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5 位作者 蔡亭 王芳丽 曹威崴 贾小强 郝丽丽 李友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出血治愈98.8%,显效1.2%。局部痔脱出中,脱出治愈99.0%。显效1.0%。痔环形脱...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出血治愈98.8%,显效1.2%。局部痔脱出中,脱出治愈99.0%。显效1.0%。痔环形脱出治愈94.4%,显效5.6%。结论: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适合于治疗痔出血和痔脱出,术后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铜离子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电化学疗法的主要治疗电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潘骏业 郭青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机理,讨论了电极间pH梯度场及电流密度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导出了电极最小有效治疗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而由电极针上应该通过的最小有效治疗电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癌时在电极间建... 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机理,讨论了电极间pH梯度场及电流密度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导出了电极最小有效治疗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而由电极针上应该通过的最小有效治疗电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癌时在电极间建立必要的pH梯度场所需要的时间和癌细胞死亡的平均半衰期,导出了电化学治癌所需要的有效治疗时间和有效治疗剂量的计算公式。这样本文就为临床治疗中确定有效治疗电流和有效治疗剂量的大小,为选择电极间距等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电参数 电流密度 剂量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疗法治疗老年人头颈部癌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广伟 廖天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老年人头颈部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患有头颈部癌的患者组成试验组,采用电化疗结合肿瘤内注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放疗,并选取30例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患者组成对照组。对所有参试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老年人头颈部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患有头颈部癌的患者组成试验组,采用电化疗结合肿瘤内注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放疗,并选取30例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患者组成对照组。对所有参试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短期疗效评价采用国际通用的四级评定标准,长期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随访12个月,28例参试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生存分析可见:试验组的平均生存期、中数生存期、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较之对照组明显高出。但两组生存率比较的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化学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头颈部癌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头颈部癌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疗法对小鼠淋巴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文霞 孙慧 +4 位作者 吴杰 李文 多耀祥 王志光 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TA2系小鼠B 细胞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用移植的方法复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随后应用电脉冲通过铂金电极直接刺激肿瘤组织。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脉冲组肿瘤的生长...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TA2系小鼠B 细胞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用移植的方法复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随后应用电脉冲通过铂金电极直接刺激肿瘤组织。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脉冲组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程度较对照组低,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化疗组,电脉冲与化疗合用抑制效果更佳。结论:电化学疗法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及转移,降低带瘤动物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B细胞淋巴瘤 电脉冲 COP方案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疗法综合治疗晚期及复发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5
作者 钟念新 王江华 +1 位作者 李刚 张继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电化学疗法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材料的军事皮肤创口敷料与电化学疗法
6
作者 杨明衡 周闻昊 +1 位作者 严志忠(综述) 高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着眼军民深度融合推进战创伤智慧诊疗发展,针对技术发展,战争形态变化,应对当下创伤护理方面更高的要求,发展新型创口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静电纺丝与电化学疗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将两者有机结合,阐述其作为创新性疗法在军事... 着眼军民深度融合推进战创伤智慧诊疗发展,针对技术发展,战争形态变化,应对当下创伤护理方面更高的要求,发展新型创口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静电纺丝与电化学疗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将两者有机结合,阐述其作为创新性疗法在军事皮肤创口治疗上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以静电纺丝材料为基础的电化学疗法的创新突破,展望了静电纺丝电化学疗法在现代军事皮肤创口的应用,为创口敷料的创新性研究提供深入的领域见解和分析,从而给予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创口治疗 电化学疗法 创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电化学疗法的体外实验
7
