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除草剂在移栽番茄田的除草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德锋 李庆典 +2 位作者 孟祥霞 徐丽娟 周宪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1995~1997年进行了移栽番茄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施田补、都尔、丁草胺和乙草胺是优秀的选择性苗前除草剂。在番茄田的最适用量分别为375、225、225、300L/hm2,不仅显著增加番茄产量,而且对番茄... 1995~1997年进行了移栽番茄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施田补、都尔、丁草胺和乙草胺是优秀的选择性苗前除草剂。在番茄田的最适用量分别为375、225、225、300L/hm2,不仅显著增加番茄产量,而且对番茄高度安全,一次使用可有效地防除番茄田的杂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田 都尔 丁草胺 乙草胺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金都尔乳油防除加工番茄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锁牢 郝彦俊 +1 位作者 李广阔 王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在1296~1728ga.i./hm2(90~120ml/667m2)剂量下对加工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稗草、画眉草、狗尾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反枝苋、灰绿藜有一定的防效,对野西瓜苗、苘麻基本无效。在试验剂量下对加工番...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6%金都尔乳油在1296~1728ga.i./hm2(90~120ml/667m2)剂量下对加工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稗草、画眉草、狗尾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反枝苋、灰绿藜有一定的防效,对野西瓜苗、苘麻基本无效。在试验剂量下对加工番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田杂草 金都尔乳油 药效试验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g/L草铵膦可溶性液剂防除番茄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欧阳主才 崔海兰 +2 位作者 陈勇 郑伟 谭卫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59-13260,共2页
[目的]探明草铵膦可溶性液剂(Basta SL)的杀草谱和筛选其适宜剂型及用量,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不施药剂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Basta SL对番茄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在试验剂量≥2250 g/hm2时,200 g/L Basta... [目的]探明草铵膦可溶性液剂(Basta SL)的杀草谱和筛选其适宜剂型及用量,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不施药剂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Basta SL对番茄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在试验剂量≥2250 g/hm2时,200 g/L Basta SL对番茄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作用迅速,残效期长。药后30 d,杂草覆盖面积和鲜重的防效都在90%以上;杀草谱广,有效防治禾本科、菊科、苋科和十字花科绝大部分杂草;安全性好,喷药时将番茄植株下部叶片摘去,对番茄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用200 g/L Basta SL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能够灭除番茄地的绝大部分杂草,是一种理想的灭生性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铵膦可溶性液剂 番茄田 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稀禾定乳油土壤处理防除番茄田杂草试验研究
4
作者 惠玉虎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9期36-36,共1页
研究了20%稀禾定乳油土壤处理防除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洗衣粉将20%稀禾定乳油调成pH9~10碱性药液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番茄田全生育期禾本科杂草。最佳施药量为1.50~2.25L/hm2,除草效果可达... 研究了20%稀禾定乳油土壤处理防除番茄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洗衣粉将20%稀禾定乳油调成pH9~10碱性药液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番茄田全生育期禾本科杂草。最佳施药量为1.50~2.25L/hm2,除草效果可达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禾定乳油 土壤处理 除草 番茄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田棉铃虫的发生与生物防治技术
5
作者 王德旭 周群 +2 位作者 冯永莲 赵品绩 王庆东 《植物医生》 2001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番茄田 棉铃虫 发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44和Rs-5复合菌剂在田间的应用性能研究
6
作者 常小箭 张田林 +7 位作者 赵科刚 朱双喜 王晨光 陈妮 李方向 王涛 张晨阳 武占省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分析复合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性能,通过番茄田间减肥增效试验和番茄秸秆原位还田试验探究复合菌剂(Bacillus subtilis SL-44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Rs-5)在田间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合菌剂结合化肥配施和原位还田技术,通过... 为了分析复合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性能,通过番茄田间减肥增效试验和番茄秸秆原位还田试验探究复合菌剂(Bacillus subtilis SL-44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Rs-5)在田间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合菌剂结合化肥配施和原位还田技术,通过分析土壤理化参数、果实品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考察复合菌剂的应用效能。结果显示,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相应处理的番茄植株的生物量、番茄果实的加工品质、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产量均有所下降,但添加复合菌剂后,相应处理指标的含量均有所提升,其中减施30%化肥处理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并且和未减施化肥处理不存在差异性。减施30%化肥配施复合菌剂可以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原位还田试验中番茄秸秆配施复合菌剂还田腐解30 d后显著增加土壤理化指标的含量,促进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减肥增效 番茄秸秆原位还 番茄果实 土壤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秸秆原位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番茄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小妹 俞兆鹏 +5 位作者 吕文军 陈年来 吉生成 肖朝卿 李积红 王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44,共9页
