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顾玲玲 吴萌 +1 位作者 朱善元 王安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Ⅰ)的主要结构蛋白VP1,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DHAV-ⅠSH株VP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B-VP1,将...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Ⅰ)的主要结构蛋白VP1,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DHAV-ⅠSH株VP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B-VP1,将其转化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后,构建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VP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rBacmid-VP1转染昆虫细胞Sf 9,制备含有DHAV-ⅠV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VP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VP1大小约27 ku,能与DHAV-ⅠVP1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P1能与DHAV-Ⅰ全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细胞内出现较强的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DHAV-Ⅰ主要结构蛋白V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 VP1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分泌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Ⅰ~Ⅳ/区)的基因克隆及其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华 寿成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5-630,共6页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将抗血管形成的因子导入体内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重要策略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阻断VEGF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成为抗血管形成的重要靶...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将抗血管形成的因子导入体内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重要策略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阻断VEGF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成为抗血管形成的重要靶点 .通过RT PCR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克隆了VEGF受体Flt 1的信号肽及胞外Ⅰ~Ⅳ区cDNA ,即可溶性sFlt 1的cDNA片段 .利用Ad Easy体系 ,在细菌BJ5 183中同源重组后 ,转染包装细胞 2 93,成功包装出重组flt 1腺病毒 ,利用它可有效地感染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株MGC80 3.经RT PCR ,免疫沉淀及免疫印迹等不同方法检测表明 ,被感染细胞能表达并分泌Flt 1的胞外区蛋白 ,为后续进行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分泌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LT-1 基因克隆 病毒载体 构建 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及其与HBeAg血清学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红 周智 杨玉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CHB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恩替卡康治疗的35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CHB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恩替卡康治疗的35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恩替卡韦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m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35例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HBeAg转换18例,HBeAg未转换17例。与HBeAg未转换组相比,HBeAg转换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T细胞PD-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T细胞表面PD-1、CD8^+T细胞表面PD-1与HBV DNA载量、ALT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而治疗后CD4^+、CD8^+T细胞表面PD-1与HBV DNA载量、AL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PD-1可作为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病毒 外周血T淋巴细胞 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缪希莉 梅四清 高贵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研究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中不同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HIV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CD3^+CD4^+CD8-、CD3^+CD4-CD8^+、C... 目的:研究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中不同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HIV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CD3^+CD4^+CD8-、CD3^+CD4-CD8^+、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含量以及PD-1/PD-L1表达量。结果:HIV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数目、百分比以及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细胞数目及百分比、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表面PD-L1和PD-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表面PD-L1、PD-1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HIV组病毒载量越大,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百分比越低,CD3^+CD4-CD8^+、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百分比以及CD4^+T细胞表面PD-1/PD-L1阳性百分比越高。结论: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的免疫特征是CD4^+T细胞数目减少、CD8^+T细胞数目增多且CD4^+CD25^+Treg细胞的绝对含量减少、相对含量增多,PD-1/PD-L1途径是HIV作用于CD4^+T细胞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夏迪 钱倩 +5 位作者 刘志成 谭鸣鸣 丁媛 苏欣 孙文逵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ndritic cell-associated C-type lectin-1,Dectin-1)是介导抗真菌天然免疫的重要受体之一。文中旨在构建表达小鼠Dectin-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扩增、纯化获得高浓度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将PCR扩增的... 目的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ndritic cell-associated C-type lectin-1,Dectin-1)是介导抗真菌天然免疫的重要受体之一。