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及结构减震控制研究
1
作者 宋剑桥 李宏男 +1 位作者 张皓 付兴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40,共8页
地震动和结构都具有多维的特性,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不仅会产生平动也会发生扭转,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一般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无法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multidimensional eddy current ... 地震动和结构都具有多维的特性,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不仅会产生平动也会发生扭转,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一般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无法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multidimensional eddy current tuned mass dampers,MEC-TMD),可同时控制结构的平动和扭转反应。在分析了阻尼器内在结构形式和推导了阻尼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一个典型的偏心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场地的地震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MEC-TMD与传统TMD的减震控制效率,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MEC-TMD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EC-TMD对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平动和扭转反应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该阻尼器的研发对于有效控制结构的扭转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 调谐质量阻尼 扭转反应 有限元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研制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42
2
作者 汪志昊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阻尼单元存在的易漏油等耐久性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耗能的竖向TMD装置。其特点在于:电涡流阻尼无需与结构接触,没有任何摩擦;产生磁场的元件为永磁体,无需外界供电;所有构件都由金属材料制... 为了克服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阻尼单元存在的易漏油等耐久性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耗能的竖向TMD装置。其特点在于:电涡流阻尼无需与结构接触,没有任何摩擦;产生磁场的元件为永磁体,无需外界供电;所有构件都由金属材料制成,不存在老化等现象。此外,通过调整永磁体与导体板的距离,很容易实现TMD阻尼参数的后期调节,且不会影响TMD刚度参数。理论与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研制的新型TMD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而且当磁场间隙较小时电涡流阻尼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 涡流阻尼 永磁体 导体板 模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电涡流阻尼器的装置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程志江 王智强 +1 位作者 张志鹏 袁嘉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90,共5页
针对传统的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耗能效率有限的问题,将电磁铁引入到阻尼装置中,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别对永磁体,电磁铁以及电涡流阻尼器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分别分析了永磁体和电磁铁的磁场特性,并探讨了电磁铁... 针对传统的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耗能效率有限的问题,将电磁铁引入到阻尼装置中,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别对永磁体,电磁铁以及电涡流阻尼器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分别分析了永磁体和电磁铁的磁场特性,并探讨了电磁铁的引入对阻尼器特性的影响。采用稳态分析的方法,针对铁芯,材料,磁体间隙等参数对磁场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铁的合理引入将显著增强装置的磁通密度和阻尼能力。导磁钢板,磁体排列以及磁体间隙等都会对ECTMD的磁场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有限元仿真 磁铁 磁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放大型电涡流扭矩阻尼器的缓速性能研究
4
作者 华旭刚 黄豪 +3 位作者 王文熙 王帅 余天赋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由于展开速度过快,旋转机构展开到预定形态时常引起机构与限位装置碰撞而造成损坏,如SpaceX公司生产的猎鹰9号火箭在折叠支腿展开过程中,过大转角速度可能导致支腿销铰破坏.加装阻尼器可减缓机构转速,提升展开安全性,是火箭稳定着陆的... 由于展开速度过快,旋转机构展开到预定形态时常引起机构与限位装置碰撞而造成损坏,如SpaceX公司生产的猎鹰9号火箭在折叠支腿展开过程中,过大转角速度可能导致支腿销铰破坏.加装阻尼器可减缓机构转速,提升展开安全性,是火箭稳定着陆的前提与保证.传统位移型阻尼器不具备速度适应能力,在应用于机构展开时存在展开卡死风险;而传统高压油液阻尼器在高速运作下易引发漏液造成失效.电涡流扭矩阻尼器作为一类新型的速度型阻尼器,可用于减缓机构转动角速度,具有不需外接电源、无工作流体、耐久性强等优势,但因永磁体与导体板的相对运动速度小导致其耗能效率不高,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加强传统复合管电涡流阻尼器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磁路优化后的复合管电涡流扭矩阻尼器.相较于传统的复合管电涡流阻尼器,本文提出的阻尼器有更小的磁漏和安装体积,此外,加入齿轮增速装置提升其工作转速,进一步提升耗能性能.基于COMSOL分析软件建立了电涡流扭矩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空气间隙、导体管厚度、背铁厚度等参数对扭转阻尼系数的影响;同时考虑安装空间尺寸,推导了电涡流阻尼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复合管电涡流扭矩阻尼系数估算公式.制造了速度放大型电涡流扭矩阻尼器样机和展开机构原理验证装置,并进行了冲击缓速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阻尼器参数,合理地对永磁体及导体板的厚度取值,能获得较大的扭转阻尼系数;本文提出的阻尼系数估算方法能精确描述速度放大型电涡流扭矩阻尼器在阻尼线性段的力学性能;采用质量为12 kg左右的阻尼器样机可将试验展开机构在最不利工况下的最终动能耗散效率达41.6%,具有较强耗能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耗能 涡流扭矩阻尼 速度放大 缓速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近海单桩风机疲劳损伤分析