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途径,于2019年设定番茄秸秆全量原位还田及腐解菌剂的配施试验:C,无番茄秸秆+无腐解菌剂;T1,番茄秸秆+无腐解菌剂;T2,番茄秸秆+菌剂1‘源动力’(1 kg·666.7m^(-2));T3,番茄秸秆+菌剂2‘有纯’... 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途径,于2019年设定番茄秸秆全量原位还田及腐解菌剂的配施试验:C,无番茄秸秆+无腐解菌剂;T1,番茄秸秆+无腐解菌剂;T2,番茄秸秆+菌剂1‘源动力’(1 kg·666.7m^(-2));T3,番茄秸秆+菌剂2‘有纯’(3 kg·666.7m^(-2));T4,番茄秸秆+菌剂3‘沃宝’(2 kg·666.7m^(-2)),分析其对土壤特性和下茬番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番茄秸秆原位还田降低土壤pH,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其中成熟期T2处理有机质含量分别比T1、T3、T4和C显著高7.3%、8.1%、14.2%和26.9%;番茄秸秆腐熟后T2处理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T1、T3、T4处理高24%、11.3%、4.4%和8.7%。番茄秸秆还田+腐解菌剂显著提高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放线菌数量远高于细菌和真菌数量。番茄秸秆还田对番茄的生长势和产量影响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番茄秸秆还田提高了单株坐果数,其中菌剂‘源动力’的增产效果优于‘有纯’和‘沃宝’。分析产量及其构成性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放线菌数量与单株坐果数和单株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机质与单株坐果数的相关性(R^(2)=0.75),高于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R^(2)=0.31)。以上结果表明,番茄秸秆原位还田配施腐解菌剂改善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比例,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通过改善土壤特性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使单株坐果数增加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原位还 腐解菌剂 土壤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秸秆和菌菇渣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敏 李祥云 +5 位作者 赵征宇 王圣健 孙永红 朱丕生 王政 刘树堂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3,共9页
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菌菇渣和番茄秸秆混合比例为主处理,分别为3∶7(S2)、2∶3(S2)和1∶1(S3)(总量为30 t/hm^(2)),腐熟剂添加量为副处理,分别为75 kg/hm^(2)(A1)、105 kg/hm^(2)(A2)、135 kg/hm^(2)(A3),以不施肥(CK)及施常规... 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菌菇渣和番茄秸秆混合比例为主处理,分别为3∶7(S2)、2∶3(S2)和1∶1(S3)(总量为30 t/hm^(2)),腐熟剂添加量为副处理,分别为75 kg/hm^(2)(A1)、105 kg/hm^(2)(A2)、135 kg/hm^(2)(A3),以不施肥(CK)及施常规化肥(CF)为对照,对当季作物种植后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探究农业废弃物菌菇渣和番茄秸秆共同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以>0.25~2 mm大团聚体为主,其次是<0.053 mm粉黏粒,0.053~0.25 mm微团聚体组分含量最少。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大团聚体含量增加,粉黏粒含量减少,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明显增大,土壤稳定性增强。秸秆还田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直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增加,粉黏粒有机碳贡献率减少。不同菌菇渣和番茄秸秆搭配比例以及不同腐熟剂添加量下,秸秆还田处理间(S2A1除外)团聚体组分含量、R_(0.25)、MWD和GMD均无显著差异(P>0.05)。腐熟剂添加量对团聚体组成有明显影响,随添加量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的R_(0.25)、MWD和GMD值逐渐减小,粉黏粒含量逐渐增大。不同的菌菇渣和番茄秸秆搭配比例下,土壤有机碳及同一团聚体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腐熟剂添加量比较,A2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同一团聚体组分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A1和A3处理(P<0.05)。不同秸秆还田比例和腐熟剂添加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P<0.05),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还 腐熟剂 菌菇渣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杂交制种田育苗管理技术
9
作者 孙令伊 《河北农业》 2013年第10期34-35,共2页
一、育苗准备 1、地块选择 番茄杂交制种田要与其它番茄田隔离100米以上,选择地势高燥,光照充足,背风向阳的壤土或沙壤土,土质较肥沃,排灌方便,两年以内未种过茄科作物,三年内未使用过杀双子叶植物除草剂,且常年无毁灭性灾害... 一、育苗准备 1、地块选择 番茄杂交制种田要与其它番茄田隔离100米以上,选择地势高燥,光照充足,背风向阳的壤土或沙壤土,土质较肥沃,排灌方便,两年以内未种过茄科作物,三年内未使用过杀双子叶植物除草剂,且常年无毁灭性灾害的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制种 番茄田 管理技术 育苗 地块选择 双子叶植物 茄科作物 沙壤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