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响应病原菌及外源激素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刘茹燕 魏炳峥 +3 位作者 占昭宏 吴可建 李春霞 陶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2,共9页
为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在水稻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水稻中SAMS的家族成员SAM2(ZBS2)、SAM1、METK3、ZBS2L和SAM5的同源性及理化性质,其次分析了它们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定位,最后分析了这些基因响应病原菌和植物... 为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在水稻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水稻中SAMS的家族成员SAM2(ZBS2)、SAM1、METK3、ZBS2L和SAM5的同源性及理化性质,其次分析了它们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定位,最后分析了这些基因响应病原菌和植物激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AMS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水稻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水稻白叶枯病菌侵染下调ZBS2、SAM5表达,增强METK3、SAM1、ZBS2L表达。外源激素处理也影响SAMS表达:其中乙烯下调所有SAMS表达;赤霉素增强METK3表达,但减弱SAM1、SAM5表达;水杨酸诱导METK3表达,但抑制ZBS2、SAM1、ZBS2L和SAM5表达;脱落酸抑制ZBS2、METK3表达。因此,SAMS家族成员可能调控水稻的抗性反应,但功能和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家族 水稻 抗病响应 白叶枯病菌 外源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cSAM)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宋修鹏 张保青 +2 位作者 黄杏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2-1010,共9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ROC 22)中克隆获得SAM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ScSAM,GenBank登录号为KC172558。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其序列,cDNA全长1466 bp,含有1个119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6个氨基酸,与高粱...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ROC 22)中克隆获得SAM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ScSAM,GenBank登录号为KC172558。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其序列,cDNA全长1466 bp,含有1个119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6个氨基酸,与高粱和玉米等植物的SAM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cSAM与高粱的SAM蛋白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ScSAM为组成型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叶中表达量的3.6倍。其在黑穗病菌胁迫和低温(4℃)、聚乙二醇(PEG)、NaCl非生物胁迫下均被诱导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在H2O2胁迫下其表达被抑制。推测其可能参与甘蔗抗黑穗病过程,且在甘蔗抗寒、抗旱、抗盐和抗氧化等胁迫过程中也起某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9
3
作者 韦平和 公剑 王旻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0-473,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E.coli JM 109中扩增出长约1.1kb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11c的NdeI和BamHI位点中,转化E.coli BL 21 (DE3)。SDS-PAGE和薄层扫描结果表明,重组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占菌体总可溶性... 应用PCR技术从E.coli JM 109中扩增出长约1.1kb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将其插入高表达载体pET11c的NdeI和BamHI位点中,转化E.coli BL 21 (DE3)。SDS-PAGE和薄层扫描结果表明,重组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占菌体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58.3%。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活力比宿主菌高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晶莹 王寒玉 +1 位作者 张晏萌 余爱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1,493,共6页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甲基供体和化合物前体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为研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响应和功能,以玉米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通过半定量RT...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甲基供体和化合物前体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为研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响应和功能,以玉米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法分析玉米SAMS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玉米SAMS基因家族4个成员(SAMS1、SAMS2、SAMS3和SAMS4)在正常生长(对照)和盐胁迫条件下都表达,对照根茎中的表达量大于叶中。SAMS1受盐胁迫后,茎中表达量降低,而叶中表达量略有增加,根中无明显变化。SAMS2和SAMS4受盐胁迫明显诱导,而SAMS3似乎不受盐胁迫诱导,处理植株与对照株相比均无差异。说明玉米SAMS基因家族的4个基因在表达模式上存在差异,推测在功能上存在分工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的基因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65
5
作者 高利洁 鲁衍强 +1 位作者 芮欣忆 林小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惠州市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以惠州市359例汉族女性为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 【目的】研究广东省惠州市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以惠州市359例汉族女性为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技术,进行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检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惠州市汉族女性的MTHFR 677T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10.9%,高于四川德阳的8.6%,低于山东潍坊的41.8%和河南郑州的34.5%(P<0.05);MTHFR 1298CC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7.2%,高于潍坊的1.2%和郑州的2.7%(P<0.05);MTRR 66GG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5.6%,低于海南地区的9.1%(P<0.05)。【结论】惠州市汉族女性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一条新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余涛 支立峰 +2 位作者 彭论 李阳生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277-283,共7页
