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组学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龙瑞 张建波 +3 位作者 韩卫 朱莉 陈腾 官方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50-656,共7页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目前对于两者的鉴别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等诊断标准,但由于两者高度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客观指标的缺乏,给法医学鉴识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不同于单一组学的局限性,整合组学将多个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已在精神分裂症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初步取得一些应用成果。鉴于MAP和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和整合组学的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以整合组学的策略进行MAP发病机制及法医学鉴识的研究思路,旨在完善对MAP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也为未来整合组学在法医学精准鉴识及有效监测预警方法的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整合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及其潜在神经机制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党珊 李玮 王玮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使用障碍及其造成的精神障碍危害严重,但其潜在神经机制仍不明确,作者就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及其潜在神经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精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患者心理渴求和计划功能的急性影响
4
作者 王东石 雒绍琛 肖娇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s,MUD)患者心理渴求及计划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内交叉设计,招募了40名男性MUD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完成2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任务和对照任务。任务...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急性有氧运动对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s,MUD)患者心理渴求及计划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内交叉设计,招募了40名男性MUD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完成2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任务和对照任务。任务全程监测心率,并每2 min进行1次主观疲劳度评估。在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即刻评估渴求度。任务后使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TOL)任务评估计划功能。使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任务中和任务后即刻,有氧运动任务的渴求度显著低于对照任务。有氧运动后,在中等难度条件下,TOL任务中执行总时间与总计划解决时间显著改善。在高难度条件下,所有TOL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中等强度急性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减缓MUD患者的心理渴求并改善其计划功能,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计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氧运动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 计划功能 伦敦塔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与海洛因使用障碍者脑局部一致性的差异及其精神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 李永斌 +7 位作者 党珊 陈静 李强 朱佳 薛久华 李璇 王玮 李玮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MAUD)者与海洛因使用障碍(heroinusedisorder,HUD)者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的差异及其与精神行为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导致不同精神状况的潜在神经机制...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MAUD)者与海洛因使用障碍(heroinusedisorder,HUD)者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的差异及其与精神行为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导致不同精神状况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收集男性MAUD患者21例,招募人口学资料与之匹配的HUD患者及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s,NC)各21例。3.0 T磁共振设备用于脑影像数据的采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SCL-90)进行精神症状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静息状态下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差异。MAUD组内,采用基于全脑体素的方法分析其脑区与精神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MAUD组焦虑、敌对、偏执及核心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敌对项目显著高于HUD组(P<0.05);HUD组与NC组无显著差异。三组间右侧小脑、右侧额中回、右侧壳核、右颞下回、左额上回、左顶下小叶、左侧丘脑及左侧梭状回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健康组相比,MAUD组ReHo值升高的脑区有:右额中回、右侧颞下回;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左额上回、右壳核;HUD组ReHo值升高的脑区为:右额中回;ReHo值降低的脑区为:左侧丘脑,左侧梭状回,右侧壳核,左顶下小叶。与HUD组相比,相同吸食时间的MAUD组右侧小脑、左额上回ReHo值降低,而右额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丘脑ReHo值显著增高。MAUD组内未发现脑区与精神量表的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与HUD组相比,MAUD组对司职情绪调节、听觉功能及记忆相关脑区的损害更严重,可能是其特殊精神症状发生的潜在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海洛因依赖 精神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脑灰质结构改变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党珊 朱佳 +6 位作者 李强 陈静 刘艳 陈佳杰 李璇 李玮 王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886-892,共7页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使用障碍及其造成的精神障碍危害严重,但其潜在神经机制仍不明确,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MA使用障碍者脑灰质体积变化特征及其与MA所致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脑结构变化角度揭示MA所致...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使用障碍及其造成的精神障碍危害严重,但其潜在神经机制仍不明确,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MA使用障碍者脑灰质体积变化特征及其与MA所致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脑结构变化角度揭示MA所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材料与方法收集20例MA使用障碍者(MA组)与21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被试(healthy controls,HC)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SCL-90)进行精神症状评分,3.0 T磁共振设备用于脑结构影像数据的采集。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比较MA组与HC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分析脑灰质体积与SCL-90各精神症状评分、吸毒情况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HC组相比,MA组右侧小脑半球、左侧额中回、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减少,小脑蚓部、右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增加(P<0.01,AlphaSim校正)。控制年龄、受教育程度、每日吸烟量及吸烟时长后,右侧丘脑灰质体积与每次吸毒量呈负相关关系(r=-0.528,P=0.036),小脑蚓部灰质体积与SCL-90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呈正相关关系(r=0.508,P=0.045),左侧辅助运动区体积与躯体化症状呈正相关关系(r=0.516,P=0.041);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后,两组间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SCL-90各项精神症状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A使用障碍者脑灰质结构出现异常且与每次吸毒量、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及躯体化症状有关,表明其脑灰质结构改变不仅与吸毒剂量有关,同时也可能是精神病症状发生的神经机制之一,有望为MA使用障碍及其精神病症状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脑灰质 精神症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情绪加工障碍的机制及其临床干预方法的整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春光 袁明 +2 位作者 罗贵伶 李勇辉 隋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465,共11页
