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Pti5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华 王罡 +1 位作者 季静 杜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3-566,共4页
本实验构建了含有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Pti5 VP16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UCH1。通过根癌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Pti5 VP16基因导入烟草SRI中,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抗性植株中整合了Pti5 VP1... 本实验构建了含有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Pti5 VP16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UCH1。通过根癌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Pti5 VP16基因导入烟草SRI中,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抗性植株中整合了Pti5 VP16基因,经抗病性鉴定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病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i5-VPl6基因 转化 烟草 番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诱导的转录因子SlbZIP36基因调控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2
作者 李延锐 缪迪季 徐卫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6,共14页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 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番茄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番茄红素含量是评估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供给水平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lbZIP36对硼的响应。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验证了SlbZIP36基因在番茄红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施硼量的增加,番茄红素含量也随之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bZIP家族与蔗糖、茉莉酸代谢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相关。通过VIGS技术,番茄果实中PSY和PD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下调至对照组的0.61~0.77倍。此外,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bZIP36与果实中的硼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0,p<0.05)。因此,SlbZIP36的过表达可能促进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bZIP转录因子 番茄红素生物合成 转录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探索与WRKY转录因子参与抗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银霞 王志泽 +4 位作者 冯成蒿 周闯闯 聂蔚丹 王超楠 杜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共7页
根结线虫病作为世界范围内危害植物最为广泛的土传病害之一,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番茄作为新疆红色支柱产业,其设施生产饱受线虫病的侵害。目前,生产上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多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药剂的频繁使用给生态环境带... 根结线虫病作为世界范围内危害植物最为广泛的土传病害之一,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番茄作为新疆红色支柱产业,其设施生产饱受线虫病的侵害。目前,生产上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多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药剂的频繁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生物防治的绿色可持续优势逐渐扩大,但生防资源少、田间防治效果差异大等缺陷也掣肘了其应用。优质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仍是从根本上解决番茄抗病的最佳策略。本文首先介绍番茄Mi基因家族中已发掘的10个成员在分子层面的研究进展,阐释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现有分子机理;Mi基因可使用的抗源单一、抗病范围有限及土壤温度等条件的制衡,阻碍了优质番茄种质的抗性改良,更多非R基因的挖掘变得尤为重要。WRKY转录因子在作物生物胁迫调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近年来WRKY在作物防卫根结线虫病方面的研究应用,以期为后续番茄从不同层面并避免完全依赖Mi基因的抗病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Mi基因 根结线虫 WRKY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其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飞翔 李春霞 +3 位作者 周爽 郭彬彬 张均 马超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33,共17页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基因结构做了预测分析;此外,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基于相关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到可能参与调控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R2R3-MYB成员。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68个R2R3-MYB成员,其中145个分布于11条染色体, 23个成员染色体信息未知;大多数R2R3-MYB含有3个外显子,编码99~1645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将绿豆R2R3-MYB基因家族分为30个亚组(V1~V30),不同亚组成员的基因结构存在差异;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及少量的类黄酮合成响应等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叶片、叶柄、下胚轴和籽粒种皮中表达量较高的成员分别占15.5%、16.1%、16.1%和10.7%。RT-PCR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R2R3-MYB家族成员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不同成员对逆境胁迫有不同的响应模式。蛋白互作与相关性分析可知,VrMYB6、VrMYB77、VrMYB93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了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R2R3-MYB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重鉴定及抗逆相关基因筛选
5
