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冯胜 程燕平 +1 位作者 赵亚丽 程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8-610,共3页
为解决两级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常在损伤值不为一时破坏的问题 ,在原有常用疲劳累积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加载顺序与领域潜在损伤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 ,首先建立了一种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数学公式 .然后利用两种材料疲劳实验数据 ,通... 为解决两级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常在损伤值不为一时破坏的问题 ,在原有常用疲劳累积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加载顺序与领域潜在损伤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 ,首先建立了一种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数学公式 .然后利用两种材料疲劳实验数据 ,通过该模型预测其疲劳寿命 .所得结果符合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两级载荷 疲劳寿命 寿命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冯胜 程燕平 +1 位作者 赵亚丽 程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07-1509,共3页
为解决两级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常在损伤值不为一时破坏的问题,在原有常用疲劳累积理论的基础上,避开等效损伤,并考虑加载顺序、领域潜在损伤和损伤的非线性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并利用两... 为解决两级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常在损伤值不为一时破坏的问题,在原有常用疲劳累积理论的基础上,避开等效损伤,并考虑加载顺序、领域潜在损伤和损伤的非线性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并利用两种材料疲劳实验数据,通过该模型预测了它们疲劳寿命。所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了该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材料进行寿命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疲劳寿命 寿命预测 等效损伤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疲劳失效判据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强度退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顺鹏 黄洪钟 谢里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753-2757,2761,共6页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认为疲劳破坏是由损伤程度和当前作用应力这两个量共同决定的,由此观点出发定义了非线性损伤,并建立了与载荷状态有关的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推导了在多级加载下的递推公式。经两种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验证表明,用该...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认为疲劳破坏是由损伤程度和当前作用应力这两个量共同决定的,由此观点出发定义了非线性损伤,并建立了与载荷状态有关的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推导了在多级加载下的递推公式。经两种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验证表明,用该模型预测疲劳寿命,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从疲劳过程本质上是材料静强度不断退化的过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基于二元疲劳失效判据的非线性强度退化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及多级载荷下的剩余寿命估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剩余强度退化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退化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劲松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2-337,共6页
针对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的发展受荷载、材料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用显式的数学函数表达的难题,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一个考虑变幅疲劳的级数和加载顺序影响的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描述了其与材料性能、荷载应... 针对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的发展受荷载、材料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用显式的数学函数表达的难题,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一个考虑变幅疲劳的级数和加载顺序影响的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描述了其与材料性能、荷载应力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准确反映了混凝土疲劳损伤演变的真实过程,并运用离散系统仿真原理构造了混凝土变幅疲劳寿命预测的智能化仿真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结构抗疲劳设计和疲劳可靠性分析、有损结构损伤评估及维修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疲劳累积损伤 寿命预测 神经网络 系统仿其 材料性能 荷载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次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
5
作者 房辰泽 郭乃胜 +4 位作者 蒋继望 冷真 李辉 陆国阳 王昊鹏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4-179,共6页
沥青混合料在变幅加载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然而传统的线性损伤累积准则无法表征不同加载次序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NLFDA)。为研究加载次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首先开展恒幅加载疲劳试验,分析恒幅... 沥青混合料在变幅加载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然而传统的线性损伤累积准则无法表征不同加载次序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NLFDA)。为研究加载次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首先开展恒幅加载疲劳试验,分析恒幅加载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其次借助变幅加载疲劳试验,分析变幅加载下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最后建立考虑加载次序的NLFDA模型,分析加载次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幅加载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发生非线性演化,但服从线性损伤累积准则,且累积寿命分数为1;变幅加载会导致疲劳损伤发生非线性演化,且服从非线性损伤累积准则,低-高和高-低加载次序的累积寿命分数分别大于1和小于1;建立的NLFDA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征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对加载次序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疲劳损伤累积 加载次序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动态记忆特性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6