近年来,在中国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合成毒品使用人数已经超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且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情绪问题是诱发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复吸的重要因素.慢性使用甲基苯丙胺导致前额叶-边缘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及相应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损... 近年来,在中国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合成毒品使用人数已经超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且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情绪问题是诱发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复吸的重要因素.慢性使用甲基苯丙胺导致前额叶-边缘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及相应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损害,是成瘾者出现情绪加工障碍的原因.本文从情绪体验、情绪识别与表达和线索诱发的情绪反应性三个方面总结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情绪加工障碍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神经递质系统神经环路基础.指出易激惹和愤怒攻击行为是甲基苯丙胺成瘾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情绪问题,并进一步总结了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和干预的潜在方法,包括药物手段、神经调控技术、认知与行为治疗等,特别是信息科学和脑科学的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整合多感觉通道的情绪信息,并结合神经调控技术可为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情绪加工障碍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情绪加工障碍 愤怒 攻击 多感觉通道 虚拟现实 神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生活满意度与戒毒意愿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艳玲 张俊杰 +3 位作者 顾琼 于海波 许胜 孙业桓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UD)戒毒者生活满意度、戒毒意愿、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安徽省7所成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MUD戒毒者1173人(男762人,女411人)。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戒毒意愿调查表(WDQ)、贝克抑郁问卷第二版...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UD)戒毒者生活满意度、戒毒意愿、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安徽省7所成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MUD戒毒者1173人(男762人,女411人)。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戒毒意愿调查表(WDQ)、贝克抑郁问卷第二版(BDI-Ⅱ)进行自评式调查。结果:男性戒毒者的WDQ、BDI-Ⅱ总分均低于女性戒毒者(P<0.01或P<0.001)。SWLS总分与WDQ总分负向关联(β=-0.13),BDI-Ⅱ总分与WDQ总分正向关联(β=0.29);BDI-Ⅱ总分在SWLS总分与WDQ总分的关系间有中介效应(效应值=-0.05,95%CI=-0.08~-0.03)。结论: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生活满意度与戒毒意愿和抑郁症状关系密切,女性戒毒者的戒毒意愿和抑郁症状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 生活满意度 戒毒意愿 抑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指南》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芹 孙洪强 +1 位作者 李义庭 陆林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科技伦理治理中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尤其在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领域,体现在对精神自主性的影响、严重精神障碍研究参与者参加研究的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等方面;另外,临床研究中的病耻感、安慰剂应用及心理评估... 科技伦理治理中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尤其在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领域,体现在对精神自主性的影响、严重精神障碍研究参与者参加研究的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等方面;另外,临床研究中的病耻感、安慰剂应用及心理评估的方法等,也使得精神医学伦理审查备受关注。2020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指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七版)对《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指南》在伦理治理背景下的应用进行了修订,对其印发和修订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伦理审查的主体责任、精神医学伦理审查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涉及精神障碍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质量,推动精神医学临床研究的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 人工智能 脑机接口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心理理论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欣 汪程鹏 +2 位作者 胡澄 汪永光 施剑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成瘾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特点,分析ToM加工损害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 目的探讨男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成瘾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社会知觉加工和社会认知加工的特点,分析ToM加工损害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METH-P)、31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男性METH成瘾患者(METH addicts with no psychotic symptoms, METH-NP)及41名男性健康对照者。采用眼区任务(Eyes Task)和失言觉察任务(Faux pas Task)分别评估3组被试的ToM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加工成分,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评估METH成瘾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结果 METH-P组、METH-NP组的眼区任务和失言觉察问题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ETH-P组眼区任务得分低于METH-NP组(P<0.05);METH-P组和METH-NP组失言觉察问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METH成瘾患者眼区任务得分与其BPRS阳性症状分(β=-0.415, P=0.001)有关联。结论男性METH成瘾患者存在ToM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成分损害,METH所致精神病性症状与ToM社会知觉成分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理论 社会知觉成分 社会认知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11
