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番茄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利 马琳 黄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6-748,共3页
在吉林省龙井市近郊的光新村龙池菜队采集了不同连作年限的番茄保护地土壤和与其邻近的露地土壤,共36个土壤样品,分别对其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番茄保护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 在吉林省龙井市近郊的光新村龙池菜队采集了不同连作年限的番茄保护地土壤和与其邻近的露地土壤,共36个土壤样品,分别对其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番茄保护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于较高的养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保护地土壤 土壤养分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保护地栽培病虫害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秋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5期53-54,共2页
近些年来,保护地番茄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因存在防治与管理不到位及保护地环境对病虫害发生有利等原因,导致保护地番茄往往品质不佳且具有较大的产量损失,此外,由于大多数农民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相关技术方面存在知识欠缺,致使农药使... 近些年来,保护地番茄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因存在防治与管理不到位及保护地环境对病虫害发生有利等原因,导致保护地番茄往往品质不佳且具有较大的产量损失,此外,由于大多数农民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相关技术方面存在知识欠缺,致使农药使用数量及次数过多,施药较为盲目,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 保护地番茄 病虫害发生 保护地栽培 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诊断 发展速度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3
作者 熊惠 章先飞 +3 位作者 张玮强 姜斌 金云皓 吴锦霞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52-154,157,共4页
随着上海市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常年持续增加,番茄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给实际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主要有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和潜叶蝇、烟粉虱等,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番茄品种、栽培... 随着上海市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常年持续增加,番茄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给实际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主要有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和潜叶蝇、烟粉虱等,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番茄品种、栽培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现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介绍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黄板诱杀、化学农药等,同时结合多年实践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控对策,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小敏 王云虎 +4 位作者 陈太春 林星华 李晶 耿伟华 安德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193,共5页
根据蚜虫的行为反应,运用蚜虫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两种物质引诱有翅成蚜,分析研究保护地蚜虫的消长规律和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体积比为1∶2时诱蚜效果最佳,较普通... 根据蚜虫的行为反应,运用蚜虫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两种物质引诱有翅成蚜,分析研究保护地蚜虫的消长规律和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体积比为1∶2时诱蚜效果最佳,较普通黄板多诱杀47.86%,且优于质量分数10%的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9.06%。同时分析发现性信息素粘虫板不仅不杀伤天敌,且处理区蚜虫天敌21 d后还增长了27.6%,表明性信息素粘虫板不仅能提高和完善普通粘虫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性信息素粘虫板 番茄保护地 防治效果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刚 周延辉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9期12-12,共1页
一、保护地的选择所选择的保护地必须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标准,保护地内没有工业、企业废气、废水、废渣及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即保护地周围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气标准、土壤标准及水质... 一、保护地的选择所选择的保护地必须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标准,保护地内没有工业、企业废气、废水、废渣及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即保护地周围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气标准、土壤标准及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保护地 无公害生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在保护地番茄水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虞娜 吴昌娟 +3 位作者 张玉玲 邹洪涛 范庆锋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0,共5页
为了评价保护地水肥耦合效应,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5个评价指标对东北春夏季保护地小区番茄不同灌溉上限(6.3,10.0,15.8 kPa)和施肥量(高、中、低)处理的试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 为了评价保护地水肥耦合效应,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5个评价指标对东北春夏季保护地小区番茄不同灌溉上限(6.3,10.0,15.8 kPa)和施肥量(高、中、低)处理的试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多指标多方案的水肥管理的评价,在评价中指标的选取和待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保护地水肥管理实例的评价,确定该研究水平下最佳的水肥管理模式为灌溉上限15.8kPa和高肥处理的组合。