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四链体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
1
作者 贺彰瑾 杜雨莹 鲁理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3-970,共8页
端粒酶活性的分析检测对于癌症诊断、预后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G-四链体(G4) DNA的金属配合物靶向发光探针[Ir(ppy)_(2)(pip)]PF_(6),构建了灵敏检测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引物DNA组装在电极表... 端粒酶活性的分析检测对于癌症诊断、预后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G-四链体(G4) DNA的金属配合物靶向发光探针[Ir(ppy)_(2)(pip)]PF_(6),构建了灵敏检测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首先将引物DNA组装在电极表面,然后与癌细胞提取的端粒酶共同孵育,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在引物末端生成端粒重复序列从而形成G4结构,随后[Ir(ppy)_(2)(pip)]PF_(6)通过与G4靶向作用结合到延长的序列中。结果表明[Ir(ppy)_(2)(pip)]PF_(6)的ECL信号与端粒酶活性呈现正相关,传感器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癌细胞浓度在10-5×10^(5)cell/m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3 cell/mL。实验还表明了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性、抗干扰性和重现性,最后将该传感器用于测定真实人类血清和尿液样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G-四链体 金属配合物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帅 童朝阳 刘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5期1-5,15,共6页
对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应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功能化及信号放大修饰进行综述,归纳了该检测体系在抗体、核酸、氧化酶底物、肿瘤细胞、病原菌、抗生素等物质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丝网印刷电极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功能化 信号放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氧化酶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
3
作者 熊海涛 郑行望 唐志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8-710,718,共4页
通过超声诱导法提取土豆浸取液中的多酚氧化酶。收集上层清液与纯石墨粉混合,经阴干并与液态石蜡研磨均匀后,将此混合物装入空心碳电极中,由此制成多酚氧化酶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以此传感器对肾上腺素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肾上腺... 通过超声诱导法提取土豆浸取液中的多酚氧化酶。收集上层清液与纯石墨粉混合,经阴干并与液态石蜡研磨均匀后,将此混合物装入空心碳电极中,由此制成多酚氧化酶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以此传感器对肾上腺素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肾上腺素在多酚氧化酶存在下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所氧化而产生过氧化氢,而所产生的过氧化氢与鲁米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此乃生化传感器的作用机理。由于肾上腺素的存在而使化学发光强度的增加与其质量浓度在2×10^-4-3×10-3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5g·L^-1。对4.0×10^-4g·L^-1肾上腺素分别测定8次,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用此方法分析了肾上腺素注射液样品,测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在此注射液的基础上作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9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多酚氧化酶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香梅 曹俊涛 刘彦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654,共9页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是指以两个ECL信号的比值作为定量分析基础来实现对目标物检测的一类生物传感器。比率型ECL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双电位比率型传感器、双波长比率型传感器和内参比比率型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不...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是指以两个ECL信号的比值作为定量分析基础来实现对目标物检测的一类生物传感器。比率型ECL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双电位比率型传感器、双波长比率型传感器和内参比比率型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比率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其代表性工作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该类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法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珊珊 何坤淼 +5 位作者 刘垚 李佳 余秋颖 陈琳琳 王娜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论文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梳理了其在常见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畜牧业的病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动物病原 检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刘燕茹 史晓霞 郑燕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4,共6页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综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生物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不同纳米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材料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无机纳米材料 有机纳米材料 生物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郑燕 刘燕茹 史晓霞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在内的常见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单金属纳米材料 多金属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中空及异质结复合材料在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锐龙 郑德论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8,共15页
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独特的优点,如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调控的形态形貌。然而,MOFs材料低劣的电子传输速率和低效的可见光收集能力限制了它的许多实际应用。MOFs衍生的多种金属基化合物可作为优良的导... 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独特的优点,如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调控的形态形貌。然而,MOFs材料低劣的电子传输速率和低效的可见光收集能力限制了它的许多实际应用。MOFs衍生的多种金属基化合物可作为优良的导电介质,而获得的中空及多级孔隙性则能增强其多重光漫散射/反射效应,同时也可为高效复合其他能级匹配的光活性材料创造了条件。MOFs衍生得到原位形成的异质结架构能促进光电转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本文概述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MOFs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特征,着重阐述了MOFs衍生的中空材料及其异质结复合物在光电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同时也描述了Ⅱ型、p-n型等异质结材料及其在光电化学领域的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衍生物 中空结构 异质结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丝网印刷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
9
作者 杨美清 王路 +2 位作者 卢浩滋 杨耀成 刘松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7,共16页
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因其低背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PEC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使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析工具。在丝网印刷... 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因其低背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PEC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使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析工具。在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光活性纳米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可用作光电转换平台,还可用作生物识别元件的装载平台。然而,单纯的光活性材料通常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固有的毒性、宽带隙、高的电子空穴对重组率等,因此,通过各种设计策略来改善光活性材料的光电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获得高灵敏度的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通常还需要将高性能光电极与各种信号放大策略相结合。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首次对用于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光活性材料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将其归为四大类:金属氧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碳纳米材料和铋基纳米材料。同时,我们重点关注了光活性材料的设计策略,例如形态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等。此外,我们还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丝网印刷PEC免疫传感器和丝网印刷PEC适体传感器介绍了一些信号放大策略,如酶标记放大(ELA)策略、聚合酶链反应(PCR)策略、滚环扩增(RCA)策略和杂交链式反应(HCR)策略。最后,我们还讨论了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我们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全面了解丝网印刷PEC生物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并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 生物传感器 丝网印刷电极 光活性材料 信号放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乳腺癌研究进展
10