作者 谢思宁 蒋忱冠 +4 位作者 李享佳卉 韩如泉 杨舟 李秉心 石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psychic dysfunction,PN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2020年1月—202... 目的探究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psychic dysfunction,PN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2020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就诊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拟行以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为靶点的DBS手术。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3 min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判定患者术后3 d内是否出现PND(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PN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216例PD患者。DBS术后3 d内出现PND 77例(35.6%),其中包括出现抑郁或其程度加重24例(31.2%),出现焦虑或其程度加重16例(20.8%),认知功能评级下降13例(16.9%),出现谵妄表现24例(3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硬脑膜开放方式、硬脑膜开放时间、术中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改善率、术后颅内气体体积在PND患者与非PND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68,95%CI:1.077~5.657,P=0.033)、术后颅内气体体积(OR=1.217,95%CI:1.096~1.351,P<0.001)是PD患者DBS术后发生P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术中UPDRS-Ⅲ评分改善率为其保护性因素(OR=0.894,95%CI:0.863~0.925,P<0.001)。结论DBS术后PD患者具有较高的PND发生率,性别、术后颅内积气量和PD运动症状改善程度可影响PND发生风险,提示针对性别进行个体化管理、提升手术技巧并加强患者神经精神状态监测在优化DBS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认知与态度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韩燕 徐彬 林晓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98-2802,共5页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的认知与态度,为推进共享决策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支持。方法:于2024年4月—6月,选择淮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的认知与态度,为推进共享决策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支持。方法:于2024年4月—6月,选择淮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的认知、对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的态度多样化、共享决策在严重精神障碍病人中应用的不足及建议3个主题。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普遍认可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参与共享决策的重要性。建议组建多专业团队,健全实施共享决策支持体系,促进共享决策在严重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病人 共享决策 护理人员 认知 态度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治疗精神障碍:如何从“通用性”走向“个性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春风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在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领域,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辅助干预手段,已在多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与康复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于音乐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仍不足,尤其是如何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更具生物... 在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领域,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辅助干预手段,已在多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与康复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于音乐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仍不足,尤其是如何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更具生物学意义的音乐治疗方案,已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新方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笔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分析音乐治疗在精神障碍领域的现状、不足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以脑科学为基础、整合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推动个性化音乐疗法发展的未来展望;同时呼吁进一步加强音乐疗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与实时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深入挖掘音乐的情绪、认知与社会价值,并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推动音乐疗法在精神障碍领域迈向更科学、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精神障碍 个性化 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偲佳 魏燕燕 +2 位作者 钱禛颖 李清伟 王继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精神障碍常与其他躯体疾病共病,已成为全球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精神障碍的管理至关重要。目前,精神障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血液指标和脑部影像;此外,一些客观的表型标志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精神障碍常与其他躯体疾病共病,已成为全球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精神障碍的管理至关重要。目前,精神障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血液指标和脑部影像;此外,一些客观的表型标志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间脑延伸而来,在胚胎发育期间与大脑共同发育。鉴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障碍在病理生理学中的重叠机制,研究视网膜内各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已成为精神障碍研究的新方向。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无创、非接触地对视网膜结构进行显微成像,精确量化各视网膜亚层的厚度。已有研究利用OCT探索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变化,但目前缺乏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将目前已有精神障碍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的研究结果及进展进行总结,发现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的视网膜亚层厚度显著减小。这些发现提示视网膜结构有潜力成为精神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为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情感障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康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5
作者 曹迪 慈勤英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4-716,共13页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是一种采用职业训练和职业支持的服务方法,核心目标是恢复心理社会功能与获得就业,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职业康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体现在职业性与心理性两个方面,也与...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是一种采用职业训练和职业支持的服务方法,核心目标是恢复心理社会功能与获得就业,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职业康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体现在职业性与心理性两个方面,也与个体特征、人际关系、福利政策等因素相关。目前针对职业康复有效性的理论解释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明其作用机制,本文基于复元(recovery)理念和精神障碍群体的疾病特征,分别从认知复元、动机复元、行为复元层面,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职业康复模型。该模型认为,通过强化工作记忆、满足效能需求、提供就业支持等方式,职业康复能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复元,以实现社会融入目标。相较以往模型,其优势体现在凸显再社会化作用、构建系统化机制、纳入心理后果以及对其他精神障碍人群研究的借鉴意义。未来研究应从职业康复的跨文化比较、完善测评工具、开发个性化训练方案等方面进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康复 精神障碍患者 复元理念 职业康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管理专家共识
