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乡村振兴需求的非农产业用地供给策略
1
作者 唐伟成 彭震伟 张京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面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与实际需求,乡村建设用地却存在着外部指标下达渠道不通畅、内部用地转化渠道不通畅的双重阻滞特征及现实困境,非农产业用地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瓶... 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面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与实际需求,乡村建设用地却存在着外部指标下达渠道不通畅、内部用地转化渠道不通畅的双重阻滞特征及现实困境,非农产业用地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瓶颈之一。产业用地供给的失效,导致乡村缺乏外部资源进入社区的“接口”及优化配置内外发展要素的基本空间载体,进而难以培育、强化乡村的“造血”功能和内生能力,乡村振兴事实上也就难以实现。面向产业融合与土地保护的双重战略目标,文章提出必须探索以存量转化为主体的乡村非农产业用地供给与转化机制,并从土地制度、供给渠道、技术手段、规划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破解乡村产业用地供给瓶颈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制度创新 存量用地 供给机制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体系的城市生态用地边缘效应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2
作者 钟凌艳 李春玲 杨志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城市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也对生态安全和土地要素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用地具有典型的“边缘”景观特质,其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 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城市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也对生态安全和土地要素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用地具有典型的“边缘”景观特质,其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效益的叠加。文章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辨析和量化,解读生态用地产生的边缘效应及其支撑、扩散和过滤功效。通过成都生态建设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社会文化3个方向上的实践,验证了生态用地产生的边缘正效应能够促成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同融合,推动城市发展。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用地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边缘效应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与协作:政企双边视野下传统强镇工业用地转型研究——基于诸暨市店口镇的实践考察
3
作者 朱凯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囿于过去相对粗放的发展路径,工业用地在诸多传统强镇中量大面广的实际情况与转型升级的强烈诉求形成鲜明对比,政府与相关企业主体持续博弈,亟需加快推进政企协作政策设计与落实。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提取工业用地转型全流程中的... 囿于过去相对粗放的发展路径,工业用地在诸多传统强镇中量大面广的实际情况与转型升级的强烈诉求形成鲜明对比,政府与相关企业主体持续博弈,亟需加快推进政企协作政策设计与落实。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提取工业用地转型全流程中的政企双边主体介入线索,以作为浙江省传统工业强镇的诸暨市店口镇为具体案例,提炼当前传统强镇工业用地转型的典型问题,继而梳理出传统强镇工业用地转型的双边矛盾,即政企需求错配与政企利益错配,联动分析工业用地自身相关属性以及转型过程涉及的不同环节,设计引导传统强镇工业用地转型的政企协作框架,明确并具体阐释创新多情景供地方式、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措施和推动多元合作更新四大政企协作要点,为传统强镇的工业用地转型,乃至城镇空间优化以及提档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双边矛盾 政企协作 传统强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型村落用地格局演变特征比较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四个旅游村为例
4
作者 董丽 张倩 张宇 《住宅产业》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旅游村落的土地利用实现了由内向外,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扩展,不同类型的旅游村演变特征有明显区别;村落用地功能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居住向居住、旅游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的多功能转变,且各种村落的主导类型不同;旅游村落用地格局演变受到地理区位、市场需求、农户自发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村落 土地利用 用地格局 空间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5
作者 邓诗语 刘少坤 +3 位作者 黄李澄 陆汝成 卢盛权 邓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2,共16页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对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总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2000—2010年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232.71万hm^(2),2010—2020年面积增加102.56万hm^(2)。两个时段的稳定性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稳定性生态用地以草地与森林为主。2)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整体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分别为48.46%和53.68%。2000—2020年生态稳定性指数存在显著聚集,生态用地稳定性格局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两种类型生态稳定性空间前后期分别占总面积的48.17%和46.70%;高-高聚集区、高-低异常值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低-低聚集区、低-高异常值区呈下降的趋势。3)冷点区域总面积减少1026万hm^(2),热点区域总面积增加206万hm^(2),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指数在缓慢提升的同时,稳定性生态用地的集聚效应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公路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6
作者 黄豪璐 熊潇 兰洲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90-198,207,共10页
以G348(宜昌段)旅游公路驿站为例,充分考虑其路域景观环境与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多源数据为视角,结合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生态脆弱性、视觉敏感性、资源丰富度及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1)在G34... 以G348(宜昌段)旅游公路驿站为例,充分考虑其路域景观环境与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多源数据为视角,结合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生态脆弱性、视觉敏感性、资源丰富度及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1)在G348旅游公路驿站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态脆弱性、交通可达性、资源丰富度、视觉敏感性;2)在研究区中对驿站用地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根据高等级和较高等级适宜区的分布及面积,确定了3个一级核心、3个二级核心作为后续建设旅游公路驿站的重点区域;3)以重点区域驿站为例,从生态、人文、观光、商业及集散不同功能属性上,明确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旅游公路驿站的选址、主题设定与设计营造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驿站 多源数据 用地适宜性评价 G348(宜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用途管制下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方式研究
7
作者 王健 温南春 +1 位作者 陈露露 曹蕾 《中国土地》 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
本文在梳理设施农业用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用地需求和备案监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完善设施农业用地制度设计、规范用地标准和目录、规划引领设施农业用地合理布局、加快与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政策制度衔接、统筹项目备案监管等... 本文在梳理设施农业用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用地需求和备案监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完善设施农业用地制度设计、规范用地标准和目录、规划引领设施农业用地合理布局、加快与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政策制度衔接、统筹项目备案监管等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途管制 耕地占补平衡 制度衔接 用地标准 合理布局 用地需求 规划引领 备案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安徽省城乡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8
作者 弋兴飞 鲁学生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2期92-94,共3页
