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铝/甲基乙烯基硅橡胶/EBA复合材料的辐照交联制备及协同阻燃性能
1
作者 谢聪 陈秀玲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168,共8页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探索了不同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添加氢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添加硅橡胶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比例内保持不变,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急剧下降;硅橡胶可以改善氢氧化铝与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但添加过量的硅橡胶会导致复合材料均匀性变差;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过量的硅橡胶会降低热稳定性;随着硅橡胶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显著提高,但只有硅橡胶时,极限氧指数下降;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佳质量比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氢氧化铝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协同阻燃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射交联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塑弹性体的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志前 吕建平 +2 位作者 谢飞 王亚柯 汤存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75,共4页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VQ/LLDPE)热塑弹性体进行辐射交联改性,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和热延伸测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考察其交联特性及相关力学性能。实...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VQ/LLDPE)热塑弹性体进行辐射交联改性,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和热延伸测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考察其交联特性及相关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含量随光引发剂用量先增加后减小,在1%时出现极大值88%。凝胶含量随着辐照时间快速增加,当辐照时间为6s时,凝胶含量可以达到89%。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和热延伸率逐渐下降。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紫外光交联提高了MVQ和LLDPE两相的相容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紫外光交联可使材料的熔点从124.6℃下降到112.3℃,熔融焓由39.09 J/g下降到32.22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紫外光交联 凝胶含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电离总剂量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玉展 蔡震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172,共5页
甲基苯基乙烯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防震等独特优势,在航天器的减震、密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电离总剂量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甲基苯基乙烯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防震等独特优势,在航天器的减震、密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电离总剂量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变化规律以1×106 Gy(Si)剂量点为分界点。低于该剂量,拉伸和撕裂随剂量增加快速下降;高于该剂量时,随辐照剂量增加,拉伸强度出现一定程度反弹,呈现出宽"U"形,而撕裂强度则是先增加后下降。拉断伸长率和邵氏硬度A随辐照剂量增加分别出现快速下降和增加,最终接近饱和。最后,从辐射交联和裂解方面讨论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电离总剂量效应的潜在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 力学性能 总剂量效应 辐射交联 辐射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D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的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运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0,共3页
通过室温下共混的方法制备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和沉淀法白炭黑(SiO_2)的混炼胶,在150~180℃下实现混炼胶和低密度聚乙烯(PE-LD)的熔融共混,制备出改性硅橡胶。研究结果表明,PE-LD 的加入可显著改变混炼胶的性能,随着 PE-LD 与混炼... 通过室温下共混的方法制备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和沉淀法白炭黑(SiO_2)的混炼胶,在150~180℃下实现混炼胶和低密度聚乙烯(PE-LD)的熔融共混,制备出改性硅橡胶。研究结果表明,PE-LD 的加入可显著改变混炼胶的性能,随着 PE-LD 与混炼胶的质量比的增加,材料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和体积电阻率明显提高,但耐热老化性能下降,材料硬度增加。PE-LD 与混炼胶的质量比在30/100~40/100之间时,可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硅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沉淀法白炭黑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化学交联及溶胶与凝胶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铭钧 章士杰 庄起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9-54,共6页
研究了二甲基及乙烯基含量不同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化学法交联的凝胶生成动力学及凝胶溶胶分配关系。在化学法交联过程中,溶胶平均分子量及单位交联剂量的交联度均是交联剂量的减函数。从溶胶与凝胶分配关系可知,二甲基硅橡胶的交联为... 研究了二甲基及乙烯基含量不同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化学法交联的凝胶生成动力学及凝胶溶胶分配关系。在化学法交联过程中,溶胶平均分子量及单位交联剂量的交联度均是交联剂量的减函数。从溶胶与凝胶分配关系可知,二甲基硅橡胶的交联为无规过程,ln((1-S)/S]~Ⅰβ为线性关系,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不能以无规过程来描述,ln[(1-S)/S]~Ⅰβ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化学交联 甲基乙烯基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卫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用顺丁橡胶(BR)、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共混的方法,研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共混材料.通过样品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的测定,确定共混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 用顺丁橡胶(BR)、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共混的方法,研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共混材料.通过样品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的测定,确定共混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测试手段,研究了并用胶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BR/ACM/MVQ并用胶的相容性好于ACM/MVQ的相容性,BR能够与ACM和MVQ形成交联网络.BR的加入改善了ACM/MVQ的相容性,增大的相界面积和分子链段的运动,降低了BR/ACM/MVQ的玻璃化温度(tg),同时,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法的电场强度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英 高婷 刘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47-3553,共7页