作者 史建磊 黄少勇 +2 位作者 陈先知 宰文珊 熊自立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探明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AP2/ERF)的组学特征及生物胁迫响应机制,促进其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新版公共数据进行AP2/ERF鉴定,结合番茄自交系在青枯菌(Ralstonia sol... 【目的】探明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AP2/ERF)的组学特征及生物胁迫响应机制,促进其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新版公共数据进行AP2/ERF鉴定,结合番茄自交系在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下的转录测序数据,挖掘青枯病抗性相关AP2/ERF。【结果】173个番茄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被鉴定,主要成簇分布在染色体端部,50.3%的AP2/ERF具有共线性,尤其是3号和8号染色体。基于系统进化关系,AP2亚家族包含22个(12.7%)成员,主要分为2类;ERF亚家族包含93个(53.8%)成员,可进一步分为6类;DREB亚家族包含49个(28.3%)成员,可进一步分为2类;RAV亚家族仅有3个成员。71对AP2/ERF同源基因的Ka/Ks值均小于1。26.8%的AP2/ERF主要在根中表达,几种生物胁迫下,ERF_4-6和DREB_2基因转录表达水平较高,尤其是Solyc03g005500.1(ERF_6)和Solyc08g078170.1(ERF_5)。青枯菌侵染下,在抗、感材料间筛选到10个差异表达AP2/ERF(分属AP2和ERF),其中Solyc06g068570.4(AP2)为正调控基因,其他9个为负调控基因。50.9%的AP2/ERF形成193对互作关系,Solyc01g096860.3(AP2_2)与Solyc08g078190.2(ERF_5)互作可信度最大,而Solyc06g068570.4(AP2)与Solyc03g093560.1(ERF_5)正负互作在番茄青枯病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综合基因组分析和转录表达鉴定了番茄AP2/ERF转录因子,获得若干青枯病响应基因,丰富了番茄抗病育种基础理论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AP2/ERF转录因子 基因组特征 生物胁迫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B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雅丹 伍国强 +1 位作者 刘晨 魏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2,共18页
MYB作为植物中最大的多功能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家族之一,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广泛地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及逆境胁迫应答等过程。该类转录因子N端含有典型的MYB结构域,根据MYB结构域中R重复序列的数量分为... MYB作为植物中最大的多功能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家族之一,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广泛地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及逆境胁迫应答等过程。该类转录因子N端含有典型的MYB结构域,根据MYB结构域中R重复序列的数量分为不同的亚组;而C端结构域差异较大,因此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大量研究表明,在受到外界环境信号的激活后,MYB可单独或通过和其他蛋白互作后,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MYBCORE和AC-box结合,参与调控下游胁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另外,MYB也通过参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信号通路的方式,对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胁迫做出应答反应。论文对植物MYB家族的结构与分类及其作用方式进行了归纳,重点对植物MYB参与调控响应盐、干旱、极端温度、营养亏缺、重金属以及病原菌等非生物和生物逆境胁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为今后农作物的抗逆性遗传改良和生物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转录因子 转录调控 DNA结合结构域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抗逆性 基因表达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RKY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钰 荆邵娟 余迪求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7-455,共9页
WRKY转录调控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物质代谢、抗病耐逆、氧化衰老等诸多方面。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水稻WRKY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随之逐渐开展,目前已经发现它在植物抗病、耐逆、衰老、糖代谢以及形态建成方面... WRKY转录调控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物质代谢、抗病耐逆、氧化衰老等诸多方面。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水稻WRKY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随之逐渐开展,目前已经发现它在植物抗病、耐逆、衰老、糖代谢以及形态建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水稻WRKY基因的编号未能统一,很容易让人混淆,有必要进行校正。结合作者实验室的一些研究结果,对水稻WRKY基因家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WRKY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RKY基因 转录调控因子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转录因子的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高书颖 李恩民 +4 位作者 孟令英 崔磊 袁华敏 杜则澎 许丽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6,共9页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ezrin基因5′侧翼嵌套缺失序列和位点突变序列的转录活性,鉴定肺癌细胞中ezrin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区以及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其次,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证明,肺癌细胞核蛋白提取物能够与ezrin基因含有关键顺式作用元件的DNA序列结合,形成DNA-核蛋白复合物,而且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与重组蛋白rhSp1和rhAP-1的结合具有位点特异性.最后,利用瞬时转染实验证实,转录因子Sp1和AP-1(由c-Jun和c-Fos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别通过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增强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而且,过表达转录因子Sp1、c-Jun或c-Fos上调了Ezrin蛋白表达.研究确定,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关键顺式作用元件是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与之作用的转录因子Sp1和AP-1对于ezrin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转录调控元件 转录因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 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B调控靶基因参与植物应答重金属胁迫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何锐 兴旺 +1 位作者 刘大丽 鲁振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0,共12页