利用差异显示技术从烟草中分离到一个受乙烯利诱导表达的cDNA片段,结合RACE扩增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350个碱基,编码区有1170bp,通过GenBank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一条已知的烟草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EC2.5.1... 利用差异显示技术从烟草中分离到一个受乙烯利诱导表达的cDNA片段,结合RACE扩增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350个碱基,编码区有1170bp,通过GenBank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一条已知的烟草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EC2.5.1.6)的基因编码区存在90%的同源性,编码的氨基酸顺序96%同源,而在cDNA的5'及3'非编码区同源性很低,且有一些短片段的缺失。设计合适的引物分别对这两个SAMS基因进行RT-PCR分析表明,SAMS1基因受高温诱导表达增强,但不受甲基紫晶诱导的氧化胁迫及盐胁迫影响,而新分离到的这个基因(SAMS2)的表达同时受高温、甲基紫晶及高盐3种胁迫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S-腺苷甲硫氨酸 乙烯利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下条斑紫菜光合特性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向红 易乐飞 +2 位作者 徐军田 李信书 阎斌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30-6735,共6页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耐盐机理,对条斑紫菜叶状体进行了高盐胁迫处理,继而采用氧电极法测量了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命名为PySAM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藻体的光合与呼...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耐盐机理,对条斑紫菜叶状体进行了高盐胁迫处理,继而采用氧电极法测量了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命名为PySAM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藻体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均受到高盐度海水的显著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光合放氧率逐渐降低,呼吸耗氧率也逐渐降低。高盐度海水对PySAMS基因表达量也产生了显著影响,40和50盐度的海水诱导了PySAMS表达,但60至80盐度的海水却不同程度地抑制了PySAMS表达。据此推测,在面对较高盐度胁迫时条斑紫菜叶状体将逐步降低体内新陈代谢以度过不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盐胁迫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 基因表达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甘薯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肖静 凌锌 +1 位作者 岳昌武 曾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633-6634,6637,共3页
[目的]为研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在冷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提取4℃胁迫处理0、12、24、48和72 h后的甘薯叶、茎和块根组织总RNA,通过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叶、茎和块根组织中... [目的]为研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在冷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提取4℃胁迫处理0、12、24、48和72 h后的甘薯叶、茎和块根组织总RNA,通过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叶、茎和块根组织中该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升高,分别于胁迫后24、72和72 h达到表达高峰,其中块根组织表达量增加量最大。[结论]低温胁迫能够促进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甘薯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被引量:6
9
作者 尹春丽 陶贵荣 +1 位作者 许乐 牛卫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5-950,共6页
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然后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5g/dL、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8%、固定化酶量为6 mg/mL、固定化时间为12 h,该条件... 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然后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5g/dL、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8%、固定化酶量为6 mg/mL、固定化时间为12 h,该条件下所得固定化酶活性回收率为76%,固定化酶热稳定性较好,在55℃下保温5h仍保留53%的活力,而游离酶在50℃下保温5h则完全失活.固定化酶在碱性溶液环境的稳定性较高,在pH 7.5~9.0的缓冲液中4℃保温10 h酶活性仍保留80%以上.将固定化酶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连续反应5批次后,酶活性仍保留64%.在底物三磷酸腺苷(ATP)浓度为30 mmol/L的条件下,固定化酶催化底物ATP的转化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壳聚糖 固定化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春丽 许乐 +1 位作者 曹珊珊 牛卫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以海藻酸钠和明胶为载体,对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进行固定化。再用戊二醛对其进一步交联,增强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考察了海藻酸钠和明胶质量分数、CaCl2质量分数、酶和载体比例以及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海藻酸钠和明胶为载体,对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进行固定化。再用戊二醛对其进一步交联,增强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考察了海藻酸钠和明胶质量分数、CaCl2质量分数、酶和载体比例以及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明胶质量分数1.0%、CaCl2质量分数4.0%、固定化酶量为2.5 g/L凝胶、戊二醛体积分数0.6%。交联固定化酶热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在50℃下保温5 h仍保留72%的活力,而游离酶则完全失活。交联固定化酶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高,在pH=8.0~9.0的缓冲液中4℃保温10 h酶活性仍保留87%以上。将交联固定化酶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连续反应8批次后酶活性仍保留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明胶 固定化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基因甲基化及甲硫氨酸合成酶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文慧 侯琳 韩琳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6-26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肿瘤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异常可以概括为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参与甲基供体生成的关键酶,为DNA的甲基化提供甲基。本研究探讨抑... 背景与目的: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肿瘤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异常可以概括为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参与甲基供体生成的关键酶,为DNA的甲基化提供甲基。