5
作者 孔凡 穆拉提江•麦麦提 +2 位作者 孙香红 夏红兵 王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为研究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在风浪联合作用下对海上单桩风机疲劳损伤的控制效果,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5 MW基准单桩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Kaima... 为研究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在风浪联合作用下对海上单桩风机疲劳损伤的控制效果,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5 MW基准单桩海上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Kaimal湍流谱模型和Jonswap波高谱,分别得到随机风速时程和波浪荷载时程,基于Palmgren-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及雨流计数法,分析了单桩风机-PTMD系统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最优碰撞参数以及调谐频率下的PTMD能够显著减轻风浪联合荷载作用下风机的疲劳损伤,PTMD质量块无需过大行程即可满足风机实际使用要求;即使在失谐情况下,PTMD仍具有较好的减轻风机疲劳损伤的作用;提出的PTMD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在海上风电场中广泛应用,提升海上单桩风机塔身的安全性和疲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单桩风机 碰撞调谐质量阻尼 风浪联合作用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在弧形闸门地震控制中的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友一 王珏 +1 位作者 靳双明 许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173,共9页
鉴于地震激励对弧形闸门可能造成的振动破坏问题,通过振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3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结构,即单个TMD(S-TMD)、多个串联TMD(M-TMD-Ⅰ)和多个并联TMD(M-TMD-Ⅱ)在弧形闸门地震响应控制中的减振效果。建立了与实际弧形闸... 鉴于地震激励对弧形闸门可能造成的振动破坏问题,通过振动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3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结构,即单个TMD(S-TMD)、多个串联TMD(M-TMD-Ⅰ)和多个并联TMD(M-TMD-Ⅱ)在弧形闸门地震响应控制中的减振效果。建立了与实际弧形闸门等效的力学简化模型,并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含有3种减振结构的弧形闸门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遗传算法以动力放大系数为优化目标,优化了各个TMD的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以实现与弧形闸门振动特性的最佳匹配;利用ANSYS软件对加装优化减振结构的弧形闸门进行了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模拟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闸门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3种减振结构均能有效降低弧形闸门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尤其是M-TMD-I结构,在位移和加速度的减振方面展现出最优的减振效果。研究可为弧形闸门的振动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调谐质量阻尼 减振优化 地震激励 动力响应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安装方法对优化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何书勇 李寿英 +2 位作者 李亚峰 罗帅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新型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novel tuned mass damper inerter,NTMDI)的安装方法对其优化设计与减振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NTMDI-R(反向安装的NTMDI)的力学模型,并采用经典固定点理论对NTMDI-R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NTMDI-R最... 本文研究了新型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novel tuned mass damper inerter,NTMDI)的安装方法对其优化设计与减振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NTMDI-R(反向安装的NTMDI)的力学模型,并采用经典固定点理论对NTMDI-R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NTMDI-R最优结构参数的解析式;对比研究了NTMDI-R与现有四种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TMD、TMDI、VTMD和NTMDI)在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减振效果,并探究了安装方法对NTMDI-R减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反向安装的两种减振器(NTMDI和NTMDI-R)优化参数不同,安装方法对其减振性能有较大影响。当表观质量比β小于0.1时,NTMDI-R的减振效果差于NTMDI;而β大于0.1时,NTMDI-R的减振效果与NTMDI基本一致,因此采用NTMDI进行结构减振应明确其安装方向。基础加速度和荷载力分别作用下,NTMDI-R的减振效果相对于NTMDI分别降低了3.9%和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惯质 固定点理论 安装方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对核安全壳的减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贺智铭 唐贞云 +1 位作者 董晓辉 吴利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通过减震措施降低核安全壳地震加速度响应,确保强震作用下核电设备的安全,对提高核安全壳抗震韧性具有现实意义。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能有效地降低风振响应,用于控制地震响应,存在频带窄、减震效率低等不足。文中将TM... 通过减震措施降低核安全壳地震加速度响应,确保强震作用下核电设备的安全,对提高核安全壳抗震韧性具有现实意义。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能有效地降低风振响应,用于控制地震响应,存在频带窄、减震效率低等不足。文中将TMD与惯容结合,提出采用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inerter,TMDI)降低核安全壳地震加速度。基于性能需求设计思想与H∞优化准则建立了TMDI最优参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使用子结构思想联合ABAQUS与Matlab开发了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TMDI控制下核安全壳地震响应有限元模拟。通过对某核安全壳有限元模型进行TMDI地震控制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TMDI时核安全壳顶部峰值加速度减震率为46.1%,且TMDI达到相同减震指标时所需调谐质量减少了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壳 地震响应 惯容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惯性质量阻尼器控制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的改进模型
