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热阻和风电不确定性变化影响的多重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杨子龙 +3 位作者 叶婧 杨宸 陶千惠 王满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2,共12页
热网热损特性对于热力系统热网管道温度动态过程影响巨大,且在电热联合调度中受热阻的不确定性变化影响显著。针对实际工况中热网热阻的不确定性变化,分析了热损特性对于热网管道温度影响机理,研究其差异性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热阻不确... 热网热损特性对于热力系统热网管道温度动态过程影响巨大,且在电热联合调度中受热阻的不确定性变化影响显著。针对实际工况中热网热阻的不确定性变化,分析了热损特性对于热网管道温度影响机理,研究其差异性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热阻不确定性变化热损特性影响的热网管道温度动态过程约束模型。基于此,建立了同时考虑热网热阻和风电不确定性影响的多重随机电热耦合系统调度模型及其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求解策略,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耦合调度 热网热损特性 热阻不确定性 风电不确定性 调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研究
2
作者 李志伟 胡文昊 +3 位作者 董沛毅 周靖仁 丛志涵 赵书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定性需求,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设置系统运行的正负备用容量约束为机会约束。借助目标规划对多目标模型进行转化求解,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模型。最后,利用算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储热装置以及电锅炉在消纳风电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协调调度 机会约束规划 机会约束目标规划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机制下旁路补偿供热消纳风电的电热经济调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彦红 刘浩 李洪伟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针对“三北”地区突出的弃风消纳问题,提出利用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旁路补偿供热实现风电消纳的电热经济调度方案。调度模型计及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考虑整机旁路和高低压旁路两种供热补偿热电解耦方案。基于热量法建立了旁路供热煤耗量计... 针对“三北”地区突出的弃风消纳问题,提出利用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旁路补偿供热实现风电消纳的电热经济调度方案。调度模型计及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考虑整机旁路和高低压旁路两种供热补偿热电解耦方案。基于热量法建立了旁路供热煤耗量计算模型,探究了夜间风电高峰期启用旁路供热对煤耗量和弃风量的影响,进行了热电机组电热运行特性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整机旁路供热的调度方案能有效地实现热电解耦,达到最佳的低碳经济热电分配结果,热电机组汽轮机电热运行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机制 旁路补偿供热 风电消纳 电热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小圣 徐昌睿 +1 位作者 李梦诗 季天瑶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8,共13页
电热联合系统能够有效整合电能和热能,具有显著的能源利用优势。为了分析电热联合调度的经济节能效果,在分时电价以及负荷波动的条件下,建立了包含风电场、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热泵和蓄热罐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电热联... 电热联合系统能够有效整合电能和热能,具有显著的能源利用优势。为了分析电热联合调度的经济节能效果,在分时电价以及负荷波动的条件下,建立了包含风电场、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热泵和蓄热罐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电热联合系统以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稳态电热联合潮流、储能设备动态特性、管道温度降方程等实际约束条件。为提高优化效率,采用方程线性化和分段McCormick凸包络技术处理约束中的非线性项,将原本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IQP)问题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4种场景下比较了风电制热以及热网传输损耗对系统日运行成本和弃风量的影响,并确定了风电场接入热网的最佳节点。结果表明,电热联合系统能够将不稳定的风能转化为稳定的热能,从而有效提升风电消纳空间和系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联合调度 混合整数二次规划 风电消纳 能源集线器 储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储热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127
5
作者 吕泉 陈天佑 +3 位作者 王海霞 李玲 吕阳 李卫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5,共7页
分析了热电机组配置储热前后运行特性与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利用储热消纳弃风的基本运行机理,建立了含储热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增加了系统热平衡约束、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约束、储热装置运行约束等... 分析了热电机组配置储热前后运行特性与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利用储热消纳弃风的基本运行机理,建立了含储热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增加了系统热平衡约束、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约束、储热装置运行约束等,且模型目标扩展为供电和供热总煤耗最低。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是有效的;在热电厂中配置储热可有效提高电网的风电消纳水平,且消纳单位电量风电的节煤量要高于电锅炉消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储热 热电联产 风电 电热综合调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筑热平衡与柔性舒适度的乡村微能源网电热联合调度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洪 王亦然 +3 位作者 李积逊 葛少云 李吉峰 李生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8,共9页
针对乡村高渗透率新能源消纳和清洁供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热平衡与用户柔性舒适度约束的微能源网电热联合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乡村地区人员作息规律的柔性舒适度约束,并建立了考虑围护结构特性、门窗渗透、冷风侵入、内热... 针对乡村高渗透率新能源消纳和清洁供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热平衡与用户柔性舒适度约束的微能源网电热联合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乡村地区人员作息规律的柔性舒适度约束,并建立了考虑围护结构特性、门窗渗透、冷风侵入、内热源散热等因素的热平衡模型;其次,构建了含户级电热分散供应和村级集中光伏接入的乡村微能源网基本架构,发展了空气源热泵等微能源网元件的效能描述模型;再次,考虑光伏消纳经济性,构建了以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用户舒适性为约束的乡村微能源网电热联合日前调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电热联合调度 建筑热平衡 光伏消纳 柔性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电联产调峰主动性的电热协调调度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一凡 胡伟 +2 位作者 闵勇 董凌 李延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2-54,共13页
