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葡萄主要栽培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周广文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1期46-49,共4页
重庆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大面积发展鲜食葡萄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超过11万公顷,产量16万余吨,已形成大足、九龙坡、江津、璧山、渝北、綦江、万州、南岸、巴南、长寿、南川等11个区县... 重庆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大面积发展鲜食葡萄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超过11万公顷,产量16万余吨,已形成大足、九龙坡、江津、璧山、渝北、綦江、万州、南岸、巴南、长寿、南川等11个区县葡萄栽培生产基地,其发展壮大趋势迅猛。品种已从巨峰、白香蕉等单一品种发展为夏黑、红富士、蜜莉、巨玫瑰等欧美杂交品种为主。近年来,葡萄安全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葡萄生产中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以现场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葡萄园在重庆市逐年兴起,并已成为重庆葡萄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也是都市效益农业的较好选择。为了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现将重庆地区主要栽培品种生理生态特性与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品种 葡萄 栽培技术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杨树人工林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津林 张志强 +6 位作者 查同刚 陈吉泉 孙阁 刘晨峰 崔令军 陈军 申李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3-1532,共10页
自然条件下(5~10月份),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地区集约栽培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叶片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动态规律,并揭... 自然条件下(5~10月份),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地区集约栽培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叶片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Pn日平均值从春季到秋季呈下降趋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r=0.815)和气孔导度Gs(r=0.805)与Pn的相关性显著,通过每月相关性分析,5、8月份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为PAR和Gs,6、7月份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为Gs,9、10月份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为PAR.根据Fsrquhar和Sharkey提出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判断方法对Pn日变化进行分析,5月份8:00Pn达到峰值后由于气孔导度降低引起Pn下降,16:00以后由于非气孔因素PAR的降低,使得Pn继续降低;6、7月份8:00以后Pn降低限制因素同5月份一样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但是14:00左右,由于植物体内水分严重亏缺,叶片气孔不能正常开启使得叶片Pn、R和Tr均不能正常进行,8~10月份Pn降低主要受PAR限制.叶片呼吸速率(R)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且R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与大气温度(Ta)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一天中清晨、傍晚Ta和R均为低点,14:00左右Ta和R都达到最大值,同样在季节变化中R和Ta在6、7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蒸腾速率(Tr)日变化全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左右,Tr变化与许多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就整个生长季来说,PAR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然而叶片气孔限制值(Ls)、Gs、叶片大气水汽压差(VpdL)、Ta等生理生态因素在不同月份分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欧美107杨 杨树人工林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长叶榧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强 金则新 +2 位作者 郭水良 管铭 王兴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60-6470,共11页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濒危机制,为长叶榧...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濒危机制,为长叶榧的迁地保护和种群的繁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曲线,其它3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林下的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2)3种生境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夏季最高,使得夏季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但夏季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也较高,使得夏季林窗生境的长叶榧日均Pn明显低于于秋季,林缘的日均Pn与秋季差异不显著。(3)4个季节的日均Pn、Pnmax、LSP、Vcmax、Jma、TPU均为林窗最高,林窗与林下差异显著,表明长叶榧具有阳性植物的特点,适宜生长在光照较强的林窗生境。(4)在生长旺盛的夏、秋季,长叶榧的LSP比伴生物种低,LCP比伴生物种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与伴生物种相比,长叶榧的Pn较低,光合能力较弱,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成为其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长叶榧 伴生植物种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程度富营养化水中不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净化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79
4
作者 葛滢 常杰 +1 位作者 王晓月 徐青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50-1055,共6页
通过模拟流水的小型无基质试验 ,研究了杭州地区 1 7种草本植物在轻度和重度富营养化水中的净化能力及其与生物量、生长速率和蒸散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 ,提高植物生物量可大大提高对 N和 P等的去除率 ;( 2 ... 通过模拟流水的小型无基质试验 ,研究了杭州地区 1 7种草本植物在轻度和重度富营养化水中的净化能力及其与生物量、生长速率和蒸散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 ,提高植物生物量可大大提高对 N和 P等的去除率 ;( 2 )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 ,同种植物不同生物量对各指标去除率的差异小于种类间净化能力的差异 ,选择高净化能力的种类更重要 ;( 3)在重度富营养化水净化工程选种中 ,可通过种间生物量和蒸散强度的比较来判断去除率的高低 ,初步筛选净化能力强的种类 ;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 ,可通过植物在水中快速生长时期的生长速率判断其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 植物 生理生态特性 净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铅、铜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肖志华 张义贤 +1 位作者 张喜文 李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897,共9页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4种基因型谷子幼苗对Pb2+、Cu2+胁迫的生长响应、DNA损伤及吸收积累、迁移特性。