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传动系统的转矩控制器优化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银全 伍小兵 范奇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142,148,共5页
恶劣环境下的电力传动系统中的转速传感器会出现故障,导致在低速运行情况下受到低开关频率限制,此时采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从单点出发搜索最佳电机参数控制点,存在较高的转矩脉动。因此,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禁忌算法设计的转矩控制器,... 恶劣环境下的电力传动系统中的转速传感器会出现故障,导致在低速运行情况下受到低开关频率限制,此时采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从单点出发搜索最佳电机参数控制点,存在较高的转矩脉动。因此,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禁忌算法设计的转矩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基于DSP的转矩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的转矩以及转速和转角,基于改进遗传禁忌算法控制方案给出转矩控制指令,实现电力传动系统转矩的精确控制。速度调控器采用改进遗传禁忌算法的PID控制器,完善电力传动系统的转矩控制性能。将禁忌搜索方法当成遗传算法的变异算子,避免电力传动转矩控制系统中PID速度调控器出现超调问题,使得低速运行情况下转矩控制器保持平稳的转矩脉动,增强电力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优化电力传动系统的转矩性能,获取平稳的转矩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传动系统 转矩控制 控制器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传动系统中非线性机电耦合振荡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綦慧 刘红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2-347,共6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交直流调速技术,提高电力传动系统的调速性能,针对电力传动系统中存在的电机及拖动机械的耦合振动问题,分别从传动机构中的机械非线性与系统变流装置具有的电气非线性角度对系统中的非线性机电耦合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 为了进一步完善交直流调速技术,提高电力传动系统的调速性能,针对电力传动系统中存在的电机及拖动机械的耦合振动问题,分别从传动机构中的机械非线性与系统变流装置具有的电气非线性角度对系统中的非线性机电耦合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这一结论为制定合理的振动控制策略奠定了可靠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是造成电力传动系统非线性机电耦合振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传动系统 非线性机电耦合 振荡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电力传动系统反振荡适应控制的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丹 姜建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7-220,共4页
以变流器供电为特征的现代电力传动系统 ,经常会出现系统振动问题 ,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的非线性耦合特性 ,这类振动问题从传动系统设计入手来解决是相当困难的 .现提出反振荡适应控制方法来实现振荡的抑制 ,即利... 以变流器供电为特征的现代电力传动系统 ,经常会出现系统振动问题 ,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的非线性耦合特性 ,这类振动问题从传动系统设计入手来解决是相当困难的 .现提出反振荡适应控制方法来实现振荡的抑制 ,即利用自适应辨识技术作为周期扰动分量的检测手段 ,通过有差的反馈控制以抑制系统的振荡幅值 ,使之限制在容许限度内 ,不至发生系统非线性振荡 .此法在井塔及提升机消振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算法 适应控制 电力传动系统 井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微秒级硬件在环实时仿真 被引量:13
4
作者 郝琦 葛兴来 +1 位作者 宋文胜 冯晓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198,共10页
为满足电力牵引传动系统高速实时仿真的需求,分析了交直交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原理,建立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在环(HIL)仿真模型,其中包含单相脉冲整流器、中间直流回路、三相两电平逆变器以及异步电机四部分。对于含有开关器件的... 为满足电力牵引传动系统高速实时仿真的需求,分析了交直交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原理,建立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在环(HIL)仿真模型,其中包含单相脉冲整流器、中间直流回路、三相两电平逆变器以及异步电机四部分。对于含有开关器件的结构——逆变器和整流器,分别推导出它们不同状态下各自开关函数的逻辑表达式,考虑了变流器电流过零点时的换流情况。采用状态方程及矩阵方程分别对变流器以及异步电机进行建模,并将数学模型集成在FPGA中加以实现,在RT-LAB实时仿真器上进行HIL仿真,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正确性。由于采用FPGA模拟牵引传动系统,充分发挥了其善于并行计算的特性,大幅缩短了仿真的步长,突破了中央处理器速度限制,实现了微秒级系统模型实时仿真,提高了HIL仿真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微秒级 硬件在环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实时仿真 交直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损伤的电力机车传动系统损伤度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西伟 刘志刚 沈茂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6,共4页
参照现有机械结构应力损伤基本原理,分析电力机车传动系统设备故障的本质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电力机车传动系统损伤度模型.该模型采用迈因纳准则和可靠性原理,对电力机车传动系统设备进行大修期限估算,计算出各个关键设备的损伤... 参照现有机械结构应力损伤基本原理,分析电力机车传动系统设备故障的本质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电力机车传动系统损伤度模型.该模型采用迈因纳准则和可靠性原理,对电力机车传动系统设备进行大修期限估算,计算出各个关键设备的损伤度,从而估算出电力机车传动系统的大修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传动系统 应力损伤 迈因纳准则 大修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硬件在环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蒲俊楷 葛兴来 李官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81-2090,共10页
为涵盖牵引变流器所有可能开关状态以及进一步减小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仿真步长,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MLD)模型的电力牵引传动系统HIL仿真,并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 为涵盖牵引变流器所有可能开关状态以及进一步减小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仿真步长,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MLD)模型的电力牵引传动系统HIL仿真,并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实现。结合开关器件驱动信号,推导不同电流、电压条件下的开关函数逻辑表达式,依此建立二重化单相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和三相PWM逆变器的MLD模型。合理分配系统各模块计算顺序,使系统计算步长约束在500ns内。HIL仿真与Simulink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HIL仿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相较于基于通用处理器的HIL仿真,MLD模型和FPGA的结合进一步减小了仿真步长,能及时反应开关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硬件在环 混合逻辑动态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列车牵引系统多温度测量回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鑫尧 孟洋 +1 位作者 丁峰 倪强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7,共10页
实时监测电力牵引传动系统运行温度对保证列车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消除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在内的温度测量回路故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回路温度估计、故障检测与容错测量策略。首先,基于系统温度测量的硬件结构,充... 实时监测电力牵引传动系统运行温度对保证列车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消除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在内的温度测量回路故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回路温度估计、故障检测与容错测量策略。首先,基于系统温度测量的硬件结构,充分利用牵引变流器的4个水温测量回路与牵引变压器2个油温测量回路之间的数据冗余关系,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温度估算方法。其次,通过各回路估计温度与实际测量温度的残差分布关系,提出一种针对温度测量回路的故障检测策略。考虑到存在极少测量噪声干扰的情况,提出基于滑动概率窗口的故障隔离与容错控制方法。最后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测量和诊断性能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故障诊断 故障隔离 温度测量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的高性能数模混合调速系统
