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立地条件对千年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俊学 王凯 刘俊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41-42,53,共3页
调查环境和土壤条件对千年桐林的影响,探究在不同土层厚度、海拔、坡位等条件下千年桐生长结实情况,旨在探寻千年桐人工林最佳生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千年桐的单株结果数量和单株产果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土层厚度和海... 调查环境和土壤条件对千年桐林的影响,探究在不同土层厚度、海拔、坡位等条件下千年桐生长结实情况,旨在探寻千年桐人工林最佳生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千年桐的单株结果数量和单株产果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土层厚度和海拔因子对千年桐的树高和胸径具有显著影响,而坡位对树高和胸径未产生显著影响。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结果量在海拔200~400 m处达到最大。树高、胸径、单株结果量和单株产果量均在中坡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立地条件 生长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润管埋深对设施黄瓜土壤水肥分布及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长松 刘玉春 +4 位作者 杨志新 魏欢 刘猛 张惠 王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7,共8页
为获得微润灌溉技术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适宜参数。于2018-2019年考虑微润管埋深进行设施黄瓜微润灌溉试验,设置15、25和35 cm等3个试验水平,以当地设施蔬菜普遍应用的沟灌作为对照,研究了微润管埋深对设施黄瓜土壤水肥分布及生长和产量... 为获得微润灌溉技术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适宜参数。于2018-2019年考虑微润管埋深进行设施黄瓜微润灌溉试验,设置15、25和35 cm等3个试验水平,以当地设施蔬菜普遍应用的沟灌作为对照,研究了微润管埋深对设施黄瓜土壤水肥分布及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沟灌,微润灌溉能够有效节水节肥的同时更有利于黄瓜的生长以及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提高,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渗漏量,且有减少土壤深层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的趋势,以微润管埋深25和35 cm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微润管埋深 黄瓜 水肥分布 土壤氮磷量 生长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8
3
作者 马树庆 王琪 罗新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31-2139,共9页
利用在东北地区中部开展玉米(Zea mays)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生长发育速度、灌浆过程、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进而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玉米生... 利用在东北地区中部开展玉米(Zea mays)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生长发育速度、灌浆过程、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进而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水分基本适宜的条件下,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导致玉米生长季气温升高、积温增加,使玉米生长发育和灌浆速度加快,生物量增加,从而提高单产。但气候变暖的同时,气候变干会限制热量资源的利用,将缩短玉米灌浆时间,降低灌浆速率,使千粒重下降,从而造成明显减产,而且减产幅度明显大于温度升高的增产幅度。在水分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未来夏半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是有利的,偏晚熟玉米品种比例可以适当扩大,东北玉米带可以向北部和东部扩展,单产和总产都会增加;但如果水分得不到满足,气候的暖干化趋势会使东北地区的中、西部玉米主产区的农业干旱变得更加严重且频繁,造成产量下降和不稳定,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而更应加强农业干旱的综合防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期播种试验 生长和产量 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追施氮素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何淑平 靳亚忠 +2 位作者 刘春梅 王伟 张兴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3期30-32,共3页
采用氮肥不同分期使用,研究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生产中氮的合理施用措施。结果表明:氮肥全部基施(A处理)与部分追施,并结合氮肥分期施用对大豆生长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氮肥全部基施能促进苗期大豆生长,而氮肥的分期施用... 采用氮肥不同分期使用,研究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生产中氮的合理施用措施。结果表明:氮肥全部基施(A处理)与部分追施,并结合氮肥分期施用对大豆生长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氮肥全部基施能促进苗期大豆生长,而氮肥的分期施用则促进了初花期之后大豆植株的生长,尤其是D处理(基肥氮肥+花期追施氮肥+鼓粒期追施氮肥),显著促进了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以及产量的增加;追施氮肥的方式中,叶面喷施效果好于土壤追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分期施用 大豆 生长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水中NaCl和Mn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啸 王在敏 靳孟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1-577,共7页
