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环境对对虾生长及病原体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荣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养殖环境 对虾 生长 病原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皓菲 黄叶芳 +4 位作者 廖珩瑾 尹晓晓 何柳青 谭颖 黄诗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途径,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TFI。因此在TFI的诊疗过程中要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重视,进一步调查性传播病原体和其他潜在的病原体,以确定可预防原因。开展感染检测和感染原筛查,采取伴侣共治,进行健康宣教和积极干预,阻断其发展至不孕阶段,提高TFI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传播病原体 原体 生殖道支原体 淋病奈瑟菌 输卵管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3
作者 邓银华 隗芳 杨洪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63-64,共2页
1生物安全风险因素1.1环境因素养殖场选址不当,如靠近交通要道、居民聚居区或其他污染源时,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养殖场内部布局不合理,如生活区与生产区未有效隔离、净道污道不分等,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此外,养殖环境卫生状况差... 1生物安全风险因素1.1环境因素养殖场选址不当,如靠近交通要道、居民聚居区或其他污染源时,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养殖场内部布局不合理,如生活区与生产区未有效隔离、净道污道不分等,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此外,养殖环境卫生状况差,如粪便、污水等处理不及时,也为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传播 环境因素 养殖场 生物安全防控 环境卫生状况 生产区 聚居区 内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规模猪场蚊蝇防控措施
4
作者 马兵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93-93,共1页
蚊蝇是自然界常见的昆虫,蚊子通过吸血传播病原体、污染饲料饮水,可致动物患丝虫病、乙脑、疟疾等。苍蝇偏好有机物,可传播伤寒等30余种消化道传染病,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蚊蝇生活习性及对猪场管理的影响蚊子为双翅目蚊科昆虫,... 蚊蝇是自然界常见的昆虫,蚊子通过吸血传播病原体、污染饲料饮水,可致动物患丝虫病、乙脑、疟疾等。苍蝇偏好有机物,可传播伤寒等30余种消化道传染病,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蚊蝇生活习性及对猪场管理的影响蚊子为双翅目蚊科昆虫,翅狭长且颜色多样,常见灰褐色、黑色,具有刺吸式口器。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墙缝等阴暗潮湿处,在畜舍内则常隐藏于墙缝、漏缝地板及产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猪场 蚊蝇 乙脑 防控措施 传播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晓雯 孙媛媛 +4 位作者 李华 赵虹 白会会 范琳媛 刘朝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HPV检测结果阳性的154例设为研究组,阴性的501例设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间STI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58%对50.50%,P=0.001)。HPV感染组中非常明确的STI病原体,即沙眼衣原体(CT)、生殖支原体(Mg)、淋病奈瑟菌(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总检出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9%(P=0.006)。人型支原体(Mh)在HPV感染组的检出率高于阴性组(7.79%对3.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均为解脲支原体(UU),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99%对48.10%,P=0.001),研究组中有19.8%为UU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8.70%(P=0.004),UU中以单一型微小脲原体(Up)阳性为主(79.49%对83.11%),Up3(38.46%对32.42%)、Up6(32.05%对35.16%)和Up1(8.97%对14.61%)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Uu)感染仅在≥25岁组中呈现出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③患者年龄随着共感染STI病原体的种类增加而显著降低(P=0.002)。④两组间阴道微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TI病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无明显相关。⑤STI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u感染是发生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0,95%CI:1.114~6.164,P=0.027),UU亚型及STI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将显著增加HPV的感染风险(OR=1.594,95%CI:1.070~2.375;OR=1.666,95%CI:1.245~2.229,P<0.05)。结论单一型UU是女性下生殖道的常驻菌群,与HPV感染并无相关。CT、Mg、NG、HSV-Ⅱ以及STI病原体、UU亚型的多重感染与HPV感染有关,尤其应关注≥25岁女性的STI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传播病原体感染 生殖支原体 阴道微生态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危害及其控制
6
作者 晁京汉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6期96-97,共2页
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发展,种鸡饲养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对鸡群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如果种鸡群感染垂直传播性疾病,不仅自身产蛋率会明显降低,死亡率升高,而且还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后代鸡群,致使后代弱雏量和死淘率增加... 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发展,种鸡饲养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对鸡群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如果种鸡群感染垂直传播性疾病,不仅自身产蛋率会明显降低,死亡率升高,而且还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后代鸡群,致使后代弱雏量和死淘率增加,以及后代鸡群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传播 饲料转化率 种鸡饲养 病原体传播 种鸡群 死淘率 生长缓慢 传播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长东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病原体传播 牛群 生产力下降 传染病 养殖业 死亡率 间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红螨的防控措施
8
作者 王金辉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23-23,共1页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传播给健康家禽,成为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给家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做好家禽红螨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传播 防控工作 红螨 雏禽 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防控措施 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无疫区管理要点
9
作者 曲丽仪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8期125-126,共2页
