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对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和白介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延琴 李康生 +1 位作者 E.MOZE P.J.NEVEU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探讨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 注射后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降低程度,及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C57BL/6J小鼠经过伸爪取食试验,筛选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鼠和右利鼠,并接受25 mg/kg MPTP腹腔注射连续5天,检测注射后的第1天,第... 为探讨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 注射后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降低程度,及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C57BL/6J小鼠经过伸爪取食试验,筛选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鼠和右利鼠,并接受25 mg/kg MPTP腹腔注射连续5天,检测注射后的第1天,第3天和第14天纹状体内多巴胺及代谢物含量和细胞因子IL-1茁、IL-6的动态水平. 结果表明,无论在左利鼠还是右利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在MPTP注射后每个检测时间点都显著降低,纹状体内IL-1茁水平在第1天显著降低,纹状体内IL-6水平在MPTP注射后每个检测时间点也显著降低. 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左利鼠和右利鼠IL-1茁和IL-6的基础水平有显著不同. MPTP注射后,与右利小鼠相比,左利小鼠有较高的多巴胺翻转降低和较低的细胞因子表达,而且,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与纹状体内IL-6水平呈正相关. 这些结果提示,MPTP诱导多巴胺丢失伴随着黑质纹状体系统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而且,脑不对称有可能通过影响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而进一步影响MPTP诱导的多巴胺降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吡啶 多巴胺 纹状体 白介素6(IL-6) 白介素1(IL-1) 脑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鸡黑色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微嫣 王艺铮 +1 位作者 王晓民 贺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555-2559,共5页
目的探讨乌鸡黑色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C57/B6小鼠分为对照组(n=10)、MPTP模型组(n=12)和乌鸡黑色素治疗组(... 目的探讨乌鸡黑色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C57/B6小鼠分为对照组(n=10)、MPTP模型组(n=12)和乌鸡黑色素治疗组(n=38);乌鸡黑色素治疗组又进一步分为10 mg/kg治疗组(n=13)、30 mg/kg治疗组(n=13)和100 mg/kg治疗组(n=12)。对照组小鼠采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MPTP模型组和乌鸡黑色素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1次/d,共7 d),同时乌鸡黑色素治疗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乌鸡黑色素(10 mg/kg、30 mg/kg和100 mg/kg,1次/d,共7 d)。剔除建模不成功小鼠,最后实际入组小鼠分别为对照组10只、MPTP模型组10只、10 mg/kg治疗组10只、30 mg/kg治疗组9只、100 mg/kg治疗组9只。比较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纤维的表达变化、黑质致密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及纹状体TH水平。结果对照组可见大量呈束状、密集、排列规则有序TH免疫阳性神经纤维;MPTP模型组TH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稀疏、断裂且排列零散无序;乌鸡黑色素治疗组与模型组染色结果相比,仍可见呈束状、较密集、排列较有序的TH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尤其以30 mg/kg治疗组最为明显。MPTP模型组、10 mg/kg治疗组、30 mg/kg治疗组、100mg/kg治疗组黑质致密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治疗组黑质致密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高于MPTP模型组(P<0.05)。MPTP模型组、10 mg/kg治疗组、30 mg/kg治疗组、100 mg/kg治疗组纹状体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治疗组、100 mg/kg治疗组纹状体TH水平高于MPTP模型组(P<0.05)。结论乌鸡黑色素灌胃给药能减缓MPTP诱导的亚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和纹状体TH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丢失,提示口服乌鸡黑色素对于PD模型小鼠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乌鸡黑色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对MPT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
3
作者 周旭 逯冉冉 +2 位作者 任芳丽 彭小雨 杨新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及EGCG低剂量组[25 mg/(kg·d)]和EGCG高剂量组[50 mg/(kg·d)]。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30 mg/(kg·d)制备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检测、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CG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1)在行为学检测中,与模型组比较,经EGCG低、高治疗后小鼠的运动路程和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均P<0.001),经EGCG高剂量治疗组的小鼠在中心路程所占百分比中也呈现出显著优势(P<0.001)。(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突触核蛋白沉积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高剂量组均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沉积(均P<0.001)。(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区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经EGCG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EGCG高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结论EGCG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自噬 自噬-溶酶体途径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波 角建林 +2 位作者 罗婷 冯所芹 孙怀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 【目的】通过运动症状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指标评价皮下和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的树鼩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为PD研究提供理想的树鼩模型。【方法】通过皮下和肌内注射MPTP药液2 mg/kg诱导树鼩PD模型,参考非人灵长类和PD患者运动症状量化评估标准,从震颤、姿势、运动、步态及平衡5个方面建立树鼩PD模型行为评分表,观察树鼩PD运动症状;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树鼩中脑形态学的变化;通过qPCR检测分析树鼩PD模型脑组织中TH和α-syn的mRNA表达。