镉、铅等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它们不仅干扰植物的生命周期,而且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植物自身进化出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转录因子MYB是逆境胁迫的关键调控因子,它可与下游靶基因共调控来... 镉、铅等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它们不仅干扰植物的生命周期,而且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植物自身进化出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转录因子MYB是逆境胁迫的关键调控因子,它可与下游靶基因共调控来应对重金属胁迫,从而赋予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减少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了解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尤其是镉胁迫)的分子机制是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育种的首要目标。本文主要从MYB家族成员的鉴定和特征、MYB的功能及调控靶基因的机制、MYB如何通过光合、激素等调控靶基因参与重金属胁迫应答等方面进行综述;深入探讨在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机制中,MYB转录因子通过信号通路(活性氧稳态、脱落酸、赤霉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等)结合靶基因或启动子元件,参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调节、运输和螯合的机理。本文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MYB转录因子以增强植物对重金属胁迫耐受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 转录因子 基因 调控 重金属胁迫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转录因子RIN调控的靶基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玲 傅达奇 +3 位作者 朱毅 田慧琴 罗云波 朱本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6-170,共5页
以粉红期番茄果实为材料,用含不同浓度甲醛的缓冲液交联DNA和蛋白质,利用超声波将其染色质随机断裂成大小为200-1 000 bp的片段,用RI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免疫沉淀与RIN蛋白结合的DNA片段,然后解交联和纯化DNA片段,最终用普通PCR试验和测... 以粉红期番茄果实为材料,用含不同浓度甲醛的缓冲液交联DNA和蛋白质,利用超声波将其染色质随机断裂成大小为200-1 000 bp的片段,用RI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免疫沉淀与RIN蛋白结合的DNA片段,然后解交联和纯化DNA片段,最终用普通PCR试验和测序验证与转录因子RIN结合的DNA序列。结果表明,适用于番茄果实的最佳ChIP试验条件为:用1%甲醛溶液交联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用20%功率,工作6 s,间隔10 s,脉冲3次超声破碎该复合物,可以得到适当大小的片段,用于后续的试验。普通PCR和测序验证结果证明转录因子RIN与LeACS2和LeACS4启动子区域的CArG box序列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转录因子RIN LeACS2基因 LeACS4基因 番茄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颜色相关MYB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云云 罗静瑶 +5 位作者 赵惠 穆雷 谢俊 韦双双 夏幽泉 汤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27-129,F0002,共4页
在番茄果实颜色发育过程中,转录因子参与其中。在源于番茄野生种Solanum lycopersicoides的导入系群体中,发现了1个黄果突变体,以红果亲本番茄及该黄果突变体为遗传材料,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及RT-PCR,对MYB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进行研... 在番茄果实颜色发育过程中,转录因子参与其中。在源于番茄野生种Solanum lycopersicoides的导入系群体中,发现了1个黄果突变体,以红果亲本番茄及该黄果突变体为遗传材料,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及RT-PCR,对MYB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筛选到多个与果实颜色相关的差异表达MYB转录因子,并进行了半定量RT-PCR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颜色 黄果突变体 MYB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Ks转录因子调控番茄果实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亚萍 杨生保 +3 位作者 杨涛 王柏柯 帕提古丽 余庆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39,共6页
以AC番茄及转化GLKs(Golden-Like)转录因子的AC转基因后代(过表达SlGLK2植株,共抑制SlGLK1植株和共抑制SlGLK2植株)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各番茄材料的表型观察、未成熟果实外表皮叶绿素的检测和果实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SlGLK1、SlGLK2、TKN2... 以AC番茄及转化GLKs(Golden-Like)转录因子的AC转基因后代(过表达SlGLK2植株,共抑制SlGLK1植株和共抑制SlGLK2植株)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各番茄材料的表型观察、未成熟果实外表皮叶绿素的检测和果实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SlGLK1、SlGLK2、TKN2(Transcription Factor of Knotted Like Gene)、TKN4和APRR2(Arabidopsis Pseudo Response Regulator 2-Like)的表达分析,以及对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进行检测,分析GLKs转录因子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表型方面,共抑制SlGLK1基因植株的叶片颜色明显变浅,过表达SlGLK2果实的颜色明显变为深绿色,与之相对应,共抑制SlGLK1基因植株果实顶部叶绿素的含量最低,过表达SlGLK2的果实底部叶绿素含量是AC的5~6倍。(2)过表达SlGLK2转录因子的AC后代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了0.3%,总糖含量提高了5.34mg/g。(3)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显示,与AC相比,转基因材料中SlGLK1和SlGLK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5倍以上。研究推测,TKN2可能位于SlGLK2基因上游,并调控SlGLK2基因果表达。研究表明,SlGLKs转录因子通过调控番茄叶片和果实叶绿素的合成,加深叶片和未成熟果实的绿色,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对改善番茄果实的表型和营养品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GLKs转录因子 果实叶绿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与micro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功能联系及差异 被引量:6
13
作者 闫晓红 王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转录因子和微RNA(microRNA)是最大的两类反式作用因子,它们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们协调发挥调控作用,精细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和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转录因子和microRNA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转录... 转录因子和微RNA(microRNA)是最大的两类反式作用因子,它们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们协调发挥调控作用,精细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和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转录因子和microRNA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转录因子和micro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中关系紧密,它们的分子作用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各自的顺式作用元件调控基因表达,且作用的方式类似.但转录因子和microRNA也存在不同之处,转录因子既可以激活基因表达,也可抑制基因表达,而microRNA主要是抑制基因表达.另外,转录因子调控区的复杂性一般高于microRNA的调控区域.本文综述了转录因子和microRNA的异同点,并提出了未来转录因子和microRNA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微RNA 调控网络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病菌环境pH应答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蒲金基 张欣 +3 位作者 谢艺贤 漆艳香 张春发 刘晓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01-505,共5页
