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春茄6号茄子幼苗叶面积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付远 叶良 +1 位作者 徐燕梅 李丹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46-50,共5页
茄子是世界四大蔬菜作物之一,其周年供应主要依靠设施化栽培技术。然而,设施栽培因常年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灌溉等因素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这将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试验以春茄6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 茄子是世界四大蔬菜作物之一,其周年供应主要依靠设施化栽培技术。然而,设施栽培因常年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灌溉等因素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这将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试验以春茄6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0、50、100、150 mmol/L这4个浓度NaCl盐胁迫对春茄6号叶面积和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并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6天和第9天记录叶面积,同时测定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逐渐上升,春茄6号幼苗叶面积增长逐渐缓慢,在150 mol/L浓度NaCl处理下春茄6号幼苗叶面积生长量最低;NaCl盐胁迫对春茄6号幼苗叶片的叶面积及MDA、SOD、POD和CAT含量均会产生抑制。不同NaCl浓度对春茄6号幼苗的抑制效果表现为150 mmol/L>100 mmol/L>50 mmol/L>0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春茄6号 盐胁迫 幼苗 叶面积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对徐闻附近海域优势物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郭慧 李舒泓 +2 位作者 刘智 高尔杰 陈华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深远海浮式风电的建设及运营对周边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方法]对徐闻罗斗沙海域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机位点附近海域的S1站点(距机位点约4 km处)和S3站点(距机位点约5 km处)进行拖网取样,选择优势物种南洋舌鳎(Cynoglossidae l... [目的]研究深远海浮式风电的建设及运营对周边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方法]对徐闻罗斗沙海域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机位点附近海域的S1站点(距机位点约4 km处)和S3站点(距机位点约5 km处)进行拖网取样,选择优势物种南洋舌鳎(Cynoglossidae lida)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为试验对象,探讨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运行对优势物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S3站点南洋舌鳎肝脏中褪黑素(MT)、多巴胺(DA)、白蛋白(ALB)、5-羟色胺(5-HT)含量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S1站点(P<0.05),S3站点南洋舌鳎鳃中ALB含量及Casp-3、碱性磷酸酶(ALP)、ACP活性显著高于S1站点(P<0.05);S3站点哈氏仿对虾肝胰腺中DA、ALB、5-HT含量及Casp-3、ALP、ACP活性显著高于S1站点(P<0.05),S3站点哈氏仿对虾鳃中MT、ALB含量及ALP、ACP活性显著高于S1站点(P<0.05)。[结论]深远海浮式风电在一定范围内对徐闻附近海域优势物种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 周边海域 海洋生物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乾 杨永林 +3 位作者 杨华 王苗苗 张宾 张文喆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公羊为研究对象,天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羔羊各10只,屠宰前测定各试验羊体尺指标,屠宰后分别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胸深、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和哈萨克羊的背脂厚度、尾脂重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和级进杂交F2代羔羊(P<0.05)。(2)级进杂交F1代羔羊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2代羔羊和哈萨克羊(P<0.05);哈萨克羊背最长肌中铁、锌、镁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P<0.05)。(3)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等显著高于哈萨克羊,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均显著低于哈萨克羊(P<0.05)。(4)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哈萨克羊,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铁含量均显著低于哈萨克羊(P<0.05);多胎萨福克羊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羊(P<0.05)。【结论】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的产肉性能高于哈萨克羊,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屠宰性能明显提升、肉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萨福克羊 哈萨克羊 级进杂交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活性物质对上部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祖庆学 聂忠扬 +4 位作者 张翼飞 王艺琨 蒋司卿 雷小芳 林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20-24,共5页
为了筛选能够有效调控烟叶发育成熟进程的外源活性物质,提高上部烟叶耐熟性,促进其充分成熟,提升质量,为贵阳上部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即CK喷施清水;T1处理喷施5 mg/L亚精胺;T2处理喷施1 mg/L油... 为了筛选能够有效调控烟叶发育成熟进程的外源活性物质,提高上部烟叶耐熟性,促进其充分成熟,提升质量,为贵阳上部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即CK喷施清水;T1处理喷施5 mg/L亚精胺;T2处理喷施1 mg/L油菜素内酯;T3处理喷施40 mg/L茉莉酸甲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活性物质均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水平,降低脱落酸水平;增强叶绿素酶活性,增加SPAD值,显著提高细胞膜稳定指数,提升细胞膜稳定性;显著增加烟株节距和叶片数,显著提高了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其中均以T3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03%和23.17%;T2和T3处理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均较高,所有处理烟碱含量均降低,T1、T3处理的两糖比均大于0.9,不同外源活性物质处理的糖碱比均在6.0~10.0,而CK偏低,不同处理的两糖比和糖碱比均以T3处理最高,其值分别为0.96和9.24,所有处理钾氯比均大于4.0,其中以T2处理最高,其值为10.90;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均提升,其中均以T2处理最好,其值分别为6.00和60.00分。