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纳米氢氧化镍的球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喜江 谢小美 +2 位作者 徐崇泉 周德瑞 张慧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出了Ni(OH)2样品,经XRD测试为β-Ni(OH)2,TEM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平均粒径50nm左右的不规则的颗粒。将所制备的纳米Ni(OH)2按8wt%的比例在球镍中混合后制成电极,可使正极的比容量提高11%左右。热分析表明,纳米Ni(OH)2的... 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出了Ni(OH)2样品,经XRD测试为β-Ni(OH)2,TEM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平均粒径50nm左右的不规则的颗粒。将所制备的纳米Ni(OH)2按8wt%的比例在球镍中混合后制成电极,可使正极的比容量提高11%左右。热分析表明,纳米Ni(OH)2的电化学活性高于球镍的电化学活性。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说明了8wt%混合后制成的纳米电极确实有较好的放电容量,同时也证实了用拉曼光谱可以表征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镍 拉曼光谱 电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提取品的光谱分析及电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白燕 周艳晖 +1 位作者 郑文杰 莫金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7-62,共6页
研究了以猪血为原料提取的血红素产品和氯化血红素(SIGMA公司)的光谱特性和水溶液中玻碳电极上的伏安特性.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提取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伏安法测定... 研究了以猪血为原料提取的血红素产品和氯化血红素(SIGMA公司)的光谱特性和水溶液中玻碳电极上的伏安特性.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提取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伏安法测定了提取品的纯度,但是二者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提取品的铁含量.当提取品的铁含量为理论值的70%~97%时,获得了与伏安法测定的纯度基本一致的结果,而光谱分析结果未能完全显示出提取品中铁含量的多少.由此说明,血红素的含铁量及其电化学活性的研究应是全面评价血红素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氯化血红素 光谱特性 电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魏冠杰 范新庄 +1 位作者 刘建国 严川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中主要用作电极。由于传统炭材料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较差,因此,对以石墨毡为代表的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研究成为钒电池电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从石墨毡电极改性和炭材料作为催化...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中主要用作电极。由于传统炭材料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较差,因此,对以石墨毡为代表的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研究成为钒电池电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从石墨毡电极改性和炭材料作为催化剂应用两方面详述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电化学活性研究现状,先介绍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回顾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类新型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应用。对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的今后研究工作进行展望,通过对炭材料性构关系的全面了解和对碳电极上的钒电对电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才能为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炭材料 电极 石墨毡 电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_2电极在含有机小分子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吉明 张鉴清 +1 位作者 张金涛 曹楚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0-744,共5页
通过循环伏安(CV)与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研究了Ti基IrO2系活性涂层电极在含甲醇、甲酸及甲醛三种有机小分子的Na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其中以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电容来表征电极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同浓度H2SO4溶液相比,该电极在Na... 通过循环伏安(CV)与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研究了Ti基IrO2系活性涂层电极在含甲醇、甲酸及甲醛三种有机小分子的Na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其中以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电容来表征电极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同浓度H2SO4溶液相比,该电极在Na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发生明显下降.有机小分子的加入降低了电极的活性表面积.发现有机物能在较宽的电位范围内发生氧化反应,但在该种电极上的电氧化速率较慢.然而,伴随着析氧反应的发生,有机物的氧化也随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2电极 甲醇 甲酸 甲醛 电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IrO2+MnO2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键 关文学 +1 位作者 王三反 张学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82-3787,共6页
采用涂覆热分解法制备不同成分的Ti/IrO2+MnO2电极,利用恒电位循环伏安法研究Ti/IrO2-MnO2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表面行为,并用直线外推法定量地评价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Ti/(0.7)IrO2+(0.3)MnO2的伏安电荷达到最高,为... 采用涂覆热分解法制备不同成分的Ti/IrO2+MnO2电极,利用恒电位循环伏安法研究Ti/IrO2-MnO2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表面行为,并用直线外推法定量地评价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结果表明,Ti/(0.7)IrO2+(0.3)MnO2的伏安电荷达到最高,为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最大;随着电位扫描速率增大,伏安电流密度不断增加,而伏安电荷容量逐渐减少,直到维持恒定;所有Ti/IrO2+MnO2电极的"内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远大于"外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约为"外部"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2倍,说明电极内部存在丰富的多孔结构,真实表面积巨大,因此Ir4+/Ir3+转化反应多发生于内电化学活性表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2+MnO2 电化活性表面 电化 催化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纯化对Pt/CNTs催化甲醇电化学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杜秉忱 刘长鹏 +3 位作者 韩飞 邢巍 陆天虹 桑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24-1927,共4页
探索了一种适用于 Pt/CNTs催化剂的纯化方法 .利用比表面积测定、 X射线衍射 (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和电化学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经该方法纯化的 CNTs作为载体制备的阳极催化剂表现出明显优于相应的混酸氧化法纯化的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纯化 Pt/CNTs催化剂 甲醇 电化学氧化活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Ni(OH)_2粒径分布对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程风云 唐致远 郭鹤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不同粒径球形Ni(OH)2为活性材料,以泡沫镍为导电基体,制备氢氧化镍电极,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以按一定粒径比例混合的Ni(OH)2为活性物质所制备的电极,其电化学活性最高.
