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介导的甘蓝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
1
作者 王江 刘永贵 +3 位作者 韩睿 钟雄辉 颉建明 康俊根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5,共9页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建立甘蓝VIGS基因沉默体系的报道较少。旨在甘蓝上建立以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hytoene desaturase,PDS)作为有效视觉指示...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建立甘蓝VIGS基因沉默体系的报道较少。旨在甘蓝上建立以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hytoene desaturase,PDS)作为有效视觉指示基因、病毒载体PCVA/PCVB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以甘蓝、大白菜和萝卜为植物材料,通过构建PCVA-PDS载体,对甘蓝PDS进行沉默。通过构建PCVA/PCVB-PDS-GFP转化农杆菌,并采用注射法侵染甘蓝和烟草叶片下表皮细胞、真空负压侵染甘蓝幼苗,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在甘蓝中的适用性,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另外2个具有代表性的十字花科作物—大白菜和萝卜。结果表明,载体PCVA/PCVB-PDS-GFP转化的农杆菌侵染甘蓝及烟草叶片细胞后,细胞膜可以观察到荧光出现;通过真空负压侵染甘蓝幼苗14 d后,新生叶片出现光漂白现象,并呈现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DS同源基因在试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2,1.7倍;侵染大白菜和萝卜幼苗后,观察到大白菜和萝卜的叶脉及部分叶片出现白化现象,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叶面卷曲。综上所述,通过对PDS基因沉默后甘蓝叶片出现光漂白现象,证明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在甘蓝植株中实现了有效的复制和传播,大白菜萝卜叶片出现白化也表明,VIGS系统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进一步扩展了该沉默系统的应用范围。甘蓝VIGS沉默体系的建立,为十字花科作物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光漂白 基因沉默 病毒介导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介导SMV-P3基因沉默增强大豆对花叶病毒病的抗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向东 牛陆 +6 位作者 张伟 杨静 杜茜 邢国杰 郭东全 李启云 董英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7-1655,共9页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我国各大豆主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籽粒外观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基于植物介导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将编码参与...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我国各大豆主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籽粒外观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基于植物介导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将编码参与SMV运动和影响宿主域范围的P3蛋白基因RNAi片段导入栽培大豆品种,研究RNAi介导SMV-P3基因沉默对大豆抗SMV的影响。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RNAi片段以低拷贝的形式(1~4个)整合至大豆基因组中。对T_1~T_3代转基因大豆喷施除草剂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T_-DNA插入片段在转基因大豆不同代际间能够稳定遗传。对T_2和T_3代转基因大豆接种SMV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对我国大豆产区主要流行SMV株系SC-3较非转基因对照受体品种Williams 82和SN9的抗性水平显著提高,病情指数降低至4.37~18.51,且抗性能够稳定遗传。综上所述,RNAi介导SM-P3基因沉默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大豆对SMV的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P3 RNAi介导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病毒介导基因沉默方法研究小麦抗光氧化相关基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坤梅 李宏伟 +4 位作者 林凡云 陈耀锋 李滨 郑琪 李振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05-1913,共9页
为了鉴定可能的小麦抗光氧化基因,利用大麦条斑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系统,对6个小偃54响应强光的基因进行了沉默表达研究。以BSMV:GFP植株为对照,分析了这些基因的... 为了鉴定可能的小麦抗光氧化基因,利用大麦条斑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系统,对6个小偃54响应强光的基因进行了沉默表达研究。以BSMV:GFP植株为对照,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减量表达植株在低温强光、DCMU、MV、H2O2等处理下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和光合性能指数(P.I.)、MDA含量及整株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Ta23008和Ta92165均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DCMU、MV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106078参与小麦对DCMU、MV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27787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DCMU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24695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和H2O2胁迫的响应过程;而Ta119251仅参与小麦对DCMU的响应过程。此外,Ta23008、Ta92165、Ta106078、Ta119251四个基因被抑制表达后,其转化株系的生物量比对照显著降低,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小麦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条斑病毒(BSMV)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基因功能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诊断技术及其在动物病毒病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信爱国 蒋文俊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基因诊断技术 应用 等温 介导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毒 PCR技术 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由活动的非转基因小鼠中采用病毒介导的光遗传技术激发与抑制疼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5-225,共1页
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是传递生理痛和病理痛的第一级神经元。因药物和电刺激方法的限制,在自由活动的非转基因动物体内,以往不能实现非侵害性激动或抑制DRG神经元。光遗传学技术(Optogenetic strategy)是一种以光刺激或抑制神经... 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是传递生理痛和病理痛的第一级神经元。因药物和电刺激方法的限制,在自由活动的非转基因动物体内,以往不能实现非侵害性激动或抑制DRG神经元。光遗传学技术(Optogenetic strategy)是一种以光刺激或抑制神经元功能,从而控制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小鼠 自由活动 遗传技术 病毒介导 DRG神经元 疼痛 激发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麦上实施大麦条斑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东 张增艳 +1 位作者 姚乌兰 辛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8-1520,共3页