综合而言,喷施1 mg/L油菜素内酯的T2处理有利于促进上部烟叶生长,提高细胞膜稳定性,延缓衰老,改善烟株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叶片数,提高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糖、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显著提高糖碱比,提升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改善烟叶成熟度和身份,提高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活性物质 上部烟叶 生理生化指标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甘氨酸铜对断奶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组织铜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清宏 罗绪刚 +2 位作者 刘彬 韩俊文 余顺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选择34±1日龄断奶、体重8 7±0 8kg的二元杂交(长白×大白)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研究饲粮添加有机甘氨酸铜相对于无机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浆及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 选择34±1日龄断奶、体重8 7±0 8kg的二元杂交(长白×大白)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研究饲粮添加有机甘氨酸铜相对于无机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浆及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15(n=6)和250mg/kg铜源于硫酸铜(n=12)及250mg/kg铜源于甘氨酸铜(n=12)的饲粮。猪只个体饲养于代谢室(22 5℃左右)内无元素污染的玻璃缸代谢笼中。正式试验期28d,猪只自由采食与饮用自来水。3个处理组间,猪生长速率、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血浆生化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尿素氮)及血浆、胰、肾和脾中铜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 10);与添加15mg/kg铜源于硫酸铜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mg/kg铜分别源于硫酸铜和甘氨酸铜的两个处理组均明显提高了断奶仔猪脑、肝及心肌中的铜含量(P<0 05),而两个高铜水平的铜源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P>0 6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甘氨酸铜与无机硫酸铜对断奶仔猪同等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铜 断奶仔猪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组织铜 含量 营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高士争 葛长荣 +2 位作者 田允波 张曦 韩剑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选用 2 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12 0头 ,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 +西药组 ,每组 4个重复。测定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对生长育肥猪血清中TP ,ALB ,GLO ,CHO ,TG3 ,HDL ,LDL和VLDL的含量以及GPT ,GOT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选用 2 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12 0头 ,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 +西药组 ,每组 4个重复。测定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对生长育肥猪血清中TP ,ALB ,GLO ,CHO ,TG3 ,HDL ,LDL和VLDL的含量以及GPT ,GOT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 ,在 2 0~ 30kg和 30~ 70kg阶段 ,血清TP含量分别增加了 13 74 % (P <0 0 5 )和 11 13% (P <0 0 5 ) ;GLO含量分别提高了 35 79% (P <0 0 5 )和 19 88% (P <0 0 5 ) ;CHO含量分别提高了19 6 4 % (P <0 0 5 )和 12 39% (P <0 0 5 ) ;TG3 含量分别提高了 2 2 35 % (P <0 0 5 )和 2 1 4 3% (P <0 0 5 ) ;在 70~ 110kg阶段 ,血清TP ,GLO ,CHO和TG3 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ALB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 ,各组之间差异都不显著 (P>0 0 5 ) .在 2 0~ 30kg ,30~ 70kg和 70~ 110kg阶段 ,GPT活性分别提高了 10 75 % (P <0 0 5 ) ,13 39% (P <0 0 5 )和12 2 6 % (P <0 0 5 ) ;GOT活性分别提高了 10 88% (P <0 0 5 ) ,14 16 % (P <0 0 5 )和 11 13% (P <0 0 5 ) ;ALP活性分别提高了 33 5 0 % (P <0 0 5 ) ,12 14 % (P <0 0 5 ) 12 2 1% (P <0 0 5 ) .LDL ,VLDL的含量仅在 70~ 110kg阶段 ,分别比对照组高了 18 5 1%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添加剂 生长肥育猪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官丽辉 张立永 +2 位作者 刘海斌 张敏 王志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6,共7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P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27周龄健康、体质量相近、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P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27周龄健康、体质量相近、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Ⅲ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Ⅰ、Ⅱ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100 mg/kg黄芪多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49 d。添加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重比,提高生产性能。