盐分和某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共同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为揭示盐(NaCl)和微量元素(Mn)对棉花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0组不同浓度Mn(4.5μmol·L-1、9... 盐分和某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共同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为揭示盐(NaCl)和微量元素(Mn)对棉花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0组不同浓度Mn(4.5μmol·L-1、9μmol·L-1、18μmol·L-1、36μmol·L-1、72μmol·L-1)和NaCl(0、5 mmol·L-1、15 mmol·L-1、25 mmol·L-1、35 mmol·L-1、45 mmol·L-1)正交灌水处理。通过Abbott方程计算拮抗因子,评判这2个因素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 NaCl浓度大于25 mmol·L-1时,抑制棉花根系及地上部生长,促进棉花产量;NaCl浓度在15~25 mmol·L-1时,棉花生长情况最好;Mn浓度为36μmol·L-1时对棉花生长及产量最为有利。NaCl可促进棉花叶子中 Na积累,抑制 Mn积累;灌溉水中 Mn浓度超过18μmol·L-1时,棉花叶片中Na含量减少,而Mn含量增加。利用Abbott方程的计算结果表明, NaCl与Mn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本试验中,当灌溉水中NaCl浓度为0~45 mmol·L-1、Mn浓度为4.5~72μmol·L-1时,可以缓解NaCl或Mn作为单一因素对棉花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灌溉 生长和产量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化度咸水造墒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科江 马俊永 +3 位作者 曹彩云 郑春莲 张苍根 牛英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2-317,共6页
采用裂区设计,灌溉量作为主处理,灌溉水的矿化度作为副处理,研究了播前不同灌溉量下不同矿化度咸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棉花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出苗... 采用裂区设计,灌溉量作为主处理,灌溉水的矿化度作为副处理,研究了播前不同灌溉量下不同矿化度咸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棉花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出苗速度变缓,出苗率降低,其中4 g·L-1以下的咸水灌溉处理棉花出苗率在90%以上,6 g·L-1矿化度处理平均出苗率仍可达85%左右,但出苗时间推迟。播种前咸水灌溉量以22.5~34.0 mm为宜。灌溉水矿化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前期大于后期,前期大于4 g·L-1矿化度处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后期大于6 g·L-1矿化度处理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从产量上看,棉花的咸水矿化度计算阈值为3.38 g·L-1,即在矿化度小于3.38 g·L-1时,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与淡水灌溉产量差异不明显,高于此矿化度阈值时,棉花产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但低于8 g·L-1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均显著高于纯旱地的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前灌溉 灌溉水矿化度 灌水量 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四)──试验结果与分析(对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牟善积 何明华 +2 位作者 臧凤艳 马继贤 黄民权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按照本研究之二确定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研究认为:试验结束前同试验初相比,0~10cm、10~20cm土层的容重,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孔隙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试验条件下,现行的耕作措施、免耕覆盖措施及免耕覆盖深松措施... 按照本研究之二确定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研究认为:试验结束前同试验初相比,0~10cm、10~20cm土层的容重,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孔隙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试验条件下,现行的耕作措施、免耕覆盖措施及免耕覆盖深松措施对降低耕层客重、增加耕层的孔隙度均有效;深松30~45cm,对犁底层的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很大,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深松到哪一层,该层的容重便是降低趋势,孔隙度则是增加趋势;免耕有利于>0.25mm水稳性团粒的形成。研究认为:该耕作模式能促进夏玉米增高、增重、早熟、增产,增产幅度一般为19.6%~36.6%。全部处理以免耕覆盖深松30cm的处理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深松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水稳性团粒 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闫翠萍 肖俊红 +3 位作者 张晶 裴雪霞 董飞 张定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7-683,共7页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是晋西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季的主要栽培模式,冬前灌水可塌实土壤、加快秸秆腐熟、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探明合理运筹越冬水对培育冬前壮苗、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籽粒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是晋西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季的主要栽培模式,冬前灌水可塌实土壤、加快秸秆腐熟、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探明合理运筹越冬水对培育冬前壮苗、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籽粒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设置4个冬小麦冬前灌水时间处理,分别为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10日和12月25日,以冬小麦传统灌冬水时间(12月10日)为对照(CK),研究冬前灌水时间对冬小麦冬前群体茎数、根系、旗叶光合性能和土壤容重、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冬水的处理相比,冬前灌水可塌实耕层土壤、调节土壤容重,利于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冬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与传统冬前灌水时间(12月10日)相比,冬水前移对小麦生长有补偿作用,使冬前总茎数、单株茎数、次生根数、根干重增加,延长了旗叶的功能期,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使成穗数增加1.66%~5.37%,千粒重增加0.55%~3.03%。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条件下,小麦冬前灌水时间由传统昼消夜冻(12月10日)前移一个节气,即11月25日左右,主茎叶龄3叶到3叶1心的分蘖初期,可使小麦增产8.4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76%,达22.05 kg·mm^(-1)·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旋耕 冬水前移 冬小麦 生长和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水稻产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95,共10页