关键词 转录后基因沉默 病毒诱导 大麦 小麦 技术平台 表型变异 功能基因 基因组研究 R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学勇 简莹娜 +3 位作者 李志 郭志宏 严永盛 朵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为建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ORFV B2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与时间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ORFV检测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反应40 min检... 为建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ORFV B2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与时间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ORFV检测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反应40 min检测效果最佳。采用该方法对ORFV、山羊痘病毒、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等临床常见症状相似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ORFV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羊的其他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将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1×10^(9)拷贝/μL~1×10^(0)拷贝/μL)后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A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ORFV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1×10^(4)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95份临床样品(15份组织样品和80份血液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RAA方法能够对临床样品快速检测,组织样品和血液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5/15)和6.25%(5/80),该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表明本实验建立的RAA方法能够满足临床样品的检测需求。本研究建立的ORFV RAA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反应快速等特点,为ORFV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沉默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抗病虫害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美玲 李琦 +1 位作者 陈佳琦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RNA沉默技术由于其简便、高效及高特异性在各种模式和非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使其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优良性状的生物技术。RN... RNA沉默技术由于其简便、高效及高特异性在各种模式和非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使其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优良性状的生物技术。RNA沉默在植物转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十分广泛,目前已经成功研究培育出许多抗病毒、抗虫转基因植物,为农业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转基因介导RNA沉默在抗虫与抗病毒研究方面的进展,加深人们对转基因植物抗虫与抗病毒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沉默 基因技术 植物抗虫 植物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验证东方百合‘Justina’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功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梦娜 梁晶 +1 位作者 张克中 崔金腾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调控东方百合叶色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酶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烟草脆裂病毒与东方百合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采用切割侵染法侵染... 【目的】研究调控东方百合叶色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酶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烟草脆裂病毒与东方百合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采用切割侵染法侵染东方百合‘Justina’植株叶片,分析对照组、烟草脆裂病毒空载体侵染组和携带有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重组烟草脆裂病毒载体侵染组这些组中东方百合叶片的各种色素含量和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对照组叶片和空载体侵染组叶片未有明显的白化或黄化现象,重组载体侵染组叶片在刀口边缘出现明显黄化现象,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沉默导致东方百合‘Justina’叶片的黄化,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表明番茄红素β-环化酶在东方百合‘Justina’叶片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基因沉默技术 烟草脆裂病毒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病毒侵染性克隆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爽 周家莹 +2 位作者 陈明 陈庆山 辛大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5,共12页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粮食和饲料作物,是人类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来源。大豆病毒病在国内外各大豆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且目前缺乏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是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病毒...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粮食和饲料作物,是人类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来源。大豆病毒病在国内外各大豆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且目前缺乏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是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病毒基因功能及病毒与植物互作机制的重要工具,其还可以被进一步改造为病毒介导的过表达(VOX)载体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载体,用于快速分析植物基因的功能。因此,本文针对侵染大豆的大豆花叶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苹果潜隐球形病毒、烟草脆裂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和豇豆重花叶病毒,围绕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在VOX和VIGS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病毒侵染性克隆 病毒介导的过表达载体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纹枯病新位点Qse.hnau-5AS的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
11
作者 高梦娟 赵贺莹 +15 位作者 陈家辉 陈晓倩 牛萌康 钱琪润 崔陆飞 邢江敏 银庆淼 郭雯 张宁 孙丛苇 阳霞 裴丹 贾奥琳 陈锋 余晓东 任妍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0-2250,共11页