8
作者 魏余芳 高建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2-78,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模混合微机控制调速系统的特点、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系统采用高性能的16位单片微机进行控制。经实验证实,本系统兼有数字系统和模拟系统的优点,系统不仅响应快、易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较宽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模混合微机控制调速系统的特点、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系统采用高性能的16位单片微机进行控制。经实验证实,本系统兼有数字系统和模拟系统的优点,系统不仅响应快、易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较宽的调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数字控制 电力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简介
9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研究所 电机 简介 电力电子装置 电力传动系统 软硬件设计 运行分析 故障诊断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寻优模糊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志来 张保会 哈恒旭 《煤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共3页
针对矿山电力传动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 ,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寻优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设计的调速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空载和负载情况下无静差、无超调、鲁棒性强... 针对矿山电力传动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 ,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寻优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设计的调速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空载和负载情况下无静差、无超调、鲁棒性强等特点 ,且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 遗传算法 自动寻优 交流电动机 矿山电力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制动时电机过流故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冠华 袁立强 +2 位作者 杨日龙 王文胜 赵争鸣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5,69,共5页
巨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在采矿业、大型工程建设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运行中发现其电力传动系统在自卸车高速运行状态下制动容易发生过流故障,由于系统硬件限制无法使用传统调试方法实时观察程序运行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逆向技术... 巨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在采矿业、大型工程建设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运行中发现其电力传动系统在自卸车高速运行状态下制动容易发生过流故障,由于系统硬件限制无法使用传统调试方法实时观察程序运行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逆向技术的过流故障分析方法,即利用逆变器输出实测电压推算得到控制程序中空间电压参考矢量幅值和相位的实时值,以用于故障分析。在本文的分析案例中,采用该方法发现了程序中空间电压参考矢量的瞬时频率突变是导致过流故障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转速采样信号受到了高频干扰致使空间电压参考矢量的瞬时频率突变,文中给出具体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过流故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电力传动系统 电动轮自卸车 过流故障 逆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两重四象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实现对大功率、低开关频率变流器的控制,通过建立两相两重四象限变流器主电路的数学模型,分析变流器主电路的电气特性;在考虑线路电阻的基础上,采用电压外环和基于坐标变换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对变流器的调制电压进行控制;提出... 为实现对大功率、低开关频率变流器的控制,通过建立两相两重四象限变流器主电路的数学模型,分析变流器主电路的电气特性;在考虑线路电阻的基础上,采用电压外环和基于坐标变换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对变流器的调制电压进行控制;提出倍增控制频率的载波移相方法,可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降低牵引电网侧低次谐波的含量,并结合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实现对以多种开关频率工作的变流器的控制;以TMS320F28335型DSP芯片为平台,设计包括初始化程序、串行通信服务程序和定时中断程序的控制软件,并在背靠背功率互馈试验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给出的两相两重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方法,能够使变流器在启动工况下的电流变化平稳,在牵引工况和制动工况下,大功率、低开关频率变流器可以单位功率因数满载运行,而且中间电压波动较小、输入电流无异常波动,大幅减少了牵引电网侧的低次谐波成分和总谐波失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控制方法 双闭环控制 电流控制 坐标变换 载波移相 控制频率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科技大学学科带头人简介
13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王勉华 电力传动系统 节能控制器 大功率轴流式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中国电气工业100强分析报告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肖吉德 《电气制造》 2006年第10期5-13,共9页
关键词 股份有限公司 利润总额 电力工业 股份公司 电力行业 公用事业 电气工业 ABB 产品销售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施耐德电气 电气传动系统 电力传动系统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集团 西门子 企业纳税 利润率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正泰集团 天正集团有限公司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万忠 孙培坤 +1 位作者 刘顺 林逸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74-981,共8页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the novel AFS system) was introduced,which has functions of both the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nov... A novel active steering system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coupled control(the novel AFS system) was introduced,which has functions of both the activ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and the vehicle three-degree of freedom system,the concept and quantitative formulas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steering performance were proposed.The steering road feel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were set as the optimizing targets with th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multi-variable function,a multi-variable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system parameter optimization was desig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the novel AFS system can improve the steering road feel,steering portability and steering stability,thu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ovel AF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engineering active steering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