16
作者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院协会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张庆娥 刘超猛 张新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2-726,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逐渐成为全球性重大健康问题^([1])。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对2007至...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逐渐成为全球性重大健康问题^([1])。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对2007至2016年我国90家医院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0年来我国VTE的住院率从3.2/10万人上升到17.5/10万人^([2])。VTE起病隐匿且致死风险高,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经济负担。该疾病在精神科领域也尤为突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因长期住院、约束保护、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及共病躯体疾病等因素,VTE发生风险较常人更高,其诊疗难度大且缺乏针对性防治策略,导致不良预后风险增加^([3])。本共识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北京医院协会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专业委员会临床研究联盟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张庆娥教授牵头组织。本专家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完成注册(PREPARE-2023CN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评估与减低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胁迫体验的研究
17
作者 李凌宇 刘欣怡 +2 位作者 史佳伟 程艮 邹海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目的 探讨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过程及住院期间的胁迫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0—12月选取15例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 目的 探讨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过程及住院期间的胁迫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0—12月选取15例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分别用以阐述胁迫体验的本质内容、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法:胁迫体验的多维度内容(复杂的情感体验、各异的身体感受、矛盾的认知评价)、胁迫体验的多方面成因(个人准备程度不足、父母沟通程度欠缺、医护管理体系严格)、胁迫体验的分阶段改善(入院治疗前充分沟通、强制干预前耐心告知、强制干预中尊重诉求、强制干预后安慰解释)。结论 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胁迫体验的本质内容复杂,产生原因多样,需多方配合加以改善。因此,父母应尊重子女自我意愿的表露,医护人员尊重患者自主权,构建保护-约束型医患关系模式,协同互助减少强制干预的使用以提高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愿住院 胁迫体验 精神障碍 青少年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晓丹 徐芳芳 +1 位作者 苏中华 郝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白质纤维微结构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40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男性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14个感兴...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白质纤维微结构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40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男性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14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微结构进行扫描,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eacting scale,BPRS)评估其精神病性症状,并与DTI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组左侧前额叶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lanisotropy,FA)降低[(0.42±0.12)vs(.0.46±0.08),P<0.05];胼胝体膝部[(0.79±0.06)vs(.0.76±0.05),P<0.01]、双侧顶叶[(0.76±0.09)vs(.0.71±0.04),P<0.01;(0.74±0.08)vs(.0.71±0.05),P<0.05]、右侧海马[(0.86±0.11)vs(.0.80±0.05),P<0.01]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均升高。患者组左侧顶叶(r=0.44,P<0.01;r=0.47,P<0.01;r=0.37,P<0.05)、右侧海马(r=0.36,P<0.05;r=0.46,P<0.01;r=0.39,P<0.05)ADC值分别与BPRS总分、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左侧顶叶ADC值亦与敌对猜疑因子分正相关(r=0.33,P<0.05)。结论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前额叶白质、顶叶和海马存在白质微结构完整性和连接性异常,且顶叶和海马微结构改变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药物 精神病性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杨雪梅 王红玉 +3 位作者 唐永华 尹成君 余静雅 毕小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诊断为精神障碍的397例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HeLD-14)、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诊断为精神障碍的397例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HeLD-14)、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OHIP-14总分为8(2,14)分。HeLD-14得分与OHIP-14得分呈负相关(r=−0.142,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精神障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甜食、看牙医频次、龋齿及缺牙影响精神障碍患者的OHRQoL(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OHRQoL较差,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口腔健康问题,针对性制定全病程口腔照护方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及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口腔健康 健康素养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精神影像诊断专家共识
20
作者 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韦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7-880,共4页
精神影像学(psychoradiology)是一门结合脑科学、医学影像学和神经精神病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采用多种医学影像技术显示正常和异常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心理行为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认... 精神影像学(psychoradiology)是一门结合脑科学、医学影像学和神经精神病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采用多种医学影像技术显示正常和异常精神状态以及神经心理行为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带来契机[1]。为进一步推动精神影像学科的发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智能影像与多组学技术研究”项目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共识撰写小组,根据牛津大学循证医学证据2011标准(OCEBM 2011)制定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标准,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影像指标与诊断路径等达成共识,以期提升AD诊断的同质化水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精神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