作者 梁基选 张长弓 +1 位作者 苏金华 陈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肿瘤电化学疗法的体外实验梁基选,张长弓,苏金华,陈宝 (抗癌中心)肿瘤电化学治疗是根据瑞典放射医学专家Nordenstrom提出的血管-间质闭合电路理论,开展的一项新的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方法。主要是将正负电极分别插入瘤... 肿瘤电化学疗法的体外实验梁基选,张长弓,苏金华,陈宝 (抗癌中心)肿瘤电化学治疗是根据瑞典放射医学专家Nordenstrom提出的血管-间质闭合电路理论,开展的一项新的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方法。主要是将正负电极分别插入瘤体及周围组织,形成电回路,干扰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学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国良 姜冠潮 +1 位作者 刘军 李开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6-207,共2页
20例晚期癌症病人接受电化学治疗(ECT),治疗后所有病例的肿物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出现ECT后的远隔效应,即运高电化学治疗电极的转移灶减小。免疫参数(OKT3,OKT4/OKT8,自然杀伤细胞活动度NK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LTT)在ECT... 20例晚期癌症病人接受电化学治疗(ECT),治疗后所有病例的肿物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出现ECT后的远隔效应,即运高电化学治疗电极的转移灶减小。免疫参数(OKT3,OKT4/OKT8,自然杀伤细胞活动度NK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LTT)在ECT前后发生明显改变。所有这些均提示ECT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电化学疗法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附32例报道)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德泰 卫钢 +2 位作者 张振 肖静敏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本文报道自1988年11月至1991年12月,应用WL型直流电肿瘤治疗仪和L系列铂电极针,对32例14种不同类型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进行电化学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并有缓解疼痛作用。其中Ⅰ级6例(18.75),Ⅱ级18级(56.25%),Ⅲ级2例(6.25... 本文报道自1988年11月至1991年12月,应用WL型直流电肿瘤治疗仪和L系列铂电极针,对32例14种不同类型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进行电化学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并有缓解疼痛作用。其中Ⅰ级6例(18.75),Ⅱ级18级(56.25%),Ⅲ级2例(6.25%),Ⅳ级6例(18.75%),总有效率为81.25%。我们认为采用电化学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对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患者以及对放、化疗无效者,是一较理想的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具多药耐药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伟剑 于尔辛 +2 位作者 郑颂国 沈兆忠 罗建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研究电化学治疗 (ECT)对具多药耐药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MCF 7adr的作用。方法 :以敏感型人乳腺癌细胞MCF 7为对照 ,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ECT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 7adr的抑制效应 ,以Annex inV标记法观察ECT的诱导MCF 7adr细胞凋亡... 目的 :研究电化学治疗 (ECT)对具多药耐药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MCF 7adr的作用。方法 :以敏感型人乳腺癌细胞MCF 7为对照 ,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ECT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 7adr的抑制效应 ,以Annex inV标记法观察ECT的诱导MCF 7adr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ECT对耐药细胞MCF 7adr的诱导凋亡及抑制效应接近于其对敏感细胞MCF 7的作用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多药耐药性 乳腺癌 MCF-7^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癌肿时最小有效电流密度的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骏业 郭青苔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40-46,共7页
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疗癌肿的机理,讨论了pH梯度场分布及电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导出了电极间最小有效治疗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单位长度电针上应通过的最小有效治疗电流的公式,以及阳极针和阴极针有效治疗半径的估算公式... 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疗癌肿的机理,讨论了pH梯度场分布及电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导出了电极间最小有效治疗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单位长度电针上应通过的最小有效治疗电流的公式,以及阳极针和阴极针有效治疗半径的估算公式,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的经验数据基本上是符合的,从而为临床治疗中确定治疗电流的大小以及针间距的选择等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电流密度 电极 有效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与电化学加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 张在沛 程中玉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 :比较介入化疗栓塞与化疗栓塞加电化学疗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通过分析 ,进一步探索治疗肝癌的更佳方案。方法 :本文对 64例中晚期肝癌分组法治疗 ,化疗栓塞组 (A组 ) 3 6例 ,化疗栓塞加电化学联合治疗组 (B组 ) 2 8例。... 目的 :比较介入化疗栓塞与化疗栓塞加电化学疗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通过分析 ,进一步探索治疗肝癌的更佳方案。方法 :本文对 64例中晚期肝癌分组法治疗 ,化疗栓塞组 (A组 ) 3 6例 ,化疗栓塞加电化学联合治疗组 (B组 ) 2 8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 ,对比研究其治疗疗效。结果 :两者有效率分别为 64 .2 %、72 .1%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5 5 %、2 2 %和 71%、2 1%。 1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 ,2年生存率本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者近期疗效以联合治疗为佳 ,远期疗效相似 ,但联合治疗适应症选择得当 ,其远期疗效亦优于化疗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6 位作者 田建明 张火俊 左长京 郝西彦 任方远 袁庆中 李树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 (ECHT)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 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 (ECHT)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 10 0± 6)mm3 ,电化学治疗后 1周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 12 5± 10 )mm3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 190± 11)mm3 ;治疗组肿瘤生长率为 2 5 %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生长率为 90 % ,P <0 .0 5。治疗组病理光镜下肿瘤明显坏死 ,并可诱发细胞凋亡 ;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电化学疗法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促进肿瘤坏死 ,诱发细胞凋亡 ,延长大鼠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电化学治疗 肝癌 肝肿瘤 电化学疗法 对照组 鼠肝 理光 制作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宫颈癌阴道大出血6例报告