文中旨在构建表达小鼠Dectin-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扩增、纯化获得高浓度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将PCR扩增的目的片段CLEC7A-p IRES2-EGFP重组到中间载体p DONR221上,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 AD/CMV/V5-DEST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 AD-CLEC7A-p IRES2-EGFP,经Pac I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收获重组腺病毒p AD-CLEC7A-p IRES2-EGFP;利用HEK293细胞大量扩增腺病毒;并进行重组腺病毒的滴度测定;用荧光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转染重组腺病毒组(Dectin-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HEK293细胞)和转染空病毒组(空病毒转染HEK293细胞)中Dectin-1基因的表达。结果菌落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腺病毒含有Dectin-1基因,腺病毒滴度为5×1011IU/m 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PCR检测到转染重组腺病毒组Dectin-1表达量是转染空病毒组的8677.25倍。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较高浓度的Dectin-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体内外研究Dectin-1高表达在宿主抗真菌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 CLEC7A基因 病毒载体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丽敏 王燕 +4 位作者 崔贝贝 林敏 张磊 左玉柱 王家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为研究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将VP1-VP4蛋白负载经TLR2/TLR4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或清道夫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脱颗粒现象,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 为研究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将VP1-VP4蛋白负载经TLR2/TLR4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或清道夫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脱颗粒现象,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在负载VP1-VP4蛋白15和30min时P815细胞脱颗粒数目均极显著低于重组VP1-VP4蛋白组(P<0.001)。在负载VP1-VP4蛋白24h时,各抑制剂处理组的TNF-α含量均极显著低于VP1-VP4蛋白组(P<0.001),其中以甘露糖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含量最低。这表明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主要通过清道夫受体识别FMDV VP1-VP4并引起脱颗粒现象的发生,而甘露糖受体和TLR2/TLR4识别FMDV VP1-VP4则是引起P815细胞分泌TNF-α的主要模式识别机制,其中以甘露糖受体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 脱颗粒 Α-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SHP敲减抑制BMP9诱导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谦 李丽 +4 位作者 王玉凤 冯巧灵 吉彩霞 刘晓骅 罗进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尚不清楚.本研究证明,SHP参与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RT-PCR结合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蛋白揭示,异位表达BMP9上调了SHP在C3H10T1/2细胞中的表达.小干扰RNA敲减SHP基因在C3H10T1/2细胞的表达下调了成骨相关基因Runx2、Id1、Id2及CTGF的表达,而过表达BMP9则可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显示,敲减核受体SHP基因可抑制BMP9的成骨分化作用,而过表达BMP9可部分消除SHP敲减导致的成骨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核受体SHP为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所必需.究竟BMP9如何上调SHP基因表达,以及SHP究竟通过何种机制上调BMP9下游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SHP 重组腺病毒 小干扰RNA 骨形态发生蛋白9 C3H10T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CAR的表达对E1B缺失腺病毒抗瘤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袁中玉 管忠震 +1 位作者 张力 徐瑞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类型膀胱癌细胞株表达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ndadenovirusreceptor,CAR)与E1B缺失腺病毒(H101)体外感染力及体内抗瘤活性的关系。【方法】体外通过流式细胞仪法(FCM)检测不同组织类型膀胱癌细胞株表面CA...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类型膀胱癌细胞株表达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ndadenovirusreceptor,CAR)与E1B缺失腺病毒(H101)体外感染力及体内抗瘤活性的关系。【方法】体外通过流式细胞仪法(FCM)检测不同组织类型膀胱癌细胞株表面CAR表达,用MTT法测定病毒对它们的抑制率,以观察CAR表达与H101感染力的关系;利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101对不同移植瘤的抗瘤活性。【结果】膀胱癌细胞上CAR的表达量与H101的感染力呈正相关(r=0.952);动物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H101对CAR表达高的SCaBER移植瘤的抑制率较高,有效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结论】膀胱癌细胞株上不同的CAR表达可直接影响H101的体内外抗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E1B缺失腺病毒 CAR受体 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1-WT及GIT1-Y293F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成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林俊安 李翔 +1 位作者 张宁 殷国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设计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野生型(WT)及点突变型(Y293F)慢病毒载体,探讨293位点对GIT1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CR从小鼠cDNA文库中扩增GIT1-WT,将其连接到... 目的:设计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野生型(WT)及点突变型(Y293F)慢病毒载体,探讨293位点对GIT1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CR从小鼠cDNA文库中扩增GIT1-WT,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LJM-GFP中,构建质粒PLJM-GFP-GIT1-WT,测序鉴定。利用TaKaRa MutanBEST Kit试剂盒,对PLJM-GFP-GIT1-WT进行定点突变,构建质粒PLJM-GFP-GIT1-Y293F,测序鉴定。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293T,获取病毒上清感染培养至第4代的小鼠成骨细胞。划痕愈合试验检测成骨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LJM-GFP-GIT1-WT与PLJM-GFP-GIT1-Y293F。划痕愈合试验观察,与PLJM-GFP-GIT1-WT相比,PLJM-GFP-GIT1-Y293F明显抑制成骨细胞迁移。结论:GIT1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293位点适时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 成骨细胞 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抑制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婷 张翔 +2 位作者 张晓 杨安钢 张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通过短发夹RNA(shRNA)下调小鼠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DDR1下调后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针对鼠的DDR1基因设计并合成2对shRNA干涉序列连入p LKO.1慢病毒表达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 目的通过短发夹RNA(shRNA)下调小鼠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DDR1下调后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针对鼠的DDR1基因设计并合成2对shRNA干涉序列连入p LKO.1慢病毒表达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表达shRNA的重组病毒,用获得的病毒感染4T-1细胞,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并建立稳定细胞系。