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热爆炸沉积Fe基非晶涂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广 王小东 +4 位作者 张晶 王鹏 石玗 朱亮 顾玉芬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85,199,共10页
目的探究电热爆炸喷涂技术在不同初始电压下对Fe基非晶涂层微观结构、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在3种不同初始电压(10、12.5、15kV)条件下制备Fe基非晶涂层。利用SEM、TEM、XRD和光学轮廓仪等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和表面... 目的探究电热爆炸喷涂技术在不同初始电压下对Fe基非晶涂层微观结构、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在3种不同初始电压(10、12.5、15kV)条件下制备Fe基非晶涂层。利用SEM、TEM、XRD和光学轮廓仪等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Fe基非晶涂层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分别采用三点弯曲和电化学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不同初始电压下制备的Fe基非晶涂层均未出现明显晶化现象,初始电压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涂层中孔隙率的增加。初始电压为12.5kV涂层具有较低的孔隙率(1.2±0.17)%和表面粗糙度(Ra=0.74μm),并且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初始电压为12.5kV涂层表现出较高的腐蚀电位(-0.296V)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7.512×10^(-8)A/cm^(2)),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孔隙率较低的涂层在腐蚀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止Cl-进入涂层内部。结论在合适的初始电压(12.5kV)下制备的Fe基非晶涂层为完全非晶态结构,具有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同时,研究结果为小型精密零部件的表面非晶涂层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及应用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Fe基非晶涂层 微观结构 孔隙率 结合强度 NaCl溶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WC-Co涂层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蒲泽林 刘宗德 +4 位作者 陆辛 杨昆 刘东雨 毛雪平 徐亮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0,87,共4页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WC-17%Co硬质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借助纳米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细小均匀,涂层致密,孔隙率低;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WC-17%Co硬质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借助纳米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细小均匀,涂层致密,孔隙率低;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界面附近存在元素扩散现象,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涂层弹性模量在210GPa-250GPa之间;涂层硬度达到17.1GPa,为原始硬质合金硬度的1.3倍左右,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喷涂层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 WC-17%Co涂层 冶金结合 弹性模量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喷涂WC-Co合金的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鹏 刘宗德 +1 位作者 张瑛华 蒲泽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29,38,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电热爆炸超高速定向喷涂装置,在大气环境下进行了喷涂WC-Co陶瓷涂层的试验研究。描述了电热爆炸喷涂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爆炸箔材的能量利用率以及电流、电压等电学参数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 WC-Co陶瓷箔的能量利用率为33.... 利用自行研制的电热爆炸超高速定向喷涂装置,在大气环境下进行了喷涂WC-Co陶瓷涂层的试验研究。描述了电热爆炸喷涂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爆炸箔材的能量利用率以及电流、电压等电学参数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 WC-Co陶瓷箔的能量利用率为3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超高速喷涂 能量利用率 WC—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喷涂法制备NiAl基合金涂层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46-149,共4页
利用金属导体Ni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NiAl、NiCrAlRE两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 利用金属导体Ni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NiAl、NiCrAlRE两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氯化、硫化耐蚀性测试,得出两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腐蚀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耐高温腐蚀的NiCrAlRE电热爆炸等离子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NiCrAlRE 耐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Stellite6合金涂层 被引量:2
5
作者 蒲泽林 杨昆 刘宗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 4 5号钢基体上制备stellite 6合金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软件等对涂层厚度均匀性、孔隙率 ,显微组织、晶粒度以及涂层基体界面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借助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的硬度进行了测...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 4 5号钢基体上制备stellite 6合金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软件等对涂层厚度均匀性、孔隙率 ,显微组织、晶粒度以及涂层基体界面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借助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的硬度进行了测试。对不同尺寸喷涂材料所得涂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两种不同尺寸喷涂材料制备的涂层组织晶粒均大大细化 ,涂层孔隙率都比较低 ;小截面积的喷涂材料制备涂层的厚度均匀性好于大截面的喷涂层 ;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 ,在界面附近发生了扩散现象 ;涂层硬度均远远高于原始stellite 6喷涂材料硬度 ,最高分别达到 997HV和 738HV ,为原始硬度的 2~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定向喷涂 STELLITE 6涂层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系电热爆炸喷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FeAl系合金箔在电热爆炸过程中产生瞬间冲击波效应,在45G钢上制备了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涂层腐蚀前后组织形貌,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层... FeAl系合金箔在电热爆炸过程中产生瞬间冲击波效应,在45G钢上制备了FeAl、FeCrAl、FeCrAlRE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涂层腐蚀前后组织形貌,可以看出涂层具有纳米晶、微米晶组织结构,同时涂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耐蚀性测试,得出三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腐蚀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耐高温腐蚀的FeCrAlRE电爆喷涂等离子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等离子体喷涂层 FeCrAlRE 耐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喷涂层的纳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王红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70-1672,1676,共4页