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BRCA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MS基因mRNA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距癌>3 cm)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RCA1 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检测M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BRCA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χ2=7.631,P<0.05),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M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旁组织(P<0.05)。MS mRNA的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发生有相关性(r=0.419,P<0.05)。结论:BRCA1甲基化能够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MS基因可能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而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甲基化 BRCA1 甲硫氨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中一个新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采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彩红 林水玉 +3 位作者 张建斌 刘菊华 金志强 徐碧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利用抑制消减文库从香蕉中分离到一个cDNA片断,结合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 285个碱基,通过Blastx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它与香蕉的一个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ase(SAMS)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F004317)具有... 利用抑制消减文库从香蕉中分离到一个cDNA片断,结合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 285个碱基,通过Blastx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它与香蕉的一个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ase(SAMS)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F004317)具有82%的碱基同源性,编码的氨基酸顺序有93%同源性,但在cDNA的5’和3’非编码区同源性较低。设计特异引物对此基因进行RT-PCR分析表明,正常成熟的香蕉果实,采后当天表达量较高,随后略有降低,至采后12 d又达到一个相对较高值后迅速下降;高锰酸钾处理的果实,整个成熟期该基因均表现一个比较高的表达量;乙烯利处理的果实,采后表达量明显下降且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合成酶多态性及CHD5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琳琳 侯琳 宋金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1-2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是导致其功能失活的重要机制。叶酸代谢能为机体甲基化提供活性甲基,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叶酸代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素。本研究探讨MS基因多态性与抑癌基因CHD5甲基化及...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是导致其功能失活的重要机制。叶酸代谢能为机体甲基化提供活性甲基,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叶酸代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素。本研究探讨MS基因多态性与抑癌基因CHD5甲基化及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7例,健康对照52例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5例,采用RT-PCR、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HD5的基因表达、甲基化水平及MS基因多态性。结果:CHD5基因在乳腺癌组织(0.27±0.19)及癌旁组织(距癌超过3cm)的表达量(0.33±0.17)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0.67±0.14)(P<0.05)。CHD5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8.9%(23/47)和17%(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2756等位基因G型等位基因A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MS 2756AG基因型与携带MS2756AA基因型比较,前者使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2.73倍(95%CI:1.42~5.24)。MS 2756多态性与CHD5基因甲基化有相关性(χ2=4.85,P<0.05)。结论:CHD5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MS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而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态性 DNA甲基化 甲硫氨酸合成 CHD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春丽 曹珊珊 牛卫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0期21-24,44,共5页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的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CaCl2质量分数4%、SAM合成酶加量(以每克海藻酸钠计)75mg、固定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的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CaCl2质量分数4%、SAM合成酶加量(以每克海藻酸钠计)75mg、固定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达到42%。固定化酶热稳定性较好,在50℃下保温5h仍保留69%的酶活力,而游离酶则完全失活;固定化酶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在pH值7.5~9.0的缓冲溶液中4℃下保温10h仍保留84%以上的酶活力;将固定化酶用于SAM的合成,连续反应5批次后,仍保留82%的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固定化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树脂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春丽 曹珊珊 +2 位作者 许乐 陶贵荣 牛卫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17-20,共4页
以氨基树脂为载体对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进行固定化,优化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SAM合成酶添加量20mg·g-1、固定化时间5h。所制备的固定化SAM合成酶的酶... 以氨基树脂为载体对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进行固定化,优化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SAM合成酶添加量20mg·g-1、固定化时间5h。所制备的固定化SAM合成酶的酶活力为476.8U·g-1,酶活力回收率为74.5%。与游离SAM合成酶相比,固定化SAM合成酶的稳定性大幅提高,在50℃孵育5h酶活力仍保留61.2%,而游离SAM合成酶则完全失活;在pH值为6.0-6.5、8.0-9.5的缓冲溶液中,固定化SAM合成酶也更加稳定;固定化SAM合成酶连续催化反应10批次,酶活力保留86.3%;固定化SAM合成酶在4℃储存30d,酶活力保留81.4%。固定化SAM合成酶米氏常数KATPm=0.14mmol·L-1,KLm-Met=0.28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氨基树脂 固定化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隔肽促进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秀林 钱江潮 储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6,共7页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所有生物体中都存在的一种重要分子,对维持生物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关节炎和忧郁症等多种疾病。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构建基因工程菌K/9KM,在AOX1启动子调控下分泌表达达观链霉...