作者 师瑶 王发展 +1 位作者 高瑞君 韩磊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共6页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杀手第一名。如果早期能够发现,可以有效防止癌细胞扩散到乳房以外且更容易治疗。近年来,人们研究了各种生物传感器策略,包括光学、电学、电化学等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加入了纳米材料...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杀手第一名。如果早期能够发现,可以有效防止癌细胞扩散到乳房以外且更容易治疗。近年来,人们研究了各种生物传感器策略,包括光学、电学、电化学等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加入了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高灵敏度和短检测时间使其适合于BC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在这方面,石墨烯其优异的机械和电气性能使得该材料用于BC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日益激烈。因此,本文将分析基于石墨烯构建生物传感器诊断BC的检出限(LOD)、线性范围(LR),讨论其前景和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乳腺癌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监测细胞释放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梦爽 郎晋荣 +3 位作者 杨君娴 胡明丽 程琪庆 王诗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为细胞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能实时监测细胞受到机械刺激时释放的生物活性分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可拉... 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为细胞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能实时监测细胞受到机械刺激时释放的生物活性分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可拉伸传感器在实时监测细胞释放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在细胞监测上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拉伸电化学传感器 生物活性分子 细胞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珍 施宁娜 +3 位作者 田茂忠 温雅琼 王江悦 穆建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酶、核酸适配体、蛋白质、细胞等各种生物成分建立的电化学方法,由于这些生物成分具有强的特异性,决定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便捷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酶、核酸适配体、蛋白质、细胞等各种生物成分建立的电化学方法,由于这些生物成分具有强的特异性,决定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便捷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各种生物成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重金属离子 生物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污水中新冠病毒N蛋白
13
作者 马俊鲁 王艺 +2 位作者 李瑞卿 徐仪思 袁青彬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采用SARS-CoV-2(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为模板,利用控制变量法开发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通过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确认传感器成功制备,印迹传感器对0.01~0.3 ng/mL范围内的新冠病毒N... 采用SARS-CoV-2(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为模板,利用控制变量法开发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通过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确认传感器成功制备,印迹传感器对0.01~0.3 ng/mL范围内的新冠病毒N蛋白溶液的检测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8.06 pg/mL,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处于相同量级,灵敏度为8.057×10^(-5)(A·mL)/ng,对新冠病毒N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选择性系数是非印迹传感器的5.19倍;印迹传感器在葡萄糖、腐殖酸、NaCl、脱氧核糖核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等环境中显示出较好的抗干扰性。印迹传感器在真实水样中对新冠病毒N蛋白的信号响应为89.53%~10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1%~5.86%,表明了此印迹传感器在污水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印迹传感器 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综述
14
作者 汪颖 高丽茵 孙莹莹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不断增加,对葡萄糖传感设备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首个酶促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在实时跟踪葡萄...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不断增加,对葡萄糖传感设备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首个酶促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在实时跟踪葡萄糖水平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用于体表葡萄糖监测的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的现状和前景,首先阐述了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传感器有效监测糖尿病的原理;其次讨论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机制以及针对不同生物液体的可穿戴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发展演变;最后关注可穿戴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商业化,并讨论了个性化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明昊 李利 +3 位作者 高梦祥 刘华 王金斌 曾海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近年来,多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简单、快捷、检出限低、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蛋白、抗生素、违规添加剂、生物毒素等多个领域。本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发光体系... 近年来,多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简单、快捷、检出限低、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蛋白、抗生素、违规添加剂、生物毒素等多个领域。本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发光体系、构建模式及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尿酸检测的MIL-101(Cr)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微微 张正富 +3 位作者 王劲松 陈硕 李硕 刘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人体血液中尿酸(UA)含量异常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因而尿酸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MIL-101(Cr),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滴涂法将MIL-101(Cr)涂附在玻碳电极(... 人体血液中尿酸(UA)含量异常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因而尿酸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MIL-101(Cr),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滴涂法将MIL-101(Cr)涂附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修饰电极MIL-101(Cr)/GCE,通过循环伏安(CV)法,差分脉冲伏安(DPV)法来验证基于MIL-101(Cr)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用以定量检测尿酸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尿酸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此尿酸生物电化学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双 陈挚 +2 位作者 黄韵霞 赵国军 江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1787,共17页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对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tDNA、miRNA、蛋白质、外泌体等)进行敏感检测是早期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肿瘤检测方法由于其成本高、时间长以及灵敏度低,已成为肿瘤诊疗...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对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tDNA、miRNA、蛋白质、外泌体等)进行敏感检测是早期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肿瘤检测方法由于其成本高、时间长以及灵敏度低,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亟需突破的技术瓶颈。源于细菌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规则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质(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已开发成为一种高效的分子诊断工具。近年来,通过结合便捷、高灵敏、响应速度快的电化学技术,CRISPR/Cas生物传感器在快速检测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第Ⅱ类CRISPR/Cas系统单效应蛋白的原理及特点,重点综述了基于CRISPR/Cas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各种检测技术(包括阻抗法、伏安法、光电化学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在肿瘤诊断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CRISPR/Cas集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优势与局限性、当前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肿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光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光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甲磺隆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邢婉丽 晁福寰 +1 位作者 蒋中华 马立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3-875,共3页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biosensor based on solid phase antigen competitive immunorea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methsulfuron methyl using Ru(bpy) 2+ 3 as labeling reagent. The coating hapten was bound...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biosensor based on solid phase antigen competitive immunorea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methsulfuron methyl using Ru(bpy) 2+ 3 as labeling reagent. The coating hapten was bound to the surface of microparticles through avitin biotin reaction. An electrochemical flow cell containing working electrodes and counter electrodes for initiation of the ECL reaction was constru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methsulfuron methyl was 0.1 ng/mL.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甲磺隆 除草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痕量Hg^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8
20
作者 戈芳 曹瑞国 +2 位作者 朱斌 李经建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3,共5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Hg2+ DNA 构象变化 示差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