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确定DDR1基因的下调效果。利用TranswellTM小室迁移实验观察DDR1下调后的4T-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经测序鉴定后,成功构建了慢病毒p LKO-sh DDR1-1、p LKO-sh DDR1-2以及阴性对照慢病毒p LKO-sh NT。用重组病毒感染4T-1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DDR1基因的明显下调。TranswellTM小室实验显示,与感染p LKO-sh NT的对照细胞相比,感染p LKO-sh DDR1-1和p LKO-sh DDR1-2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下调DDR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 病毒载体 迁移 4T-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相关受体α对沉默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MG63细胞和骨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少津 万雷 +2 位作者 乔荣勤 黄宏兴 柴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可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文章研究ERRα对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骨硬化蛋白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MG63细胞用包装好的沉默DKK1、沉默Sost腺病毒...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可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文章研究ERRα对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骨硬化蛋白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MG63细胞用包装好的沉默DKK1、沉默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后分为空白对照组、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再用过表达ERRα干预上述转染的各组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ERRα干预沉默DKK1组、ERRα干预沉默Sost组、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应用MTT法检测MG63细胞的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流式分析MG63细胞的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骨保护蛋白(OPG)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ERRα干预沉默DKK1组、ERRα干预沉默Sost组、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5.61)%、(118.89±4.72)%、(123.31±8.17)%、(139.72±9.18)%、(100.00±7.17)%、(131.07±8.17)%、(125.29±9.46)%、(145.98±6.51)%,ALP活性分别为(5.89±0.12)、(6.69±0.23)、(8.92±0.37)、(9.47±0.31)、(7.10±0.38)、(7.82±0.21)、(8.02±0.26)、(9.82±0.21)U/μL,Ca2+浓度分别为(123.48±2.95)、(77.81±7.06)、(64.22±7.67)、(50.81±4.76)、(80.02±14.50)、(38.06±7.66)、(26.72±6.54)、(12.92±2.75)nmol/L。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较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活性和ALP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而ERRα干预空载腺病毒组较空白对照组ALP活性提高,Ca2+浓度降低(P<0.05)。ERRα干预沉默DKK1组较沉默DKK1组细胞,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较沉默(DKK1+Sost)组MG63细胞活性和ALP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ERRα干预沉默Sost组较沉默Sost组MG63细胞活性升高,Ca2+浓度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MG63中LRP5、BMP2、OPN、OPG蛋白表达升高(P<0.05);沉默DKK1组MG63中LRP5、OPG蛋白的表达亦升高(P<0.05)。ERRα干预沉默DKK1组较沉默DKK1组细胞,ERRα干预沉默(DKK1+Sost)组较沉默(DKK1+Sost)组MG63中LRP5、BMP2、OPN、OPG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ERRα干预沉默Sost组较沉默Sost组LRP5、BMP2、OPG蛋白亦升高(P<0.05)。结论 ERRα可调节骨LRP5、BMP2、OPN、OPG蛋白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DKK1 骨硬化蛋白 成骨细胞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miR-34a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12
作者 战盈瑾 周杰 +3 位作者 臧辰禧 马嘉霖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LCDV-cn致病机制解析和淋巴囊肿病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茎环RT-PCR获得cid-miR-34a,并测序鉴定;采用定量PCR(qRT-PCR)测定cid-miR-34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cid-miR-34a的调控因子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靶基因;转染cid-miR-34a mimic过表达cid-miR-34a,转染cid-miR-34a inhibitor抑制cid-miR-34a表达,并用qRT-PCR检测cid-miR-34a、lncRNA、靶基因和LCDV-cn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结果】cid-miR-34a长度为22 bp,保守性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34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72 h达峰值后下降。lncRNA LRP1靶向结合cid-miR-34a,并调控cid-miR-34a的释放,且cid-miR-34a靶向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rp1的表达,lncRNA LRP1、cid-miR-34a和靶基因lrp1形成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LCDV-cn感染GCO后,lncRNA LRP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LCDV-cn的感染呈正相关。过表达cid-miR-34a后,lrp1表达量降低,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降低;抑制cid-miR-34a表达后,lrp1表达量升高,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升高。【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调控着病毒感染和复制。lncRNA LRP1竞争性结合cid-miR-34a,cid-miR-34a靶向抑制lrp1的表达,LRP1又发挥着促进LCDV-cn复制和疾病发展的作用。cid-miR-34a、lncRNA LRP1和lrp1均是抑制LCDV-cn感染和治疗淋巴囊肿病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 cid-miR-34a 长非编码RN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小鼠巨细胞病毒肺炎Tol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思 陈玉玲 +2 位作者 左丽娜 张文辉 乔月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肺炎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干扰素γ(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辛伐他汀干预MCMV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肺炎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干扰素γ(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辛伐他汀干预MCMV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NC)组、MCMV感染组和辛伐他汀干预(SMV1、SMV2和SMV3)组。