为研究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与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的相关性,设置施入生物有机肥的稻蟹共作稻田(HXTCS)和仅施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对照,YJTCS)的水稻大田试验,测定水稻的根长、株高、穗长、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利用宏... 为研究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与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的相关性,设置施入生物有机肥的稻蟹共作稻田(HXTCS)和仅施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对照,YJTCS)的水稻大田试验,测定水稻的根长、株高、穗长、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Spearman相关法分析成熟期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YJTCS相比,稻蟹共作稻田中水稻的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提升(P<0.05);河蟹引入稻田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了5.71%、16.12%、51.01%,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则分别增加了23.35%、41.36%、50.00%。HXTCS土壤中的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1.22%、7.54%、2.0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整体差异较大。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绿弯菌门与株高和穗长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穗粒数与酸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_d_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微生物COG(蛋白质相邻类的聚簇)、KEGG(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功能注释与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后利于水稻产量指标提升,这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稻田 根际土壤 宏基因组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群落功能 水稻生长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绢螟的识别与绿色防治
10
作者 魏林 《湖南农业》 2024年第9期12-12,共1页
鳞翅目害虫瓜绢螟又被称为瓜螟或瓜野螟等,是湖南省西瓜的主要害虫,在一些种植区常爆发为害,严重影响西瓜的生长和产量。该害虫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黄瓜、丝瓜、茄子等蔬菜。现将该害虫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关键词 鳞翅目害虫 瓜绢螟 为害特点 绿色防治 瓜螟 丝瓜 生长和产量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明航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5期26-27,共2页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氮肥是显著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供应不足或过量均会产生负面效应。该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最优的氮肥施用量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氮肥是显著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供应不足或过量均会产生负面效应。该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最优的氮肥施用量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区概况。田间试验于2020年6-9月设置在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侯小元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区概况 田间试验 氮肥施用量 玉米生长发育 商丘市睢阳区 玉米生产 生长和产量 供应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用量对大豆增产增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锋 田红 +1 位作者 陈曦 孙世清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用7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大豆化肥减量施用,化肥结合有机肥,化肥结合秸杆还田,对适宜大豆生产的肥料用量和方式进行了探索,筛选出最优肥量用量和组合形式,并对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 大豆 减量施肥 生长和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秋冬季管理方法
13
作者 李加营 《农业知识》 2020年第19期30-32,共3页
秋冬季是果树管理的重要季节,对于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来年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保障果树安全越冬,需要做好果树秋冬季管理。施肥秋冬季施肥对果树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来年果树生长和产量。
关键词 果树管理 果品品质 安全越冬 果树生长 生长和产量 施肥 秋冬季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培土清藤及机具应用
14
作者 王绍江 张凤琳 +1 位作者 韩云夫 宗金成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5期30-31,共2页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并偶有极端天气出现,最低气温低于-15℃,极易造成葡萄树表层、根系冻伤,对葡萄树越冬及其不利,而且还会直接影响葡萄下一年的发芽、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当年种植的葡萄幼苗会被直接冻死,造成绝产。
关键词 葡萄树 极端天气 葡萄幼苗 冻伤 培土 北方地区 生长和产量 最低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