黄芪多糖组显著或极显著地(P<0.05或P<0.01)提高了FSH、LH、E_2、IGF-Ⅰ、T_4、Pt含量;多糖高剂量组血清TG、AST、ALT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GLU、HDL、ALP、Ca^(2+)和P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提高产蛋后期母鸡的生殖激素水平,有利于改善产蛋后期母鸡的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提高其产蛋性能;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蛋鸡 生产性能 生殖激素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时日粮铬水平对肉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丹莉 张敏红 +1 位作者 杜荣 张卫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本试验采用 50 0只 2 1日龄ArborAcres肉仔鸡 ,研究高温下日粮吡啶羧酸铬水平对肉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吡啶羧酸铬水平分别为 0、2 0 0、4 0 0、6 0 0、80 0 μg/kg。试验期为 5周。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下... 本试验采用 50 0只 2 1日龄ArborAcres肉仔鸡 ,研究高温下日粮吡啶羧酸铬水平对肉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吡啶羧酸铬水平分别为 0、2 0 0、4 0 0、6 0 0、80 0 μg/kg。试验期为 5周。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下日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以显著降低 8周龄肉鸡腹脂率 (30 %~ 37% ) (P <0 0 5) ,而对皮脂率无显著影响 (P >0 0 5)。高温下日粮吡啶羧酸铬水平对肉鸡血清葡萄糖、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无显著影响 (P >0 0 5)。 8周龄肉鸡日粮添加 80 0 μg/kg水平的吡啶羧酸铬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高温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片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探讨 被引量:35
9
作者 姚元干 石雪晖 +2 位作者 杨建国 王淑英 刘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2~8d的高温(35~45℃)处理,研究辣椒叶片中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X)活性的变化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5~40℃下... 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2~8d的高温(35~45℃)处理,研究辣椒叶片中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X)活性的变化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5~40℃下处理2d,品种间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差异显著;35~45℃下处理2d,品种间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耐热性 生理生化指标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茶树生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唐茜 赵先明 +3 位作者 杜晓 吴永胜 梁琪惠 王春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4,共9页
以2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氟浓度为0~200 mg/kg对茶树生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茶树的氟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随氟处理浓度增加,茶树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福... 以2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氟浓度为0~200 mg/kg对茶树生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茶树的氟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随氟处理浓度增加,茶树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福鼎大白茶的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名山白毫的3种酶活性则受到明显抑制。2个品种的新梢中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也随施氟浓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茶叶品质降低,表明氟可能抑制茶树儿茶素的合成代谢和氮素代谢。茶树的氟累积量也随着土壤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器官的氟含量(y)与土壤中添加的氟(x)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茶树的聚氟能力依次为叶片〉新梢〉枝条〉茎〉根,叶片是氟累积的主要器官。福鼎大白茶耐氟、抗氟的能力明显强于名山白毫,但氟积累能力则低于名山白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盘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37
11
作者 朱晓光 张银国 +3 位作者 马长宾 王颜颜 蒋松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3-125,共3页
为了解和掌握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只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家养绵羊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盘羊的淋巴细胞比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 为了解和掌握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只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家养绵羊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盘羊的淋巴细胞比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谷丙转氨酶、钙、钾、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淋巴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SD、血小板分布宽度、血糖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中间细胞、中间细胞比率、直接胆红素、氯的含量显著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红素的含量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的测定结果反映了盘羊的生理机能特性,初步建立了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加强盘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及杂交繁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羊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种幼苗耐低温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小姝 赵跃 +6 位作者 蒋春姬 刘海龙 吕永超 宁洽 张鹤 王绍伦 高华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7,共9页