SMV1、SMV2和SMV3组分别在腹腔注射MCMV前7 d、与MCMV同时和MCMV感染后3 d给予辛伐他汀(50 mg·kg^(-1)·d^(-1),均连续给药7 d)灌胃,NC组及MCMV组分别予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检测MCMV DNA的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2的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中IFN-γ和MCP-1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MCMV组肺组织病理染色显示肺泡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宽,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TLR-2的表达增加,MCMV DNA含量升高,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FN-γ和MCP-1明显增多(P<0.05)。辛伐他汀干预后,与MCMV组相比,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前减轻,TLR-2的表达下降(P<0.05),MCMV DNA含量降低(P<0.05),炎性因子IFN-γ和MCP-1明显下降(P<0.05),且SMV1组TLR-2的表达量及MCMV DNA含量下降较SMV2和SMV3组更明显(P<0.05),而SMV2和SMV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辛伐他汀干预通过下调TLR-2信号通路而降低TLR-2的表达,减少IFN-γ和MCP-1的分泌,并抑制MCMV DNA的复制,从而使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得以减轻;且提前给予辛伐他汀干预对预防MCMV的感染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细胞病毒 TOLL样受体2 干扰素Γ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刺激小胶质细胞后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MCP-1、TNF-α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坤 王国玮 王振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丙型肝炎病毒(HCV)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后Toll样受体9(TLR9)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MCP-1(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小胶质细胞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应细胞...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丙型肝炎病毒(HCV)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后Toll样受体9(TLR9)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MCP-1(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小胶质细胞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分为HCV阳性血清组、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例细胞样本。在12h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9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MCP-1和TNF-α的含量,并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BV2细胞均有TLR9蛋白的表达,HCV阳性血清组中TLR9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P<0.01);正常人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HCV阳性血清组MCP-1和TNF-α含量高于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P<0.01);且HCV阳性血清组TLR9蛋白的表达量与MCP-1和TNF-α的分泌可能呈正相关。结论:HCV阳性血清刺激可使体外培养的BV2细胞表达TLR9蛋白增高,且可能诱导了MCP-1和TNF-α的分泌。TLR9蛋白可能参与了HCV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早期固有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2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TOLL样受体9 TNF-Α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联蛋白受体介导的病毒感染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建勇 独军正 +5 位作者 高闪电 林彤 邵军军 丛国政 伏小平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关键词 整联蛋白 受体介导 病毒表面 感染作用 细胞间黏附分子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黏附分子-1 呼肠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加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易立 脱厚珍 +2 位作者 赵日光 王得新 冯子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CMV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高脂饮食apoE-/-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经腹腔感染MCMV,分别在感染后14周、18周和24周截取主动脉;另1组不感染MCMV。通过HE染色观察2组动物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数目、分级和内膜/中膜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动脉壁和唾液腺中的MCMV含量以及LOX-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研究显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明显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该作用逐步减弱。小鼠动脉壁中没有MCMV mRNA的表达。血浆MCMV抗体含量、唾液腺MCMV DNA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没有相关性。感染后14周,病毒组LOX-1mRN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可以明显加重apoE-/-小鼠主动脉AS病变,并使重度AS病变提前出现,但在血管壁局部并无MCMV活动性感染的证据。MCMV感染后可增加动脉壁LOX-1基因表达,LOX-1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和敲减adipophilin对细胞内ERK1/2活性、PPARγ表达和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清南 戴志兵 +6 位作者 刘志强 唐朝克 田国平 戴肖松 何求 叶玲 袁中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2-1144,共13页
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表明,adipophilin通过ERK1/2-PPARγ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为了研究高表达和敲减adipophilin是否影响RAW264.7细胞内ERK1/2的活性、PPARγ的表达以及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从而进一步证实这一通路,阐明adipop... 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表明,adipophilin通过ERK1/2-PPARγ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为了研究高表达和敲减adipophilin是否影响RAW264.7细胞内ERK1/2的活性、PPARγ的表达以及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从而进一步证实这一通路,阐明adipophilin促进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重组pQCXIP-HA-Adipophilin和pSuper-retro-adipophilin 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经酶切检测证实,并用SofastTM介导转染到包装细胞PA317中,经培养后释放逆转录病毒.将收集的逆转录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和敲减adipophilin的细胞系.用50 mg/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细胞24 h后,用油红O染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的脂质蓄积情况,用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别检测adipophilin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对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的ERK1/2及其磷酸化进行检测.