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素甾醇信号响应养分和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分子机制
1
作者 马雯雯 徐芳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7-1386,共10页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利用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维持植物整个生命活动。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过低或有毒重金属元素过量均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形成,积累的重金属还能通过食物链迁移而危害人体健康。植物激素油菜素甾...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利用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维持植物整个生命活动。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过低或有毒重金属元素过量均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形成,积累的重金属还能通过食物链迁移而危害人体健康。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作为一种促生激素不仅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也在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植物油菜素甾醇合成、运输、代谢和信号传导的主要过程及其关键基因的基础上,综述了油菜素甾醇参与调控氮、磷、硼、铁等必需营养元素胁迫所涉及的分子机制,以及参与缓解镉、砷、铅和铬等有毒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分子机制。当植物遭遇营养胁迫时,油菜素甾醇信号途径核心转录因子BES1/BZR1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以适应营养胁迫过程。在重金属胁迫下,外源喷施油菜素甾醇可以降低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减少其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的光合能力,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以应对活性氧的爆发,增强对各种重金属胁迫的耐受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外源喷施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对逆境条件的抗性,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因此,在提高农作物抗逆能力实现高产稳产中,油菜素甾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油菜素甾醇 营养胁迫 重金属毒害 生理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响应重金属铬胁迫的生理分子机制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袁凯航 翟晓巧 +1 位作者 杨霞 王念 《河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7-18,61,共3页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一种抗逆性强的树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综述构树在铬污染胁迫下的分子与生理机制,阐明铬在不同形态下的毒性差异,明确了Cr(Ⅵ)毒性强于Cr(Ⅲ)。构树利用调节根系分泌物、激活...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一种抗逆性强的树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综述构树在铬污染胁迫下的分子与生理机制,阐明铬在不同形态下的毒性差异,明确了Cr(Ⅵ)毒性强于Cr(Ⅲ)。构树利用调节根系分泌物、激活抗氧化酶对抗铬胁迫,文章探讨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效果。结合实际应用与机制为铬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相关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胁迫 构树 生理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蚜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超权 刘盛兰嘉 +6 位作者 孔李俊 缪黎明 邓航 赵坤 王神云 李建斌 余小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共11页
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宿主免疫系统在抗蚜过程中的作用,从物理屏障、化感元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述目前的抗蚜应答机理研究,提出了抗蚜研究应该整体... 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宿主免疫系统在抗蚜过程中的作用,从物理屏障、化感元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述目前的抗蚜应答机理研究,提出了抗蚜研究应该整体地考虑植物-蚜虫互作动态体系,抗蚜基因的挖掘应该建立在有效性和持久性双重标准上,培育抗蚜新品种应考虑蚜虫效应因子与植物的基因间互作以及植物NBS-LRR抗病基因家族可能参与抗蚜免疫反应等观点,以期为揭示植物-蚜虫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索在生产实践中绿色、生态的蚜虫防治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免疫应答 基因调控 生理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吸收和转运铁的分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申红芸 熊宏春 +1 位作者 郭笑彤 左元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2-1530,共9页
铁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由于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很低,导致植物极易缺铁,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人类微量元素健康,因此如何通过生物强化达到人类铁营养状况改善的目的是目前该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本... 铁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由于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很低,导致植物极易缺铁,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人类微量元素健康,因此如何通过生物强化达到人类铁营养状况改善的目的是目前该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5年来植物铁吸收、体内转运、子粒中积累等重要生物过程的分子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对水稻兼备机理Ⅰ和机理Ⅱ铁吸收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发现YSL蛋白家族在植物铁吸收、转运和子粒积累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讨论了利用上述机制的研究结果通过基因工程和农学措施改善植物铁营养和提高作物子粒铁富集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吸收与转运 分子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的分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5
作者 周磊 甘毅 +1 位作者 欧晓彬 王根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7-225,共9页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理论及其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农业应用潜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然而作物适度胁迫缺水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分子生理机制却仍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在系统总结近年来的相关进展基础上,对... 作物缺水补偿节水理论及其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农业应用潜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然而作物适度胁迫缺水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分子生理机制却仍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在系统总结近年来的相关进展基础上,对引起作物适度缺水反弹补偿节水的分子生理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作物在发生水分胁迫和复水后,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渗透调节、蒸腾速率、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以及蛋白质活性、生化代谢、分子和基因调节等方面都有相关适应变化。水分亏缺补偿存在阈值范围,如果控制适当,在一定水分亏缺强度范围内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并使作物不减产甚至增产。这种缺水补偿节水技术如能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可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水胁迫 补偿效应 作物节水 阈值 分子生理机制 作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赵淼 郑德益 +3 位作者 张新城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等因素所限,对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从试验材料创新、采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以及碳氮代谢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破解垩白较高这一制约我国南方粳稻优质生产的主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垩白形成 生理分子机制 碳氮代谢 基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非生物胁迫适应的分子生理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宗铭 董永梅 陈受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7996-7999,共4页