为鉴定筛选耐低温花生品种,建立花生耐低温评价方法,构建花生耐低温综合数学评价模型,以11个花生品种为材料,5℃低温胁迫72 h,通过测定胁迫前后花生幼苗叶绿素(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 为鉴定筛选耐低温花生品种,建立花生耐低温评价方法,构建花生耐低温综合数学评价模型,以11个花生品种为材料,5℃低温胁迫72 h,通过测定胁迫前后花生幼苗叶绿素(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15个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各单项指标的耐低温系数作为评价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进行花生耐低温综合评价,并利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与花生耐低温关系密切的生理指标。本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5个主成分入选,可将15个单项生理生化指标转换为5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将11个花生品种划分为:耐低温型(山花8号、吉花1954Z和吉花1955Z)、中间型(吉花1953Z、狮头企、冀油6、粤油92和中花8)及敏感型(伏花生、开农53和吉花11)3类;利用逐步回归方程建立花生幼苗耐低温评价数学模型,精度大于99.00%,筛选出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7个耐低温鉴定指标。耐低温的花生品种(系)低温胁迫后,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较大,光系统受到的伤害较低,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能更好地清除花生体内细胞的活性氧和自由基类物质,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较低。在相同低温处理时可以通过测定7个指标对花生品种耐低温能力进行快速鉴定和预测,为东北花生耐低温品种选育及大规模品种耐低温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低温 生理生化指标 多元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陆鑫 林黑着 +2 位作者 李卓佳 袁丰华 杨其彬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以尖吻鲈Lates calarifer(初始体重16.94 g±0.12 g)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对照组、A^E组),A^E组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 以尖吻鲈Lates calarifer(初始体重16.94 g±0.12 g)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对照组、A^E组),A^E组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2%、0.4%、0.8%,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E组尖吻鲈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B组鱼的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改变尖吻鲈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尖吻鲈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菌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殿峰 梁喜龙 +4 位作者 左豫虎 张玉先 冯乃杰 杜吉到 丁希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1,共5页
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侵染后幼苗形态建成、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大... 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侵染后幼苗形态建成、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在侵染过程中会使大豆侧根原基的产生进程出现滞缓,子叶的营养物质输出受阻,胚根的生长速度减慢,根冠比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胚根中的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通过分析,认为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可作为抗病育种和药剂调控与保护的研究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锦鲤生长、体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慧文 张崇禧 +4 位作者 马博谦 王久林 王超 林文洋 孙晓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9,共6页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三种中药复方制剂,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20 d后,测定各试验组的生长指标、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测定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测定鱼体红色部...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三种中药复方制剂,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20 d后,测定各试验组的生长指标、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测定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测定鱼体红色部位鳞片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三种中药复方制剂均能提高锦鲤的增重率、肥满度、肝体比,降低饲料系数。复方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MDA活性;高剂量组对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MDA活性作用显著。复方2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肝脏GPT活性;高剂量组对SOD活性作用显著。复方3低剂量组对MDA作用显著。同时复方3各剂量组对肝脏GOT作用显著。复方2各剂量组可显著提高体色的鲜艳度。对于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复方1、3各剂量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复方1、3的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也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复方1中剂量组在生长、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复方2中剂量组在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两者可推荐为锦鲤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中药复方 生长 体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胡麻苗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利 党占海 +4 位作者 牛俊义 张建平 王利民 赵玮 党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11,共6页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苗期胡麻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的胡麻品种RWC...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苗期胡麻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的胡麻品种RW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RWC平均比CK降低4.36%和13.74%,即随胁迫强度的增加RWC下降幅度变大,强、弱抗旱性品种平均比CK降低7.67%和10.42%,即抗旱性强的品种RWC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抗旱性强的品种其CAT和POD活性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平均比CK升高12.46%、15.14%和65.01%、156.01%,均随胁迫的增强而增加,但抗旱性弱的品种却为46.84%、29.85%和58.73%、38.20%,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MDA含量均随胁迫加剧呈上升趋势,但抗旱性强的品种MDA含量随胁迫的增强增幅较小,为2.99%;Pro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不断增加,且抗旱性强的品种体内游离脯氨酸积累量较高,平均升高108.64%。