自2018年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该疾病迅速蔓延至多个省市,导致大量生猪死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猪养殖秩序,并对民众的饮食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疫病防控力度的逐步加强,国家提出了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目标,旨... 自2018年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该疾病迅速蔓延至多个省市,导致大量生猪死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猪养殖秩序,并对民众的饮食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疫病防控力度的逐步加强,国家提出了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目标,旨在通过控制传染源和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保护猪群的健康并预防非洲猪瘟的扩散。笔者围绕唐河县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控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探讨该地区在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方面的优势。在文章的最后,将结合唐河县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无疫病小区的建设情况,提出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以实现对非洲猪瘟的高效防控,全面提升疫病防控水平,最终为生猪的高效、安全养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疫病防控 规模化猪场 生物安全管理 生猪死亡 病原体传播 控制传染源 无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小龙虾病害与防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建清 《农家致富》 2015年第8期42-43,共2页
一、病害的预防虾病的发生是病原体、环境和宿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虾类养殖业,研究虾病的历史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虾类的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 一、病害的预防虾病的发生是病原体、环境和宿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虾类养殖业,研究虾病的历史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虾类的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只有从提高对虾体质、改善和优化环境、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着手,开展综合防治和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小龙虾 虾类 虾病 病原体传播 健康养殖模式 病毒性疾病 鳃丝 虾池 十六字方针 纤毛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生产与卫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中农 《中国奶牛》 1992年第4期15-15,共1页
一、卫生是牛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奶牛场的整体清洁是确保牛奶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奶牛群和奶牛场周围的环境都是清洁的,奶牛就全很健壮,所生产的牛奶就会是优质牛奶。奶牛场主及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清洁地生产牛奶是与奶牛场经济效益... 一、卫生是牛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奶牛场的整体清洁是确保牛奶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奶牛群和奶牛场周围的环境都是清洁的,奶牛就全很健壮,所生产的牛奶就会是优质牛奶。奶牛场主及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清洁地生产牛奶是与奶牛场经济效益有关的大问题。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牛奶往往是低价格的牛奶。二、牛奶杂质和细菌的来源在奶牛场同牛奶有接触的水、奶牛及其乳房、苍蝇、昆虫、挤奶员,挤奶用具和牛奶的存贮设施等,都是牛奶产生杂质和细菌的根本原因。清洁饮用水是奶牛场卫生综合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确保人畜饮用安全可靠的清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生产 挤奶员 牛奶质量 奶牛群 综合计划 奶牛舍 质量标准 病原体传播 苍蝇卵 存贮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场生物安全的原则、制定计划及保障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劲夫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26-26,共1页
1牛场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生物安全公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封闭式饲养,不引进其他牛,杜绝和场外牛接触,如果一定要引进牛,要对引进牛隔离检测。确保牛场所用的饲料和饮水免受污染,控制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牛场,应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1牛场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生物安全公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封闭式饲养,不引进其他牛,杜绝和场外牛接触,如果一定要引进牛,要对引进牛隔离检测。确保牛场所用的饲料和饮水免受污染,控制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牛场,应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减少因人员和车辆进出牛场而引起的病原体传播。控制牛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直接与间接接触,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和禽类。明确和监测牛群健康状况,制定并执行一致的疾病控制方案或生物安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牛群 病原体传播 间接接触 种公牛 妊娠母牛 牛时 传染性病原 危险性评估 兽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刚 魏玉兵 +2 位作者 孙鉴弘 宋建红 史玉萍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6期25-26,共2页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正逐渐成为促进农村地区致富的重要方式。然而,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巨大,有毒物质导致病原体传播、抑制动物免疫能力、降低畜牧业生产力和产品质量,附着在微小尘埃上的臭气体分子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良...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正逐渐成为促进农村地区致富的重要方式。然而,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巨大,有毒物质导致病原体传播、抑制动物免疫能力、降低畜牧业生产力和产品质量,附着在微小尘埃上的臭气体分子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为了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应重视畜禽粪便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物质 周围环境 产品质量 环境保护 病原体传播 免疫能力 畜牧业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猪丹毒病的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霞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8期65-66,共2页
1猪丹毒疫病流行病学简介猪丹毒疫病传染性较强,传染源主要有3类,首先为染病猪;其次,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染病猪仍然能够向外界排毒,痊愈猪同样具有传染性;最后为未发病猪,一些生猪在染病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或潜伏期内的染病猪同... 1猪丹毒疫病流行病学简介猪丹毒疫病传染性较强,传染源主要有3类,首先为染病猪;其次,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染病猪仍然能够向外界排毒,痊愈猪同样具有传染性;最后为未发病猪,一些生猪在染病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或潜伏期内的染病猪同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猪丹毒病原体传播途径较多,常见的传播方式有排泄物、分泌物、唾液等,这些都能够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饲料、饮用水等均可以作为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传播 猪丹毒 养殖环境 流行病学 排毒 传染源 疫病 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松花江鳌花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力 康萌 《黑龙江水产》 2020年第4期39-40,共2页
松花江鳌花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密度极低,但在池塘养鱼集约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养殖密度、投喂活饵等发生鱼病。因此,池塘消毒,鱼体、食场、工具消毒,控制病原体传播等是预防鱼病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池塘养鱼 病原体传播 养殖密度 活饵 北方地区 松花江 集约生产 鱼病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