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瘤伴多脏器受累1例
1
作者 王艳滨 张元元 +1 位作者 欧阳向柳 刘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7-1407,共1页
患者女,65岁,颈部不适伴疼痛3月余,近1个月颈部增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明显增高。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右叶明黟增大。呈不均匀低回声.边界尚清,不规整.内部可见细带状中强回声呈网格样分布.
关键词 甲状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2
作者 潘晓媛 朱鑫宇 +2 位作者 张孝平 王飞 董正邦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处可见暗褐色色素沉着;背部散在分布多量米粒至花生米大暗红色毛囊性丘疹。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计数<300个/μL;CD4∶CD8比值为0.22。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正常,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毛囊皮脂腺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炎 脓疱 嗜酸 肠道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淋巴上皮性涎腺炎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震 李海 +3 位作者 曾铮 刘冲 范钦和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其中2例伴Sj9gren综合征;镜下胸腺正常结构损毁,增生的淋巴滤泡间可见肿瘤性淋巴样细胞浸润伴明显的淋巴上皮病变,以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为主。瘤细胞表达CD20、PAX-5和BCL-2,其中1例伴显著浆细胞分化者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基因检测均示单克隆性重排。LESA样胸腺增生镜下胸腺分叶状结构大体尚存,可见包含增生滤泡的丰富淋巴细胞浸润,胸腺上皮增生伴显著淋巴上皮病变,未见有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淋巴组织由B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示多克隆性增生。结论 LESA样胸腺增生和胸腺MALT淋巴瘤均是胸腺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基因重排技术详细分析两者的鉴别要点,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淋巴组织增生 淋巴上皮涎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媛 钟定荣 崔全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4-729,共6页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s)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其分子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提高PTLs良恶性的分辨能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已有部分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临床诊断。PTLs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组织学特征、病理分类及临床分...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s)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其分子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提高PTLs良恶性的分辨能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已有部分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临床诊断。PTLs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组织学特征、病理分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随着淋巴瘤分类、分期、分级以及国际预后索引标准的不断明确和细化,甲状腺淋巴瘤个性化治疗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淋巴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原发性乳头状癌及弥漫性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陶文 陈森 +2 位作者 邱小芬 陈煌基 李西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5-656,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原发乳头状癌 弥漫大B细胞恶淋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低分化癌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邓红艳 李璐 +5 位作者 束华 卢文娟 陈文琴 薛海燕 邹道远 叶新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和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DTC和PT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 目的:研究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和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DTC和PT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京其他两所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PDTC患者19例和PTL患者31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的差异。结果:淋巴瘤组平均年龄为(53±16)岁,低分化癌组平均年龄为(68±9)岁。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颈静脉有无癌栓、气管有无侵犯、发病部位、边界、是否钙化、是否有囊性变等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L患者发病年龄较PDTC早,且甲状腺基础背景多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为双侧叶发病。PDTC的患者中囊性变、边界不清、钙化、合并颈静脉癌栓、气管侵犯的发生率更高(P <0.05)。而性别、颈部是否突然增大史、是否有周围组织压迫史、是否合并淋巴结病变、发病叶是否增大、病灶数目、最大左右径、内部回声、形态、血流分级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掌握PDTC与PTL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有助于对PDTC和PTL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低分化癌 原发甲状腺淋巴 超声特征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昌幼 罗佐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但最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阻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4: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但最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阻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4: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未分化甲状腺癌及桥本甲状腺炎(HT)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T)相混淆,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求提高对PTL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腺淋巴 发病机制 甲状腺 淋巴细胞甲状腺 lymphoma 未分化甲状腺 诊治 桥本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钟红 马斌林 +1 位作者 徐虓 刘春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5-676,68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果16例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果16例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腺5例,超出甲状腺包膜外11例。随访16例,目前存活10例,最长91个月,5~43个月内死亡6例。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应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诊断,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对PTML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手术以切取活检和解除压迫为目的,扩大手术对治疗PTML的意义不大。PTML的分期、病理恶性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腺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江帆 陈国芳 刘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34-3636,共3页