9
作者 赵玮伟 全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9-1327,1390,共10页
通过在结构1阶模态频响函数中引入等效系数加权来表示较高模态的贡献,构建了计算调谐惯性质量阻尼器(TMDI)控制下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的改进模型。定义相关频率区间内频响函数的H2范数和H∞范数的最大可容忍误差,并获得改进模型中等效系... 通过在结构1阶模态频响函数中引入等效系数加权来表示较高模态的贡献,构建了计算调谐惯性质量阻尼器(TMDI)控制下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的改进模型。定义相关频率区间内频响函数的H2范数和H∞范数的最大可容忍误差,并获得改进模型中等效系数的解析解。以一栋安装了TMDI的实际超高层建筑为例,基于数值模型、广义单自由度模型和改进模型评估TMDI对结构风致响应的控制效果,并分析不同参数对广义单自由度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最后,在不同TMDI工况下,分析了3种模型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估计结构的1阶模态响应时比广义单自由度模型更精确,在计算效率方面比数值模型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惯性质量阻尼 风振控制 高层建筑 非共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在5G通信塔横向振动抑制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罗元易 肖望强 任志行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1,共12页
单管塔广泛地应用于5G通信设备的搭载基础,由于建设的需求,其挂载设备常常会随着5G建设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阻尼很小,挂载设备的增加会导致其顶部振动过大,降低塔体的搭载能力。所以,对塔体顶部振动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提出了一... 单管塔广泛地应用于5G通信设备的搭载基础,由于建设的需求,其挂载设备常常会随着5G建设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阻尼很小,挂载设备的增加会导致其顶部振动过大,降低塔体的搭载能力。所以,对塔体顶部振动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用颗粒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Particle Damping Tuned Mass Damper,PDTMD)来控制5G通信塔的顶部振动过大问题的方法。基于碰撞理论建立了利用PDTMD控制通信塔振动的数学模型,详细核算了增加PDTMD后的铁塔在风载荷下的振动响应,分析了PDTMD的阻尼机制;对比了PDTMD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阻尼效果。研究发现,颗粒阻尼具有良好的能量耗散能力,与传统的TMD相比,PDTMD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更高的鲁棒性。最后,基于实际信号塔,对复杂环境下PDTMD的使用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阻尼颗粒与蜂窝结构之间的缝隙、颗粒的材质、颗粒的质量占比等对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 调谐质量阻尼 通信单管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减震的参数解析优化及分析
11
作者 罗一帆 郜健博 +3 位作者 赵文韬 孙洪鑫 刘巴黎 温青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5-224,共10页
在被动控制装置中,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然而经典TMD在实际安装使用中往往需要较大的附加质量和较大的安装空间,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 double tune... 在被动控制装置中,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然而经典TMD在实际安装使用中往往需要较大的附加质量和较大的安装空间,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 double tuned mass damper,RIDTMD)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振动控制装置,它利用了惯容的表观质量增效功能,以及调谐质量和调谐惯容的双重调谐效果,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和轻量化控制的特性。然而,当考虑到RIDTMD对基础激励下的主结构控制进行优化设计时,目前的设计方法基本为数值法,不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H2优化理论,以主结构位移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推导了RIDTMD减震系统的参数解析设计公式。在解析公式的基础上,通过频域和时域两种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RIDTMD的减震性能和轻量化效果,验证了解析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频域中,RIDTMD对主结构位移频响峰值控制和减震带宽均优于TMD,并具备轻量化和工作行程小的优势;在时域中,以5 MW陆上风机为例,在实际地震波激励作用下,RIDTMD对塔筒一阶纵弯的均方根值和峰值减震均优于TMD,在相同性能指标下能实现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地震激励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RIDTMD) 惯容阻尼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器的钢弹簧浮置板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艳 李英乐 梁要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291,共7页