【结果】2种注射方法均在第3次注射后出现典型的PD运动症状,第4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最明显,第7次注射后PD运动症状明显减弱,第15次注射时基本消失;TH和α-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发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黑质均有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α-syn异常增加的现象,均能模拟典型的PD病理学表现。皮下和肌内注射模型组脑组织TH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α-sy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结论】重复皮下和肌内注射2 mg/kg MPTP药液均能诱导树鼩产生较一致的PD典型运动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是较好的树鼩PD模型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MPTP) 帕金森模型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血浆IL-1、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不对称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延琴 李康生 P.J.Neveu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建立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检测血浆IL-6和IL-1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脑不对称的关系。方法:利用区分行为不对称的伸爪取食试验,将C57BL/6J小鼠区分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小鼠和右利小鼠。给小鼠腹腔注射MPTP25... 目的:建立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检测血浆IL-6和IL-1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脑不对称的关系。方法:利用区分行为不对称的伸爪取食试验,将C57BL/6J小鼠区分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小鼠和右利小鼠。给小鼠腹腔注射MPTP25mg/kg,每日1次,连续5日,建立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最后1次注射MPTP后1、3、14d杀鼠取血,采用ELISA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血浆IL-6和IL-1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IL-6水平很低,而模型组小鼠在末次注射MPTP后14d,血浆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且第14天右利小鼠血浆IL6的水平高于左利小鼠IL-6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血浆IL-1的水平也较低,而模型组小鼠在末次注射MPTP后3d,血浆IL-1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且左利小鼠的水平明显高于右利小鼠(P<0.01)。结论:IL-6和IL-1可能参与了MPTP诱导的C57BL/6J小鼠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并与脑不对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 小鼠 帕金森病 IL-6 IL-1 脑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晓晶 张志良 +4 位作者 曲雅勤 翟成伟 杨太权 Wolf-Dieter Rausch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78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P+)对小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在体外建立帕金森病(PD)实验研究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小鼠胚胎(孕14d)中脑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1、1...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P+)对小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在体外建立帕金森病(PD)实验研究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小鼠胚胎(孕14d)中脑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1、1、10和15μmol.L-1)MPP+药物实验组,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化学细胞染色方法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及凋亡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为(875±23)个/孔。在0.1、1、10和15μmol.L-1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612±25)、(586±32)、(459±16)和(435±19)个/孔,与对照组比较,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长度明显减少。Hoechst33342染色发现,对照组中凋亡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5.45±0.29)%,10μmol.L-1MPP+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为(26.97±1.36)%,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0.1、1、10和15μmol.L-1MPP+均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减少,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的程度越显著。MPP+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可能通过凋亡途径所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帕金森病 中脑 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脑内强啡肽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殷盛明 肖昭扬 +4 位作者 高溪 王世伟 于德钦 唐一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了观察1 -甲基- 4 -苯基- 1, 2, 3, 6 四氢吡啶(MPTP)对C57BL/6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强啡肽(DYN)表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给予小鼠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Parkinson病(PD)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PTP处理小鼠爬竿(P<0... 为了观察1 -甲基- 4 -苯基- 1, 2, 3, 6 四氢吡啶(MPTP)对C57BL/6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强啡肽(DYN)表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给予小鼠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Parkinson病(PD)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PTP处理小鼠爬竿(P<0. 01)和游泳(P<0. 01)分数明显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MPTP处理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及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分别明显降低(P<0. 01)和增加(P<0. 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中脑黑质致密部的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 01)。同时在前额叶皮层(P<0. 