在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强电场所引发的放电加剧了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的老化。其基材聚合物--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电场下的微观结构特征是绝缘材料性能强弱的关键基础。文中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分子模型,从原子层... 在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强电场所引发的放电加剧了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的老化。其基材聚合物--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在电场下的微观结构特征是绝缘材料性能强弱的关键基础。文中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分子模型,从原子层面研究了恒定电场对硅橡胶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硅橡胶分子在恒定电场下的初始反应特征为甲基和乙烯基原子剧烈振动,化学键缩短,相邻基团相互靠近,生成数量不等的-Si-Si-键,促进硅橡胶分子螺旋化收缩,分子中部凸起呈现"倒U形";高场强使硅橡胶分子总能量大幅度下降,尤其对分子势能破坏更严重,致使分子结构收缩降解;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分子链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说明较强电场会使硅橡胶材料的刚度变大,脆性变强,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加速老化。研究成果可为硅橡胶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宏观特征之间的联系建立理论基础,进而为复合绝缘子用基材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分子动力学 恒定电场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蒙脱土/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哲 曹留烜 李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7-594,共8页
采用优化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KH550-GO);将其与蒙脱土(MMT)复合成二元填料添加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中,得到了KH550-GO/MMT/MVQ复合材料.研究了KH550-GO和MMT的纳米... 采用优化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KH550-GO);将其与蒙脱土(MMT)复合成二元填料添加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中,得到了KH550-GO/MMT/MVQ复合材料.研究了KH550-GO和MMT的纳米片层复合现象以及KH550-GO/MMT二元填料的添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后的水溶液中,KH550-GO和完全剥离的MMT可以形成复合纳米片层结构;与纯MVQ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KH550-GO/MMT(质量比为3∶2)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1.83MPa,极限氧指数(LOI)从30.8%提高到38.5%,残炭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炭层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烯 蒙脱土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硫化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芳 师文博 刘超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50,共5页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混炼胶、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主基体,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两者的简单共混物及动态硫化共混物。考察了橡塑比对简单共混物及动态硫化产物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动态硫化对VMQ/POE力学性能、微观...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混炼胶、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主基体,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两者的简单共混物及动态硫化共混物。考察了橡塑比对简单共混物及动态硫化产物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动态硫化对VMQ/POE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能够有效提高VMQ/PO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随着硅橡胶用量的增加,VMQ/POE动态硫化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和扯断永久变形都逐渐降低;橡塑共混比在30/70~60/40之间时,简单共混物的微观形貌从“海-岛”结构逐步发展为共连续相结构,而动态硫化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则始终为“海-岛”两相结构;动态硫化使VMQ/POE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乙烯-辛烯共聚物 简单共混物 动态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永岩 朱晓蒙 +2 位作者 杨翰 高文敬 段盛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78,85,共6页
研究了动态硫化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BS/MVQ)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含量硫化剂对ABS/MVQ共混物流变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使共混体系黏度增大,流体假塑性增强,流动性下... 研究了动态硫化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BS/MVQ)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含量硫化剂对ABS/MVQ共混物流变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使共混体系黏度增大,流体假塑性增强,流动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DHBP)用量的增大,共混体系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动态硫化使ABS/MVQ体系的相容性变好,成炭量增加;当硫化剂含量为0.04%时,ABS/MVQ体系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硫化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2 5-二甲基-2 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硅油对纯化学发泡硅橡胶泡沫性能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长生 聂福德 +1 位作者 赵祺 石耀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11,共3页