作者 周思柱 向琼垚 曾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0-1748,共9页
为了评估工程构件在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提高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以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为基础,考虑工程结构件承受循环载荷导致材料内部晶界开裂、滑移挤入、挤出引起的损伤和不可逆退化,引入了一种新形式的材料记忆性能函数,建... 为了评估工程构件在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提高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以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为基础,考虑工程结构件承受循环载荷导致材料内部晶界开裂、滑移挤入、挤出引起的损伤和不可逆退化,引入了一种新形式的材料记忆性能函数,建立了一种新型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30NiCrMoV12和30CrMnSiA两种材料的泵头体进行两级加载试验,以验证所提模型对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考虑材料动态记忆特性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在高-低两级加载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在1.5倍的误差带内,预测误差均值小于0.1,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记忆性能 疲劳寿命预测 疲劳累积损伤 应力-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风载下风力机叶片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
7
作者 郜佳佳 孙鹏文 +1 位作者 孙文博 郭文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提出不确定风载下风力机叶片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基于风场实测数据,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法采用多种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拟合和效果评价,探究不确定风载下循环载荷的表征方法。以风速区间为基本单位,考虑叶片受到的非比例多轴应力作用,采用... 提出不确定风载下风力机叶片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基于风场实测数据,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法采用多种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拟合和效果评价,探究不确定风载下循环载荷的表征方法。以风速区间为基本单位,考虑叶片受到的非比例多轴应力作用,采用多轴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风速实测周期内的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结合风速区间分布概率,推导出叶片长期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模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叶片服役时长疲劳累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累积损伤 分布概率 风力机叶片 不确定风载 多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疲劳损伤的数值积分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藤瑞品 宋晓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提出了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包含当量载荷概率密度函数的不可积被积函数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以16Mn和60Si2Mn两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两种常见的当量... 提出了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包含当量载荷概率密度函数的不可积被积函数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以16Mn和60Si2Mn两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两种常见的当量载荷分布形式,采用试验设计法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高斯-勒让德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的累积疲劳损伤算法是正确和有效的;同时与传统的八级载荷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或准连续载荷谱作用下,采用八级载荷分级法计算累积疲劳损伤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率,并且偏差率不稳定,相比于八级载荷法,高斯数值积分法是一种更优的累积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累积疲劳损伤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疲劳损伤 高斯-勒让德公式 数值积分 试验设计 连续载荷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劲松 肖汝诚 宋玉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本文在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定侧压下双轴等幅与变幅抗压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Miner准则不适于描述疲劳损伤的累积规律;CortenDolan损伤公式可以用于混凝土剩余疲劳... 本文在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定侧压下双轴等幅与变幅抗压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Miner准则不适于描述疲劳损伤的累积规律;CortenDolan损伤公式可以用于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分别选择疲劳最大应变、疲劳残余应变、疲劳变形模量和横向超声波速定义了损伤,得到了不同的损伤累积规律;在综合了纵向变形、模量及横向微裂缝的发展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平均损伤变量,得到了损伤演化方程。本文还应用二级变幅疲劳试验结果修正了常用的损伤等效原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本文的研究为混凝土在定侧压下双轴抗压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损伤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双轴抗压 定侧压 变幅 疲劳累积损伤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进展 被引量:87
10
作者 杨晓华 姚卫星 段成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4期81-87,共7页