01 )、背侧海马的CA1区(P<0. 05)和齿状回苔状纤维通路(P<0. 05)、背侧尾核(P<0. 01)的DYN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本实验结果表明:用MPTP处理诱发的PD小鼠模型伴有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并提示前额叶皮层、背侧海马的CA1区、齿状回苔状纤维通路和背侧尾核内DYN表达的增多可能与MPTP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小鼠 空间学习记忆 强啡肽 免疫反应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PARKINSON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茯苓多糖对帕金森模型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贵珍 吴超 +2 位作者 单玲玲 薛宏宇 方雪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PTP注射ICR小鼠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腹腔... 目的: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PTP注射ICR小鼠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腹腔注射给药。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抗超氧阴离子活力以及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P治疗组小鼠纹状体GSH-Px、SOD、CAT、LDH活性及抗超氧阴离子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_2O_2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海马区神经元排列密集有序,细胞间隙减小,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SP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茯苓多糖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MPTP) 帕金森模型 纹状体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行颗粒对3种拟帕金森病震颤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如意 李林 +1 位作者 艾厚喜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建立肌肉震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致 3种拟帕金森病震颤小鼠模型 ,并在此 3种模型上观察健行颗粒的药效学作用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经氧化震颤素和槟榔碱单次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肌肉震颤模型 ;经MPTP 2 0mg/kg连续 8天腹腔注射... 目的建立肌肉震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致 3种拟帕金森病震颤小鼠模型 ,并在此 3种模型上观察健行颗粒的药效学作用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经氧化震颤素和槟榔碱单次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肌肉震颤模型 ;经MPTP 2 0mg/kg连续 8天腹腔注射建立线粒体损伤致震颤小鼠模型。记录震颤素和槟榔碱模型小鼠震颤持续时间 ;观察MPTP模型小鼠爬杆行为及自主活动次数的改变 ,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MPTP模型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在给予震颤素或槟榔碱腹腔注射后出现明显震颤 ,健行颗粒用药组小鼠震颤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 ;对于MPTP小鼠模型 ,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延长 ,运动协调性降低 ,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 ,健行颗粒用药组小鼠爬杆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 ,自主活动数增加 ,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增高。结论槟榔碱及氧化震颤素均能制备良好的肌肉震颤小鼠模型 ,健行颗粒能明显减少模型动物肌肉震颤持续时间 ;对于MPTP腹腔注射拟帕金森小鼠模型 ,健行颗粒能明显缩短其爬杆时间 ,增强小鼠自主活动能力 ,提升小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 氧化震颤素 槟榔碱 1-甲基-4-苯基-1.2 3 6-吡啶 多巴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姚庆和 张华 高国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4-270,共7页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在PD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MPTP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自主活动计数、滚轴实验、游泳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比5种行为学...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在PD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MPTP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自主活动计数、滚轴实验、游泳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比5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平均数与变异系数,观察MPTP对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纤维以及纹状体DA水平的影响。结果给与MPTP后,小鼠行为学计数降低,爬杆实验未能得到检测结果,悬挂实验变异系数很高,结果有明显的偶然性,滚轴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中等,平均数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自主活动计数中移动与站立和游泳实验的平均数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异系数很低,而黑质DA神经元数目减少约58%,纹状体TH-ir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约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PTP所致的C57BL小鼠的神经病理、生化改变与PD患者近似,自主活动计数和游泳实验优于其他行为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行为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莹 唐锁勤 +2 位作者 王静 雷琦 冯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随机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均分为对照组、MPTP模型组、金刚烷胺组(阳性对照,40mg/kg)、和厚朴...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随机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均分为对照组、MPTP模型组、金刚烷胺组(阳性对照,40mg/kg)、和厚朴酚A组(10mg/kg)、和厚朴酚B组(30mg/kg)。观察各组小鼠一般行为的差异,通过自主活动实验测定每只小鼠5min内的活动次数,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检测小鼠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结果①腹腔给予MPTP(30mg/kg)后5min,小鼠出现暂时性躯干震颤、竖毛、尾巴过伸、动作减少等不自主运动,可以判定帕金森病模型复制成功。②MPTP模型组小鼠5min的自主活动次数(102±7次)低于对照组(583±11次,P<0.01),纹状体多巴胺含量(2.10±0.03nmol/g)较对照组(8.72±0.14nmol/g)明显降低(P<0.01)。③和厚朴酚(10、30mg/kg)预处理能明显改善小鼠异常的行为学表现。