乙烯基硅油有较高的乙烯基含量 ,能够提供给硅橡胶泡沫体系更多的活性官能团 ,提高交联效率 ,增加局部交联密度。通过加入乙烯基硅油 ,提高了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密度、硬度和开孔率 ,改善了硅橡胶泡沫的压缩性能 。
关键词 乙烯基硅油 硅橡胶泡沫 开孔率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纯化学发泡方法 压缩应力松弛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硅橡胶为助乳化剂的MMA/BA细乳液共聚合——水溶性引发体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倪沛红 李洁爱 +2 位作者 余樟清 路建美 朱秀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3-508,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乙烯基硅橡胶为助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细乳液共聚合反应。结果表明,温度、助乳化剂分子量、助乳化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不同助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和...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乙烯基硅橡胶为助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细乳液共聚合反应。结果表明,温度、助乳化剂分子量、助乳化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不同助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颗粒大小均有影响。对常规乳液聚合与细乳液聚合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测定了聚合物胶乳的耐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BA 细乳液共聚合 水溶性引发体系 助乳化剂 乙烯基硅橡胶 聚合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补强硅橡胶包埋18-甲基炔诺酮的释放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春雪 盛京 马季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7-599,共3页
The medical grade poly(vinylmethyl siloxane)(PVMS) and silica filled PVMS were crosslinked with benzoyl peroxide(BPO). The glass transition of the crosslinked silicone rubber was evaluated by measurment of thermally s... The medical grade poly(vinylmethyl siloxane)(PVMS) and silica filled PVMS were crosslinked with benzoyl peroxide(BPO). The glass transition of the crosslinked silicone rubber was evaluated by measurment of 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TSC). The releasing rate of 1 norgestrel(LNG) through the membrane of th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 in saturated physiological salt solution and that from the intrauterine device(IUD)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ug deli very behavour was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e of PVMS molecules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the content of BPO and silica used in vulcanization of PVMS. The burst effect at first stage of drug delivery was observed probably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NG and macromolecules. The releasing curve of LNG from IUD could be kept constant for period of half a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行为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交联 左旋-18-甲基炔诺酮 包埋 药物释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微球/硅橡胶泡沫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晓晴 文庆珍 +1 位作者 朱皓 朱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2156,2162,共6页
采用物理发泡法,以可膨胀微球(EM)为发泡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体,制备了EM/MVQ泡沫隔热材料,探究了发泡温度和发泡剂用量对硅橡胶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体式显微镜、导热系数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泡沫隔... 采用物理发泡法,以可膨胀微球(EM)为发泡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为基体,制备了EM/MVQ泡沫隔热材料,探究了发泡温度和发泡剂用量对硅橡胶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体式显微镜、导热系数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泡沫隔热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可膨胀微球最合适的发泡温度为100℃;随着发泡剂用量的增加,EM/MVQ泡沫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拉伸强度均下降。当发泡剂用量为20g/100g MVQ时,EM/MVQ泡沫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505 W/(m·K),拉伸强度为1.0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微球(EM)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 泡沫 隔热材料 物理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射场中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玮 傅依备 +1 位作者 邢丕峰 王和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研究了室温下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中60 Coγ射线对柔性开孔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 (FTIR)、扫描电镜 (SEM )、裂解色谱 质谱联用仪 (PGC/MS)以及热失重分析仪 (TG)等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同... 研究了室温下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中60 Coγ射线对柔性开孔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 (FTIR)、扫描电镜 (SEM )、裂解色谱 质谱联用仪 (PGC/MS)以及热失重分析仪 (TG)等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同时使用色质联用仪 (GC/MS)对辐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分析 ,并且测定了空气中辐照试样的凝胶含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以及在室温下试样的压缩性能、应力松弛率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化学交联后的硅泡沫材料在低剂量 ( 2× 1 0 5Gy)下发生了第二次交联 ,但随剂量的进一步提高 ,则以辐射降解为主。