众所周知。以颈前甲状腺肿块为表现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样癌、甲状腺滤泡样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四大类。
关键词 原发甲状腺淋巴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 诊治 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乳头 甲状腺滤泡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柳波 陆化 +3 位作者 刘澎 沈文怡 王永韧 李建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的临床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病程发展,可进一步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演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 桥本氏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辅助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神安 钱霞 +3 位作者 张丽华 尚红卫 熊萍 方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18-2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的作用,以提高PGL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可疑PGL患者16例,记录患者胃镜下病变部位及形态特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的作用,以提高PGL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可疑PGL患者16例,记录患者胃镜下病变部位及形态特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胃镜下获取标本诊断率、PGL治疗、ESD情况,比较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与ESD诊断正确率。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行ESD,2例拒绝行ESD后失访;12例确诊为PGL。14例行ESD患者中,1例术中出血较多,未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术中及术后穿孔。12例确诊为PGL患者中,病变部位≥2个者6例,仅局限于胃体者3例,仅局限于胃窦者2例,仅局限于胃底者1例;胃镜下胃体多发浅表糜烂者4例,多发溃疡、表面附有白色薄苔、有时可见渗血者4例,胃皱襞增大、增粗者2例,黏膜蕈状突出、多孤立存在、隆起表面有糜烂或溃疡者2例;11例HP检测结果为阳性;2例根据胃镜下表现确诊为PGL,5例行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GL,11例行ESD后确诊为PGL。ESD诊断正确率高于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χ~2=6.750,P<0.05)。结论采用ESD辅助诊断PGL,可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 原发淋巴 胃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建国 杨亚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甲状腺淋巴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血清游离甲状腺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肿大淋巴 实验室检查 病例资料 体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冲云 俞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4-1674,共1页
患者女,57岁,9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肿块,约桂圆大小,无疼痛,无呼吸困难.元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等不适。肿块逐渐增大,来我院外科门诊.考虑“甲状腺肿物,甲状腺癌?”收住入院。查体:右侧甲状腺可及一肿块4cm×3cm... 患者女,57岁,9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肿块,约桂圆大小,无疼痛,无呼吸困难.元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等不适。肿块逐渐增大,来我院外科门诊.考虑“甲状腺肿物,甲状腺癌?”收住入院。查体:右侧甲状腺可及一肿块4cm×3cm.质地中等.活动度佳,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左侧甲状腺未及肿块。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左侧甲状腺回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甲状腺肿物 甲状腺占位病变 颈部肿块 吞咽困难 甲状腺回声 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滤泡网免疫表达的差异
14
作者 姚丽青 郑智勇 +3 位作者 卜宪敏 王晨 熊喜生 吴在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免疫标记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对26例FL和12例MALToma做C4d、CD21、CD35、CD10和bcl-6的免疫组化SP法...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免疫标记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对26例FL和12例MALToma做C4d、CD21、CD35、CD10和bcl-6的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做CD35/C4d和CD21/C4d免疫组化双标染色,观察瘤性滤泡和植入滤泡中上述免疫标记物分布区域及阳性率。结果 26例FL中的瘤性滤泡和12例MALToma中的植入滤泡均出现扩大的、表达CD35和CD21的滤泡树突网,26例FL中有19例瘤性滤泡中央滤泡树突状细胞周围出现C4d沉积;12例MALToma中有6例植入滤泡的生发中心边缘有C4d沉积。FL的瘤性滤泡内的细胞可见CD10和bcl-6的表达而MALToma中植入滤泡CD10和bcl-6表达阴性。结论 FL的瘤性滤泡与MALToma植入滤泡中滤泡网免疫组化表达尤其C4d表达的差异,可以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 滤泡网 免疫标记物 C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少伟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7-955,共9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是肺原发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一种惰性淋巴瘤,其发病与慢性炎症刺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常易误诊,明确诊断后最佳治疗措...