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6年第3期17-18,共2页
电子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西北师范大学李华电子应用技术实验课是电教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包括电工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三大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应用技术,为后续的电视技术、摄录像机原理... 电子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西北师范大学李华电子应用技术实验课是电教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包括电工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三大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应用技术,为后续的电视技术、摄录像机原理和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应用技术 实验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职电子应用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曾兀彧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48-50,共3页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主体之一.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怎样围绕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轴心,怎么遵循高等职业教学规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用什么手段保障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各高职院校不...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主体之一.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怎样围绕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轴心,怎么遵循高等职业教学规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用什么手段保障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各高职院校不能回避又必须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电子应用技术 实践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结构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国灿 汪宋良 邵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7-158,共2页
文章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研究,提出高职教育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完善注重职业素... 文章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研究,提出高职教育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完善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基地建设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职《电子技术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光华 伍礼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8,共3页
介绍了《电子技术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组织与安排、项目化教材的开发以及实施项目化教学举例,并对在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今后课程建设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电子技术应用 精品课程 建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芳 王雪丽 王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业面向,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条主线,文章设计了应...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业面向,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条主线,文章设计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鹏 姜永华 白春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3,共4页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qu...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主学习+仿真教学+工学结合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佩禹 张新芝 李亚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29,共3页
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岗位的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归纳,并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同时,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规范集成进来,从而建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工作过程 系统化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8
作者 孟凡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08,共4页
立足我国电子技术市场尚处于新兴转轨阶段的现实,在梳理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实际问题,给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提出基于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配以案例... 立足我国电子技术市场尚处于新兴转轨阶段的现实,在梳理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实际问题,给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提出基于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配以案例法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以适应我国技术市场必然会不断发展这一前瞻性问题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动态前瞻性分析问题和技术创新持续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 动态分层设计 持续创新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成安 李福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中对韩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五条建议.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中国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式结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大诚 石明慧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36-38,共3页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论述了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对搞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论述了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对搞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利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83-84,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文章针对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指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把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课之中,课程设置应与岗位群的要求紧密...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文章针对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指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把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课之中,课程设置应与岗位群的要求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导向型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凡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09,共4页
针对高校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匮乏,基于市场需求,指出高等教育的电子技术培养方向应逐步向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转化,并在市场需求机制的作用下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积极有力地参与市场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改革 需求导向型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跃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25-27,共3页
本文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山”字模型结构理论,分析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知识 能力 素质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碧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4-206,共3页
毕业设计教学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毕业设计缺乏实用性、独创性、时间不足等。本文对如何加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实行"... 毕业设计教学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毕业设计缺乏实用性、独创性、时间不足等。本文对如何加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实行"毕业设计作品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高山 李建跃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0期20-21,共2页
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能力训练为切入点。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增加自学能力训练内容,创造自学的机会与氛围,以此增强学生自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根据专业方向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电子技术基础... 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能力训练为切入点。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增加自学能力训练内容,创造自学的机会与氛围,以此增强学生自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根据专业方向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电子技术基础知识验证与应用、电子技术知识与原理的综合运用、电子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电子产品初步开发与设计等四个能力培养模块,然后围绕四个培养模块设置课程项目和子项目.并将每个子项目分解为单元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职业能力 自学能力 课程项目 单元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大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1-74,共4页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与路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框架,设置了以就业为导向,并遵...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与路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框架,设置了以就业为导向,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一体化课程,提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筱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qu...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CDIO模式 能力训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颖辉 《职教论坛》 2005年第10X期37-41,共5页
讨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合理确定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 讨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合理确定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据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 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招生模式下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以“3+3”衔接模式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邢江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25-28,共4页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招生 “3+3”衔接模式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炎根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7期20-21,共2页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课程体系建设要立足岗位需求,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重视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课程体系建设要立足岗位需求,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重视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提高了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三元学分制” 模块化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