和厚朴酚A、B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分别为301±13、377±11次)较模型组(102±7次)明显增加(P<0.05);和厚朴酚A、B组小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分别为3.77±0.08、5.22±0.11nmol/g)也较模型组(2.10±0.03nmol/g)明显增加(P<0.01)。结论和厚朴酚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和厚朴酚能营养神经元,促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分化和生长,从而部分恢复多巴胺的合成、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和厚朴酚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模型 动物 神经保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阴丸 牵正散及合方对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和欣 孙红梅 +6 位作者 吴海霞 许红 王媛媛 高誉珊 王志永 葛桂玲 白丽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牵正散组和合方组。采用爬杆法测量小...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阴丸组、牵正散组和合方组。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改变;于造模14天应用高压液相电化学内标法测定前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爬杆实验显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能明显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P<0.05),减少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P<0.01),减轻黑质神经元核膜、线粒体等结构的损伤。但是给药14天后,中药组小鼠相对PD小鼠前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MPTP诱导PD小鼠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补阴丸 牵正散 多巴胺能神经元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小鼠帕金森病造模条件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树民 张琳 +1 位作者 丛树园 于海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6-149,I000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C57BL小鼠分别给与MPTP不同剂量处理,测定...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C57BL小鼠分别给与MPTP不同剂量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竿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高效液相法观察不同模型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爬竿时间延长,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减少和多巴胺含量减少。结论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多巴胺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云朝 林祥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用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动物模型,无论在神经生化和病理组织学特征,还是在运动行为表现方面都酷似人帕金森病(PD),是目前研究PD的理想模型。对MPTP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PD的防治。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对MPTP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子峰 刘江 +4 位作者 周洪霞 张田 张作凤 李冉 张宇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SB239063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抑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化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PTP(30 ... 目的:研究SB239063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抑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化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PTP(30 mg/kg)模型组;SB239063(5 mg/kg)抑制剂组;SB239063(15 mg/kg)抑制剂组;SB239063(25 mg/kg)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于每次注射MPTP前3 h腹腔注射SB23906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生理盐水和DMS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磷酸化p38蛋白激酶(p-p38 protein kinase,p-p38MAPK)之间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小鼠黒质区p38MAPK显著活化,同时伴有TH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SB239063 15 mg/kg与25 mg/kg组均可明显减少TH神经元丢失,而5 mg/kg组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p38MAPK与TH阳性神经元存在共表达。结论:p38MAPK对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SB239063对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38蛋白激酶 酪氨酸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对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樊申元 靳二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揭示运动预防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安静组(C),运动组(E),帕金森模型安静组(P)及帕金森模型运动组(PE),每组8只。E组及PE...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揭示运动预防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安静组(C),运动组(E),帕金森模型安静组(P)及帕金森模型运动组(PE),每组8只。E组及PE组小鼠进行为期8周跑台耐力训练,跑台速度15m/min,坡度为0%,每天运动持续50min,每周6次,周日休息。训练结束后,P组和PE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30mg/kg),C组和E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3d。注射结束1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双侧中脑及纹状体,采用实时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及TH蛋白表达,HPLC技术检测中脑及纹状体组织内DA含量。结果:与C组比,E组小鼠中脑TH蛋白上调(P<0.05),中脑及纹状体DA含量均增加(P<0.05),P组和PE组小鼠TH蛋白及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而P组较PE组相应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与C组比,E组小鼠中脑PINK、PARK2 m RNA及PINK1蛋白表达上调(P<0.05),LC3Ⅱ/Ⅰ比值增加,P组小鼠PINK1m RNA表达下调(P<0.05),PE组小鼠PINK1 m RNA、Parkin蛋白含量及LC3Ⅱ/Ⅰ比值较P组增加。