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高银平 祁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分析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品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华彬 刘蒙达 +7 位作者 南文龙 孙明军 焉鑫 毛迎雪 曲瑶 孙淑芳 李桂梅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特别适合在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及野外开展动物疾病快速诊断。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荧光微球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舒黛廉 王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5期38-42,共5页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生物高新技术,它以其能够快速、高效、大规模地同步检测生物遗传信息的卓越功能而得到发展。在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分析、药物筛选、基因诊断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作者就基因芯片技术的原...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生物高新技术,它以其能够快速、高效、大规模地同步检测生物遗传信息的卓越功能而得到发展。在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分析、药物筛选、基因诊断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作者就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以及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基因诊断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白菊红 康建平 +4 位作者 张星灿 华苗苗 刘建 杨健 钟雪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2-325,331,共5页
多重PCR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阐述了多重PCR技术原理,并就其近年来在人类、动物疾病、农作物病害、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 多重PCR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阐述了多重PCR技术原理,并就其近年来在人类、动物疾病、农作物病害、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多重PCR技术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原理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检测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红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统计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检出结果,对支原体...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统计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检出结果,对支原体阳性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结果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低于解脲脲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对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P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可明确感染病原体,有助于对症治疗;联合药敏试验,可明确病原体对不同药物敏感度,对采用合理有效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病原微生物检测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月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意义。方法8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对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和分析其对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9例患者进行了病原微生物...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意义。方法8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对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和分析其对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9例患者进行了病原微生物检测后,有29例患者检测结果呈现支原体阳性,占比33%,其中有8例为人型支原体检测呈阳性,占阳性患者总数的28%,有21例为解脲脲原体检测呈阳性,占阳性患者总数的72%。解脲脲原体检测呈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5,P=0.001<0.05)。对29例病原微生物检测呈阳性患者进行药敏试验,观察患者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高敏、中敏以及耐药程度,其中支原体对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对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环酯红霉素、可乐必妥以及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低。结论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能够有效明确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以及对于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微生物检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孙亚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其尿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 目的 :探讨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其尿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在这6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呈阳性,占患者总数的30.0%。其中,有4例患者为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占阳性患者总数的22.2%;有14例患者为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占阳性患者总数的77.8%。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8例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差,对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环酯红霉素、司帕沙星及可乐必妥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主要病因。支原体对部分抗生素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可帮助临床上更加准确地诊断其病情,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检测 人型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药敏试验 慢性前列腺炎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检测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正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6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重庆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的5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然后,记录这些患者病原菌...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重庆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的5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然后,记录这些患者病原菌的检出情况。结果:这些患者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30.55%,其粪便中病原菌的检出率为72.94%,其肛门周围病原菌的检出率为33.16%,其呕吐物中病原菌的检出率为15.07%,其手部病原菌的检出率为6.67%,其食物中病原菌的检出率为5.30%。结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效果较好,对其粪便中、肛门周围及呕吐物中病原菌的检出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微生物检测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酶: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越 孟祥芹 +1 位作者 阎锡蕴 范克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4-545,共22页
纳米酶,是一类自身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自2007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已有近千种不同组成的纳米材料被发现具有类酶活性,它们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并且可以作为天然酶的替代物进行应用。纳米酶本身所具有的类酶... 纳米酶,是一类自身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自2007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已有近千种不同组成的纳米材料被发现具有类酶活性,它们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并且可以作为天然酶的替代物进行应用。纳米酶本身所具有的类酶活性及其多功能、经济、稳定和易于大批量生产的优势,使其在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以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纳米酶被视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材料。本文对近年来纳米酶在检测和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应对重大生物安全威胁和防范生物安全危害时,开发基于纳米酶的诊断和抗病原微生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生物安全材料 病原微生物检测 抗菌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猪病毒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树芳 《猪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68-70,共3页
1971年Faulk和Taytor等首次报道了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素检测,后扩展到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包括抗原和抗体检测两种类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在猪病抗体和抗原检测时很有优势,不需要仪器设备,操作简便... 1971年Faulk和Taytor等首次报道了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素检测,后扩展到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包括抗原和抗体检测两种类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在猪病抗体和抗原检测时很有优势,不需要仪器设备,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最快10 min左右即可获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猪病毒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病原微生物检测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 仪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晖 于建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抗菌药物 病原微生物检测 理中 药物使用情况 临床科室 分层抽样 回顾性调查 环节控制 药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废纸污染控制措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恒 杨健胜 +3 位作者 陈方才 招为国 索光华 刘耕华 《口岸卫生控制》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文通过对进口废纸的口岸和造纸企业的作业场地实施监管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调查,对进口废纸卫生处理前后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熏蒸处理前8个样品中细菌总数最高的达140 000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实验阳性5个... 本文通过对进口废纸的口岸和造纸企业的作业场地实施监管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调查,对进口废纸卫生处理前后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熏蒸处理前8个样品中细菌总数最高的达140 000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实验阳性5个,占采样数的62.5%,大肠杆菌阳性数6个,占采样数的75%,绿脓杆菌阳性数4个,占采样数的50%,腊样芽孢阳性数7个,占采样数的87.5%;熏蒸处理后对应采样,细菌总数最高的只有3500个/g,8个样品杀灭率分别为97.4%、26.5%、96.6%、96.0%、94.5%、99.0%、99.0%、99.6%,平均杀灭率为88.6%,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杀灭率为100%,腊样芽孢杀灭率为85.7%。通过采取加强掏箱场地及分检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加强污水排放管理,保护了人体健康,防止了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后续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废纸 污染控制 口岸 造纸企业 调查 病原微生物检测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