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残余应变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国军 杨永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介绍了混凝土在承受疲劳荷载时内部微裂纹的扩展规律,根据疲劳损伤变形的3阶段特征,可知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的扩展是导致其疲劳损伤的本质原因,提出了残余应变可作为建立疲劳损伤模型的基础。研究并介绍了混凝土疲劳损伤破坏时峰值应变εu... 介绍了混凝土在承受疲劳荷载时内部微裂纹的扩展规律,根据疲劳损伤变形的3阶段特征,可知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的扩展是导致其疲劳损伤的本质原因,提出了残余应变可作为建立疲劳损伤模型的基础。研究并介绍了混凝土疲劳损伤破坏时峰值应变εunstab的确定、等幅或变幅荷载作用下残余应变ε残和总应变ε总的计算理论。根据疲劳等效累积原则和混凝土疲劳残余应变的计算理论,推导出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基于残余应变的疲劳损伤模型,并提出了建立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疲劳损伤模型 残余应变 疲劳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损伤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杰 李敏 孙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6-2421,共6页
疲劳损伤导致的破坏是工程结构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利用不可逆热力学理论框架和损伤的微观力学,基于脆性损伤的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新模型推导严密,以应力幅和材料损伤参数为控制变量,考虑了材料的初始损伤,并以12... 疲劳损伤导致的破坏是工程结构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利用不可逆热力学理论框架和损伤的微观力学,基于脆性损伤的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新模型推导严密,以应力幅和材料损伤参数为控制变量,考虑了材料的初始损伤,并以12Cr1Mo V钢为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包含了初始损伤变量,可以用来估算材料的初始损伤;新模型在疲劳过程的初期,损伤很小时,相比同类型疲劳损伤模型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新模型能够应用于脆性材料疲劳损伤的寿命预测;新模型比同类型疲劳损伤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少,且与实验结果符合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损伤微观力学 疲劳损伤模型 应力幅 初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与疲劳寿命预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艳 万志敏 田振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9,38,共4页
将不可逆热力学和损伤力学应用于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在大量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热力学势函数,建立了橡胶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变方程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报方程。应用本模型对单向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报,发... 将不可逆热力学和损伤力学应用于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在大量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热力学势函数,建立了橡胶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变方程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报方程。应用本模型对单向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报,发现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比较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帘线 橡胶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模型 疲劳寿命预报 不可逆热力学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损伤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兆东 刘剑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1-938,966,共9页
文章基于具有物理机制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根据物理随机系统的基本观点,确立混凝土随机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的基本随机参数;通过统计识别1批混凝土单轴受拉和受压疲劳试验数据,给出基本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建立完整的混凝土疲劳... 文章基于具有物理机制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根据物理随机系统的基本观点,确立混凝土随机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的基本随机参数;通过统计识别1批混凝土单轴受拉和受压疲劳试验数据,给出基本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建立完整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关系;将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关系与钢筋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相结合,通过设定受压区混凝土损伤破坏阈值,引入吸收边界条件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评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可靠度,从而初步建立混凝土疲劳问题的精细化可靠度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疲劳损伤模型 概率密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非线性疲劳损伤特性及应力状态演变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志林 卓斌 廖中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580,共5页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考虑路面材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结构损伤的空间分布、演化规律以及路面结构内部水平正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研...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考虑路面材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结构损伤的空间分布、演化规律以及路面结构内部水平正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损伤主要分布在双轮中心线下靠近基层与底基层层底的区域,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基层层底与底基层层底损伤度均增加,且增加幅度逐渐增大;双轮中心线下靠近基层与底基层层底区域,考虑损伤的路面结构相比无损路面结构,层底水平拉应力均有所减小,且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水平拉应力逐渐减小,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可用于路面维修养护中路面破坏区域及程度的判断,以及路面设计研究中设计指标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结构 损伤力学 疲劳损伤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材料疲劳损伤分析及疲劳寿命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志林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针对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演化及疲劳寿命,运用损伤力学相关理论建立梁式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并结合小梁疲劳试验,分析路面材料小梁试件在重复加载下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水泥稳... 