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极具破坏性的土传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高产和稳产。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和绿色环保的途径之一,而纹枯病抗性基因挖掘是培育抗性品种的重要... 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极具破坏性的土传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高产和稳产。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和绿色环保的途径之一,而纹枯病抗性基因挖掘是培育抗性品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收集了349份黄淮麦区小麦种质并将其种植于河南农业大学小麦分子育种创新团队人工气候室进行纹枯病表型鉴定,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小麦5A染色体短臂上挖掘到1个新的抗小麦纹枯病QTL位点,命名为Qse.hnau-5AS,其中15个显著性SNP集中在960.6 kb区段内。根据中国春高质量基因组信息,Qse.hnau-5AS区段内共包含13个高可信度(high-confidence,HC)注释基因。结合病原菌诱导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推测其中1个编码刺猬互作蛋白类似蛋白基因(TaHIPL)和1个编码质膜ATP酶基因(TaHA)可能参与调控小麦纹枯病抗性。利用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上述2个抗纹枯病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接种病毒14 d后,qRT-PCR结果显示,VIGS沉默植株中TaHIPL和TaHA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表明2个基因均被有效沉默。表型鉴定发现,与对照相比,VIGS沉默植株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植株更感纹枯病。综上所述,TaHIPL和TaHA很可能是Qse.hnau-5AS的候选基因且可正调控小麦纹枯病抗性。本研究为小麦抗纹枯病分子机制的解析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和材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苗期抗性 基因组关联分析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V介导的E3泛素连接酶基因NbE3R14沉默对烟草基础免疫及南方根结线虫寄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琳硕 贺祥 +2 位作者 李红梅 元青 王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沉默对植物基础免疫及线虫寄生的影响,为揭示植物寄生线虫侵染寄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沉默本氏烟E3泛素连接酶基因NbE 3R14,用flg22处...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沉默对植物基础免疫及线虫寄生的影响,为揭示植物寄生线虫侵染寄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沉默本氏烟E3泛素连接酶基因NbE 3R14,用flg22处理基因沉默烟草叶片,RT-qPCR检测PTI(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AMPs-triggered immunity)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接种辣椒疫霉于基因沉默烟草叶片,观察叶片病斑症状;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测定靶基因的沉默对南方根结线虫寄生的影响。[结果]RT-qPCR检测显示:农杆菌转化的烟草植株中NbE 3R14基因已被成功沉默,flg22处理基因沉默烟草叶片激发的PTI相关基因GRAS 2、WRKY7及WRKY8表达量分别下降41.3%、63.9%及61.8%,与野生型对照(WT)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辣椒疫霉36 h后,TRV∷NbE 3R14处理烟草叶片的病斑比WT增大28.5%;南方根结线虫在TRV∷NbE 3R14处理植株上产生的根结数、雌虫数及卵块数与WT相比分别显著增加22.1%、27.4%和17.2%(P<0.05),单卵块卵量则没有差异;而在TRV∷GFP处理植株上产生的根结数、雌虫数、卵块数以及单卵块卵量与WT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沉默NbE 3R14基因能干扰植物基础免疫,从而导致烟草对辣椒疫霉及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更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RT-QPCR 辣椒疫霉 南方根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诱导的转录因子SlbZIP36基因调控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13
作者 李延锐 缪迪季 徐卫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6,共14页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对硼的响应。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验证了SlbZIP36基因在番茄红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施硼量的增加,番茄红素含量也随之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bZIP家族与蔗糖、茉莉酸代谢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相关。通过VIGS技术,番茄果实中PSY和PD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下调至对照组的0.61~0.77倍。此外,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bZIP36与果实中的硼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0,p<0.05)。因此,SlbZIP36的过表达可能促进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bZIP转录因子 番茄红素生物合成 转录组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肾炎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4
作者 赵俊柯 余丹 +7 位作者 喻华英 尹文巧 张艳芳 谢志勤 李小凤 吴嫒琼 谢芝勋 韦英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为建立禽肾炎病毒(ANV)的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T-RA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探针中间分别标记FAM荧光基团、BHQ1淬灭基团。提取AN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以PEGBF/R作... 为建立禽肾炎病毒(ANV)的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T-RA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探针中间分别标记FAM荧光基团、BHQ1淬灭基团。提取ANV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以PEGBF/R作为引物,采用PCR扩增ANV ORF 1b基因保守序列,并克隆于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ANV-ORF1b并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模板,采用矩阵法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39℃恒温,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64μmol/L和0.48μmol/L条件下20 min内可实现对目的片段的有效扩增,并且扩增结果可直接观察,由此初步建立了ANV荧光RTRAA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ANV、鸡星状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禽腺病毒等16种禽类常见病原,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检测到ANV,与其他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以10倍倍比稀释后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ANV-ORF1b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RT-RAA方法扩增,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对pANV-ORF1b的检测限为1.5×10^(1)拷贝/μL;对3个不同浓度的pANV-ORF1b在同一时间和3个不同时间点利用建立的荧光RT-RAA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200份采自广西南宁不同地区的临床样品采用本实验建立的荧光RT-RAA方法以及RT-PCR和RT-qPCR方法检测。