该评价方法模型计算简单,结果客观可信,适用性较强,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以应用到类似多指标多方案问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TOPSIS模型 水肥耦合方案评价 保护地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与钙配合对保护地番茄钙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明昌 许仙菊 +4 位作者 张强 杨治平 程滨 刘平 李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42,共7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钾与钙配合对保护地番茄钙吸收的影响,并利用差值法计算了钙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CaP1和CaK2处理最佳,可以显著提高保护地番茄总吸钙量和果实吸钙量,提高钙的利用率;与单纯施钙处理相比,钙...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钾与钙配合对保护地番茄钙吸收的影响,并利用差值法计算了钙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CaP1和CaK2处理最佳,可以显著提高保护地番茄总吸钙量和果实吸钙量,提高钙的利用率;与单纯施钙处理相比,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10 3和16 1个百分点,同时,CaP1和CaK2处理能明显改善保护地番茄生物学特性,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产量;与单施钙处理相比,番茄的果实产量分别提高了16 1%和22 9%。研究结果同时证明钙磷配合或钙钾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糖分含量,降低酸度含量和脐腐病果的数量,明显地改善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磷钙配合 钾钙配合 钙吸收 钙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兵 陈永智 +2 位作者 李俊良 刘庆花 丁光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本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中典型的5个处理,即无肥区(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布置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效试验(以氮为主,磷次之,钾最弱),通过2006年秋冬茬和2007年冬春茬两季番茄田... 本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中典型的5个处理,即无肥区(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布置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效试验(以氮为主,磷次之,钾最弱),通过2006年秋冬茬和2007年冬春茬两季番茄田间试验,研究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效应。结果表明:传统的养分投入培肥了土壤,试验地土壤全氮1.42g/kg,Olsen—P582mg/kg,速效钾473mg/kg,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氮磷钾肥的单因素增产效应不明显。但是氮磷钾肥间的交互效应显著,其中氮钾肥的交互效应最大,冬春茬和秋冬茬番茄分别增产14.8%和13.9%;通过相对产量的分析发现,无氮区、无磷区和无钾区两季番茄的产量占氮磷钾区的99.7%~111%,试验地土壤氮磷钾含量极为丰富;此外,还发现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基本无效,且产量有降低趋势。因此,在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及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应注意降低磷肥投入及氮钾肥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 肥料效应 保护地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红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勇 王万立 +1 位作者 刘春艳 郝永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57,I0004,共2页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红粉病 发生与防治 大棚番茄 设施栽培 发生频率 发生规律 天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物农药对保护地番茄常见病害的室内药效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巧霞 范双喜 +3 位作者 刘素花 魏艳敏 赵山普 司力珊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4-25,38,共3页
为了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病害产生抗药性以及番茄的农药残留问题,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生物农药的推广和使用。笔者利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5种常见的保护地番茄病害的室内抑菌作用,测试药剂为植物源杀菌剂:10... 为了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病害产生抗药性以及番茄的农药残留问题,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生物农药的推广和使用。笔者利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5种常见的保护地番茄病害的室内抑菌作用,测试药剂为植物源杀菌剂:10%霉菌消,60%灰霉散和60%霜霉散。结果表明,3种生物药剂对5种保护地番茄病害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0%霉菌消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为63 0%,60%灰霉散对番茄根腐病菌的抑制率为61 1%,60%霜霉散对番茄根腐病菌的抑制率达到7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保护地番茄 病害 室内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淑芹 王连刚 张永志 《中国果菜》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保护地番茄 病害 症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关键 被引量:6
12
作者 郎德山 范世杰 +1 位作者 李培之 李建永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第12期42-43,共2页
进入7月份以来,寿光许多菜农反应,自家栽培的番茄表现为“黄头顶”。从菜农的反应来看,有的从7月上旬开始定植,定植后20天左右开始发病,个别的6月份定植,已经坐住第三穗果实,植株也发病。从实地考察来看,发病面积较大,株发病率... 进入7月份以来,寿光许多菜农反应,自家栽培的番茄表现为“黄头顶”。从菜农的反应来看,有的从7月上旬开始定植,定植后20天左右开始发病,个别的6月份定植,已经坐住第三穗果实,植株也发病。从实地考察来看,发病面积较大,株发病率在30%左右,个别棚内株发病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防治技术 病毒病 黄化 发病率 定植后 反应 菜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长庆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75-77,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护地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提高。适量施氮可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糖酸比增大,从而改善番茄的品质。同时,适量施用氮肥可...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护地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提高。适量施氮可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糖酸比增大,从而改善番茄的品质。同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氮肥用量 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菌肥在保护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4