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所有生物体中都存在的一种重要分子,对维持生物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关节炎和忧郁症等多种疾病。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构建基因工程菌K/9KM,在AOX1启动子调控下分泌表达达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来源SAM合成酶(MAT)。为促进MAT的分泌,在信号肽Kex2p切割位点后引入间隔肽G-Spacer(NTTEEGEPK),构建重组菌K/GM,其重组蛋白(GM)表达量达到84.7 mg/L,分泌效率提高了92%,MAT比酶活提高了58%。在重组蛋白GM的C端融合表达His-tag,构建重组蛋白GMH表达重组菌K/GMH,GMH的MAT比酶活比GM下降13%,但分泌效率无显著改变。因此,间隔肽G-Spacer对MAT的酶活及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His-tag会降低MAT的酶活力但不影响其分泌效率。所构建的MAT分泌表达基因工程菌K/GMH,在目的蛋白C端融合表达His-tag可减少分离纯化步骤和产物损失,易于酶促转化法生产S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间隔肽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蕚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HvSAM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7
作者 胡海涛 朱晓仙 +2 位作者 郭卫东 陈建华 杨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0-975,共6页
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紫蕚花中克隆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命名为Hv SAMS。该c DNA全长1 704 bp,ORF为1 191 bp,不含内含子,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多种植物SAMS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Hv SAMS与牛奶子、木石斛... 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紫蕚花中克隆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命名为Hv SAMS。该c DNA全长1 704 bp,ORF为1 191 bp,不含内含子,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多种植物SAMS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Hv SAMS与牛奶子、木石斛和石蒜的同源性高达95%,具有SAMS蛋白典型的保守域,且与唐菖蒲的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Hv SAMS在花和叶中的表达高于根,茎中表达弱;Hv SAMS表达水平在衰花期呈极显著下降,在机械伤害的叶片中迅速显著上升。因其表达变化与乙烯的释放量相关性不大,表明Hv SAMS没有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蕚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可溶性表达
18
作者 陶冶 周佳佳 +2 位作者 张书翠 付水林 宫衡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系统考察了pET可溶性表达系统对酵母来源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采用含Nus.Tag融合标签的pET-44a为载体,trxB和gor双突变的Ori-gami为宿主时最适合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考察不同来源(大肠杆菌... 系统考察了pET可溶性表达系统对酵母来源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采用含Nus.Tag融合标签的pET-44a为载体,trxB和gor双突变的Ori-gami为宿主时最适合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考察不同来源(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SAM合成酶的可溶性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比较发现酵母来源的SAM合成酶可溶性表达的比活力最高达60.9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 pET质粒 宿主菌 可溶性 比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PpSAM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9
作者 王伟科 陆娜 +3 位作者 闫静 宋吉玲 袁卫东 周祖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秀珍菇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分析筛选获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全长基因(PpSAMS)。为了探究PpSAMS在低温刺激后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表达差异,从秀珍菇中克隆得到了PpSAMS基因,对其进行了系... 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秀珍菇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分析筛选获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全长基因(PpSAMS)。为了探究PpSAMS在低温刺激后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表达差异,从秀珍菇中克隆得到了PpSAMS基因,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低温刺激后原基形成过程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pSAMS基因全长由115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84个氨基酸,具有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并具有结合ATP、金属离子的功能。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pSAMS基因编码蛋白与糙皮侧耳亲缘关系最近。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菌丝体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至室温时期(原基形成前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有可能在诱导真菌DNA甲基化并促使原基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半定量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锐 陈亮 +1 位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4-958,共5页
为了解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SAMS)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以小麦品种陕229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克隆的普通小麦SAM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麦叶片中SAMS基因在正常供水... 为了解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SAMS)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以小麦品种陕229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克隆的普通小麦SAM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麦叶片中SAMS基因在正常供水及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12、24、48、60、78 h以及复水3、6、12 h时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SAMS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12、24、48 h)诱导上调表达,水分胁迫程度严重时(PEG 6000胁迫607、8 h)表达受到抑制,表达量低于对照,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18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说明小麦SAMS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后复水诱导,是小麦抗旱节水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 水分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