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留学经历是否提高了个人收入? 被引量:18
1
作者 许家云 刘廷华 李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海外留学经历对中国居民个人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外留学经历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经济回报,并且这种回报在不同地区、公费自费之间以及男女之间存在着差异,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公费和自费留学经历... 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海外留学经历对中国居民个人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外留学经历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经济回报,并且这种回报在不同地区、公费自费之间以及男女之间存在着差异,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公费和自费留学经历均能显著提高其工资收入,但海外留学经历对中西部地区工资收入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文章进一步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海外留学经历对不同收入人群工资的影响,发现海外留学回报率随着收入分布状况而变化。海外学历在达到硕士之前,其主要有助于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且回报率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而硕士及以上层次的海外留学经历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其回报率呈现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这一结果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海外留学的经济价值及其在劳动力市场上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留学经历 工资收入 教育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者留学经历对中小高科技企业创业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王文岩 孙福全 刘平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5,共7页
本研究将留创企业与非留创企业进行对比,试图通过两类高科技企业的比较来评价创业者留学经历在促进中小高科技企业创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留创企业与非留创企业在成长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创业者特征、组织制度安排、... 本研究将留创企业与非留创企业进行对比,试图通过两类高科技企业的比较来评价创业者留学经历在促进中小高科技企业创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留创企业与非留创企业在成长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创业者特征、组织制度安排、社会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创业者留学经历对于其开创事业、跨国资源利用、政府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本土资源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者留学经历 中小高科技企业 留创企业 非留创企业 创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长留学经历与FDI——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高雄伟 董秘刚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110,共25页
虽然FDI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现象。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对此做出了解释,却忽略了地方官员特征的作用。在地区分权威权体制下,地方官员面临发展经济的双重激励,他们会竞相争取FDI流入本地,而具有留学经历的地方... 虽然FDI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现象。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对此做出了解释,却忽略了地方官员特征的作用。在地区分权威权体制下,地方官员面临发展经济的双重激励,他们会竞相争取FDI流入本地,而具有留学经历的地方官员可以利用其留学经历所赋予的优势去吸引FDI流入本地。文章利用1986~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官员留学经历对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留学经历的省长1确实能显著地促进FDI流入本地,而具有留学经历的省委书记对FDI却没有显现出作用。此外,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同样支持该结论。至于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二者在经济工作中的角色差异造成的,即前者侧重于战略上的把握而后者偏向于具体事务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留学经历 FDI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要继续“走出去”——基于对院士留学经历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蓝丽娇 卢晓东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留学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以本科毕业于1972年以后的两院院士为研究样本,使用简历分析法和传记研究法分析其成长中的留学经历。研究发现,大多数院士... 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留学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以本科毕业于1972年以后的两院院士为研究样本,使用简历分析法和传记研究法分析其成长中的留学经历。研究发现,大多数院士都有出国留学经历,且相关经历促进了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科研素养的养成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极大发展,对其在国内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其成长的关键转折点。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后疫情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坚持统筹谋划,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留学工作水平,将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大规模地投入“国际化进程”,培养出我国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强国战略,具体做到:基于历史经验,逐渐推动留学目的国分散化;促进和深化高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实现外语教学多元化;扩大留学人员规模,提高资助力度并促进资助来源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教育对外开放 出国留学 拔尖创新人才 院士 留学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非所用还是学以致用?——CEO教育经历对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道燕 蔡杨 +2 位作者 宋丙辛 申宇 安崇颖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5,共12页
文章选取2018—2022年我国沪深A股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三维视角实证分析CEO教育经历对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机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CEO呈现受教育程度高... 文章选取2018—2022年我国沪深A股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三维视角实证分析CEO教育经历对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机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CEO呈现受教育程度高、理工科专业背景为主、工商管理专业背景为辅、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较少等特征;CEO受教育程度高、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和理工科专业背景均能显著提升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而海外留学经历不能显著影响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此外,受教育程度、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和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正向影响作用仅存在于CEO和董事长两职分离的能源企业,表明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是CEO教育经历发挥作用的情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 绿色技术创新 受教育程度 专业背景 海外留学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7%留学生愿意学成回国
6
作者 米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5-95,共1页
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海外学人工作部和《青年参考》报联合主办的“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采取网上志愿填答的形式,共有3097人注册参与活动。调查显示,有2942人(95.1%)有留学经历,海归(归国留学生)103... 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海外学人工作部和《青年参考》报联合主办的“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采取网上志愿填答的形式,共有3097人注册参与活动。调查显示,有2942人(95.1%)有留学经历,海归(归国留学生)1031位,在读留学生1420位,“海鸟”(出国留学并拥有外国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回国 《青年参考》 归国留学 归国人员 海外留学 参与活动 留学经历 出国留学 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独特的个体因素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7