本文选取2012—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城乡用地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城乡用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1)皖北地区城市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于皖南地区,城市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部分... 本文选取2012—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城乡用地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城乡用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1)皖北地区城市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于皖南地区,城市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部分城市城市用地利用效率波动较大。(2)影响城市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冗余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出不足,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机械总动力存在少量投入冗余,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产出不足。(3)技术进步对城乡用地利用效率Malmquist指数中的TFP指数的贡献效用最大。对此,本文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助力安徽省城乡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安徽省 城乡用地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多标准决策分析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
9
作者 邓露 林慧颖 +1 位作者 刘超帆 郭更年 《纺织报告》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当前,城市内有限的绿地斑块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因此,相关研究逐步转向协调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与核心区域的关系。然而,城市边缘区的自然斑块不能直接保留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以补丁形式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忽视了其生态... 当前,城市内有限的绿地斑块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因此,相关研究逐步转向协调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与核心区域的关系。然而,城市边缘区的自然斑块不能直接保留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以补丁形式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忽视了其生态意义。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技术路线,并选择长春市主城区进行实证研究。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不仅是保护现有生态资源的必要步骤,更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生态适宜性用地 土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全流程规划与管理路径探讨
10
作者 石晓 钟珊 金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及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在应对土地供给收紧、引导产业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用地管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珠海市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基于评...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及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在应对土地供给收紧、引导产业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用地管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珠海市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基于评现状、保总量、促集聚、强管控的思路,提出构建评估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明确总体规模及分级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优化调整用地布局并提供分区指引,以及强化管控要求、分类引导用地管控等工业用地控制线全流程规划与管理路径,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控制线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效率 产业布局 专项规划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地性质+”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讨
11
作者 王武倩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120-123,172,共5页
文章对泰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建筑“基准高度”进行调查,从用地性质出发,得到居住、商办、公建和产业四类用地的建筑高度分布规律,并通过量化研究,发现建筑高度背后的主导因素为用地具体的功能性质、开发强度与中心要素,然后提出“用... 文章对泰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建筑“基准高度”进行调查,从用地性质出发,得到居住、商办、公建和产业四类用地的建筑高度分布规律,并通过量化研究,发现建筑高度背后的主导因素为用地具体的功能性质、开发强度与中心要素,然后提出“用地性质+”开发强度、中心要素转译为“基准高度”的方法,并提出可结合城市设计的美学修正,局部调整形成实际的“控制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性质 建筑高度控制 基准高度 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公路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设计
12
作者 邹小阳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23-227,231,共6页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是公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西南岩溶区的天巴高速公路天峨连接线(K0?+?000~K1?+?800)改扩建工程临时用地为例,遵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以及《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从项目设计背景、临时用地概况、复垦方...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是公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西南岩溶区的天巴高速公路天峨连接线(K0?+?000~K1?+?800)改扩建工程临时用地为例,遵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以及《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从项目设计背景、临时用地概况、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复垦措施设计、复垦工程量测算和复垦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公路 临时用地 复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巴南区建设用地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3
作者 孙敖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文章基于巴南区建设用地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了1990—2020年巴南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巴南区建设用地面积与比重持续增大;(2)各时间段内... 文章基于巴南区建设用地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了1990—2020年巴南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巴南区建设用地面积与比重持续增大;(2)各时间段内巴南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繁,新增建设用地以耕地转入为主,转出为耕地也是建设用地流失的主要方向;(3)不同时间段内,巴南区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均呈加速增长态势;(4)巴南区建设用地由老城区不断向外围扩张,空间分布呈持续集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时空分布 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用地市级核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14
作者 周志文 李琳 杜鹏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210-215,共6页
针对设施农业用地备案不及时和材料不完善,以及上图入库信息与用地现状不符的情况,基于全面掌握设施农业用地状况的目的,依托自主建设的设施农业用地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以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参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施规划选址的合理性质... 针对设施农业用地备案不及时和材料不完善,以及上图入库信息与用地现状不符的情况,基于全面掌握设施农业用地状况的目的,依托自主建设的设施农业用地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以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参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施规划选址的合理性质量控制。利用高分辨率和高现势性的遥感影像,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实施建设范围的正确性和用地现状的符合性质量控制。以备案档案数据库为基础,实施档案信息的规范性、备案材料的完整性和上图入库的正确性质量控制。以监督管理系统和移动端为手段,实施用地现状的监督核查和问题整改的彻底性质量控制。通过对青岛市在自然资源部备案项目开展质量核查,提出设施农业用地市级核查质量控制体系创新模式。该体系可较好地实施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整改监督,实现动态掌握全市设施农业用地备案详情和用地现状,可为农业发展、土地执法等工作提供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用地 市级核查 质量控制 体系构建 质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高速公路用地数字化管理应用