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是肺原发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一种惰性淋巴瘤,其发病与慢性炎症刺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常易误诊,明确诊断后最佳治疗措施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综述了肺MALT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为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原发淋巴 NF-ΚB信号通路 利妥昔单抗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2例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淑蓉 沈贤 +1 位作者 施俊义 华积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分型、治疗方法,并就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3年生存率75%,5年生存率64.5%。低度恶性组9例...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分型、治疗方法,并就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3年生存率75%,5年生存率64.5%。低度恶性组9例,包括(MZBL)8例和Ⅰ级滤泡性淋巴瘤(FCL)1例,无1例死于该疾病;高度恶性组13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5例死于该疾病,5年生存率45.5%;ⅠE期9例,无死于该疾病患者,ⅡE期13例,5例死于该疾病,5年生存率45.5%,两者均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织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可能与预后相关,手术结合术后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合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淋巴 预后 原发甲状腺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天萌 左亚刚 +3 位作者 刘洁 赵大春 晋红中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99,共4页
报告1例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患者女,50岁。全身红斑及丘疹伴瘙痒3个月,外周血EOS进行性升高,其百分比最高值0.411,EOS计数4.03×10~9/L。予口服抗组胺药、雷公藤、环孢素及外用糖皮质激素... 报告1例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患者女,50岁。全身红斑及丘疹伴瘙痒3个月,外周血EOS进行性升高,其百分比最高值0.411,EOS计数4.03×10~9/L。予口服抗组胺药、雷公藤、环孢素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效果欠佳。既往桥本氏甲状腺炎15年。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多发对称性红斑和丘疹,头皮弥漫性鳞屑,躯干皮损部分融合成片,边界不清,伴有少量鳞屑,可见抓痕。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总IgE正常,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s)-DNA、抗SSA、抗SSB及抗Sm抗体均阴性。骨髓活检及涂片EOS均增高,未见原始细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及EOS浸润。胸部、腹部及盆腔CT平扫:前上纵隔多发软组织密度团块影。转至胸外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结外MALT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 桥本氏甲状腺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红 周正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0-7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较为少见,临床处理不同于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因此,认识PTL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分析PTL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为PT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较为少见,临床处理不同于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因此,认识PTL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分析PTL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为PT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39-77岁,平均年龄6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者12例。肿瘤累及双侧11例,累及单侧8例,同时累及右侧及峡部3例。肿瘤长径范围12-104 mm,短径范围11-71 mm。弥漫型、多发结节型和孤立结节型分别为12、5和5例。CT平扫15例低密度,7例等密度,肿瘤内部发现钙化0例,坏死5例。增强后19/22例轻中度强化,3/22例明显强化。CT增强均质密度13例,混杂密度9例。17例气管受压,5例食管受压,12例病灶突入前上纵隔内,8例颈部见肿大淋巴结。结论:老年女性颈部肿块迅速增大,CT表现为均质、低密度、轻中度强化、弥漫性肿大的实质性肿块,伴有邻近组织的压迫及侵犯,提示PTL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原发淋巴 临床表现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显著浆细胞分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琛 高佳林 +3 位作者 刘佳 刘小芳 李凤朝 刘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罕见的具有显著浆细胞分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罕见的具有显著浆细胞分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进行检测,应用荧光探针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瘤侵犯甲状腺组织,肿瘤细胞为中~大的淋巴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大小不一,可见淋巴上皮病变,核分裂象少见,伴显著浆细胞分化。免疫表型:瘤细胞不表达CD20、PAX5,表达CD38、MUM1、BOB1、CD79a等浆细胞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20%~30%,MYD88 L265基因野生型。结论甲状腺伴显著浆细胞分化的MALT淋巴瘤临床罕见,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和其他淋巴瘤鉴别困难,需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 浆细胞分化 甲状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42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卓长华 应敏刚 +2 位作者 梁寒 臧卫东 陈路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至2008年5月间42例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等资料,并按治疗方式不同划分为单纯根除Hp组(7例)、单纯手术组(9例)、手术+根除Hp...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至2008年5月间42例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等资料,并按治疗方式不同划分为单纯根除Hp组(7例)、单纯手术组(9例)、手术+根除Hp组(20例)、手术+放、化疗组(6例),对各治疗组随访结果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评估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确诊率26.2%(11/42),HP染色阳性率70.6%(24/34)。免疫表型分析证实全部为B细胞性淋巴瘤。全组Cotswolds改良Ann Arbor分期:Ⅰ E2期17例,ⅡE1期16例,ⅡE2期6例,ⅢE期2例,Ⅳ期1例。各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7%、82.4%及43.0%(P=0.027)。结论: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无明显特异性,故初治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较多病理确诊者可首选根除Hp治疗,疗效与手术无异;晚期患者可在术后选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远期生存率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原发淋巴 幽门螺杆菌 免疫表型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