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力新 王晓远 +1 位作者 高鹏 刘双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86-6396,共11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大、转子结构复杂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将转子上的隔磁桥抽象为转子虚槽,并研究转子虚槽位置对电机转矩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优化转子结构降低转矩脉动的方法。首先,推导考虑转子虚槽影响...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大、转子结构复杂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将转子上的隔磁桥抽象为转子虚槽,并研究转子虚槽位置对电机转矩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优化转子结构降低转矩脉动的方法。首先,推导考虑转子虚槽影响的电机转矩的解析计算模型,并分析转子虚槽位置对电机转矩的影响规律,进而总结降低转矩脉动的电磁设计原则。对不同转子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验证解析模型。然后,以一台8极48槽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为例,根据降低转矩脉动的原则对转子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优化前后电机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最后,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以及仿真的有效性,为解决电机转矩脉动大、转子结构优化困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转矩脉动 转子虚槽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不对称转子永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远 王力新 +2 位作者 高鹏 李天元 刘双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4,共9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大、转子结构复杂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不对称转子结构,该转子结构相邻磁极的极弧系数不同,使得相邻磁极产生转矩脉动相位相反,从而实现对转矩脉动的抑制。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不对称转子结...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大、转子结构复杂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不对称转子结构,该转子结构相邻磁极的极弧系数不同,使得相邻磁极产生转矩脉动相位相反,从而实现对转矩脉动的抑制。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不对称转子结构极弧系数与转矩脉动幅值、相位的关系,并根据理论总结出低转矩脉动不对称型内置式转子结构的设计原则。其次,根据总结的设计原则,设计一台30 kW电动汽车用不对称内置式转子电机并与原样机进行对比分析,对电机的电磁性能进行全面的比较评估。结果表明新型不对称转子结构在不明显影响其他主要电磁性能、不增加电机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转矩脉动,转矩脉动下降29.4%。最后,制作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以及仿真的有效性,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转矩脉动 不对称转子 极弧系数 解析分析 电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弱磁调速能力 被引量:25
3
作者 冯桂宏 李庆旭 +2 位作者 张炳义 刘忠奇 刘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1,66,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对永磁电机恒功率调速范围的较高要求,研究了内置V型磁路结构参数对永磁电机弱磁调速能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相邻磁极间距和磁极中心植入深度与直轴电感、交轴电感、凸极率、气隙磁密和永磁磁链之间...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对永磁电机恒功率调速范围的较高要求,研究了内置V型磁路结构参数对永磁电机弱磁调速能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相邻磁极间距和磁极中心植入深度与直轴电感、交轴电感、凸极率、气隙磁密和永磁磁链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到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变化规律。结合电机控制器最大逆变电压和输出电流,总结出永磁电机反电势和转子结构参数与弱磁调速范围的关系。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转子磁路结构进而优化电机反电势和凸极率的方法能够有效拓宽永磁电机弱磁调速范围。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应适当增加转子相邻磁极间距并降低永磁体埋置深度,降低电机反电势的同时增加磁阻转矩,提高恒功率调速阶段带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磁电机 弱磁调速 内置V型结构 反电势 磁阻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轮式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辉 孙立志 +1 位作者 陆永平 刘彤彦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26-29,40,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讨论了以高力能指标、高效率和良好控制特性为目的,所采用的电机电势。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式磁电机 电机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符荣 窦满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43,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既要满足低速区大转矩输出,同时又要满足高速恒功率区宽弱磁调速范围的特殊需求,提出采用V型转子磁路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通过对影响这种结构电机运行特性的主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提高内置式永...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既要满足低速区大转矩输出,同时又要满足高速恒功率区宽弱磁调速范围的特殊需求,提出采用V型转子磁路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通过对影响这种结构电机运行特性的主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交轴电感Lq参数值,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机恒功区弱磁扩速范围,而且同时也满足低速区的大转矩输出要求。同时,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了30 kw电动汽车驱动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合有限元对样机主要性能进行了电磁场计算;并对样机进行了参数实验、空载实验、负载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样机实验测试结果与设计计算值、电磁场仿真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所研究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提高电机交轴电感Lq参数的设计方法是一种能够满足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输出特性需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内置式磁同步电机 电机设计 有限元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置式永磁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海波 张文林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针对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内置式永磁电机(IPM)驱动电动汽车,构造了电动机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接生成所需直流母线电压的矢量控制方案,用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条件下运行电动机。