结果表明,D2-8、安06、黄米和朝谷幼苗对Pb2+、Cu2+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0.87、0.81、0.78、0.71和0.96、0.97、0.79、0.74。在400 m...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4种基因型谷子幼苗对Pb2+、Cu2+胁迫的生长响应、DNA损伤及吸收积累、迁移特性。结果表明,D2-8、安06、黄米和朝谷幼苗对Pb2+、Cu2+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0.87、0.81、0.78、0.71和0.96、0.97、0.79、0.74。在400 mg/kg Pb2+、Cu2+浓度下,4种谷子幼苗叶绿素a、b总量分别为对照的33.3%、52.6%、37.5%、49.4%和113.5%、72.3%、51.9%、75.6%,而叶绿素a/b值均高于对照。Pb2+胁迫下4种谷子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和DNA含量随浓度升高逐渐下降,Cu2+处理组则表现为低浓度(≤100 mg/kg)的促进和高浓度(≥200 mg/kg)的抑制效应。4种谷子幼苗的DNA增色效应值在Pb2+、Cu2+胁迫下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Pb2+对朝谷和D2-8的增色效应影响较大,而Cu2+对朝谷和安06的影响最为明显。D2-8和朝谷对Pb2+、Cu2+的吸收富集能力高于安06和黄米,D2-8和安06对Pb2+、Cu2+的转运能力大于朝谷和黄米。总体来看,Pb2+对谷子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和遗传毒害效应大于Cu2+,4种基因型谷子对Pb2+胁迫的耐性顺序为安06>D2-8>黄米>朝谷,对Cu2+的耐性顺序为D2-8>安06>朝谷>黄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Pb、Cu胁迫 生长响应 生理生态特性 积累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生理生态特性的CO_2响应及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玉龙 王丽华 +2 位作者 敖红 聂江力 王文章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9,共7页
人工气候室中测定了不同CO2(0-1000mgm-3)浓度时不同无性系长白落叶松二年生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并做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率随C... 人工气候室中测定了不同CO2(0-1000mgm-3)浓度时不同无性系长白落叶松二年生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并做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无性系的CO2响应方式及强度不同。不同无性系长白落叶松的CO2补偿点亦不同。这些差异是无性系选择的基础。在无性系选择中,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CO2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CO2补偿点意义不大。在未来高CO2环境中,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将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生理生态特性 CO2响应 无性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旱后复水对紫花苜蓿茎叶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文娆 张岁岐 +2 位作者 山仑 张彤 山颖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7-252,共6页
利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紫花苜蓿(北极星、陇东及阿尔冈金)幼苗叶片及茎受到水分胁迫及恢复正常的不同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和茎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与复水后的补偿能力存在差异,即叶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强于茎,... 利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紫花苜蓿(北极星、陇东及阿尔冈金)幼苗叶片及茎受到水分胁迫及恢复正常的不同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和茎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与复水后的补偿能力存在差异,即叶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强于茎,因此受到的影响大于茎,复水后的补偿效应弱于茎。主要表现在受到胁迫后,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而茎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以及MDA的累积量均小于叶片;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叶片和茎各指标逐渐向对照水平恢复,但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先于叶片恢复到对照水平。另外,不同品种在生物学特性上、对水分亏缺的抵抗能力上以及复水后的补偿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紫花苜蓿 生理生态特性 茎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艾治勇 马国辉 青先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60,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超级杂交稻高产生理研究进展。与普通高产水稻相比,库容量大、物质生产与积累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根系发达是超级杂交稻重要的超高产生理基础,然而,其养分吸收量大、中后期养分吸收能力强、异步灌浆特性明显、生态适... 综述了近年来超级杂交稻高产生理研究进展。与普通高产水稻相比,库容量大、物质生产与积累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根系发达是超级杂交稻重要的超高产生理基础,然而,其养分吸收量大、中后期养分吸收能力强、异步灌浆特性明显、生态适应性要求严格的生理生态特性,对高产稳产栽培调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超级杂交稻的生产中,应采取因种因地种植、适时播种、适当增施肥料、加强中后期营养、加强稳健群体调控、增苗争多穗与控苗争大穗相结合等栽培调控技术策略。同时,超级杂交稻的高产稳产还面临着产量稳定性差、高产田倒伏、高产与高效难协调、气候变化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超级杂交稻的生态适应性技术、抗倒稳产调控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气候变化适应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生理生态特性 高产稳产 栽培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祥云 王晓娇 +1 位作者 李宏昌 孙晓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共2页
为探讨荒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适应生存的能力,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造林树种的抗旱生理生态特性。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它们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了解其抗旱、固沙能力强弱,为选择适宜的固沙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树木生理指标的测... 为探讨荒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适应生存的能力,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造林树种的抗旱生理生态特性。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它们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了解其抗旱、固沙能力强弱,为选择适宜的固沙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树木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抗旱生理机能优于其它树种并有较旺盛的生长代谢活力,可作为干旱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油松耐干旱瘠薄的生理生态特性虽比樟子松差,但优于其它阔叶树种;小青杨在丘间低地生长较为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造林树种 抗旱特性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金则新 柯世省 钟章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对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血藤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的趋势 ,即在叶的生长早期增长很快 ,以后逐渐降低 ,叶长度、面积约在 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 ,叶干重 8月初达到最大值。