页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巢式RT-PCR扩增获得279bp的特异性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巢式RT-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分析,结果证实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0.1pg的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初步建立了VHSV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可为VHSV的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孝友 曾秀 +1 位作者 孔路军 黄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流行 症状 理变化 病毒性出血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苗研究概况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怀然 陈洪岩 李昌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由于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组织灭活苗涉及的成本、生物安全及动物福利等问题 ,国内外学者正致力于 RHD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以 VP60表达为基础的亚单位疫苗经历了最初的原核、真核表达 ,目前正寻求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表达 ,以期获得... 由于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组织灭活苗涉及的成本、生物安全及动物福利等问题 ,国内外学者正致力于 RHD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以 VP60表达为基础的亚单位疫苗经历了最初的原核、真核表达 ,目前正寻求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表达 ,以期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口服疫苗 ;而以牛痘、金丝雀痘病毒、黏液瘤病毒等作载体的重组活载体苗 ,无疑使 RHD疫苗正在向更安全、实用及对家兔、野兔均有保护作用方向发展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国外学者在RHD基因工程苗方面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 基因工程 RHD 生物安全 动物福利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