对隧道、桥梁结构和沿线建筑而言,浮置板减振性能优异,但其对轨道板及其上部结构的耗能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将调谐质量粒子阻尼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振动控制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器(Tuned Mass Particle Damper,TMPD)的... 对隧道、桥梁结构和沿线建筑而言,浮置板减振性能优异,但其对轨道板及其上部结构的耗能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将调谐质量粒子阻尼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振动控制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器(Tuned Mass Particle Damper,TMPD)的耗能型钢弹簧浮置板结构。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及粒子阻尼理论,利用1:1浮置板轨道进行室内试验,通过落轴试验研究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器安装前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TMPD能显著降低浮置板轨道在固有频率11.7 Hz附近的振动响应,浮置板加速度分频振级损失最大可达11.9 dB;安装TMPD的耗能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从钢轨到地面的振动衰减最大可达23.6 dB,表明其具有优异的隔振效果;进行Z振级评价分析可得,耗能型钢弹簧浮置板Z振级约降低5 dB,在保证隔振效率基础上,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器可提高浮置板轨道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钢弹簧浮置板 调谐质量粒子阻尼 振动冲击 落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人致结构减振优化设计
13
作者 王鹏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06-113,148,共9页
针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附加质量过大的问题,将轻量化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l double tuned mass damper,RIDTMD)应用于大跨度楼盖人致振动控制,并提出了融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数据驱动修正技术的两阶段参数优... 针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附加质量过大的问题,将轻量化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l double tuned mass damper,RIDTMD)应用于大跨度楼盖人致振动控制,并提出了融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数据驱动修正技术的两阶段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突破现有解析理论忽略主结构阻尼的理论局限。首先构建以主结构加速度响应极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框架,通过全频域遍历计算获取高置信度RIDTMD最优参数数据集,进而采用四分位距准则清洗数据,结合张量基函数展开式非线性映射技术,构建嵌入主结构阻尼效应的参数修正因子补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可在30次迭代内实现稳定收敛,参数拟合优度超过0.9975,主结构加速度频响峰值预测误差严格控制在5%工程阈值内;相较于解析公式,修正公式可使RIDTMD减振效果在主结构无阻尼工况下提升1.96%~3.85%,在阻尼比0.05时提升幅度达5.31%~9.80%,并显著消除核心控制频段的非对称三峰现象,为楼盖振动控制提供了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工程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惯性双调谐质量阻尼(RIDTMD) 人致振动 减振控制 参数优化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减振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练继建 赵悦 +2 位作者 练冲 董霄峰 王海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25,共6页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利于工程安全的大幅振动问题,从理论推导与工程应用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新型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ddy Current-Tuned Mass Damper,EC-TMD)在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利于工程安全的大幅振动问题,从理论推导与工程应用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新型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Eddy Current-Tuned Mass Damper,EC-TMD)在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基于电涡流阻尼器(ECD)减振机理,将新型水平和摆式EC-TMD中的电涡流阻尼采用数值模拟中常规阻尼器等效替代;随后,利用Warburton公式对EC-TMD结构阻尼比和频率比进行优化;最后,将EC-TMD应用于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结构实际工程模拟中。结果表明:极端风荷载工况下,EC-TMD可有效降低塔筒顶部振动位移幅度达21%~33%,说明其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减振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调谐质量阻尼(EC-TMD) 减振 海上风结构 原型观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涡流耗能调谐质量阻尼器研制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方重 吴和霖 楼梦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2-756,共5页
进行了电磁涡流耗能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装置设计、研制与加工制作 ,并对电磁耗能TMD装置的参数及其性能进行了振动台的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 涡流耗能 调谐质量阻尼 振动台试验 TMD装置 阻尼减震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的平面阻尼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陈政清 刘昕伯 +3 位作者 黄智文 郭文超 曹益文 张弘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研究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planar eddy current damper,PECD)的阻尼特性随平面振动方向的变化规律。首先,推导了PECD发生相对平移运动时电涡流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发现PECD相对平移运动产生的电涡流阻尼力并不一定与速度方向完全相反... 研究了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planar eddy current damper,PECD)的阻尼特性随平面振动方向的变化规律。首先,推导了PECD发生相对平移运动时电涡流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发现PECD相对平移运动产生的电涡流阻尼力并不一定与速度方向完全相反,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2个分量可由一个2×2的平面阻尼系数矩阵与相对速度向量的乘积唯一确定。其次,分别选取4种典型永磁阵列的PECD,采用电磁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平面阻尼系数矩阵和阻尼力随速度方向的变化,验证了上述阻尼力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提出了PECD的等效阻尼系数概念。然后,针对等效阻尼系数各向同性的PECD,在保证永磁体高度和投影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了其阻尼系数随永磁体数量和永磁体行、列间距的变化规律。