同时提出采用蓄电池、超级... 针对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内置式永磁电机(IPM)驱动电动汽车,构造了电动机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直接生成所需直流母线电压的矢量控制方案,用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条件下运行电动机。同时提出采用蓄电池、超级电容器(UC)和单个双向DC/DC转换器组成混合储能系统(HESS),构造混合储能系统的集成控制方法,允许电动机在MTPA区域工作更长的时间。通过开展不同工况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个双向DC/DC转换器的组成混合储能系统(HESS)可实现车辆功率控制,降低了转换器损耗,充分利用了存储设备中存储的能量。基于内置式永磁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实现车辆的有效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混合储能系统 电动汽车 最大转矩电流比 DC/DC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高性能永磁电机转矩脉动与电磁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道涵 彭晨 王秀和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42-50,共9页
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是制约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的两项重要因素,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定子斜槽或转子磁极分段方法对其进行抑制。对定子斜槽和转子磁极分段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对比,为高性能电动汽车永磁电机尤... 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是制约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的两项重要因素,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定子斜槽或转子磁极分段方法对其进行抑制。对定子斜槽和转子磁极分段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对比,为高性能电动汽车永磁电机尤其是内置式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抑制提供技术参考。通过有限元模型全面对比了两种电机的齿槽转矩、反电动势、电感参数、磁阻转矩、不同供电方式下瞬态转矩等多方面电磁性能;建立了电机的耦合多物理场模型,分别计算对比了激振力、模态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响应等电磁振动属性。最后,分别制作了转子磁极分段电机和斜槽电机样机,进行了全面的电机试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转子磁极分段电机在大负载大惯量的工况下能够达到与斜槽电机相近的力能品质,且对电磁振动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相比斜槽电机,转子磁极分段电机有助于降低电机加工的成本与难度,受轴向长度的制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内置式磁同步电机 电磁振动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新型转子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与电磁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道涵 彭晨 +2 位作者 王柄东 冯振康 张方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289-5299,共11页
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是评价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s)电机品质的2项重要因素。该文设计并研发一种新型两段式磁极转子结构,以降低电动汽车内置式永磁(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电机的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该结构的关键特征... 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是评价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s)电机品质的2项重要因素。该文设计并研发一种新型两段式磁极转子结构,以降低电动汽车内置式永磁(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电机的转矩脉动和电磁振动。该结构的关键特征是转子由相同轴向长度的两段交错组合而成,不改变永磁体的尺寸和用量,每段转子上一个磁极的极弧宽度与其他磁极不同。受益于两段转子的交错安装,不等极弧宽度所引入的不平衡磁拉力被完全抵消。建立该电机的有限元模型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与一台传统磁极分段结构的10kW原型电机进行对比分析,对电机的电磁性能和振动响应进行全面的比较与评估。最后,分别制作新型两段式转子样机和传统磁极分段样机,对反电动势、齿槽转矩、矩角特性、瞬态转矩脉动和效率等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两段式转子电机的转矩脉动、电磁振动抑制效果等性能均显著优于现有的磁极分段电机。该结构可推广到其他转子类型的永磁电机,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电机 转矩脉动 电磁振动 分段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永磁电机产生振动的原因分析
9
作者 李自强 张凤营 冯丽佳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磁力对永磁电机定转子的振动影响,通过分析永磁电机在电磁力作用下的定子、转子系统振动情况,得出电磁参数对永磁电机的振动影响较大,在电机设计、加工制造及装配时应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防止出现永磁电机振动造成对...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磁力对永磁电机定转子的振动影响,通过分析永磁电机在电磁力作用下的定子、转子系统振动情况,得出电磁参数对永磁电机的振动影响较大,在电机设计、加工制造及装配时应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防止出现永磁电机振动造成对车辆的运行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磁电机 振动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精确转矩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元 武四辈 +1 位作者 吴志红 陆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转矩观测器的电动汽车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精确转矩闭环控制方法。通过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辨识方法,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出和采用了极点配置法。研... 提出一种基于转矩观测器的电动汽车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精确转矩闭环控制方法。通过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辨识方法,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出和采用了极点配置法。研究了自适应模型控制参数对MRAI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并进行了验证和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辨识出的永磁体磁通和定子电阻较为准确,转矩观测器可以根据辨识出的永磁体磁通对实际的转矩进行估算,以此和转矩命令值构成转矩闭环控制,从而在永磁体磁通发生变化时提高驱动系统的转矩控制精度,改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内置式磁同步电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极点配置 转矩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优化波形质量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炳义 张霄霆 姜珊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1-485,共5页