采用英国Micro Materials公司生产的Nano Test 600型纳米多功能测试仪,对电热爆炸喷涂方法制备的FeAl、FeCrAl、FeCrAlRE 3种电爆喷涂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3种涂层加卸载曲线的对比,以及每种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的测取,分析铁基3... 采用英国Micro Materials公司生产的Nano Test 600型纳米多功能测试仪,对电热爆炸喷涂方法制备的FeAl、FeCrAl、FeCrAlRE 3种电爆喷涂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3种涂层加卸载曲线的对比,以及每种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的测取,分析铁基3种电爆喷涂层的力学性能及涂层表面规律,从而优化电爆喷涂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电热爆炸 涂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系电热爆炸等离子体喷涂层高温耐蚀性能研究
8
作者 魏世丞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吕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5,21,共6页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致密,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氯... 利用金属导体FeAl系合金箔,电热爆炸产生的瞬间高能量冲击波效应,制备FeAl、FeCrAl、FeCrAlRE等离子体喷涂层。通过涂层SEM等检测,可以看出涂层致密,同时涂层与基体可以形成冶金结合层,涂层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经高温氧化、氯化、硫化耐蚀性测试,得出3种等离子体喷涂层的腐蚀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耐高温腐蚀的FeCrAlRE电热爆炸等离子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 等离子体喷涂层 FeCrAlRE 耐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原位合成碳化钼陶瓷涂层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斌 刘宗德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利用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原位合成碳化钼陶瓷涂层试样,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涂层组织致密,空隙率低,没有分层现象,涂层和基... 利用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原位合成碳化钼陶瓷涂层试样,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涂层组织致密,空隙率低,没有分层现象,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了冶金结合。XRD显示涂层中主要是原位合成的Mo2C、MoC和Mo相,没有氧化物的生成。涂层中形成的碳化钼陶瓷相,具有弥散强化的作用,提高了涂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 碳化钼陶瓷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爆炸喷涂法制备TiC涂层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强 刘宗德 安江英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镍合金基体上制备T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分别对涂层显微组织、涂层硬度进行了测试。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涂层的晶粒尺寸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涂层...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工艺在镍合金基体上制备T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分别对涂层显微组织、涂层硬度进行了测试。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涂层的晶粒尺寸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晶粒明显细化,涂层组织为典型的快速凝固组织。涂层组织比原始喷涂材料镍合金组织细小、均匀;TiC涂层中大晶粒所占涂层面积为93.6%,小晶粒所占面积为6.4%;大晶粒的弦长平均值为500 nm左右,小晶粒的弦长平均值为81 nm左右;表层有些孔隙;涂层硬度均明显高于基体材料镍合金的硬度,其最高硬度达到了582.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喷涂 TIC涂层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丝的起爆及其临界性(英文)
11
作者 冯长根 杜志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S1期72-80,共9页
研究了一个一维圆筒形电热丝热起爆模型,文中采纳了两个常用假定:①定态假设;②不考虑反应物的消耗。但本文考察的Arrhenius反应速率定律没有作任何近似,只在为了取得分析解的情况下采用了指数近似.获得了作为各种系统爆炸判据的Frank-K... 研究了一个一维圆筒形电热丝热起爆模型,文中采纳了两个常用假定:①定态假设;②不考虑反应物的消耗。但本文考察的Arrhenius反应速率定律没有作任何近似,只在为了取得分析解的情况下采用了指数近似.获得了作为各种系统爆炸判据的Frank-Kamenetskii参数的临界值及临界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理论 点火理论 热点火 爆炸/电热丝起爆 爆炸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涂方法制备马氏体不锈钢涂层组织性能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国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李庆芬 魏世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9-42,115,共4页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分别制备了3Cr13不锈钢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和纳米压痕仪等分析了两种涂层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相结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结果表明,... 采用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分别制备了3Cr13不锈钢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和纳米压痕仪等分析了两种涂层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相结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结果表明,电热爆炸定向喷涂层比高速电弧喷涂层更致密;前者氧化现象不明显,而后者较明显;前者与基体主要是冶金结合,而后者主要为机械结合;前者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了10.3GPa和237.8GPa,高于后者的7.6GPa和183.3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爆炸定向喷涂 高速电弧喷涂 3CR13涂层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