关键词 粒径分布 物理性能 电化活性 氢氧化镍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纳米晶镍的ZrCrNi合金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朝晖 李历历 +1 位作者 陈振华 黄培云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4,17,共3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50nm纳米晶Ni。向ZrCrNi合金粉中添加w为2%的纳米晶Ni.然后将这种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了表面包覆纳米晶Ni的ZrCrNi合金粉。电化学测量表明这种合金粉比未经处理的ZrCrNi粉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放...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50nm纳米晶Ni。向ZrCrNi合金粉中添加w为2%的纳米晶Ni.然后将这种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了表面包覆纳米晶Ni的ZrCrNi合金粉。电化学测量表明这种合金粉比未经处理的ZrCrNi粉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放电容量。结合SEM和EDX结果,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钠米晶 电化活性 ZrCrN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O_2/ITO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化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舒东 何春 +1 位作者 张汉霞 熊亚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7-204,共8页
 以甲酸作空穴捕获剂,采用直接光还原法将Cu2+沉积到TiO2膜表面制备纳米Cu TiO2/ITO膜.并分别应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光开路电压等实验表征.再以甲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Cu沉积和外加电场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协同...  以甲酸作空穴捕获剂,采用直接光还原法将Cu2+沉积到TiO2膜表面制备纳米Cu TiO2/ITO膜.并分别应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光开路电压等实验表征.再以甲酸为模型化合物,研究Cu沉积和外加电场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协同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沉积在TiO2膜表面的铜是以Cu(0)形式存在,Cu沉积对抑制光生电子 空穴的复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于Cu TiO2/ITO膜电极施加适当正偏压,即能明显提高其催化活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以外加电场和Cu沉积相结合能使TiO2光催化降解甲酸的速率常数增加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甲酸 二氧化钛电极 制备 电化活性 光阳极 协同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制备Pt及Pt合金催化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昝林寒 杨滨 李旸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Pt(Pt合金)/C催化电极是燃料电池及电解法制氢的关键部件,提高Pt(Pt合金)/C电极的催化活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IBS),以石墨纤维布为基底,制备了Pt/C、PtRu/C、PtTi/C和PtNi/C催化电极材料。在2电极电解槽中测试... Pt(Pt合金)/C催化电极是燃料电池及电解法制氢的关键部件,提高Pt(Pt合金)/C电极的催化活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IBS),以石墨纤维布为基底,制备了Pt/C、PtRu/C、PtTi/C和PtNi/C催化电极材料。在2电极电解槽中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PtRu/C电极比纯铂及其它合金电极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用于间接电解H2S制备H2中试,反应温度从20℃提高到30℃时,电流密度增加约80%;连续运转521h,电流下降仅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电极 制备 合金 催化活性 制氢 反应温度 电解槽 离子束溅射 电化活性 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增强掺磷四面体非晶碳膜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爱萍 朱嘉琦 韩杰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369,共7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合成的掺磷四面体非晶碳(ta-C∶P)薄膜表面沉积纳米金团簇,制备纳米金修饰的掺磷非晶碳(Au/ta-C∶P)薄膜电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伏安法表征ta-C∶P和Au/ta-C∶... 采用电沉积法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合成的掺磷四面体非晶碳(ta-C∶P)薄膜表面沉积纳米金团簇,制备纳米金修饰的掺磷非晶碳(Au/ta-C∶P)薄膜电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伏安法表征ta-C∶P和Au/ta-C∶P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80V的脉冲偏压更利于磷原子进入碳的网络,并明显增加薄膜的电导率和电化学活性。纳米金团簇可增加ta-C∶P电极的有效面积,提高对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和电极可逆性,增强对多巴胺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揭示ta-C∶P和Au/ta-C∶P薄膜在电分析及生物传感器方面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磷四面体非晶碳电极 纳米金团簇 过滤阴极真空电弧 电化活性 巴多胺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_2电极在4-氯苯酚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梅 胡吉明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5-1730,共6页
研究了在4-氯苯酚(简称氯酚)电化学稳定窗口内氯酚对Ti基IrO2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循环伏安(CV)与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均显示,几乎在整个氯酚的电化学稳定电位区间内,氯酚对氧化物电极均起到活化作用.以金属Ir电极为... 研究了在4-氯苯酚(简称氯酚)电化学稳定窗口内氯酚对Ti基IrO2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循环伏安(CV)与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均显示,几乎在整个氯酚的电化学稳定电位区间内,氯酚对氧化物电极均起到活化作用.以金属Ir电极为对比试样的测试结果却显示,由于氯酚易于在金属表面吸附,氯酚在其电化学稳定窗口内对金属电极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基于氯酚对上述两类电极电化学行为影响的差异,提出活性氧化物自身在上述电位区间内发生从低价态到高价态的转变,进而用于氧化去除吸附在电极表面的有机分子,可能是氯酚对IrO2电极造成活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活性 IrO2电极 4-氯苯酚 水溶液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TM针尖诱导铜表面刻蚀人工构筑表面电化学活性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兆雄 毛秉伟 +1 位作者 卢伙贵 陈意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0-644,共5页