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的品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与噪声,在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空载气隙磁密波形与转子磁体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气隙磁密波形优化方法.在均匀气隙下,使单个磁极的磁密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设计了"... 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的品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与噪声,在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空载气隙磁密波形与转子磁体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气隙磁密波形优化方法.在均匀气隙下,使单个磁极的磁密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设计了"M"型新转子结构,对"M"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M"转子结构的气隙磁密波形接近于正弦波,气隙磁密空间各成份谐波含量明显减少,气隙磁密波形正弦畸变率也有所减小,谐波得到了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磁电机 振动与噪声 气隙磁密 不均匀分布 优化波形质量 转子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水冷式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海燕 郑星 +2 位作者 史立伟 臧利国 文少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7-91,共5页
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部件。针对某型纯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的水冷式永磁同步驱动电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分析。基于整车参数对匹配电机的设计指标进行了计算和选取,分析了电机的热源与热传递特性,设计出周向螺旋式水... 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部件。针对某型纯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的水冷式永磁同步驱动电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分析。基于整车参数对匹配电机的设计指标进行了计算和选取,分析了电机的热源与热传递特性,设计出周向螺旋式水冷结构。基于有限元软件Ansoft对电机磁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机能较好地满足车辆驱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磁电机 水冷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链分区的磁场增强型永磁电机全速域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孝勇 薛高鸣 徐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80-4489,I0026,共11页
磁场增强型内置式永磁(flux intensifyin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FI-IPM)电机的反凸极(L_(q)<L_(d))特性,使得正向d轴电流增强磁场,提高输出转矩的同时,也使得弱磁升速时d轴电流正负交替变化,电流角度变化大,磁链波动大,进而造... 磁场增强型内置式永磁(flux intensifyin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FI-IPM)电机的反凸极(L_(q)<L_(d))特性,使得正向d轴电流增强磁场,提高输出转矩的同时,也使得弱磁升速时d轴电流正负交替变化,电流角度变化大,磁链波动大,进而造成转矩脉动大、电流畸变振荡、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磁链分区的磁场增强型内置式永磁电机全速域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控制策略。根据FI-IPM电机速度运行区域与磁链状态映射关系,构建磁链和转矩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磁链分区控制,引入磁链差值判断增磁和弱磁运行区,并进行磁链补偿,解决不同速度运行域之间切换的震荡和不稳定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该类电机在电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增强型内置式磁电机 反凸极 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 磁链分区 全速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对称性降低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群京 周建 +4 位作者 钱喆 李国丽 陈鑫 姜鸿 程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62,共8页
降低齿槽转矩可以提升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性能。在分析齿槽转矩对称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子参数对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对称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组最优的参数组合,提高齿槽转矩波形的对称性,再结合转子分段错极的方法有... 降低齿槽转矩可以提升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性能。在分析齿槽转矩对称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子参数对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对称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组最优的参数组合,提高齿槽转矩波形的对称性,再结合转子分段错极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电机齿槽转矩。通过二维和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了改进后的转子参数组合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齿槽转矩对称性,较未优化前,V型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削弱效果提升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内置式磁电机 对称性 齿槽转矩 转子分段错极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材料及温度对内置式永磁电机性能及转矩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艾萌 李和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7,32,共5页