参照油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环境pH应答转录因子基因pac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芒果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大小为2 62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断包含完整的... 参照油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环境pH应答转录因子基因pac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芒果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大小为2 62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断包含完整的阅读框,与油梨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 pac1基因相应片段长度相同,二者碱基序列同源性达97%。用RT-PCR技术获得pac1基因cDNA片段,证实目的基因片段中存在3个大小分别为59,50,71 bp的内含子。拼接的全长cDNA长1 755 bp,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584个氨基酸残基,与推测的油梨炭疽病菌pac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同样大小,二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只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可以肯定克隆的目的片段为C.gloeosporioides pac1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gloeosporioides侵染芒果时的pH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胶孢炭疽菌 环境pH应答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LH47对番茄果实茉莉酸合成的调控机制
15
作者 师瑞茜 常枭荣 +2 位作者 余金兰 孙丹丹 路来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作为植物抵御灰霉菌等腐生性致病菌的主要调控物质之一,茉莉酸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表皮组织中的茉莉酸含量,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茉莉酸关键合成... 作为植物抵御灰霉菌等腐生性致病菌的主要调控物质之一,茉莉酸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表皮组织中的茉莉酸含量,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茉莉酸关键合成基因13-脂氧化酶(LOXD)、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3(OPR3)和丙二烯氧化物合酶(AOS)等的表达量。以成熟与抗病双响应转录因子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编码基因47(bHLH4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研究bHLH47对番茄果实茉莉酸合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绿熟期番茄果实中的茉莉酸浓度最高,为1.63 nmol/L;而红熟期果实中的茉莉酸浓度最低,为1.28 nmol/L。与小果期果实相比,红熟期果实中OPR3基因表达显著下调,降低了89.38%,表明茉莉酸合成受番茄果实成熟度的影响。在bHLH47基因沉默的番茄果实中,茉莉酸浓度增加了24.44%,OPR3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提高了2.3倍,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OPR)浓度增加了10.61%。研究表明,转录因子bHLH47通过负调控OPR3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茉莉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成熟过程中番茄果实对灰霉菌的抵抗能力。研究旨在阐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灰霉菌易感性增加的茉莉合成的调控机制,为番茄采后腐烂损失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 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编码基因47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番茄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CREB激活介导吗啡依赖SK-N-SH细胞的nNOS及fos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彦君 丛斌 +4 位作者 张国忠 张瑾 李淑瑾 姚玉霞 付丽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的SK- N -SH细胞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 ,nNOS)及fosB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及戒断细胞模型 ,体外合成含cAMP反应元件 (cAMPresponseelement ,CRE)序列的寡核苷酸 ,经...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的SK- N -SH细胞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 ,nNOS)及fosB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及戒断细胞模型 ,体外合成含cAMP反应元件 (cAMPresponseelement ,CRE)序列的寡核苷酸 ,经硫代磷酸化修饰 ,作为单链寡核苷酸 (CRE transcriptionfactor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 ,CRE decoyODN)。分别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lectrophoresismobilityshiftassay ,EMSA)及RT -PCR技术 ,检测CRE decoyODN对吗啡依赖及纳络酮急性戒断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nNOS及fosB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吗啡依赖及纳络酮急性戒断使SK- N- SH细胞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nNOS及fosBmRNA明显升高 ,CRE decoyODN可特异抑制上述指标升高。结论 CREB的激活介导了吗啡依赖SK-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细胞 吗啡依赖 NNOS CREB 调控机制 FOSB 基因表达 转录因子 介导 激活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DNA结合活性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RT-PCR技术 nitric factor mRNA表达 寡核苷酸 oxide decoy 细胞表达 细胞模型 反应元件 cAMP 体外合成 表达上调 纳络酮 O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正常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NOS基因转录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梅 温进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用IL-1β处理体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 用IL-1β处理体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性,并且SHR的iNOSmRNA水平高于WKY大鼠.以大鼠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上游600bp(-1037~-438)和下游500bp(-437~46)DNA片段为探针,与VSMC核蛋白孵育后,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结果显示,两种大鼠的VSMC被IL-1β处理后,其核蛋白可分别与转录调控区上游或下游序列结合形成一条电泳滞后带.但是,转录调控区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与核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电泳迁移率.与WKY大鼠相比,SHR的VSMC核蛋白与DNA结合活性较高.提示SHR的VSMCiNOS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对IL-1β的反应与WKY大鼠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转录调控因子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因子复合体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娜 王新娟 尚永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302,共5页