荧光RT-RA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43份(21.5%),阴性样品为157份(78.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45份(22.5%),阴性样品为155份(77.5%);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38份(19%),阴性样品为162份(81%),荧光RT-RAA检测结果与RT-qPCR和RT-PC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5.55%和88.37%。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ANV荧光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ANV的临床大规模检测,为ANV所致疫病的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肾炎病毒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荧光法 ORF 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丽文 朱延明 +2 位作者 李杰 柏锡 才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文章主要综述了RNA干涉(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研究策略及研究现状,包括RNA干涉的作用机制及技术特征,引发植物RNAi机制的转基因RNAi技术以及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转基因RNAi技术方面,包括载体结构的优化策略、高通量载... 文章主要综述了RNA干涉(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研究策略及研究现状,包括RNA干涉的作用机制及技术特征,引发植物RNAi机制的转基因RNAi技术以及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转基因RNAi技术方面,包括载体结构的优化策略、高通量载体的构建方法以及该技术的优缺点。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方面包括病毒载体及宿主种类,病毒感染方法,试验对照的建立、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该技术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基因RNAi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劲松 庄大中 +1 位作者 孙青原 陈大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到目前为止 ,原核注射是最可靠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动物转基因方法 .但该方法存在整合效率太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 .在过去的 2 0年里 ,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基因方法 ,包括精子介导、反转录病毒介导、携带外源基因体细胞的核移植、ES细胞... 到目前为止 ,原核注射是最可靠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动物转基因方法 .但该方法存在整合效率太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 .在过去的 2 0年里 ,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基因方法 ,包括精子介导、反转录病毒介导、携带外源基因体细胞的核移植、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等 .但这些方法都未能根本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最近的一些文献中报道转基因技术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后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反转录病毒介导 精子介导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景娇 薛强 +3 位作者 邹明强 滕文锋 郭浩 但晓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为建立一种新城疫病毒(NDV)的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NDV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设计合成6条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液中Mg2+浓度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经凝... 为建立一种新城疫病毒(NDV)的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NDV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设计合成6条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液中Mg2+浓度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经凝胶电泳分析并在可见光下直接观察。整个RT-LAMP检测用时0.5 h,检测敏感度比RT-PCR高100倍,对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NDV RT-LAMP检测方法速度快、不需要高精密的仪器,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有望在核酸扩增检测方法中取代RT-PCR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 融合基因(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导RNAi的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朴 郑玉姝 刘兴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6-328,共3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内源性小分子RNA(MicmRNA,miRNA)或外源性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iRNA)引起的靶基因沉默的基因调控方式。由于RNAi具有很强的、特异的基因调控能力,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内源性小分子RNA(MicmRNA,miRNA)或外源性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iRNA)引起的靶基因沉默的基因调控方式。由于RNAi具有很强的、特异的基因调控能力,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包括药物靶标的筛选、候选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分析、基因治疗的测试和功能缺失筛选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病毒载体 RNA干扰 介导 基因沉默 药物靶标 调控方式 调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魏志刚 杨传平 +1 位作者 朱大群 赫崇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目前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的特点、机制以及与转基因沉默的异同作一概括,并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植物 RNA 介导 病毒 抗性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VIGS技术分析TcLr19中TaSTKC8基因的抗叶锈性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嫄 张立荣 +2 位作者 张娜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明确抗叶锈病相关基因在抗叶锈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小麦叶锈菌诱导的TcLr19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前期克隆得的TaSTKC8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TaSTKC8部分基因沉默... 为明确抗叶锈病相关基因在抗叶锈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小麦叶锈菌诱导的TcLr19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前期克隆得的TaSTKC8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TaSTKC8部分基因沉默后,反应型由"0"变为"X";组织学观察显示接种叶锈菌120h,寄主组织中虽然出现了坏死反应,但有大量菌丝的生长,说明TaSTKC8基因参与了TcLr19对小麦叶锈菌THTS的抗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病 TaSTKC8基因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