作者 盛振庆 王振学 +1 位作者 史红志 张峰 《西北园艺(蔬菜)》 2008年第3期49-50,共2页
为了验证生物菌肥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笔者于2005~2007年进行了本试验。 1 供试材料及方法 1.1 生物菌肥 肥士特,由北京颐永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试验地点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西故村刘玉红温室内。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生物菌肥 应用 有限责任公司 试验地点 生物工程 邹城市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熊蜂授粉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笑硕 邢振彪 +2 位作者 白全江 张剑茹 李国祯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保护地蔬菜生产对农民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包头市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67hm^2,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面积仍在逐步扩大。保护地种植过程中。由于反季节栽培以及棚膜阻隔,对于一些虫媒花蔬菜产量的形成影响较大。温室内茄果类蔬... 保护地蔬菜生产对农民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包头市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67hm^2,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面积仍在逐步扩大。保护地种植过程中。由于反季节栽培以及棚膜阻隔,对于一些虫媒花蔬菜产量的形成影响较大。温室内茄果类蔬菜使用人工授粉费时费力,使用激素点花,还会造成果实畸形和果实品质不好,影响食品安全。使用熊蜂授粉,可以省工、省力,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菜产量。熊蜂性格温驯,对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熊蜂授粉 授粉试验 保护地蔬菜生产 种植面积 蔬菜产量 果实品质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统敏 余文贵 徐鹤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7-38,共2页
苏粉8号系以GB9736为母本,TM97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熟番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型.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耐贮运,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酸甜适中,单果质量200~250 g,产量6 000kg·(667 m2)-1... 苏粉8号系以GB9736为母本,TM97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熟番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型.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耐贮运,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酸甜适中,单果质量200~250 g,产量6 000kg·(667 m2)-1以上.高抗ToMV-0,1株系、叶霉病,抗枯萎病,中抗CMV.已在江苏、山东、四川、浙江等地示范推广逾266.7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苏粉8号 一代杂种 保护地番茄 新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选育 保护地栽培 无限生长型 单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释放丽蚜小蜂为主的保护地番茄温室粉虱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君明 张帆 王兵 《蔬菜》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属同翅目粉虱科,其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难于防治的特点。在北京,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蔬菜品种的丰富,大棚和露地蔬菜生产之间衔接紧密,致使其危害有加重的趋势,尤其是...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属同翅目粉虱科,其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难于防治的特点。在北京,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蔬菜品种的丰富,大棚和露地蔬菜生产之间衔接紧密,致使其危害有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对番茄、黄瓜等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控制技术 温室粉虱 丽蚜小蜂 蔬菜品种 蔬菜生产 温室白粉虱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保护地番茄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子勤 王振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31-131,共1页
施肥对保护地番茄病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秋延迟番茄种植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含钙、镁、稀土等中微量元素能够增强番茄综合抗病能力,在此基础上施用生物菌肥,综合抗病能力显著地提高。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病害 施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保护地番茄施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凤舞剑 曹丹 白耀博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1期1169-1169,1171,共2页
笔者通过保护地番茄生产重要二个区的用药调查,发现菜农在用药中存在施药不注意安全间隔期、不能适时适量施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对症施药、选择恰当的方法等应对策略,为指导生产服务。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施药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20
作者 刘长庆 胥岚 +3 位作者 王超 武家斌 张冬梅 李莹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95-97,共3页
研究滴灌施肥和沟灌施肥对保护地番茄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Nmin(硝态氮和铵态氮)残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水平下,滴灌施肥较传统的沟灌施肥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同时促进番茄地上部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在0~40c... 研究滴灌施肥和沟灌施肥对保护地番茄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Nmin(硝态氮和铵态氮)残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水平下,滴灌施肥较传统的沟灌施肥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同时促进番茄地上部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在0~40cm土层中滴灌施肥方式土壤Nmin残留量明显高于沟灌施肥土壤Nmin残留量(P〈0.05),说明滴灌施肥方式可以减少浅层土壤中的氮素淋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沟灌 保护地番茄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