针对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演化及疲劳寿命,运用损伤力学相关理论建立梁式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并结合小梁疲劳试验,分析路面材料小梁试件在重复加载下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二灰土3种材料而言,当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指数p分别取4.0、7.2、6.3时,理论分析得到的小梁跨中挠度和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对于3种材料的小梁试件,随着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小梁底缘中点的损伤度逐渐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体现出非线性变化的规律;随着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小梁跨中挠度逐渐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与损伤度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路面材料 损伤力学 疲劳损伤模型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韧性耗散损伤的非线性疲劳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凯 高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7-813,共7页
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构件或材料易出现疲劳损伤,导致结构出现突发性疲劳脆性破坏,故需对构件或材料的疲劳损伤进行精确评价,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但现有的疲劳损伤评价模型为了简化分析,常忽略了荷载顺序和相互作用等效应,使得疲劳损... 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构件或材料易出现疲劳损伤,导致结构出现突发性疲劳脆性破坏,故需对构件或材料的疲劳损伤进行精确评价,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但现有的疲劳损伤评价模型为了简化分析,常忽略了荷载顺序和相互作用等效应,使得疲劳损伤分析精度不足,为此,需对构件或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精确评价疲劳损伤。基于叶笃毅提出的疲劳损伤模型,推导材料的多级疲劳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对数应力平方比的幂函数等效形式来考虑荷载相互作用效应,并应用所提等效规则,结合叶笃毅多幅级疲劳模型,推导多级载荷作用下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改进模型,使疲劳模型能够考虑多级荷载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效应。基于所提改进模型建立材料疲劳极限状态方程,应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对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求解,并建立求解过程,分析得到材料非线性时变疲劳可靠度。最后采用材料疲劳试验对所提模型在疲劳寿命预测和可靠度分析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疲劳寿命预测误差最小可达1%,可靠度分析精度提高30%,表明模型具有更高精度,能够应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疲劳损伤模型 韧性耗散 荷载相互效应 概率密度演化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弯曲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8
作者 董帆 马伟杰 +2 位作者 计浩然 李亚智 周春苹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6期224-234,共11页
复合材料夹层板兼具轻质高承载特性,但也面临多样的失效模式,深入研究其性能与失效机理,对确保结构安全与效能至关重要。针对一种玻璃纤维/氰酸酯织物层压面板和Nomex蜂窝复合的夹层板,采用特殊设计的试验夹具,开展三点弯曲静力和疲劳试... 复合材料夹层板兼具轻质高承载特性,但也面临多样的失效模式,深入研究其性能与失效机理,对确保结构安全与效能至关重要。针对一种玻璃纤维/氰酸酯织物层压面板和Nomex蜂窝复合的夹层板,采用特殊设计的试验夹具,开展三点弯曲静力和疲劳试验,分析该夹层板的弯—剪承载特性,观察其疲劳损伤和失效现象;同时,根据夹层板承力特点,对受面内力的面板和受面外剪切的芯材分别建立疲劳损伤模型,借助夹层板等效有限元模型,预测夹层板弯曲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所推荐的预测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映夹层板弯曲疲劳损伤过程,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略为保守,与实测寿命误差属于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板 弯曲疲劳试验 疲劳损伤模型 有限元建模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疲劳损伤智能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陈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克服传统构件疲劳损伤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检测耗时长的问题,研究以提高检测效果为目的,借助超声波辅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疲劳损伤检测方法。针对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的特殊性,定义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的损伤变... 为克服传统构件疲劳损伤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检测耗时长的问题,研究以提高检测效果为目的,借助超声波辅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疲劳损伤检测方法。针对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的特殊性,定义装配式建筑连接构件的损伤变量,并建立连接构件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然后引入疲劳损伤线性累积理论计算构件的初始极限强度,在此基础上,将构件应力应变关系与超声波动方程有机结合,得到超声波在构件中传播的非线性效应,从而实现对构件疲劳损伤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检测灵敏度、检测耗时、检测准确度3个角度有效提高检测性能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连接构件 超声波 疲劳损伤检测 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模量退化的冻土动力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向东 李军 +2 位作者 孙琦 易富 曲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9-4156,4241,共9页
为研究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退化与动力特佂,通过对不同负温条件下冻土试样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与疲劳损伤寿命。按照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损伤参... 为研究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退化与动力特佂,通过对不同负温条件下冻土试样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与疲劳损伤寿命。按照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损伤参数。根据冻土的弹性模量退化规律提出了动弹模衰减控制方程并建立了冻土唯象疲劳损伤模型。根据冻土实测的循环加卸载滞回曲线特征,提出了理想和非理想滞回圈情况下阻尼比联合分析方法;基于Kelvin模型建立了滞回圈演化规律与弹性模量退化及加载时间的数学联系。