研究了不同的永磁材料及其温度对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性能影响。给出了现代牵引电机二维有限元瞬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型号的铷铁硼永磁材料及不同温度时电机的转矩、转矩纹波及齿槽转矩,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论对电机设... 研究了不同的永磁材料及其温度对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性能影响。给出了现代牵引电机二维有限元瞬态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型号的铷铁硼永磁材料及不同温度时电机的转矩、转矩纹波及齿槽转矩,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论对电机设计研究者及工程师具有指导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内置式磁电机 转矩纹波 齿槽效应转矩 铷铁硼(NdF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超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磁极结构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炳义 刘利军 +2 位作者 姜瑞雪 邢妍 冯桂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兆瓦级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圆周速度大带来的机械与电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叠片内置磁钢,间隔高强度非导磁加强筋嵌入的磁极结构。针对同一工程实际需求,设计并对比了三种转子磁极结构,分析了各自特点。通过等效环法计算转子强度... 为了解决兆瓦级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圆周速度大带来的机械与电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叠片内置磁钢,间隔高强度非导磁加强筋嵌入的磁极结构。针对同一工程实际需求,设计并对比了三种转子磁极结构,分析了各自特点。通过等效环法计算转子强度,并进行结构场仿真验证计算结果。针对机械分析的可行结构,利用电磁性能仿真软件进行电气性能分析,对比三种结构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非导磁高强度加强筋的新型内置式转子磁极结构机械强度好,电磁性能优异,磁钢用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瓦级 超高速 磁电机 内置式 磁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机械强度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佟文明 次元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50,共6页
为了研究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机械强度,根据受力平衡原理,推导了极端情况下内置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隔磁桥最大应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利用该解析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隔磁桥宽度对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 为了研究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机械强度,根据受力平衡原理,推导了极端情况下内置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隔磁桥最大应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利用该解析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隔磁桥宽度对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最大偏差在7.5%以内,证明了解析推导的正确性。通过将永磁体沿圆周方向进行分段,增加隔磁桥的数量,将应力分散到多个隔磁桥上,以减小应力最大值。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永磁体不分段、分两段和分三段时转子强度和空载漏磁因数,通过与未分段进行对比,永磁体分两段和分三段时隔磁桥最大应力分别减小58.5%和71.2%,而空载漏磁因数随着分段数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高速 隔磁桥 机械强度 漏磁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体层数与定子槽数对内置式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艾萌 魏胜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76,共8页
为分析不同永磁体层数与定子槽数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具有多层永磁体结构的内置式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设计并制造了9槽10极与18槽10极电机的仿真模型与原型机,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永磁体层数与定子槽数对电机输出转矩... 为分析不同永磁体层数与定子槽数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具有多层永磁体结构的内置式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设计并制造了9槽10极与18槽10极电机的仿真模型与原型机,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永磁体层数与定子槽数对电机输出转矩、齿槽转矩、气隙磁密和齿部磁饱和等电磁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相比于9槽10极,18槽10极电机可以更好地抑制转矩脉动并提升平均输出转矩,同时,双层永磁体电机相比单层永磁体电机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分数槽集中绕组 转子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硅钢片叠装错位对气隙磁场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尧磊 秦雪飞 +1 位作者 蔡顺 沈建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6-1100,共5页
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永磁体与转子硅钢片采用间隙配合,硅钢片在叠装成铁心时往往会出现细微错位。该文运用磁路法与三维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表明虽然间隙配合会减小气隙磁通密度,但是叠装错位反而可以弥补磁通密度损失。
关键词 磁电机 内置式磁体 加工公差 叠装错位 三维有限元法 气隙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合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佐民 李桂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0-194,共5页
采用了一种由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合成多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解析算法,推导了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与多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关系。该解析算法将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展开为傅里叶级数,进而由单槽齿槽... 采用了一种由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合成多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解析算法,推导了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与多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关系。该解析算法将单槽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展开为傅里叶级数,进而由单槽齿槽转矩合成为多槽齿槽转矩。通过解析算法合成的全槽齿槽转矩与有限元仿真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磁电机 齿槽转矩 解析合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