14
作者 李力 唐步坚 +1 位作者 陈心秋 李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1,共1页
电化学治疗宫颈癌阴道大出血6例报告李力,唐步坚,陈心秋,李菲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大出血是妇科常见急症,采用传统的止血剂,阴道填塞等治疗有时收效甚微,1990年至1992年,我们采用电化学方法治疗6例宫颈癌阴道大出血的患者... 电化学治疗宫颈癌阴道大出血6例报告李力,唐步坚,陈心秋,李菲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大出血是妇科常见急症,采用传统的止血剂,阴道填塞等治疗有时收效甚微,1990年至1992年,我们采用电化学方法治疗6例宫颈癌阴道大出血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子宫肿瘤 阴道大出血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六例
15
作者 龚建民 涂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61-62,共2页
电化学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六例龚建民,涂平(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郑州450052)关键词电化学治疗,肿瘤,生物闭合电路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治疗癌肿的新方法。1991年10月~1992年7月,作者用郑州大学... 电化学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六例龚建民,涂平(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郑州450052)关键词电化学治疗,肿瘤,生物闭合电路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治疗癌肿的新方法。1991年10月~1992年7月,作者用郑州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研制的电化学治疗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恶性 生物闭合电路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肝癌电化学治疗效果(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崇耘 蒋平 陈晓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48,共1页
如何提高肝癌电化学治疗效果(附7例报告)张崇耘,蒋平,陈晓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简阳市641400)1992年以来,我院对7例晚期肝癌进行电化学治疗,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CR2例(28.57%),PR4例... 如何提高肝癌电化学治疗效果(附7例报告)张崇耘,蒋平,陈晓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简阳市641400)1992年以来,我院对7例晚期肝癌进行电化学治疗,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CR2例(28.57%),PR4例(57.14%),NC1例(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电化学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肿瘤患者SCE频率的影响
17
作者 宋修歧 赵淑萍 +1 位作者 程建渊 李开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7-257,273,共2页
电化学治疗对肿瘤患者SCE频率的影响宋修歧,赵淑萍,程建渊,李开华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青岛市266042)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瑞典放射学家诺登斯强姆(NordenstromBEW)首创。自1987年以来,我... 电化学治疗对肿瘤患者SCE频率的影响宋修歧,赵淑萍,程建渊,李开华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青岛市266042)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瑞典放射学家诺登斯强姆(NordenstromBEW)首创。自1987年以来,我国已有数千肿瘤患者接受了电化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电化学疗法 染色单体互换率 S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门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01-1802,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治疗,试验组行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治疗,试验组行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伤口疼痛率、术后尿潴留率、术后伤口水肿率、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率、术后肛管狭窄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尿潴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伤口疼痛率、术后伤口水肿率、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例(16%)患者出现术后肛门狭窄,4例(12%)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复发。试验组无一例出现术后肛门狭窄及复发。结论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愈合快、复发率低,适合在社区门诊手术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电化学疗法 社区卫生服务 门诊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56例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分析
19
作者 吴升 钱增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2-462,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电化学疗法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肿瘤113例细胞学变化
20
作者 姜在兴 朱晓云 袁清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6-417,共2页
本文对113例电化学治疗后的良恶性肿瘤进行了穿刺细胞学分级,以供临床观察疗效.Ⅰ级,镜下为无结构黑色物质,伴有结构不清之组织碎片和细胞核残迹,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极少红细胞.Ⅱ级、镜下除Ⅰ极图象外,有少量空泡变性、肿胀、... 本文对113例电化学治疗后的良恶性肿瘤进行了穿刺细胞学分级,以供临床观察疗效.Ⅰ级,镜下为无结构黑色物质,伴有结构不清之组织碎片和细胞核残迹,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极少红细胞.Ⅱ级、镜下除Ⅰ极图象外,有少量空泡变性、肿胀、染色质浓缩的瘤细胞裸核.Ⅲ级,镜下除Ⅱ级图象外,尚存在较多的瘤细胞.但胞浆破碎、核空泡化,可见到吞噬其它细胞或组织碎片之瘤细胞.Ⅳ级,镜下见瘤细胞形态、数量与治疗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学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