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换蛋白2及其调节和生理病理作用
1
作者 宁毅 郑晓旭 孙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0,共4页
转换蛋白(TRA)2为前体mRNA剪接蛋白,是一族富含丝氨酸-精氨酸重复剪接因子(SR)家族的相关蛋白,包括TRA2α和TRA2β两个亚族。它们在结构上与SR蛋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功能上与SR蛋白有着明显的差异,即TRA2蛋白不为组成性剪接所必需,但... 转换蛋白(TRA)2为前体mRNA剪接蛋白,是一族富含丝氨酸-精氨酸重复剪接因子(SR)家族的相关蛋白,包括TRA2α和TRA2β两个亚族。它们在结构上与SR蛋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功能上与SR蛋白有着明显的差异,即TRA2蛋白不为组成性剪接所必需,但在选择性前体mRNA剪接中决定剪接位点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TRA2蛋白家族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诸多关键性作用,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错误地调控剪接过程产生异常的RNA可引起分子病或者导致原来的疾病更加严重。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TRA2蛋白与疾病间的关系,所以对其引起疾病的治疗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蛋白 前体mRNA剪接蛋白 生理病理作用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ROR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柴文 张宁 +2 位作者 王艳青 卜军 何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RORs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在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生物节律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RORs表达或功能异常还影响诸多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肿瘤、免疫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关于RORs的大量研究拓宽了我们对核受体家族生物学特征及其病理生理作用的认识及理解。本综述主要讨论RORs亚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机体内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基因调控 病理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脊髓损伤中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昊天 陈凌强 +4 位作者 王兵 杨晋 龚志强 董俊杰 赵石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6-1051,共6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造成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的障碍[1],主要包括原发性SCI和继发性损伤阶段[2].目前急性SCI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椎管减压手术[3],但患者运动功能或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往往差强人意,因此需要对SCI的病理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造成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的障碍[1],主要包括原发性SCI和继发性损伤阶段[2].目前急性SCI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椎管减压手术[3],但患者运动功能或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往往差强人意,因此需要对SCI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究,并联合应用多方面策略以促进功能恢复[4].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是一种由大约22个核苷酸构成的小型非编码RNA分子,通过转录后沉默或者刺激转录降解来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影响3'端未翻译区域来影响细胞分化,其异常表达可以在各种病理过程中观察到[5、6].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SCI后的继发损伤与修复过程.笔者对miRNA在SCI中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病理生理机制 继发性损伤 自主功能 脊髓损伤 病理生理作用 感觉功能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脊髓损伤中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世新 杨宁宁 +4 位作者 辛超飞 王朕 刘鸣 潘军伟 王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1,共6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损伤部位神经元功能的永久丧失及胶质瘢痕形成,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SCI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另外,由于失去了神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损伤部位神经元功能的永久丧失及胶质瘢痕形成,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SCI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另外,由于失去了神经的营养作用,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也是其常见的并发症。SCI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而其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SCI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在骨折、压迫等原发性损伤发生后,炎症反应、组织缺氧、神经元坏死和凋亡、局部微环境抑制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进一步加重了脊髓损伤,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临床上,即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SCI患者终生忍受着瘫痪的折磨。因此,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的新的分子靶标至关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 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转录本亚群,它能通过与基因组DNA、miRNA、m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SCI发生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神经元活性的调节。目前关于lncRNA在SCI病理生理作用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总结目前关于SCI中lncRNA的研究成果,并对lncRNAs作为SCI治疗靶点的潜在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损伤 肢体瘫痪 神经元坏死 感觉障碍 脊髓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作用 组织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连接在视网膜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5
作者 肖慧珍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其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并精细,其病变表现也十分复杂。紧密连接结构及其所形成的屏障功能在视网膜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紧密连接在视网膜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视网膜屏障 紧密连接复合体 病理生理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的生理与病理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伟慧 莫国香 严秀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4-688,共5页
多肽Apelin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等信号途径发挥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对Apelin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其在心血管、神经、肾、肺等系统中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Apelin在体液平衡及肥胖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 多肽Apelin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等信号途径发挥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对Apelin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其在心血管、神经、肾、肺等系统中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Apelin在体液平衡及肥胖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Apelin及其受体系统存在如此广泛,功能如此之多,暗示了其作为多个疾病进程中的关键因子.近期对Apelin功能的认识从系统、组织水平转向分子水平.随着研究的深入,Apelin有望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的靶分子.本文对Apelin参与重要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肥胖症及关节炎等生理与病理过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生理病理作用 心血管 神经 肥胖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春燕 于赛华 王永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心脏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病理生理作用 发病过程 功能特性 左室肥厚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与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京宝 蔺潇 周虹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所致的骨质流失、代谢失调等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使用。本文对糖皮质激素对骨及其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 病理生理作用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合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光锐 管又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合酶 病理生理作用 谷胱甘肽S 酶学特性 结合型 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文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关键词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 其临床应用 视网膜色素上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脉络膜血管 视网膜血管 病理生理作用 血管结构 动力学改变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型心脑血管药物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建兵 黄张建 张奕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信使物质和/或效应分子在心血管、神经、免疫等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O生成不足或信号传导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调控体内NO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信使物质和/或效应分子在心血管、神经、免疫等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O生成不足或信号传导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调控体内NO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和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体内NO的产生及其在心脑血管中的生理、病理作用,综述了本课题组在NO供体型心脑血管药物及相关药物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对今后NO供体型心脑血管药物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NO供体型心脑血管药物 生理/病理作用 效应分子 信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hophysiology transforms to pathobiology:new technologi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oriented learning 被引量:1
12
作者 Leonid P. Churilov Yury I. Stroev Vladimir J. Utekhi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48-2248,共1页
Integrative role of pathophysiology in medicine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systemic biology among non-medical life sciences. Pathology rooted in morphology,because autopsy and microscopy in early 19th century revealed so... Integrative role of pathophysiology in medicine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systemic biology among non-medical life sciences. Pathology rooted in morphology,because autopsy and microscopy in early 19th century revealed some loci and elements of disease. However,this was not enough for comprehension of systemic disorders and relations between elements. This promoted the involvement of physiology and birth of pathophysiology. For a long time the methodological options for bedside studies were scarce,so generations of physicians percepted pathophysiology as a science of lab and vivarium only,unlike pathomorphology,had integrated in clinics earlier. This lead to fornication between two sister branches of pathology and teaching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subjects separated. Methodological progress of 20th century created basis for less or non-invasive patient studies. Current advances of pathochemistry,medical genetics,immunopathology,bioinformatics-give the chance to pathophysiology and pathomorphology spread far beyond the constraint of their historical names and intermingle. Current Pathophysiology grew into clinics (via laboratory and functional diagnosis,which contains clinical experimenting). This promotes re-integration of pathology sister branches,not via absorption,but through mutual shift to clinical correlations. Holistic approach to patient,disease and education is traditional for Russian medicine. In our pathophysiology teaching,classical lab experiments are joint to early start of clinical pathology (6th term),case history analysis,lectures co-delivered by pathologist and clinician with demonstration of patients. Pathomorphologist and clinician are included in state board for pathophysiology exam. In teaching posters pathophysiological,clinical and pathomorphological data are fused. Local net of digital television microscopes gives instant video archive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added to student's protocols of lab studies. Teaching posters and course papers are contributed from student's data for project-oriented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 病原生物学 跨学科 学习 导向 项目 技术 病理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