著名的Miner-Palmgren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提出已有 70余年 ,但由于疲劳问题的复杂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能与该理论媲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仍在发展与完善中。文章根据疲劳损伤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特点 ,将确定性... 著名的Miner-Palmgren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提出已有 70余年 ,但由于疲劳问题的复杂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能与该理论媲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仍在发展与完善中。文章根据疲劳损伤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特点 ,将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分成两大类 ,即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和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并将主要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分成五类 :a .基于损伤曲线法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b .基于材料物理性能退化概念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c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概念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d .考虑载荷间相互作用效应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e .基于能量法的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文章分析了每一类模型中有代表性模型的物理背景 ,回答了模型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简要评述了模型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疲劳累积损伤 线性累积损伤 非线性累积损伤 模型 疲劳寿命 疲劳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聪 彭立敏 +1 位作者 雷明锋 刘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5,共9页
根据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疲劳关键部位的力学特性,开展双侧限高静载低动载波动疲劳试验,得到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演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研究结构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结果表明:当最大应力水平不高于0.60时... 根据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疲劳关键部位的力学特性,开展双侧限高静载低动载波动疲劳试验,得到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演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研究结构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结果表明:当最大应力水平不高于0.6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2阶段发展,未产生疲劳破坏,其最大拉应变幅值、增速始终保持恒定;当最大应力水平超过0.7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倒S”型3阶段发展,产生疲劳破坏,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其增量、幅值、增速在第Ⅰ和第Ⅲ阶段增长较快,在第Ⅱ阶段呈缓慢线性增长;试件的疲劳寿命随静载、动载的增大而缩短,采用多元线性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双参数疲劳寿命(S—N)计算公式;同时,基于试件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时变特性,得到隧道底部结构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演化曲线及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隧道 隧道底部结构 疲劳寿命 疲劳累积损伤 围岩压力 列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小载荷强化的汽车构件疲劳累积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曦 郑松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给出了材料和结构在累积损伤的同时还具有强化作用的S-N曲线方程,并建立了程序载荷谱下产生损伤的同时还具有强化作用的疲劳累计损伤模型。为了检验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某汽车前梁和车架为例,设计了两种不同载荷组合,进行了... 给出了材料和结构在累积损伤的同时还具有强化作用的S-N曲线方程,并建立了程序载荷谱下产生损伤的同时还具有强化作用的疲劳累计损伤模型。为了检验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某汽车前梁和车架为例,设计了两种不同载荷组合,进行了两级循环载荷疲劳试验。试验结果和所建模型估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能够估算疲劳极限以下载荷的强化和损伤,还能估算疲劳极限以上载荷的强化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载荷 强化作用 疲劳累积损伤 汽车结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3
作者 倪侃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65,共23页
对疲劳载荷、应力、寿命和强度的随机性分别进行了明确分类.然后,针对在疲劳理论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目前在国内外仍被大量引用的(主要用于裂纹起始阶段的)疲劳累积损伤准则,从力学、概率统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 对疲劳载荷、应力、寿命和强度的随机性分别进行了明确分类.然后,针对在疲劳理论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目前在国内外仍被大量引用的(主要用于裂纹起始阶段的)疲劳累积损伤准则,从力学、概率统计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疲劳损伤累积具有两类不同的概率机制,即损伤在单一个体内具有的随机性以及损伤在同一母体中不同个体之间具有的分散性.最后,重点介绍了二维概率Miper准则以及有关随机疲劳寿命、随机疲劳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累积损伤 随机性 疲劳寿命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及强度衰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忠东 欧进萍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推导得到了一个非线性的损伤发展方程,该方程计及了加载过程应力与损伤的完全耦合效应;又由损伤发展方程得到了一个计及加载循环周内和循环周间损伤积累非线性效应的完全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已有的部分... 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推导得到了一个非线性的损伤发展方程,该方程计及了加载过程应力与损伤的完全耦合效应;又由损伤发展方程得到了一个计及加载循环周内和循环周间损伤积累非线性效应的完全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已有的部分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成为它的特例。