酶切结果表明,pQCXIP-HA-Adipophilin和pSuper-retro-adipophilin siRNA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在荷脂情况下,pQCXIP-HA-Adipophilin转染的细胞能明显增加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但使PPARγ的表达和ERK1/2的磷酸化下调,这些作用可被adipophilin siRNA逆转.结果表明,adipophilin与泡沫细胞的形成有关,adipophilin可能是通过ERK1/2-PPARγ途径促进细胞内的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PHILIN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逆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VZV病毒感染施万细胞中朊蛋白和TNF-α转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纲 周朝生 +5 位作者 唐维桢 张雨 徐刚 程超 许洁 王晓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探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人施万细胞(hSC)朊蛋白(PrP^(C))、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及甲钴胺(MCb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分为: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VZV感染... 目的:探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人施万细胞(hSC)朊蛋白(PrP^(C))、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及甲钴胺(MCb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分为: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VZV感染加MCbl干预组、VZV感染PrP^(C)基因(Prnp)siRNA转染细胞组、VZV感染Prnp-siRNA转染细胞加MCbl干预组。设计合成Prnp的siRNA序列转染hSC,构建PrP^(C)表达下调的hSC模型。以感染复数为1.0的VZV分别感染后4组细胞3 d后,加药组分别加入250μg/ml的MCbl干预。感染7 d后采用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real time RT-PCR检测Prnp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PrP^(C)糖基化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ACE和TNFR1的表达,TACE试剂盒检测其酶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TNFR1(sTNFR1)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感染组细胞Prnp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了2.7倍,PrP^(C)的单糖基化条带密度明显增加。TACE染色颗粒明显变小,TACE活性为对照组的36%,TNFR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sTNFR1含量为(16.77±4.57)pg/ml。感染加药组Prnp mRNA表达上调3.7倍,显著高于感染组,PrP^(C)向单糖基化迁移的比例较感染组明显减少。TACE染色颗粒变大,且TACE的活性为对照组的76%,TNFR1表达较感染组减少,sTNFR1水平达到(231.23±41.04)pg/ml,较感染组明显增加。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后,TACE和TNFR1等表达及活性与VZV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加药组对TACE和TNFR1的表达及活性调节作用不明显,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VZV可诱导hSC中PrP^(C)稳定性下降,TACE活性降低。而MCbl可稳定PrP^(C),调节TACE活性,促进TNFR1的脱落,从而增强hSC的抗TNF-α神经毒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细胞型朊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 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 甲钴胺 施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通路关键信号节点的表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程 黎金雨 +1 位作者 赵云 余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3-439,共7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蛋白的表达及该通路与炎症反应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蛋白的表达及该通路与炎症反应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REM-1、DAP12表达进行检测。构建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和RSV+siRNA-TREM-1组,并对细胞中TREM-1、DAP12的表达及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轻症组、重症组儿童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含量、PBMCs中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均P<0.05)。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RSV+siRNA-TREM-1组(均P<0.05)。RSV+siRNA-TREM-1组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均低于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均P<0.05)。结论TREM-1/DAP12信号通路在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高表达。RSV诱导NHBE细胞高表达TREM-1,沉默TREM-1可以下调DAP12表达,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DNAX活化蛋白12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成纤维细胞gcngr1基因的表达分析
20
作者 焦真真 田园园 +3 位作者 孙成飞 董浚键 姜鹏 叶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2,共8页
Ngr1(nogo-66 receptor)是在哺乳类上发现的一种神经元受体,可调节轴突的可塑性并抑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再生,最新研究还发现它是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reovirus)的神经受体。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 Ngr1(nogo-66 receptor)是在哺乳类上发现的一种神经元受体,可调节轴突的可塑性并抑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再生,最新研究还发现它是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reovirus)的神经受体。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可引发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导致高死亡率,开展GCRV受体相关研究可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该研究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中克隆到草鱼ngr1 c DNA序列(下文简称为gcngr1),发现其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神经受体基因Ngr1有相似的结构序列;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PSF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受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感染后gcngr1 m 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与病毒的增殖趋势基本一致;病毒经病毒抗体孵育后再感染PSF细胞,细胞中病毒的增殖水平下降,gcngr1m 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提示gcngr1与病毒的感染相关,为进一步分析gcngr1是否为GCRV神经元受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ngr1 基因表达 q RT-PCR 呼肠孤病毒受体 PSF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