结论:为期3d的MPTP处理可导致小鼠中脑及纹状体TH及DA含量下降,诱导帕金森病发生,耐力训练可缓解这一现象;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模型中脑线粒体自噬水平下降,而耐力训练可作用于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MPTP的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帕金森病 线粒体自噬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MPTP致快速老化小鼠脑损伤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苑振云 王铭维 +3 位作者 顾平 崔冬生 王彦永 耿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EE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降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机制。方法 8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E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EE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降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机制。方法 8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E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养3个月后,EE组和SE组小鼠分别随机分为MPT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20只。MPTP组小鼠皮下注射MPTP(14mg/kg每2h一次,共4次),NS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7天取鼠脑采用RT-PCR方法观测黑质BDNF mR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黑质BDNF免疫反应性的表达。结果 EE+NS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矫正光密度(COD)值均增加(P<0.01)。SE+MPTP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下降(P<0.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下降(P<0.01)。EE+MPTP组与SE+MPTP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增加(P<0.01)。结论 EE能增加SAMP8小鼠黑质区BDNF mRNA及BDNF-ir的阳性表达,降低MPTP对SAMP8小鼠黑质的损伤,对黑质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快速老化小鼠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的比较(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刚 郑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5,419,共4页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帕金森病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必备工具。在众多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为了明确各自特点,作者将两者制备原理...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帕金森病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必备工具。在众多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为了明确各自特点,作者将两者制备原理、制作方式、检测实验、稳定性、难易度等考虑因素进行对比及评价,以期在帕金森病研究中更好选择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 比较 6-羟基多巴胺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灵芝孢子油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蔚文 刘焯霖 +1 位作者 徐浩文 陈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OHDA)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油对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iNOS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建立MPTP小鼠... 目的:对比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OHDA)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油对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iNOS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建立MPTP小鼠模型,C57BL小鼠分为MPTP组、灵芝孢子油+MPTP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皮下注射MPTP共6d,灵芝孢子油+MPTP组在注射MPTP前2d开始鼻饲灵芝孢子油,连续8d,MPTP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2周后断头取中脑腹侧组织。6-OHDA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6-OHDA组、灵芝孢子油+6-OHDA组、正常对照组。用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SD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灵芝孢子油组在造模前3d开始给药,连续10d。6-OHDA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第13天取各组大鼠中脑腹侧组织,用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中脑腹侧iNOS mRNA表达量。结果:MPTP模型中,MPTP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增高,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减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OHDA模型中,6-OHDA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略增多,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两处理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MPTP模型黑质区iNOS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iNOS 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与MPTP的发病机制有关,灵芝孢子油能有效下调iNOS mRNA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羟多巴胺 一氧化氮合酶 灵芝孢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铭维 王全懂 +2 位作者 董巧云 强静 马芹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 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 Hz、刺激强度1.00 T、刺激时间25 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 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 Hz、刺激强度1.00 T、刺激时间25 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验评价小鼠身体协调能力和连续运动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小鼠停留于旋转杆上的圈数(85.89±3.74)、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36.67±3.82)和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258.70±1.06)均高于单纯帕金森病模型组(59.71±8.33,31.67±3.35,152.35±1.64;均P=0.00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受损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及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提高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吡啶 经颅磁刺激 酪氨酸单氧化酶 多巴胺 免疫组织化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