RWC和Pro可作为胡麻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水分胁迫 苗期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木霉对樟子松苗木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尹大川 杨立宾 +2 位作者 邓勋 Ilan Chet 宋瑞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3,共6页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是造林成功与否的关键。木霉菌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并能很好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促进种子萌发和增加根茎生物量。然而,大量研究都是关于农作物,将木霉应用于林木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是造林成功与否的关键。木霉菌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并能很好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促进种子萌发和增加根茎生物量。然而,大量研究都是关于农作物,将木霉应用于林木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探明绿木霉菌株T43对樟子松苗木的促生作用及对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打孔灌根接种方法对樟子松1年生苗木接种菌株T43,对接种苗木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动态跟踪测定,在生长季结束时对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CK相比,经过T43诱导处理后,苗木表现出较高的CAT、POD和SOD活性,其中CAT和POD出现平稳上升的趋势,SOD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这3种酶整体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在整个过程中其活性水平均高于CK。与该结果类似,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出高于CK的现象,不同的是,二者在诱导处理后即出现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量在下降中趋于平稳,但始终高于CK。在生物量方面,T43处理组的苗高、地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CK,苗木生长质量显著提高。接种3个月后,与对照相比苗高提高了36.7%,地径提高了22.2%,干质量提高了50%,鲜质量提高了21.7%。认为使用绿木霉接种处理苗木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木霉 樟子松苗木 生长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锌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立娇 张利民 +2 位作者 王际英 马晶晶 丁立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0.05),且WGR的最大值及饲料系数(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50mg/kg锌饲料组。添加100~2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0mg/kg锌饲料组的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不受饲料锌添加量的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活力随着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锌添加量为150mg/kg时达最高值;当添加量高于150mg/kg时,LSZ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0与50mg/kg锌饲料组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和50mg/kg锌饲料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150mg/kg锌饲料组最低(P〈0.05)。建议星斑川鲽幼鱼精制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干旱及复水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9-61,共3页
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毛管持水量由 70 %降至 30 %的过程中根茎叶相对含水量分别降低 1 0 .4 1 %、1 2 .0 3%和 1 0 .82 % ,充分复水后其相对含水量均明显提高 ,水分亏缺越严重的处理复水后其相对含水量增加越多 ,且不同亏缺程度... 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毛管持水量由 70 %降至 30 %的过程中根茎叶相对含水量分别降低 1 0 .4 1 %、1 2 .0 3%和 1 0 .82 % ,充分复水后其相对含水量均明显提高 ,水分亏缺越严重的处理复水后其相对含水量增加越多 ,且不同亏缺程度处理均根 >茎 >叶 ;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先升后降 ,土壤毛管持水量 5 0 %干旱程度时达最大值 ,而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渐增趋势 ,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 ,复水后其含量均有所增加 ,干旱时脯氨酸含量累积 ,而复水后其含量降低。随干旱的加剧根茎叶渗透势、水势均呈降低趋势 ,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充分复水 1 2h后土壤毛管持水量为 5 0 %和土壤毛管持水量为 6 0 %的处理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土壤毛管持水量为 30 %和土壤毛管持水量为 4 0 %的处理水分亏缺较严重 ,大大影响了根茎叶渗透调节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干旱 干旱复水 玉米幼苗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梅花鹿40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赵波 王强 +2 位作者 牛李丽 王成东 余星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55-57,共3页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和掌握四川地区梅花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了四川梅花鹿的40项血液生理生化值,并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公、母梅花鹿间仅在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差...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和掌握四川地区梅花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了四川梅花鹿的40项血液生理生化值,并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公、母梅花鹿间仅在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差异显著;与相关指标比较中发现,血清铁,血清磷,前白蛋白等多项指标差异较显著,充分说明测定梅花鹿血液指标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