经不同剂量辐照以后 ,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 γ射线辐射 辐射效应 力学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橡胶宽温域阻尼材料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珣 李涛 +2 位作者 陶刚 郭建华 蒋智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了制备基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的宽温域阻尼材料,本文以MVQ作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VQ/萜烯树脂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其阻尼性能与松弛特性及橡胶基体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动态力学分析表明,共混材料两个转变峰之间的阻尼因子(... 为了制备基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的宽温域阻尼材料,本文以MVQ作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VQ/萜烯树脂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其阻尼性能与松弛特性及橡胶基体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动态力学分析表明,共混材料两个转变峰之间的阻尼因子(tanδ)明显提高。通过核磁交联密度仪分析,发现加入萜烯树脂使该材料自由链段含量增加,MVQ的交联密度降低,导致链段运动的松弛时间增加,这是提高该材料阻尼性能的主要原因。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60~200°C的温度范围内tanδ〉0.25。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阻尼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还制备了MVQ/萜烯树脂/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三元共混型复合材料,当MVQ/AEM为60/40时,有效阻尼(tanδ〉0.3)温域达到192℃(-7~185℃),达到了宽温域高阻尼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萜烯树脂 乙烯丙烯酸酯橡胶 宽温域 高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基硅藻土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尚涛 刘义博 +3 位作者 刘宇 赵铁薇 刘先黎 王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24-8027,共4页
采用钛酸脂偶联剂活化硅藻土颗粒表面并探讨其活化机理,制备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硅藻土表面和复合材料断口进行表征。研究了纯硅橡胶和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初步分析了压缩变形机理。结果显示... 采用钛酸脂偶联剂活化硅藻土颗粒表面并探讨其活化机理,制备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硅藻土表面和复合材料断口进行表征。研究了纯硅橡胶和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初步分析了压缩变形机理。结果显示,活化后硅藻土的平均活化度为98%,硅藻土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变形回弹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钛酸脂偶联剂 压缩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艳平 耿浩然 +2 位作者 顾艺 曹峥 陶国良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0,共5页
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改性蒙脱土(MMT),考察了室温混炼及熔融混炼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MMT及MVQ/MMT-D1821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热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MT层间距由1.25nm扩大到了3.97nm,熔融混炼比室... 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改性蒙脱土(MMT),考察了室温混炼及熔融混炼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MMT及MVQ/MMT-D1821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热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MT层间距由1.25nm扩大到了3.97nm,熔融混炼比室温混炼更有利于形成插层结构,且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更大,当MMTD1821含量为30份(质量份,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6.0 MPa,但材料的热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蒙脱土 改性 插层 熔融混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玮 赵士贵 张建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印模材料可以用于口腔外科整形如假牙修复、烤瓷等整形术。其主要成分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故也称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Vinyl Polydimethyl Siloxane,以下简称VPS)印模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印模精度高、尺寸稳定...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印模材料可以用于口腔外科整形如假牙修复、烤瓷等整形术。其主要成分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故也称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Vinyl Polydimethyl Siloxane,以下简称VPS)印模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印模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概括介绍了VPS印模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硅橡胶 口腔印模材料 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白炭黑表面改性及对发泡硅橡胶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邵水源 鲁杰 杜珣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1,共4页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体,加入表面改性后的气相法白炭黑及其他助剂制得发泡硅橡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活性指数对白炭黑改性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了加入改性白炭黑后发泡硅橡胶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分析对其耐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体,加入表面改性后的气相法白炭黑及其他助剂制得发泡硅橡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活性指数对白炭黑改性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了加入改性白炭黑后发泡硅橡胶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分析对其耐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白炭黑用偶联剂KH560改性后活性指数由82.3%提高到93.1%,添加改性白炭黑40%(wt,质量分数)时发泡硅橡胶综合性能最优,其抗撕强度为4.8823N/mm、拉伸强度为0.697MPa、断裂伸长率为498.63%、表观密度为0.553g/cm^3、邵氏硬度为18.26HA,落球回弹率为31.70%,热稳定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KH560 气相法白炭黑 发泡硅橡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