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地区规模猪场主要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建一 王毅锋 +1 位作者 郑海平 母安雄 《浙江畜牧兽医》 2004年第4期8-9,共2页
无菌采集杭州地区规模猪场高热性病死猪病料 ,分别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营养肉汤中 ,采用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和纯化细菌 ,利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 ATB细菌自动鉴定和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 ,... 无菌采集杭州地区规模猪场高热性病死猪病料 ,分别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营养肉汤中 ,采用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和纯化细菌 ,利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 ATB细菌自动鉴定和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 ,共分离鉴定出 2 5株细菌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所分离细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区 规模猪场 细菌病原微生物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小红 周海蔚 +2 位作者 龙向宇 张宇峰 张婉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5-308,共4页
目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只针对实验室操作过程产生的三废展开,但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远远不止这一种途径。分析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的3种途径:通过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入自然环境,被感染的人或动物进入自然环境... 目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只针对实验室操作过程产生的三废展开,但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远远不止这一种途径。分析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的3种途径:通过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入自然环境,被感染的人或动物进入自然环境,在运输、储存、安保等环节,病原微生物样本直接进入自然环境。同时概述了由环境介质进入人体的3种途径。总结出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多途径散逸出来到侵入人体的全过程轨迹。最后指出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应该覆盖实验室运行活动可能产生的所有环境生物污染风险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污染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3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关键词 高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实验活动 资格证书 农业部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
4
作者 黄仲康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高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 菌种 样本 运输包装规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六部门联手监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
5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 采集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 自我防护 动物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6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2期7-7,共1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资格、实验活动和运输的审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资格、实验活动和运输的审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致病 实验活动 高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病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7
《河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7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高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实验活动 资格证书 农业部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法检查饮用水中的微生物
8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5-26,共2页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生物学教授Ronald M.Atlas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野外水确认了检查饮料水中病原菌的方法的有效性,检测迅速而灵敏度高,而且没有污染等问题,定量性良好.Atlas在大阪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的讨论会上(病原性微生物...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生物学教授Ronald M.Atlas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野外水确认了检查饮料水中病原菌的方法的有效性,检测迅速而灵敏度高,而且没有污染等问题,定量性良好.Atlas在大阪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的讨论会上(病原性微生物和基因重组微生物在排水和环境中的检查问题)发表了这项成果,在重组微生物的释放跟踪中强调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这项研究是美国Perkin Elmer公司支持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性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 大学生物 ATLAS 路易斯维尔 Elmer 定量 基因重组 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禽病原性肠道损伤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焱焱 张倩 +1 位作者 郭双双 侯永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71-6280,共10页
肠道损伤是猪、禽养殖中的常见病理状态,多种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过敏原、抗营养因子、毒素或致病性化合物皆可引起猪、禽肠道损伤,其中由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损伤严重制约着猪、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病原性肠道损伤对猪、禽... 肠道损伤是猪、禽养殖中的常见病理状态,多种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过敏原、抗营养因子、毒素或致病性化合物皆可引起猪、禽肠道损伤,其中由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损伤严重制约着猪、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病原性肠道损伤对猪、禽养殖造成的困扰,有必要阐明猪、禽病原性肠道损伤的致病机理以及营养修复机制。本文总结了常见猪、禽肠道损伤及机理,并结合已报道营养调控物质,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和功能性氨基酸等营养调控物质在猪、禽病原性肠道损伤中发挥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为多靶标调控猪、禽肠道损伤营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性微生物 肠道损伤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 fungal communities related to alleviating replanting stress of Lanzhou lily under silicon fertilizer and microbial agents application
10
作者 WANG Yi-qin YU Yan-lin +5 位作者 YANG Hong-yu LI Hui HOU Lei MAN Hua-li HAN Jia SHI Gui-ying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6,共12页