挖掘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中国'三北'地区的弃风问题。调峰补偿机制是激励热电联产主动参与,电网调峰的有效手段。在考虑调峰补偿的前提下,对热电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进行研究。首先,计及热力系统复杂供热约束... 挖掘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中国'三北'地区的弃风问题。调峰补偿机制是激励热电联产主动参与,电网调峰的有效手段。在考虑调峰补偿的前提下,对热电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进行研究。首先,计及热力系统复杂供热约束的影响,建立热电联产机组的可用调峰容量和调峰成本评价模型,可以反映热电联产调峰中的供热依赖特性和时序耦合特性。然后,基于热电联产调峰成本及调峰补偿机制,提出考虑机组调峰主动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电热协调调度,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反映热电联产在经济手段激励下主动参与电网有偿调峰的意愿。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热电联产机组的可用调峰容量和调峰成本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了所提出的调度方法在调峰补偿机制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峰 风电消纳 热电联产机组 调峰补偿机制 电热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弃风消纳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43
8
作者 杨帅 陈磊 +5 位作者 徐飞 孙亮 陈群 贺克伦 姜拓 戴远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7-425,共9页
针对三北地区供热期运行调峰约束导致的弃风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流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弃风消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与电力系统模型相容的热力系统能量流模型。以能量流法根据温度变化预测热负荷,并以该结果作为优化调度模型的已知条... 针对三北地区供热期运行调峰约束导致的弃风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流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弃风消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与电力系统模型相容的热力系统能量流模型。以能量流法根据温度变化预测热负荷,并以该结果作为优化调度模型的已知条件。然后以煤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调度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考虑了换热环节约束如换热器热阻约束等。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电加热站供热,可增加低谷电负荷,降低机组的热定电出力,为风电上网留出空间;用户室内温度影响热负荷大小,进而影响风电消纳总量;计及换热环节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出的优化调度结果更准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消纳 能量流 综合能源系统 换热约束 电热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滚动调度策略 被引量:49
9
作者 邓佳乐 胡林献 +1 位作者 邵世圻 刘述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96-3802,共7页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热电、风电并存,电、热负荷与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对电热联合调度影响较大。考虑到电负荷、热负荷及风电预测精度随预测时间的缩短而提高,采用滚动调度可以逐级降低预测误差对调度计划的影响,提高...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热电、风电并存,电、热负荷与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对电热联合调度影响较大。考虑到电负荷、热负荷及风电预测精度随预测时间的缩短而提高,采用滚动调度可以逐级降低预测误差对调度计划的影响,提高调度精度。结合二级热网电锅炉分布式日调峰的消纳弃风方案,提出了电热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滚动调度策略,建立了日前、滚动、实时三个时间尺度调度计划的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粒子自调节提高可行解比例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加快了算法的寻优速度,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调度计划风电消纳情况。算例分析表明,单一的日前调度计划与实际参考计划偏差较大,而通过滚动修正、实时调节后的实时调度计划能够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入能力,有效跟踪负荷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联合调度 多时间尺度 滚动调度策略 改进粒子群算法 消纳弃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综述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汤木易 罗毅 +3 位作者 胡博 朱伟业 李铁 窦文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61-175,共15页
区域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有独特优势,为了准确把握电热联合调度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的相关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了以区域供热为对象的电热联合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电热能流差异出发,分析了联合调度模型中... 区域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有独特优势,为了准确把握电热联合调度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的相关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了以区域供热为对象的电热联合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电热能流差异出发,分析了联合调度模型中热力系统各元件热力特性模型、电力系统典型模型和电热耦合元件典型模型。针对目前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的研究侧重点与进展,从基本调度模型、考虑能流差异性、考虑系统不确定性、考虑调度机制、考虑主体利益与电力市场的调度模型等五个方面综述了主流的电热联合调度模型,并展望了电热联合调度模型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联合调度模型 区域供热 能流差异 电热耦合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家庭电热水器优化调度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郝文斌 李银奇 +2 位作者 张毓格 王继东 孔祥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0,共6页
电热水器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负荷,对实时电价机制下家庭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将电热水器热力学模型归纳为一阶显式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线性整数规划对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对不同... 电热水器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负荷,对实时电价机制下家庭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将电热水器热力学模型归纳为一阶显式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线性整数规划对电热水器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对不同程度的舒适区间无选择性调整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了基于多维度信息的综合权重排序法在有选择性舒适区间调整方案中的应用,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调整舒适区间上下限能够明显降低调度计划的用电费用。而且,基于多维度信息的综合权重排序法能够有效选择舒适区间调整节点,在很短的调整时长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电热水器调度 线性整数规划 舒适区间调整 综合权重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电消纳的考虑热网特性及热舒适度弹性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56