近二十年来 ,人类在不断探索基因转录调控的机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包括对中介因子复合体 (mediatorcomplex)的克隆、鉴定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介因子是由 2 0多种不同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体 ,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 近二十年来 ,人类在不断探索基因转录调控的机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包括对中介因子复合体 (mediatorcomplex)的克隆、鉴定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介因子是由 2 0多种不同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体 ,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并且与RNA聚合酶一起构成RNA聚合酶II全酶。中介因子复合体可与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因而在基因转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中介因子复合体不但能够促进基因转录的激活 ,有时也能抑制基因转录。本文总结了中介因子复合体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因子复合物 基因转录调控 酵母 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lERF1a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番茄对青枯病系统抗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淑亚 李子桀 +2 位作者 侯启华 郭坚华 蒋春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0-1161,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番茄对青枯病系统抗性的机制,为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qPCR检测AR156预处理后番茄植株中防御相关基因PR1、PIN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验证AR156可诱导番茄系统抗性。通过转...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番茄对青枯病系统抗性的机制,为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qPCR检测AR156预处理后番茄植株中防御相关基因PR1、PIN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验证AR156可诱导番茄系统抗性。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AR156预处理后番茄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筛选获得参与AR156诱导系统抗性的相关基因。利用RT-qPCR证实SlERF1a(Solanum lycopersicum 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s 1a)基因在AR156诱抗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利用VIGS技术构建SlERF1a沉默番茄植株,并开展AR156诱导番茄对青枯菌GMI1000抗性表型验证,观察并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AR156防效。利用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检测技术初步分析转录因子SlERF1a生化功能。[结果]AR156预处理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与清水对照相比,AR156处理番茄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分别增加了21.25%、11.30%和29.21%。AR156预处理番茄可调节防御基因表达,触发番茄对青枯病系统抗性。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AR156处理引起大量番茄植株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筛选验证发现其中一个乙烯响应因子SlERF1a编码基因的表达量被显著上调。深入研究发现相对于野生型植株,在SlERF1a沉默番茄中,植株对青枯病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同时AR156诱导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表型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确定SlERF1a是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对青枯菌抗病性。[结论]转录因子SlERF1a参与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番茄产生对青枯病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芽胞杆菌AR156 番茄青枯病 番茄转录因子SlERF1a 诱导系统抗性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ha直接调控迟缓爱德华菌的靶基因
20
作者 田畅 刘念 +2 位作者 郑恩金 高大庆 陆承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9-310,共12页
目的 Eha是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它可以影响迟缓爱德华氏菌(Et)的胞内存活,本实验探究Eh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如何抵御巨噬细胞杀灭细菌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GEX-4T-ehaflag重组质粒,电击导入eha基因缺失株的ET-13菌,得到Cehaflag ET13... 目的 Eha是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它可以影响迟缓爱德华氏菌(Et)的胞内存活,本实验探究Eh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如何抵御巨噬细胞杀灭细菌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GEX-4T-ehaflag重组质粒,电击导入eha基因缺失株的ET-13菌,得到Cehaflag ET13重组菌;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菌Eha-Flag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细菌胞内存活实验检测细菌EhaFlag融合蛋白的活性;我们釆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用抗Flag标签抗体对靶基因沉淀Eha-DNA片段,除去结合的蛋白并纯化DNA片段;以RNA-Sequencing的差异表达基因设计引物,以CHIP得到的DNA样品为模板,进行qRT-PCR; PCR扩增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构建了pBAD-P_靶lac Z重组质粒,电击分别导入ET-13野生株和eha基因缺失株,比较它们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SDS-PAGE电泳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外膜蛋白、厌氧C4二羧酸转运蛋白DcuA1和鞭毛钩蛋白FlgK表达的差异,并用细菌胞内存活实验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表明,Cehaflag ET13重组菌能够表达Eha-Flag融合蛋白;细菌胞内存活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完全可以恢复缺失株在胞内降低的生存能力,Flag融合标签不影响Eha蛋白的功能;通过qPCR鉴定CHIP,富集到Eha的结合靶点,最终筛选出10个Eha直接结合的基因;通过野生株和缺失株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证明eha基因对5个靶基因启动子有直接调控作用;通过检测野生株和缺失株表型的差异,证明eha基因对靶蛋白DcuA1,TnaA和FlgK的表达和活性有调控作用。结论 Eha可以通过直接调控这些靶基因,使Et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转录调控因子 eha基因 C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