在电极电位稍负于其Nernst电位时 ,较正的探针电位可以诱导铜表面的局域刻蚀 ;同时 ,利用这一诱导刻蚀可以方便地人工构筑电极表面电化学活性位或特定的纳米结构 ,如现场构筑坑 (pit)、螺旋岛 (spiralisland)和岛 (island)等电化学活性... 在电极电位稍负于其Nernst电位时 ,较正的探针电位可以诱导铜表面的局域刻蚀 ;同时 ,利用这一诱导刻蚀可以方便地人工构筑电极表面电化学活性位或特定的纳米结构 ,如现场构筑坑 (pit)、螺旋岛 (spiralisland)和岛 (island)等电化学活性位 ;并现场研究它们相关的 (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纳米构筑 电化活性 表面刻蚀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高效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瑶 王亚光 +3 位作者 费讲驰 刘祝祥 陈义光 何则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7-32,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从湖南省吉首大田湾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富集和筛选的37株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考察。结果发现,4株菌株(F012、F015、F021、F026)的电化学活性较为显著,其中F026的电化学活性最好。对4株产电菌的系统发育分...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从湖南省吉首大田湾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富集和筛选的37株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考察。结果发现,4株菌株(F012、F015、F021、F026)的电化学活性较为显著,其中F026的电化学活性最好。对4株产电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F012属于Dyella属,与Dyella marensis CS5-B2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为97.22%);菌株F015属于Paludibacterium属,与该属的Paludibacterium yongneupense 5YN8-15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为97.70%);菌株F021和F026都属于Pseudomonas属,分别与该属的Pseudomonas simiae OLiT和Pseudomonas otitidis MCC10330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分别为99.60%和98.62%)。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电化学活性最好的产电菌F026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40℃,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5℃;生长p H范围为5-9,最适p H生长范围为8-9,适合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高效产电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菌 电化活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电化学活性的相关(1) 被引量:17
15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3-436,共4页
半个世纪以来,为了预言二氧化锰样品的电化学活性,研究了很多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如化学组成、亲和势等)和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晶胞参数、表面积、表面OH基、表面极性、表面形态、表面结构、密度、粒度分布、水含量和结合水、分解温... 半个世纪以来,为了预言二氧化锰样品的电化学活性,研究了很多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如化学组成、亲和势等)和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晶胞参数、表面积、表面OH基、表面极性、表面形态、表面结构、密度、粒度分布、水含量和结合水、分解温度、磁化率、电导率、质子扩散系数、电位、pH、等吸附点和等电位、离子吸附和离子交换、硬度、反射系数等)与电化学活性的相关性,让我们了解到如何快速地选择二氧化锰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电化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电化学活性的相关(4)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电化活性 化学性质 物理 含水量 结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EMD电化学活性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凌风 黄建光 韦运县 《电池》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从等酸点pH值、pH—MnO_2电极电位,干电池放电容量等对微粒EMD同其他MnO_2进行比较,肯定了微粒EMD的电化学活性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粒EMD 电化活性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电化学活性的相关(3) 被引量:9
18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电化活性 化学性质 多孔结构 物理 比表面积 EMD 孔隙率 工厂生产 结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pH值、配体及重金属离子Hg^(2+)、Cd^(2+)、Pb^(2+)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瑾 吴玲玲 +2 位作者 吴金添 黄少华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研究了溶液pH值、配体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pH=2.0和pH=1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细胞色素c失活;用强的配体CN-与铁卟啉发生配位取代反应虽使溶液相中的细胞色素c失活... 本文研究了溶液pH值、配体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pH=2.0和pH=1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细胞色素c失活;用强的配体CN-与铁卟啉发生配位取代反应虽使溶液相中的细胞色素c失活,但不影响吸附态的细胞色素c的活性;重金属离子Hg2+、Cd2+、Pb2+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活性影响的程度不同,影响大小的顺序为Hg2+>Cd2+>Pb2+。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pH值 重金属离子 电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电化学活性的相关(5)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6-279,共4页
关键词 电化活性 二氧化锰 化学性质 表面电荷密度 物理 NaNO3 表面极性 离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