【Objectives】Si and microbial application could relieve the crop replanting problems(CRPs).We further studied the change of key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effects,aiming at provide reference fo... 【Objectives】Si and microbial application could relieve the crop replanting problems(CRPs).We further studied the change of key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effects,aiming at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both microbial agents and Si fertilizer in food lily production.【Methods】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ver a three-year period,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2.The experimental field had been continuously cultivated with lily for 9 years.Three 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silicon fertilizer(SF),microbial agents(“Special 8^(TM)”,MF),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ilicon fertilizer and microbial agents(SMF).A control group with blank soil(CK)was also included.At seedling stage of Lanzhou lilies in 2020 and 2021,the shoot and bulb dry weight,and the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Lanzhou lili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calculation of seedling index.In July 2020,20 plants were selected in each plot,and root zone soils were sampled at a depth of 20 cm,10 cm away from the roots,and then mixed to form a composite sample.The soil available Si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me specific microbial groups in soils were determined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ITS.【Results】All the thre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lily plant growth and the seedling index,compared to CK.Besides,SF and MF 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s(RA)and diversity of fungal communities,and altere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The RA of some specific group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edling index and/or soil available Si.Of them,the RA of the genera Fusarium,Dactylonectria,Humicola,Stilbella,and the species Humicola_grisea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while that of the genera Mortierella,Stilbella,Holtermanniella,and the species Mortierella_fatshederae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eedling index.The genera Fusarium,Stilbella,the species Humicola_grisea,and Dactylonectria_estremocensis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while the genura Stilbella,and the species Mortierella fatshederae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vailable Si content.In the co-occurence network of top twenty fungal genera and top sixteen bacterial genera(RA>0.2%),Holtermanniella was the only genus that interacted with the bacteria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cterial genus Blastococcus.Holtermanniella was also the most densely connected genera,followed by the genus Fusarium,Didymella and Humicola.In addition,the genus Holtermanniella was the key species connecting fungal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oil.Fungal functional prediction revealed that SF,MF and SMF treatments decreased plant pathogens guilds and increased the beneficial guilds Ectomycorrhizal,plant saprophyte,leaf saprophyte,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mpared to CK.【Conclusions】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ilicon fertilizer and microbial agents can alleviate continuous replanting problems of Lanzhou lilies through restoring the fungal community diversity,and promoting plant residue depredation,thus reducing soil born disease incidence.The beneficial genus Humicola and its one species H.grisea acts as bioconversion,and the genus Acremonium acts as plant pathogen inhibi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zhou lily soil fungi diversity pathotroph saprophyte silicon fertilization microbial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部分林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志清 宫占威 +4 位作者 费晋秀 石胜刚 刘涛 冯晓妍 杨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莱姆病 BURGDORFERI 陕西省 自然疫源疾病 林区 伯氏疏螺旋体 病原性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梅花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来明 田鑫 +3 位作者 崔鹤馨 权心娇 李男 付晓霞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向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营养底物,以此来改善胃肠环境和菌群结构,进而调控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稳定pH值,促进整个肠道乳酸利用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的繁殖,提高其浓度及活力,从而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向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营养底物,以此来改善胃肠环境和菌群结构,进而调控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稳定pH值,促进整个肠道乳酸利用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的繁殖,提高其浓度及活力,从而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增加采食量、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可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其能够抑制和吸附肠道内病原菌并能够调节非特异免疫防御机制,同时能够很好的防止毒素吸收,阻止病原性微生物及毒素在胃肠黏膜表面上的附着,同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免疫防御机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激发、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还可维护胃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性促进胃肠道有益菌群增殖,还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利用率 非特异免疫 特异免疫 胃肠道微生 血清免疫球蛋白 梅花鹿 营养物质 病原性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卫生革命与医院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达生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人类征服疾病、增进健康,争取延年益寿的伟大斗争中,人们曾经在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因子面前束手无策,成千上万的人被吞噬了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运用了“预防接种、消毒杀虫和抗生素药物”
关键词 医院改革 病原性微生物 卫生服务市场 消毒杀虫 抗生素药物 卫生服务系统 医生数 卫生系统 行为医学 卫生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