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磁阀减振器的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柳青 陈无畏 +1 位作者 高振刚 陈一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6,共8页
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磁阀减振器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和电磁阀减振器可调阻尼力输出饱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饱和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和输入简化的悬架参考模型。设计半... 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磁阀减振器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和电磁阀减振器可调阻尼力输出饱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饱和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和输入简化的悬架参考模型。设计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滑模控制器,同时考虑电磁阀减振器阻尼力存在的输出饱和特性,设计辅助分析系统,以控制补偿信号对滑模控制器进行饱和补偿。Matlab/Simulink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输入饱和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消除电磁阀减振器输出饱和特性影响,使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等性能指标很好地跟踪或接近悬架参考模型理想输出,优化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与设计,有效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架 电磁阀减振器 非线性 饱和滑模控制 试验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控制输入约束的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寇发荣 田蕾 +1 位作者 陈晨 何凌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
针对悬架控制系统中的输入约束和切换抖振问题,综合考虑悬架系统非线性,提出一种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考虑输入约束的模糊切换增益调节滑模控制方法。建立了1/4车辆悬架非线性模型,并利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建立了电磁阀... 针对悬架控制系统中的输入约束和切换抖振问题,综合考虑悬架系统非线性,提出一种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考虑输入约束的模糊切换增益调节滑模控制方法。建立了1/4车辆悬架非线性模型,并利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建立了电磁阀减振器非线性力学模型。将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结合设计滑模控制律,降低系统抖振,同时引入辅助系统解决控制输入约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控制器可有效降低控制输入约束和切换抖振对悬架系统性能的影响,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减振器 试验建模 输入约束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悬架智能优化滑模控制研究
3
作者 于学天 刘善辉 +2 位作者 庄晔 张振伟 杨柳楠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7,共8页
为提升车辆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半主动悬架智能优化的滑模控制策略。对电磁阀式减振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利用试验数据搭建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减振器正模型并验证。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参考混合天地棚系统模型,将实际被控制系统动态误差... 为提升车辆行驶平顺性,提出一种半主动悬架智能优化的滑模控制策略。对电磁阀式减振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利用试验数据搭建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减振器正模型并验证。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参考混合天地棚系统模型,将实际被控制系统动态误差引入到滑模控制中,采用指数趋近律并使用饱和函数作切换函数,来抑制抖振现象。采用遗传算法和均匀粒子群优化组合的智能优化算法(Genetic Algorithm Unifor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UPSO)优化滑模控制器中的趋近律参数和混合天地棚权重系数。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控制、滑模控制和粒子群优化的滑模控制相比较,GA-UPSO优化的滑模控制使簧载质量加速度和轮胎动位移的均方根值明显下降,可以改善半主动悬架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半主动悬架 滑模控制 粒子群算法 电磁阀减振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科 杨正才 赵宝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值训练。Simulink和d SPACE实时硬件在环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间歇颠簸路面激励作用下,对车身垂向加速度、轮胎动行程所进行的仿真分析,以及对车辆座椅进行的振动分析,都说明该算法对主动悬架具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较好地提高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 主动悬架 遗传算法 电磁阀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