研究发现:考虑了动弹模衰减影响的唯象疲劳损伤模型描述了冻土的加速疲劳损伤特征;理想滞回与非理想滞回阻尼比联合分析方法考虑滞回圈的实际演化特征;基于弹性模量退化的Kelvin流变模型建立了滞回圈曲线与加、卸载时间的数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滞回曲线 弹性模量退化 Kelvin流变模型 唯象疲劳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疲劳理论的曲轴结构等效疲劳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嵩松 俞小莉 李建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1-1005,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曲轴进行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并应用坐标变换法对应力集中区域内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曲轴的临界平面位置和疲劳损伤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多轴疲劳损伤模型对由同种材料、不同结构的曲轴的疲劳极限载... 采用有限元法,对曲轴进行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并应用坐标变换法对应力集中区域内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曲轴的临界平面位置和疲劳损伤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多轴疲劳损伤模型对由同种材料、不同结构的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进行预测。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传统的名义应力法在预测同种材料、且圆角半径相同的曲轴疲劳极限载荷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在预测不同圆角的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时,误差较大;而采用经典的KBM多轴疲劳损伤模型,能有效准确地预测不同圆角的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曲轴 多轴疲劳损伤模型 临界平面 疲劳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的老化机理与疲劳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梁波 兰芳 郑健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83-9096,共14页
疲劳性能是影响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长寿命沥青路面概念的提出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研究,尤其是沥青材料的老化与沥青路面疲劳特性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环境因素导致沥青的轻组分挥发、含氧官能团增加,使沥青材料变... 疲劳性能是影响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长寿命沥青路面概念的提出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研究,尤其是沥青材料的老化与沥青路面疲劳特性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环境因素导致沥青的轻组分挥发、含氧官能团增加,使沥青材料变硬、粘结性降低,更易造成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沥青的老化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缩短。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能的研究涉及到沥青的老化、改性剂的选择、沥青的自愈合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综合模型的建立等相关因素。本文详细分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与沥青路面的疲劳性能之间的联系,从沥青老化过程中化学组成的变化、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因素、沥青的自愈合性能对老化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聚合物/纳米材料和复合改性对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及疲劳性能的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等方面,对沥青老化与疲劳性能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综合考虑多因素效应来研究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非常重要,本文可为延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理论研究及解决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材料 老化机理 疲劳 自愈合 改性沥青 疲劳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轮毂疲劳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棋 翁海平 吴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63-2268,共6页
基于风电机组轮毂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兆瓦级风电机组轮毂疲劳损伤进行研究。利用叶素动量理论和惯性载荷计算得到动态疲劳载荷谱,结合轮毂材料力学性能,计算得出S-N曲线。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多平均应力S-N曲线能较好地应用于平均应力修... 基于风电机组轮毂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兆瓦级风电机组轮毂疲劳损伤进行研究。利用叶素动量理论和惯性载荷计算得到动态疲劳载荷谱,结合轮毂材料力学性能,计算得出S-N曲线。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多平均应力S-N曲线能较好地应用于平均应力修正,且当轮毂表面主应力方向有变化时,使用关键面法疲劳损伤模型分析更合适。以兆瓦级风电机组为例,对轮毂进行疲劳计算,得到具有较高指导意义的疲劳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 疲劳分析 S-N曲线 疲劳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纤维薄板增强RC梁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国文 黄培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通过建立循环载荷下碳纤维薄板(CFL)增强RC梁的累积损伤模型,并与增强梁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增强构件的疲劳性能和损伤、破坏过程。试验发现CFL增强RC梁的疲劳损伤演化历程包括混凝土开裂、CFL与混凝土剥离、钢筋屈服等过程,具... 通过建立循环载荷下碳纤维薄板(CFL)增强RC梁的累积损伤模型,并与增强梁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增强构件的疲劳性能和损伤、破坏过程。试验发现CFL增强RC梁的疲劳损伤演化历程包括混凝土开裂、CFL与混凝土剥离、钢筋屈服等过程,具有明显的疲劳损伤成核、稳定扩展、失稳扩展三阶段发展规律,根据增强梁的载荷、挠度历程可以得到抗弯刚度演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用CFL增强RC梁的剩余抗弯刚度来度量其疲劳损伤变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能够准确模拟CFL增强RC梁的疲劳损伤破坏过程,进一步结合抗弯刚度可预测其剩余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循环载荷 碳纤维薄板 钢筋混凝土梁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邓露 鲜亚兰 邵旭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1-717,共7页