在综述高等植物非生物胁迫适应的分子生理机制、转基因改良及其局限的基础上,对今后植物抗性生理研究及分子改良研究中方法论创新以及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植物 非生物胁迫 适应 分子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佳佳 广敏 +1 位作者 史书林 郜红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5-371,共7页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高富集氟的植物,氟在叶片中被大量累积。饮茶是人们摄取氟的重要途径,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茶树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氟,但是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高富集氟的植物,氟在叶片中被大量累积。饮茶是人们摄取氟的重要途径,氟的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茶树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氟,但是根系跨膜吸收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茶树根系吸收氟的主动和被动途径,总结根系H+-ATPase和Ca^2+-ATPase介导氟的跨膜主动吸收过程与分子机制;剖析离子通道和Al-F络合在根系被动吸收氟过程中的作用及微观过程;分析影响根系吸收富集氟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控措施。提出通过研究茶树根系氟跨膜吸收相关转运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验证,以揭示跨膜吸收氟的分子机制;进而研究调控根系对氟的选择吸收,以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饮茶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根系 跨膜吸收 生理分子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成果
9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ABA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成果有四个创新点。创新点一:发现脱落酸受体及其核心信号转导组分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证实草莓果实中至少存在两个ABA受体并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揭示ABA是... ABA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成果有四个创新点。创新点一:发现脱落酸受体及其核心信号转导组分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证实草莓果实中至少存在两个ABA受体并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揭示ABA是调控草莓果实成熟的关键因子,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ABA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被列为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之一,被认为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研究领域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跃变型果实 草莓果实 关键因子 调控因子 生理分子机制 研究成果 ABA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柑橘镁营养现状及其生理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欢欢 王玉雯 +5 位作者 张利军 罗丽娟 叶欣 李延 陈立松 郭九信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78-1590,共13页
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量元素,镁营养缺乏现象在我国柑橘主产区普遍发生,是制约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柑橘生产中的镁营养现状和柑橘镁营养生理分子研究进展这2个方面进行总结,系统概述了柑橘生产中的土壤、植... 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量元素,镁营养缺乏现象在我国柑橘主产区普遍发生,是制约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柑橘生产中的镁营养现状和柑橘镁营养生理分子研究进展这2个方面进行总结,系统概述了柑橘生产中的土壤、植株镁营养现状及原因分析;同时,结合课题组近10 a(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从植株生长和养分含量、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运、酶活性和抗氧化代谢、有机酸代谢、蛋白代谢和镁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和microRNA转录调控等方面重点归纳了柑橘镁营养的生理分子研究进展;进而,分别讨论了基于多组学协同研究深度揭示柑橘镁营养的生理分子机制、柑橘镁营养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柑橘镁营养的潜力和研究方向,并对今后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养分综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镁营养 生理分子机制 养分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大学揭示氨基酸转运蛋白CsAAP2介导生长素极性运输参与黄瓜根系发育的分子生理机制
11
《蔬菜》 2023年第6期47-47,共1页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眭晓蕾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黄瓜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成员CsAAP2间接通过生长素极性运输参与黄瓜根系发育的分子生理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发现,氨基酸转运蛋白AAP亚家族成员CsAAP2在黄瓜根系中高度表达,CsAAP2定位于根...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眭晓蕾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黄瓜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成员CsAAP2间接通过生长素极性运输参与黄瓜根系发育的分子生理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发现,氨基酸转运蛋白AAP亚家族成员CsAAP2在黄瓜根系中高度表达,CsAAP2定位于根系中柱组织(维管束Vas和中柱鞘Per)的细胞质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氨基酸转运蛋白 生物信息学 分子生理机制 细胞质膜 黄瓜根系 生长素极性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低磷胁迫响应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志伟 徐月梅 +2 位作者 许荣越 朱宽宇 杨建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2-1570,共9页
土壤缺磷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研究水稻耐低磷的形态生理变化并进一步阐明磷吸收转运途径,对缓解磷胁迫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重点概述了水稻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和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以及磷吸收利用的分子... 土壤缺磷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研究水稻耐低磷的形态生理变化并进一步阐明磷吸收转运途径,对缓解磷胁迫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重点概述了水稻在低磷胁迫下根系和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以及磷吸收利用的分子生理机制,促进水稻磷吸收利用的水肥管理措施。讨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水稻根系与土壤互作对土壤有机磷释放的影响;植物激素特别是新型激素对水稻磷吸收、转运及分配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开发磷高效水稻品种和提高磷利用效率的栽培调控途径,以期为筛选和培育耐低磷(磷高效)水稻品种及提高磷利用效率的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磷胁迫 水肥管理 分子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信息
13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湖南省烟科所揭示烟草抵御干旱胁迫分子机制 抗旱是农作物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干旱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不断增加,致使水分缺乏成为制约烟草种植和品质形成的主...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湖南省烟科所揭示烟草抵御干旱胁迫分子机制 抗旱是农作物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干旱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不断增加,致使水分缺乏成为制约烟草种植和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给烟叶生产造成了较大经经济损失。同时,开发新的能够适应山区丘陵土壤和干旱气候的品种也是稳产区、稳烟叶、稳烟农的重要途径。近日,湖南省烟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在烟草抵御干旱胁迫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系统解析了K326及其耐旱突变体M28在抵御干旱胁迫分子生理机制差异,并通过组学联合分析挖掘了一批涉及ABA合成代谢、干旱应答转录因子、氮代谢等途径的重要耐旱候选基因。相关研究论文"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ic regulatory network characterization of drought responses in tobacco",在国际植物学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影响因子IF=6.627,JCR 1区)在线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丘陵 烟草种植 农作物品种 干旱强度 品质形成 合成代谢 PLANT 分子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4
《农家致富》 2019年第21期19-19,共1页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早熟高产新机制在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早期阶段,"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现象是一个重大难题。袁隆平院士团队和谢华安院士团队等经过研究攻关,培育出一批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但其分子生理机制仍未得到...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早熟高产新机制在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早期阶段,"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现象是一个重大难题。袁隆平院士团队和谢华安院士团队等经过研究攻关,培育出一批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但其分子生理机制仍未得到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隆平院士 早期阶段 杂交水稻 科技动态 水稻新品种 早熟高产 分子生理机制 谢华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