最后,开展了阻尼系数各向同性PECD的阻尼系数测试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 涡流阻尼 振动控制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风机基于碰撞式磁流变弹性体质量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李书进 高扬 柳宇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针对近海风机实施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时出现的频率失调问题,在考虑风机机舱空间受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碰撞式磁流变弹性体的调谐质量半主动控制器(MREPTMD),对其在多载荷作用下的振动进行控制。将传统TMD中的弹簧和阻... 针对近海风机实施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时出现的频率失调问题,在考虑风机机舱空间受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碰撞式磁流变弹性体的调谐质量半主动控制器(MREPTMD),对其在多载荷作用下的振动进行控制。将传统TMD中的弹簧和阻尼元件用MRE代替,利用其刚度和阻尼可以随磁场发生变化的特性,引入半主动控制技术使其跟踪并适应风机频率的变化,同时通过使用黏弹性材料制作的挡板限制质量块的移动来减小装置尺寸,构成智能高效、空间可控的半主动耗能减振器。建立了设有该装置的近海风机在多载荷作用下的受控方程,分析了其减振性能和参数影响,并与传统TMD和PTMD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能通过对结构的反应实时跟踪,主动调节控制参数,保持对风机结构的最优控制,控制效果均优于传统TMD和PTMD,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风机 半主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磁流变弹性体 碰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一帆 孙洪鑫 +3 位作者 王修勇 陈安华 彭剑 左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MD,形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对随机风浪联合作用下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平台纵摇振动进行控制。为了更好地描述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效果,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模态叠加法,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TMDs耦合系统提出并建立了9自由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H_(∞)算法,即以平台纵摇频响函数的峰值为优化目标,对分布式TMDs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中考虑了3个TMDs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风机-TMDs耦合系统开展了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响应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最优设计下的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平台纵摇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三种不同工况的随机风浪荷载作用下,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固有频率附近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减振率和标准差减振率能分别达到39%和5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 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辉 郝霖霏 +2 位作者 谭平 游春华 向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惯容减震装置,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将TVMD对结构自身阻尼耗能功率的控制效果归纳为TVMD等效附加阻尼比,并基于随机...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惯容减震装置,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将TVMD对结构自身阻尼耗能功率的控制效果归纳为TVMD等效附加阻尼比,并基于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等效附加阻尼比的理论表达式。为了使TVMD更具实际应用价值,TVMD理论上应取得比同阻尼系数的黏滞阻尼器(VD)更大的等效附加阻尼比,这一现象定义为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并定义了阻尼比增效系数来量化评估阻尼比增效效应。将等效附加阻尼比和阻尼比增效系数均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了TVMD最优设计参数理论解。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为了更高效地发挥阻尼比增效效应,推荐TVMD质量比不超过0.3或阻尼比不超过0.1。以某七层标准钢框架结构作为工程算例展示了TVMD设计流程,并验证了本文解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本文解设计TVMD能显著放大其阻尼元件变形,表现出了理想的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传统解相比,本文解还具有另一个明显优势,即保证TVMD的减震效果优于同阻尼系数的VD,不存在减震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 阻尼比增效效应 等效附加阻尼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模型弹性悬挂系统阻尼调节用电涡流阻尼器的设计与性能验证
20
作者 黄智文 马伟猛 +2 位作者 冯云成 华旭刚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1835,共10页
为了能够精细、连续调节风洞试验中的节段模型弹性悬挂系统阻尼,设计了一种双侧永磁板式电涡流阻尼器。介绍了该电涡流阻尼器的基本构造,并分析出其设计要点;采用电磁有限元稳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电涡流阻尼器构造的合理性,并预测了其工... 为了能够精细、连续调节风洞试验中的节段模型弹性悬挂系统阻尼,设计了一种双侧永磁板式电涡流阻尼器。介绍了该电涡流阻尼器的基本构造,并分析出其设计要点;采用电磁有限元稳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电涡流阻尼器构造的合理性,并预测了其工作量程,分析了导体板的运动速度和位置偏移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推导出该电涡流阻尼器给节段模型悬挂系统提供的竖向和扭转附加阻尼比的关系,并利用试验验证了电涡流阻尼的线性特性及阻尼器对节段模型悬挂系统竖向和扭转附加阻尼的协同调节能力。研究表明:双侧永磁板式电涡流阻尼器可为不同缩尺比节段模型悬挂系统提供连续可调的线性黏滞阻尼,且其阻尼系数稳定,不易受模型前后、左右和上下位置偏移的影响,也适用于节段模型大幅弯扭耦合颤振风洞试验;通过沿节段模型的斜对角对称安装两台电涡流阻尼器,可实现节段模型悬挂系统竖向和扭转阻尼比的协同调节,为实现节段模型弯扭耦合风致振动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风洞试验 节段模型 涡流阻尼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