为了研究轻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可靠性,以广东虎门大桥为实例,建立局部梁段有限元模型,基于可靠度理论和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计算并对比钢-UHPC组合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铺装桥面板易疲劳开裂细节的疲劳可靠度,并研究... 为了研究轻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可靠性,以广东虎门大桥为实例,建立局部梁段有限元模型,基于可靠度理论和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计算并对比钢-UHPC组合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铺装桥面板易疲劳开裂细节的疲劳可靠度,并研究UHPC层厚度等参数对轻型组合桥面板疲劳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沥青混凝土铺装桥面板相比,轻型组合桥面板可有效提高桥面板各疲劳细节的疲劳可靠度,延长其疲劳使用寿命;UHPC层厚度、交通量增长率以及车辆超载对轻型组合桥面板疲劳细节的疲劳使用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当UHPC层厚度在一定范围(35~55 mm)时,厚度每增加10 mm,疲劳使用寿命至少延长37%;当年交通量增长率为5%时,疲劳使用寿命缩短超过45%;当车辆超载率为50%时,疲劳使用寿命缩短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可靠度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轻型组合桥面板 疲劳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压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付有为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0期53-55,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压实技术,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常规压实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两种路基施工方式的应力应变反应及施工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沥青疲劳损伤模型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压实方式的疲劳寿命次数...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压实技术,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常规压实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两种路基施工方式的应力应变反应及施工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沥青疲劳损伤模型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压实方式的疲劳寿命次数,得出在实际工程中以路基动态模量80 MPa作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两种压实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半填半挖路基动应力响应所产生的位移远小于常规压实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压实 数值模拟 疲劳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集成式电驱动桥齿轮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正旭 温柳川 +3 位作者 潘盈滢 何温铭 覃恒忠 王小龙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6期52-54,共3页
本论文基于等效疲劳T-N损伤模型,深入研究非集成式电驱动桥齿轮疲劳试验方法。通过整合转换QC/T 533-2020《商用车驱动桥总成》与QC/T 1022-2015《纯电动乘用车用减速器总成技术条件》中的疲劳寿命参数,使其适用于非集成式电动驱动桥。... 本论文基于等效疲劳T-N损伤模型,深入研究非集成式电驱动桥齿轮疲劳试验方法。通过整合转换QC/T 533-2020《商用车驱动桥总成》与QC/T 1022-2015《纯电动乘用车用减速器总成技术条件》中的疲劳寿命参数,使其适用于非集成式电动驱动桥。进而提出一种在三电机台架上快速测定非集成式电驱动桥齿轮疲劳寿命的试验方法,为提升电驱动桥齿轮疲劳寿命、缩短试验周期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集成式电驱动桥 齿轮疲劳 等效疲劳损伤模型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pre-processing model of coal-mine hoist wire-rope fatigue damage signal 被引量:1
18
作者 Tian Jie Wang Hongyao +1 位作者 Zhou Junying Meng Guo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e-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wire-rope signals. This is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rocessing methods that are currently employed. First, we investigated the one-dimensi...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e-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wire-rope signals. This is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rocessing methods that are currently employed. First, we investigated the one-dimensional discrete morphological and wavelet transform. Then, we developed a pre-processing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wavelet-filtering algorithm. We then proposed a modified morphology filtering algorithm. We also designed an experiment platform for wire-rope detection.Eight levels of localized flaws(LFs) and damage were formed in the wire-rope specimen. We perform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filter the drift signal.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new filtering algorithm was over 26 d B.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existing method is less than 15 d B, and the noise-signal ratio of the new filtering algorithm has improved by 73%. Based on our results, the filtering effec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 method. This stud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mineHoist wire ropeSignal processingFast morphological wavelet-filtering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UNDER TENSION-TORSION LOADING
19
作者 WANGYing-yu YAOWei-x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Various proportional and nonproportional tension-torsion fatigue tests are conducted on aeronautical material-LY12CZ aluminum alloy. The stress and strain states under tension-torsion loading are analyzed by an elasti... Various proportional and nonproportional tension-torsion fatigue tests are conducted on aeronautical material-LY12CZ aluminum alloy. The stress and strain states under tension-torsion loading are analyzed by an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rienta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each stress and strain component is investigated.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atigue cracks tend to be propaga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argest principle strains under proportional loading, and grow alone one of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planes under 45° and 90° out-of-phase loa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xial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proportional loading non-proportional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