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站电场变化同步测量的负地闪回击中和电荷源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武智君 郄秀书 王东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3-1134,共12页
利用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eijing Lightning NETwork)在2011年8月9日的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过境期间获得的7个站同步闪电地面电场变化资料,在采用蒙特卡罗数据处理方法对资料进行误差订正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深入分析... 利用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eijing Lightning NETwork)在2011年8月9日的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过境期间获得的7个站同步闪电地面电场变化资料,在采用蒙特卡罗数据处理方法对资料进行误差订正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深入分析了51次负地闪的127次回击中和电荷源的特征。多回击负地闪回击中和电荷源的水平分布尺度Le和垂直分布尺度ΔHe分别为13.0±9.3 km和2.1±1.7 km;两者之比Le/ΔHe为61.2±278.5。随着垂直分布尺度ΔHe的增大,水平分布尺度Le以及水平和垂直分布尺度之比Le/ΔHe呈减小趋势。对雷暴不同阶段负地闪回击中和电荷源的分析发现,雷暴自发展到成熟,再到消散阶段,回击中和电荷源最大高度呈先缓慢上升、后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这期间,电荷源的最低高度始终在距地面5 km左右,电荷源水平分布总体上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与雷暴云移动方向一致。与雷达回波的叠加发现,负地闪回击中和的电荷源主要分布在回波强度>25 d BZ的区域,其中高度值≥7 km的电荷源占34%,主要分布在雷暴云对流活动较强的区域内部;高度值<7 km的电荷源占66%,在雷暴云对流活动较强的区域内部和外围都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闪电网 负地闪 回击中和电荷 电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响应面法-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的电场数值求解及精度验证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其 刘晓明 +1 位作者 邹积岩 杨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60-2066,共7页
为解决模拟电荷法(charge simulation method,CSM)前处理调整工作烦冗的不足,提升高压电器电场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提出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和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geometric feature charge simulati... 为解决模拟电荷法(charge simulation method,CSM)前处理调整工作烦冗的不足,提升高压电器电场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提出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和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geometric feature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GFCSM)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电器进行电场数值计算。以典型电极、40.5 kV真空断路器灭弧室(vacuum interrupter,VI)和550 kV SF6断路器灭弧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SM-GFCSM方法求出整个场域的电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对球/球典型电极进行电场数值求解时,采用RSM-GFCSM方法计算所得的电场强度最大值为4.32 V/cm,同CSM相比更接近理论值;采用CSM和RSM-GFCSM方法对真空和六氟化硫断路器灭弧室分别进行电场数值求解时,通过比对电场计算误差值可以看出,RSM-GFCSM计算精度高,计算工作量小,为多重介质、复杂电器结构开域电场数值仿真模拟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特征模拟电荷 真空灭弧室 SF6断路器灭弧室 电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粗糙度对环氧树脂表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律方成 宋景萱 +4 位作者 宋曼青 朱玫盈 张亚辉 路修权 谢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直流电场会导致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并引起闪络,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电介质性能。为了探究表面粗糙度引起闪络变化的原因,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特性和陷阱分布。此外,在C_(4)F_(7)N... 直流电场会导致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并引起闪络,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电介质性能。为了探究表面粗糙度引起闪络变化的原因,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特性和陷阱分布。此外,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进行了闪络实验,研究了粗糙度对环氧树脂闪络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荷在指形电极附近的环氧树脂表面聚集;粗糙度的增大会降低电极附近最大电场,增加环氧树脂的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比掺杂Al_(2)O_(3)填料的影响大。实验结果表明,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环氧树脂闪络电压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当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因此,表面粗糙度通过改变电荷特性和局部电场来影响闪络特性,合理地调控粗糙度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闪络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表面粗糙度 电荷特征 闪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结构Ti-Al合金的原子状态及其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方新 谢佑卿 +3 位作者 聂耀庄 陶辉锦 李小波 彭红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8-602,共5页
在特征晶体模型基础上,引入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概念,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特征晶体理论对Fcc结构Ti Al合金系的无序固溶体、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质进行研究.其过程为:首先采用中心原子团簇模型,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 在特征晶体模型基础上,引入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概念,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特征晶体理论对Fcc结构Ti Al合金系的无序固溶体、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质进行研究.其过程为:首先采用中心原子团簇模型,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确定特征原子的有效电荷;然后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线性Muffin tin轨道法研究特征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再根据特征晶体理论的叠加原理计算实际合金的性质,得到固溶体的平衡晶格常数、结合能、体弹性模量随成分变化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TiAl的平均原子体积和结合能与实验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晶体模型 特征原子有效电荷 离散变分法 线性Muffin—tin轨道 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聚合物发光器件中的输运特性研究
5
作者 瞿述 谢强 +2 位作者 周伟昌 陈志强 彭景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的载流子浓度、电场强度及电流有很大影响;器件功能层厚度对器件的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器件I-V特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聚合物发光器件 电荷空间分布特征长度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quantificational assessment method of frothers effect on bubble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岳华 孟祥利 孙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910-1916,共7页
A new visual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frothers effect and flotation efficiency was presented. A self-designed electrolytic cell was chosen as the reaction environment with sodium chloride (NaCl) as the e... A new visual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frothers effect and flotation efficiency was presented. A self-designed electrolytic cell was chosen as the reaction environment with sodium chloride (NaCl) as the electrolyte. Constant current, supplied by a self-designed power supplier and fixed cathode and anode equipment, guaranteed the constant bubble volume per unit time. Even aperture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guaranteed the original bubbles size to be uniform. Bubble generating equipment was connected with a microscopical camera. Statistic data collected by high speed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and processed by software Sigmascan and Matlab could reflect bubble characteristics. The efficiency of di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DPM) and tripropylene glycol n-butyl ethel (TPnB)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condition, and 2×10-4 mol/L and 5×10-2 mol/L were found to be the inflexions of bubble siz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ther BUBBLE image processing data screening flotation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