作者 祝国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8,共3页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特殊的留学经历,邓小平独特的个性品质尤其是他务实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负责的精神,邓小平独到的思想方法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古今中外法”、“和而不同”的辩证法、...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特殊的留学经历,邓小平独特的个性品质尤其是他务实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负责的精神,邓小平独到的思想方法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古今中外法”、“和而不同”的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构想 个体因素 留学经历 个性品质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人情美”的日本文化像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雅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3,共9页
居东京六年,今夏返越,虽归故土,弥益寂寥,追念昔游,时有根触。宗邦为疏而异地为亲,岂人情乎?①1911年秋,被鲁迅催促返国的周作人,对于六年的留日生活发出如是感慨。其实,清末民初有过日本留学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日本生... 居东京六年,今夏返越,虽归故土,弥益寂寥,追念昔游,时有根触。宗邦为疏而异地为亲,岂人情乎?①1911年秋,被鲁迅催促返国的周作人,对于六年的留日生活发出如是感慨。其实,清末民初有过日本留学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日本生活,诸如自然环境、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大抵发生着或一程度的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人情美 周作人 中国知识分子 留学经历 清末民初 自然环境 风俗民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尼尔·吉尔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先驱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07,共2页
丹尼尔·吉尔曼,1831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克州。1852年,从耶鲁大学毕业,一年后又获得硕士学位。1854--1855年,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这段留学经历,对他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吉尔曼 丹尼尔 研究生教育 美国 留学经历 大学毕业 硕士学位 柏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立教大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波多野真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周作人 鲁迅 叙考 发表 考证 京剧 留学经历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呼唤优秀“海归”人才
11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19,共1页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进行的“海归”大型调查中,超过3000人次的海内外读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您认为自己的留学经历对回国就业有帮助吗?”的调查中,81%的“海归”表示有一定的帮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12%的人表示帮助非常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进行的“海归”大型调查中,超过3000人次的海内外读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您认为自己的留学经历对回国就业有帮助吗?”的调查中,81%的“海归”表示有一定的帮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12%的人表示帮助非常大,表明大部分“海归”出国都较为理智,能够结合国内需求进行深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但是,仍有仍左右的海归期待自己成为特殊群体,得到更多的机会以及特殊待遇。尽管目前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改善“海归”回国后的创业环境,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完善相关硬件设施来鼓励帮助“海归”,但从长远看,“海归”摆脱依赖心理,与本土人才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竞争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人才 中国 人民日报 留学经历 国内需求 先进技术 特殊待遇 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高科技研究院简介
12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紧抓军队改革机遇,大力引进国防科技大学退役的博士专家教授,于2017年8月1日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组建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高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高科院坚持“以教学... 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紧抓军队改革机遇,大力引进国防科技大学退役的博士专家教授,于2017年8月1日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组建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高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高科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以项目开发为途径”4年来陆续从国防科技大学引进专家教授155人,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68名。具有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69人,6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 国防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 双一流 工程学院 高科技 改革机遇 海外留学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简介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182,共1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由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大跨空间结构的开拓者之一沈世钊院士于1985年创立.经过30余年的开拓与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工程创新基地.研究中心现有教师18人,其中包...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由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大跨空间结构的开拓者之一沈世钊院士于1985年创立.经过30余年的开拓与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工程创新基地.研究中心现有教师18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杰出青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多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研究 大跨空间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世钊 工程专家 博士研究生 研究中心 长江学者 留学经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物资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14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物资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设立于2014年,前身为1995年设立的商品学专业。2020年,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及科研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具... 北京物资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设立于2014年,前身为1995年设立的商品学专业。2020年,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及科研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5人,北京市教委“长城学者”1人。本专业从2012年至2019年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教委 本科专业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北京物资学院 专任教师 科研力量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海外留学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淼:让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15
作者 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20年第22期24-31,共8页
今年9月1日刚刚正式开园的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在国庆长假期间成了最热门的北京新晋网红打卡景区之一。在温榆河公园的建设中,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建工资源公司)付出了很大努力。作为温榆河公园再生建材的供应商,... 今年9月1日刚刚正式开园的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在国庆长假期间成了最热门的北京新晋网红打卡景区之一。在温榆河公园的建设中,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建工资源公司)付出了很大努力。作为温榆河公园再生建材的供应商,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生产的再生建材投用于温榆河公园一期起步示范区的新闻,一年前就曾经登上各大主流媒体版面,受到广泛关注。有着赴法留学经历的北京建工资源公司总经理王淼,一毕业就加入北京建工集团,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建工集团 有限资源 资源循环利用 温榆河 留学经历 建筑垃圾资源化 无限循环 王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