由损伤发展方程确定了材料剩余强度随损伤发展的衰减规律和临界损伤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连续介质损伤力学 疲劳累积损伤 剩余强度 临界损伤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n 钢焊接接头的 Miner 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晓阳 谢基龙 +1 位作者 缪龙秀 吕澎民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根据16Mn钢对接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数据,对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定可靠度下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方法,为估算16Mn钢焊接构件在谱载荷作用下一定可靠度的疲劳寿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疲劳累积损伤 疲劳寿命 可靠性 锰钢 焊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侧压混凝土双轴变幅拉-压疲劳累积损伤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劲松 宋玉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3-1227,1243,共6页
为了调查混凝土在双轴拉-压交变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规律,利用改造的MTS疲劳试验机对变截面棱柱体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定侧压下轴心拉-压单级等幅和多级高-低、低-高变幅疲劳试验.总结了实测等幅与变幅疲劳应变与变形模量的衰... 为了调查混凝土在双轴拉-压交变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规律,利用改造的MTS疲劳试验机对变截面棱柱体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定侧压下轴心拉-压单级等幅和多级高-低、低-高变幅疲劳试验.总结了实测等幅与变幅疲劳应变与变形模量的衰减规律,基于疲劳变形模量定义了损伤变量,拟合试验结果得到了两阶段的损伤演化方程,依据损伤演变与损伤状态、加载条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并给出了利用本文模型进行疲劳损伤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的方法.模型预测的剩余寿命与实际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定侧压 变幅 疲劳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铤涡动模拟和钻铤接头累积疲劳损伤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安兵 南丽华 +1 位作者 常大伟 程占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30,共11页
大多数的钻铤接头失效归因于弯曲振动引起的累积疲劳,其中旋转钻铤偏心引起的涡动是最重要的弯曲振动之一。钻铤和井壁之间的接触引起极度有害的反向涡动,甚至是无序涡动。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集中质量模型表示钻铤,采用修正Karn... 大多数的钻铤接头失效归因于弯曲振动引起的累积疲劳,其中旋转钻铤偏心引起的涡动是最重要的弯曲振动之一。钻铤和井壁之间的接触引起极度有害的反向涡动,甚至是无序涡动。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集中质量模型表示钻铤,采用修正Karnopp摩擦模型模拟BHA的黏滑旋转振动。基于涡动时域响应,使用雨流计数法将连续弯曲应力历史分解为若干个应力范围,计算了相关的循环次数,并采用Miner方法评估了累积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稳定器间隙可能会引起钻铤侧向振动和动力学模拟的不稳定;如果稳定器间隙超过一定值,钻铤会无序侧向间歇撞击井壁;振动是接头疲劳的重要原因,当考虑黏滑振动时,稳定的正向涡动变为无序侧向振动,甚至在较低钻速下,黏滑振动都可能会引起无序侧向振动;在240 h内,无序侧向振动引起钻铤接头累积损伤达1.9%;虽然每小时损伤率仅为0.008%,但如果考虑其他恶劣井下环境,该值可能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缓解钻铤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铤 涡动 钻铤接头 疲劳寿命 累积疲劳损伤 振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表达式及累积疲劳损伤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建锋 郑修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3-17,共5页
通过对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其疲劳寿命表达式。
关键词 聚醚醚酮基 复合材料 疲劳寿命 累积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舶冰区航行中冰激结构疲劳的累积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顺迎 王键伟 +1 位作者 袁奎霖 张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09,共8页
极地船舶在冰区航行中经常与各种类型的海冰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充足的疲劳强度储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实测冰载荷的极地船舶结构冰激疲劳的累积损伤分析方法。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中... 极地船舶在冰区航行中经常与各种类型的海冰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充足的疲劳强度储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实测冰载荷的极地船舶结构冰激疲劳的累积损伤分析方法。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中的冰厚和航速等现场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冰厚0.5~2.5 m、航速2~12 kn范围内构造冰激疲劳工况,并将二者的联合概率分布作为疲劳工况的发生概率;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反演识别出典型工况下的冰载荷时程,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关键位置及相应的热点应力,并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应力循环次数;最后通过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一步计算该航次内的疲劳损伤度,验证了“雪龙”号在冰区航行的安全性。本文对极地船舶结构的抗冰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结构 冰激疲劳 累积疲劳损伤 现场测量 冰区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的用户道路车轮纵向疲劳累积损伤估计
20
作者 马扎根 胡文伟 +2 位作者 王一凡 张武杰 吴孟乔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9-1203,共5页
传统的整车道路载荷测量通道多、准备周期长、数据量大,在应用于大范围用户道路载荷测量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系统辨识的理论及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以少量测量通道统计结果估计整车及零部件疲劳累积损伤的方法,并利用某A级车... 传统的整车道路载荷测量通道多、准备周期长、数据量大,在应用于大范围用户道路载荷测量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系统辨识的理论及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以少量测量通道统计结果估计整车及零部件疲劳累积损伤的方法,并利用某A级车小范围用户道路载荷数据,以车轮纵向疲劳累积损伤估计为例进行了解释说明。将通过系统辨识得到的估计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证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用户 道路载荷测量 疲劳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