随着叶的生长 ,... 对大血藤叶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血藤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的趋势 ,即在叶的生长早期增长很快 ,以后逐渐降低 ,叶长度、面积约在 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 ,叶干重 8月初达到最大值。随着叶的生长 ,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力逐渐增加 ,至 8月达到最大值 ,以后逐渐下降。春、夏期间的光补偿点低于秋季 ,而光饱和点则高于秋季。叶的光合日进程在春季呈“单峰”曲线 ;在夏、秋季则呈“双峰”型 ,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均净光合速率在整个生长季节的变化是随着叶的生长 ,先是上升 ,至 8月初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渐下降。夏季 ,大血藤日均净光合速率比常绿阔叶树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藤叶 生长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活力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若干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缪绅裕 李德宁 +4 位作者 叶坚珍 邓鸿英 陈健辉 王厚麟 李冬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6-1311,共6页
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在广东为外来入侵种,对其种子形态及生理、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南美洲)和3种本地(中国广东)植物的相关指标对比,以了解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种子长4.29mm,宽3.30mm,大小、含水量(6.23%~8.... 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在广东为外来入侵种,对其种子形态及生理、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南美洲)和3种本地(中国广东)植物的相关指标对比,以了解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种子长4.29mm,宽3.30mm,大小、含水量(6.23%~8.23%)与原产地的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00、8131.06和2487.04μg·g-1(以干质量计)。活种子比例98.89%~100.00%,萌发率仅32.80%;相对电导率5.35%~11.66%。叶片绿色度29.39,但叶绿素b含量高;对比本地植物,在低光照高湿度下,簕仔树净光合速率(以CO2计)1.339μmol·m-2·s-1低,呼吸速率(以CO2计)1.828μmol·m-2·s-1高,在测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其蒸腾速率;生理生态指标的表现与阳性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类似,而明显与耐荫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幼苗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不同。利用其阳性植物特征,可进行遮蔽以减轻潜在的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仔树 入侵植物 外来种 种子 生理生态特性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林平 李吉跃 陈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9,共8页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并在6月份出现年光合速率最大值;10月份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在5—9月份银杏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10月份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5—10月份)Tr与PAR、叶片大气水汽压亏缺(VpdL)、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说明叶片VpdL、Ls和PAR是影响银杏叶片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光合 蒸腾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大豆突变体HK808结荚期的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苍晶 于龙凤 +3 位作者 张达 于晶 郝再彬 邱丽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东农42经NaN3诱变获得大豆矮秆突变体,对其结荚期部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表明:突变体HK808叶片大小和叶柄长度分别是东农42的1/2;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比东农42高2%,粗脂肪低0.2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东农42的低,总叶绿素含量是东农42的77%... 东农42经NaN3诱变获得大豆矮秆突变体,对其结荚期部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表明:突变体HK808叶片大小和叶柄长度分别是东农42的1/2;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比东农42高2%,粗脂肪低0.2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东农42的低,总叶绿素含量是东农42的77%,但叶绿素a/b比值变化不大,均为2.6∶1。开花结荚后突变体叶片蛋白质含量、SOD活性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逐渐下降,而且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东农42;突变体的SOD活性显著高于东农42;东农42的MDA含量在鼓粒期以后增高。表明结荚后期突变体具有较强的防御自由基伤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矮秆突变体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卫锋 陈文音 陈章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0-1329,共10页
研究了4个光照强度水平对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在土壤和碎石基质人工湿地中生长的影响。4个光处理平均光照强度(μmolm-2s-1)是:701(全光照,光强I)、495(全光照的71.4%,光强Ⅱ)、304(全光照的44.7%,光强Ⅲ)、1... 研究了4个光照强度水平对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在土壤和碎石基质人工湿地中生长的影响。4个光处理平均光照强度(μmolm-2s-1)是:701(全光照,光强I)、495(全光照的71.4%,光强Ⅱ)、304(全光照的44.7%,光强Ⅲ)、141(全光照的20.2%,光强Ⅳ)。研究表明,在较弱光强(III、IV)下,水鬼蕉的株高、叶生物量、叶片长度、叶绿素含量通常显著高于较高光强(I、II)下的植物。较低光强植株的生物量通常高于较高光强的植株,但差异一般不显著。光合作用和根生物量虽以全光照的植株较高,但不同光强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水鬼蕉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适度的荫蔽(全光照的约50%)有利于其生长。水鬼蕉在土壤和碎石基质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完全相同。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于碎石基质的水鬼蕉的测定指标(除叶绿素含量外)通常都显著高于生长于土壤基质的植物。水鬼蕉100cm左右的高度、较慢的生长速度、在碎石基质适度遮荫有利于生长等特点使其适合用于构建多种植物人工湿地群落的中下层植物,是一种在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有较好应用潜力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鬼蕉 光照强度 基质 生长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甜瓜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秋珍 李军 +1 位作者 王金霞 陈掌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比试验研究生殖生长期甜瓜的高温胁迫指标及其生理原因表明,≥40℃的高温对处于生殖生长期的甜瓜有伤害,花粉活性下降的温度明显低干叶片活性下降时的温度,叶片细胞膜受损的温度为≥50℃,叶绿素下降的温度为≥41℃.