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活塞发动机电动压气机优化及熵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雪康 施新 胡晨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了使设计工况下匹配的增压器性能更优从而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针对自由活塞发动机匹配的电动压气机,采用遗传算法对原压气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优化前、后压气机内部流场特性,以熵产分析的方法量化了3种不可逆因素导致的流动损失,并将... 为了使设计工况下匹配的增压器性能更优从而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针对自由活塞发动机匹配的电动压气机,采用遗传算法对原压气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优化前、后压气机内部流场特性,以熵产分析的方法量化了3种不可逆因素导致的流动损失,并将优化前、后压气机熵产和涡度分布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压气机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叶轮和扩压器中湍流耗散、传热耗散和黏性耗散的比例近乎为6∶3∶1.不可逆损失主要集中在叶顶间隙和叶片压力面,损失来源为间隙泄漏流与部分主流掺混形成的反向涡团.压壳中湍流耗散占比超过85%,具体表现为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优化后压气机等熵效率提高了6%,流道内涡团的范围、幅值大幅减小,不可逆流动损失降低.上述工作揭示了压气机流场中不同耗散机制的不可逆因素对能量损失的影响机理,为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 电动压气机 不可逆流动损失 熵产 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离心压气机叶型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虹 陈意 王卓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5,共8页
通过分析基于电机驱动压气机的性能要求和工作特点,得到可运行于低转速范围下的高效电动压气机叶轮设计策略.对比普通车用涡轮增压离心压气机叶轮J90和电动压气机叶轮JE90以及分析两种不同应用场合的叶轮的子午流道外形、叶片角分布和... 通过分析基于电机驱动压气机的性能要求和工作特点,得到可运行于低转速范围下的高效电动压气机叶轮设计策略.对比普通车用涡轮增压离心压气机叶轮J90和电动压气机叶轮JE90以及分析两种不同应用场合的叶轮的子午流道外形、叶片角分布和叶片载荷分布等存在的差异,得到低比转速电动压气机叶轮叶型的几何设计规律和策略.结果表明:优化子午流道外形可以改善流动情况,减小二次流损失;分流叶片后掠可以增大失速裕度和稳定工作裕度,叶轮尾部叶片角分布中可以选择较小的出口叶片角以提高其做功能力,加大吸力面和压力面的载荷差距,即压差更大可增强对空气做功能力;主叶片厚度最大值不宜过大且保证在中间跨度的厚度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 电动压气机 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增压对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新 陈雪康 胡晨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3-941,共9页
采用增压技术可以提高现有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功率密度.文中针对一台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建立了其一维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了校核.通过模拟增压方式研究了进排气压力、配气相位、进排气管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电... 采用增压技术可以提高现有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功率密度.文中针对一台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建立了其一维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了校核.通过模拟增压方式研究了进排气压力、配气相位、进排气管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电动增压方案并确定了匹配参数,依据此选型了一台电动压气机.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压力超过0.18 Mpa时,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有效功率超过了10 kW,给气比需保持1.3左右,扫气效率接近90%.此时扫气口需提前约0.74 ms开启,进气管容积也需适当扩大以此来保证充足的进气量和良好的换气品质.匹配结果表明在额定运行频率时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流通特性线穿过压气机高效区,设计点工况压气机效率超过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内燃发电 二冲程 电动压气机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型柴油机的电动增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殷勇 米娇 +2 位作者 赵艳婷 刘子豪 李平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在某中型柴油机平台及其衍生的混动平台上开展了电动增压系统匹配方案对于整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基于柴油机平台研究了不同电动压气机布置形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在基于同一柴油机升级的混合动力平台上研...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在某中型柴油机平台及其衍生的混动平台上开展了电动增压系统匹配方案对于整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基于柴油机平台研究了不同电动压气机布置形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在基于同一柴油机升级的混合动力平台上研究了应用电动压气机的效果。结果表明:柴油机平台上,电动压气机串联布置形式优于并联式。串联前置时低速转矩提升了13%,进气量提升了44%,制动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改善了12%;串联后置时转矩提升了11%,进气量提升了37%,BSFC改善了11%。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功率转矩均可达到相同目标的情况下,串联后置布置形式优于串联前置,BSFC最大可优化11%,采用后置布置须另外加入中冷器,会导致成本提升。总体而言,基于混动平台的电动增压系统,不仅具有动态响应快能解决涡轮的迟滞问题的优势,而且通过优化匹配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增压系统,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电动 混合动力 电动压气机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篦齿密封几何参数对高速电动离心压气机泄漏特性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陈珂 杜文海 +1 位作者 王硕琨 龚建波 《航空发动机》 2025年第5期92-98,共7页
采用电动压气机为飞机的环控系统增压引气,可有效减小环控系统从压气机直接引气而导致的发动机代偿损失等问题,而高速电动离心压气机对叶轮背泄漏和轴向推力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减小叶轮背部泄漏并降低叶轮轴向推力,本文以某电动压气机... 采用电动压气机为飞机的环控系统增压引气,可有效减小环控系统从压气机直接引气而导致的发动机代偿损失等问题,而高速电动离心压气机对叶轮背泄漏和轴向推力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减小叶轮背部泄漏并降低叶轮轴向推力,本文以某电动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基准篦齿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几何参数(齿高、齿间距、齿宽、间隙、齿数)对泄漏特性和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密封可有效减小泄漏流量和轴向力;篦齿封严性能主要与空腔内涡旋强度和节流强度有关,随着齿高H、齿宽t、齿数z变大,流量系数增大,但随着齿顶间隙c、齿间距B增大,流量系数分别减小和先减小再增大;存在最佳深宽比(H/B)opt=0.3,相对泄漏量最小为0.17%;轮背侧封严结构对轴向力影响显著,其中间隙和齿高的变化对轴向力较为敏感,相对基准篦齿模型变化量分别为19.63%和4.18%。合理的压气机端篦齿封严结构设计能够减小轮背侧气体泄漏流量并能有效平衡压气机的轴向力大小,并能为篦齿封严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压气机 篦齿密封 几何参数 流量系数 轴向力 环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