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火花点火和电火花点火着火过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麻剑 严霁阳 +2 位作者 姚子澍 郑旭 许沧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应用高速纹影成像技术研究调Q Nd:YAG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火花点燃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火核发展过程,并与传统电火花点火的火核发展过程相对比,详细阐述了激光诱导火花点火过程中有别于电火花点火过程的球形火核发展的三瓣结构火核的形成... 应用高速纹影成像技术研究调Q Nd:YAG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火花点燃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火核发展过程,并与传统电火花点火的火核发展过程相对比,详细阐述了激光诱导火花点火过程中有别于电火花点火过程的球形火核发展的三瓣结构火核的形成机理。进一步研究了0.1MPa、363K条件下,激光诱导火花、电火花点燃不同当量比下的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着火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火花点火可以提高燃烧速度,并且能扩展稀燃极限,其在点燃当量比0.6(电火花点火稀燃极限)的稀混合气时,着火概率达6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激光诱导火花点火 电火花点火 三瓣结构 可燃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点火和激光点火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牛嘉伟 范育新 +1 位作者 缪俊杰 吕浩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0,共6页
为了比较激光点火和电火花点火的点火性能,在一带稳定器方形直管试验段上,利用电火花调能调频点火器和激光器分别进行点火试验,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的初始火核发展、点火极限和火焰传播。结果表明:两者的初始火核形状不同,电火花点火的... 为了比较激光点火和电火花点火的点火性能,在一带稳定器方形直管试验段上,利用电火花调能调频点火器和激光器分别进行点火试验,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的初始火核发展、点火极限和火焰传播。结果表明:两者的初始火核形状不同,电火花点火的初始火核呈圆弧形,而激光点火下呈瓣型。相同点火能量下,激光点火比电火花点火的贫油点火极限更宽;相同来流条件下,点火位置下游激光点火的火焰传播速度更快,并且在化学恰当比附近和来流速度为2.14m/s的情况下,两种点火模式的火焰传播速度相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点火 激光点火 点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内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秦飞 蒋利桥 +2 位作者 杨卫斌 苏航 赵黛青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试验研究微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设计了一套电机驱动倒拖运行的两冲程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单缸燃烧可视化试验系统,倒拖运动摆臂模拟了真实发动机自由摆臂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对应摆臂位置的电火花正时点火系统... 为了试验研究微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设计了一套电机驱动倒拖运行的两冲程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单缸燃烧可视化试验系统,倒拖运动摆臂模拟了真实发动机自由摆臂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对应摆臂位置的电火花正时点火系统。在微摆发动机单缸内实现了正丁烷/空气的稳定间歇着火,用高速相机拍摄火焰传播图像,并用Matlab程序分析图像中火焰面积变化特征。考察了摆臂频率f和预混气流量Q对着火和火焰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预混气流量的增加,火焰传播越快;单次扫气量Q/f不变,随摆臂频率的增加,火焰传播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型摆动式发动机 微尺度燃烧 倒拖机构 电火花点火 火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4-O_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博 Lee J H S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值较吻合。首先,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得出ZND模型的爆轰参数,利用Ng模型得出爆轰胞格尺寸与ZND诱导区长度之间的比例因数A在不同初始压力与当量比的条件下分别为:A=43.815(1+p1/p0)-0.123 71和A=8.531exp(φ/3.135)+28.644,在此基础上对爆轰胞格尺寸进行定量预测。胞格尺寸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其次,把爆轰胞格尺寸作为中间特征参数并结合Lee的表面积能量模型,提出可以预测临界起爆能量的定量模型,并得出C2H4-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与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参量拟合关系分别为Ec=0.332(p1/p0)-2.017和Ec=exp[3.951(φ-1.401)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 直接起爆 C2H4-O2混合气体 胞格尺寸 化学动力学 电火花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液氧甲烷集成推进系统热真空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程诚 熊靖宇 +1 位作者 周国峰 林庆国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5期10-20,共11页
为降低液氧/甲烷空间推进系统未来应用的技术风险,NASA先后实施了多个研究计划,持续不断地提升液氧/甲烷空间推进技术的成熟度水平。低温推进系统集成试验平台(ICPTA)顺利在梅溪试验站空间推进热真空舱内完成一系列热真空模拟环境下的... 为降低液氧/甲烷空间推进系统未来应用的技术风险,NASA先后实施了多个研究计划,持续不断地提升液氧/甲烷空间推进技术的成熟度水平。低温推进系统集成试验平台(ICPTA)顺利在梅溪试验站空间推进热真空舱内完成一系列热真空模拟环境下的集成热试车,标志着NASA液氧/甲烷轨姿控一体化推进技术已经具备了在轨飞行验证试验的条件。介绍了ICPTA的研制背景,采用的液氧/甲烷轨姿控一体化推进系统的构成、冷氦加温增压方案和供应管路热控方案。重点讨论了ICPTA热真空模拟试验的具体情况,以及变推力主发动机、姿控动力系统和COP点火系统等核心组件的设计方案、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与试验结果,其成果对于未来星球着陆器的先进低温推进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推进系统 液氧/甲烷 姿控动力系统 热真空模拟 电火花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