15
作者 熊燕文 卢照孔 王肖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高速公路用地管理贯穿建设全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如何有效提高用地管理效率,快速准确决策,直接影响工程效益。文章以广州从埔高速为例,介绍了基于无人机进行用地要素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方法,并通过征拆用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高速公路用地管理贯穿建设全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如何有效提高用地管理效率,快速准确决策,直接影响工程效益。文章以广州从埔高速为例,介绍了基于无人机进行用地要素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方法,并通过征拆用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实现高速公路用地管理要素一张图融合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研判。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公路选线设计、征拆管理、合规用地监管、管线迁改等方面应用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用地管理效率,节约了用地成本,降低了用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拆迁 高速公路 用地管理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用地重点问题讨论与思考
16
作者 郑杰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58-61,12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用地主要包括用地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分析、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等内容。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和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与设计思路、地方政策及后期实施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问题。笔者通过...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用地主要包括用地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分析、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等内容。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和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与设计思路、地方政策及后期实施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问题。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个抽水蓄能电站耕地占补平衡和临时用地复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两者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耕地开垦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方式。鉴于耕地开垦与临时用地复垦均属于土地整治的范畴,笔者提出将两者相结合的设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开垦 临时用地复垦 土地整治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17
作者 何正斌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67-69,共3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控制性规划属于空间规划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依然存在方向不清、路径不明的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文章以XX县城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县城概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控制性规划属于空间规划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依然存在方向不清、路径不明的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文章以XX县城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县城概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建设用地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建设用地 控制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鲁豫毗邻地区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8
作者 吴明阳 毛媛 +3 位作者 王继昌 姜文玉 刘冰 徐蓉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鲁豫毗邻地区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地区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13.0... 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鲁豫毗邻地区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地区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13.09 km^(2),其中湿地面积增加111.35 km^(2),而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285.46 km^(2)和38.98 km^(2)。生态用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化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生态用地的破碎化程度下降,趋向于连通和聚集。具体而言,林地和草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弱,形状简化,连通度提高;而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加剧,形状复杂化,连通度降低。生态用地变化主要受GDP、人口、第二产业值和年降雨量等驱动因素影响,年降雨量能大幅提升其他驱动因子影响力,第二产业值与人口和年均气温交互后影响力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鲁豫毗邻地区 2000—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的方法初探——以《襄阳市高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为例
19
作者 方静秋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91-94,共4页
在目前的国土空间编制体系下,各地均有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的相关要求,但对于如何科学划定却无规范的要求,导致在规划编制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的问题。文章将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划定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保障工业用地进行... 在目前的国土空间编制体系下,各地均有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的相关要求,但对于如何科学划定却无规范的要求,导致在规划编制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的问题。文章将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划定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保障工业用地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于工业用地规模的预测,采用了从现状出发预测和从目标出发反推两种方法,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探索,为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合理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 工业用地控制线 产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北省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20
作者 梁嘉毅 彭玉玲 陈知椿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提升湖北省农业用地的总体利用效率,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和评价。选取地形、土壤、环境、气候、社会经济5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对于湖北省进行3种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园地)的适宜性评价,以1 km栅格数据作为评价单元,结合运用AH... 本研究旨在提升湖北省农业用地的总体利用效率,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和评价。选取地形、土壤、环境、气候、社会经济5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对于湖北省进行3种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园地)的适宜性评价,以1 km栅格数据作为评价单元,结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划分出适宜、较为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5种农业用地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耕地、园地、林地的适宜区域分别为15.3%、11.6%、9.0%,且3种农业用地的比较适宜区和适宜区基本集中在江汉平原地带和湖北省北部地区,该区域光热充足,环境和土壤条件适宜,适宜区域被较为适宜区域包含在内,并且适宜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东部和南部,其次在北部,西部适宜度最低。以上结果可以为湖北省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用地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湖北省 农业用地 适宜性评价 AHP层次分析法 土地利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