对花粉活性影响的... 对比试验研究生殖生长期甜瓜的高温胁迫指标及其生理原因表明,≥40℃的高温对处于生殖生长期的甜瓜有伤害,花粉活性下降的温度明显低干叶片活性下降时的温度,叶片细胞膜受损的温度为≥50℃,叶绿素下降的温度为≥41℃.对花粉活性影响的温度为≥31℃;≥52℃、对甜瓜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均有极显著破坏作用。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甜瓜叶片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及花粉活力下降。高温处理3d的中部、下部叶片电导率比对照增加7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降低20%以上。用I-KI染色法测定高温处理3d的花粉样品优良率仅有20%,比对照少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态特性 甜瓜 高温胁迫 电导率 叶绿素含量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少耕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任昭 关日强 +3 位作者 陈友荣 邓巨添 李森发 江照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研究已探索到,连续10年20季在只耙不犁的少耕田撒播水稻与在按传统方法犁耙的全耕田撒播水稻相比,每季的稻谷产量都较高。其原因是少耕撒播稻(以下称少耕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全耕撒播稻(以下称全耕稻),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在... 本研究已探索到,连续10年20季在只耙不犁的少耕田撒播水稻与在按传统方法犁耙的全耕田撒播水稻相比,每季的稻谷产量都较高。其原因是少耕撒播稻(以下称少耕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全耕撒播稻(以下称全耕稻),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在于少耕法能导致耕作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向着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方向发展,而使少耕稻与全耕稻相比具有较发达与生理活性较强的根系,并进而导致少耕稻在稻苗的长势长相、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以及在延缓功能叶的衰老等方面都优于全耕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耕 全耕 撒播 生理生态特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7
作者 陈品 陆建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7-494,共8页
近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播期与生育期、生育特征、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病虫草害发生、倒伏性、土壤生态、产量等方面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行了阐述;从播种技术、施肥技... 近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播期与生育期、生育特征、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病虫草害发生、倒伏性、土壤生态、产量等方面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行了阐述;从播种技术、施肥技术、杂草与杂草稻防除技术、抗倒栽培技术、高产栽培途径等方面对直播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生理生态特性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郑麦004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倪红山 郑钦玉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078-11080,11083,共4页
[目的]为郑麦00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施以不同的氮肥处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7∶3、5∶5、3∶7),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 [目的]为郑麦00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施以不同的氮肥处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7∶3、5∶5、3∶7),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氮肥基追比为5∶5的处理郑麦004生育期间的株高、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均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该处理小麦产量最高,为891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基追比为3∶7的处理小麦各生理生态指标和产量次之。[结论]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后移有利于提高郑麦004的产量,且后移比例为5∶5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基追比 郑麦004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背景下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幼苗幼树的生理生态特性比较——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圣彦 卢训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92-3900,共9页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在研究区内设置不同干扰方式下的5块样地,借助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研究区内不同干扰背景下5块样地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之一的栲树幼苗、幼树的光合生理生态...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在研究区内设置不同干扰方式下的5块样地,借助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研究区内不同干扰背景下5块样地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之一的栲树幼苗、幼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干扰背景下栲树幼苗、幼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蒸腾作用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量子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去除乔木层的样地1,2,3中栲树幼苗、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要高于仅保留乔木层的样地4和对照样地5,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则低于样地5和样地4。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净光合作用速率与诸生理生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光合速率和诸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栲树幼苗:Pn=-2.399+0.205Ta+43.209Gs,栲树幼树:Pn=-2.265+0.006PAR-3.915Vpdl+0.364Ta+38.121Gs,在α=0.05水平上,两个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栲树 幼苗幼树 生理生态特性 常绿阔叶林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旱莲子草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红英 陈中义 郝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21-6722,6724,共3页
综述对喜旱莲子草的科学研究,分析空心莲子草生理生态方面的特性,并指出科学防治喜旱莲子草的方法。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生殖特性 生理生态特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