12
作者 林俐 顾嘉 王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48-3661,共14页
季节性供热需求与大规模风电消纳需求间的矛盾,导致夜间高热负荷时段的弃风问题突出,深度挖掘热网侧与热负荷侧弹性以提高风电上网空间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面向具有风电消纳需求的电热联合系统,首先建立考虑延时与热衰减的热网特性... 季节性供热需求与大规模风电消纳需求间的矛盾,导致夜间高热负荷时段的弃风问题突出,深度挖掘热网侧与热负荷侧弹性以提高风电上网空间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面向具有风电消纳需求的电热联合系统,首先建立考虑延时与热衰减的热网特性;在热负荷侧引入PMV指标表征用户的用热舒适度,确立含热负荷弹性特征的热平衡区间约束。进而以总煤耗量最小,最大限度消纳风电为目标,建立考虑热网特性及热负荷舒适度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热网特性的优化效果与实际风电出力特性有关,具有不确定性;而考虑热负荷舒适度弹性可在全时段赋予系统灵活的弹性调节空间,优化效果显著;考虑上述两特性的协同优化,基本可实现算例系统的风电全额消纳,优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热网特性 热舒适度弹性 PMV 电热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源型负荷用电需求弹性及偏好成本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16
13
作者 林俐 顾嘉 张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62-2270,共9页
随着综合能源的引入,负荷侧多能互补的综合响应特性日趋明显,为充分发掘负荷的实际调节能力以优化系统运行,将含源型负荷(activeload,AL)纳入传统电、热负荷体系,分析含AL电热联合系统的优化运行机理;结合AL的内部设备运行及终端电、热... 随着综合能源的引入,负荷侧多能互补的综合响应特性日趋明显,为充分发掘负荷的实际调节能力以优化系统运行,将含源型负荷(activeload,AL)纳入传统电、热负荷体系,分析含AL电热联合系统的优化运行机理;结合AL的内部设备运行及终端电、热负荷的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特性,定性分析AL主动参与系统调度的综合响应能力,提取AL对外需求弹性空间;根据AL的响应特性,借鉴偏好成本概念,建立适应于AL响应意愿的补偿成本模型;考虑系统发电成本与收益、AL补偿成本、弃风成本,建立电热优化调度模型,并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以偏好成本方式补偿AL响应可充分激发其弹性,优化系统成本分配,并促进系统风电消纳、有效减轻夜间火电机组的深调压力。研究将为AL与电热联合系统间的双向协调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含源型负荷 负荷弹性 偏好成本 电热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电热系统经济调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锋 陈炯 张乔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6-210,共5页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日前调度带来很大挑战。传统的研究方法多是假设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服从某种概率分布,但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概率分布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特性。为此,采用基于神经网...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日前调度带来很大挑战。传统的研究方法多是假设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服从某种概率分布,但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概率分布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特性。为此,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对风电功率误差进行建模,再将预测的风电误差加入到包含热电机组、火电机组、风电、储热装置和电锅炉的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中,最后以实际的10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了风电预测误差对机组出力、风电消纳及调度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建模型可减少机组燃煤成本与旋转备用成本,降低了经济调度成本,提高了风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 神经网络 电热系统调度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光热不确定性和相变储能系统的城市建筑微网电–热联合调度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艳 胡志豪 +3 位作者 随权 冯忠楠 林湘宁 李正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87-3697,共11页
针对微网中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造成消纳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风-光-热波动的建筑相变储能电热联合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计及建筑相变材料变温特性的微网用电模式,并建立了考虑建筑结构特性、太阳辐射、窗户渗透换热、热泵供... 针对微网中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造成消纳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风-光-热波动的建筑相变储能电热联合调度方法。首先,提出了计及建筑相变材料变温特性的微网用电模式,并建立了考虑建筑结构特性、太阳辐射、窗户渗透换热、热泵供热的热平衡模型;其次,引入了一种综合考虑风电、光伏以及热负荷波动的场景生成缩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微网与电网交换成本最少为目标、计及风-光-热波动的建筑相变储能电热联合日前调度的数学模型,为解决相变材料变温特性产生的非线性约束关系,提出了一种分段线性化方法,将含非线性约束的调度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电热联合调度 场景生成缩减 分段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控负荷的微网自治调度模型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郭帅 刘鲁嘉 +1 位作者 杨萌 艾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的提高,弃风弃光现象日趋严重。对微网运行架构及其内部源荷架构进行分析,针对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提出微网自治策略,考虑可控负荷的参与,并建立了电热联合鲁棒调度模型。在模型中,利用鲁棒调度的思想对清洁能源发...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的提高,弃风弃光现象日趋严重。对微网运行架构及其内部源荷架构进行分析,针对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提出微网自治策略,考虑可控负荷的参与,并建立了电热联合鲁棒调度模型。在模型中,利用鲁棒调度的思想对清洁能源发电及负荷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利用可中断负荷措施对可控负荷的响应潜力进行发掘。仿真结果表明,可控负荷的参与提高了微网运行的灵活性,所提自治策略可有效消纳清洁能源发电,实现微网经济运行。加入鲁棒性控制后,系统调度结果趋于保守,备用和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可控负荷 电热联合鲁棒调度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