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住院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峰 杨子潼 夏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为适应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填补既有评价体系在指导健康住院环境建设上的不足,文章在解析环境元素、总结健康作用路径和辨析主体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以健康干预为线索、医... 为适应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填补既有评价体系在指导健康住院环境建设上的不足,文章在解析环境元素、总结健康作用路径和辨析主体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以健康干预为线索、医护及患者双视角下的住院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结果显示,生理健康是患者评价中最重要的一级指标,而医护视角中社会健康的权重最高。此外,基于对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指标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各健康目标下的关键要素。研究为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院住院环境健康评估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住院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产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预测产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2
作者 尹航 刘清 +1 位作者 付冰 雷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405-409,共5页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长远的消极影响。于孕期筛查产后抑郁易感人群,及时对高危孕妇实施治疗干预,将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产前影响产后抑...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长远的消极影响。于孕期筛查产后抑郁易感人群,及时对高危孕妇实施治疗干预,将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产前影响产后抑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做一简要阐述,以期为产后抑郁的产前预测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产前 生物-心理-社会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虹(综述) 高峰(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1-266,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IBS的认识已从严格意义的胃肠道疾病(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更复杂的多症状的脑-肠轴紊乱(生物-心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IBS的认识已从严格意义的胃肠道疾病(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更复杂的多症状的脑-肠轴紊乱(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本文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IB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IBS) 功能性胃肠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一例报道及全科诊疗思路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兴伟 刘春梅 +4 位作者 刘书仙 申航 张道龙 钟丽萍 孔令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3-628,共6页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通过健康团队的形式将各领域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各方面来评估治疗患者,这是非常优化的全科医学模式,同时也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31岁女性患者,以"月经不规律13...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通过健康团队的形式将各领域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各方面来评估治疗患者,这是非常优化的全科医学模式,同时也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31岁女性患者,以"月经不规律13年,甲状腺癌术后6个月,想了解如何全面治疗"为主诉于2018-12-07就诊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之家,本例患者甲状腺癌术后,同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2型糖尿病,性格上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有生育需求。从这个真实的患者身上,能看到全科医生的重要性。患者不仅需要生物层面对症治疗,还需要心理疏导,同时协调家庭、单位的资源。这是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最大区别,全科医生以系统观看待患者,层层剖析复杂的病情,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全科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症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蒲佳佳 Todd Jackson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3-1881,共9页
厌食症作为一种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已有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型角度对厌食症进行了研究。厌食行为受到遗传基因易感性、中枢神经递质活性改变、人格特质、肥胖恐惧感、应激因素、"瘦"文化背景... 厌食症作为一种精神和躯体疾病严重危害个体健康。已有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型角度对厌食症进行了研究。厌食行为受到遗传基因易感性、中枢神经递质活性改变、人格特质、肥胖恐惧感、应激因素、"瘦"文化背景、家庭关系紊乱等的影响。未来应着力探讨神经内分泌与厌食症的因果关系并加强厌食症的预防、干预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症 个体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艳平 魏镜 +8 位作者 洪霞 曹锦亚 史丽丽 赵晓晖 柯美云 朱元珏 李舜伟 蒋静 单广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5-621,共7页
目的对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UPPSAQ-70)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由医生开具心理评估、并在心理评估室同时完成UPPSAQ-7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的患者,固定因子数为8个因子和3个因... 目的对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UPPSAQ-70)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由医生开具心理评估、并在心理评估室同时完成UPPSAQ-7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的患者,固定因子数为8个因子和3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23.0对原8因子模型、8因子模型-修订、原3因子模型、3因子模型-修订和单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SCL-90的各因子为校标,计算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验证区分效度。对2018年7月完成UPPSAQ-70评估的患者进行重测,检验重测信度。结果UPPSAQ-70的8因子模型包含:情绪、焦虑与疲劳、睡眠、躯体不适、性功能、快乐和满意度、疑病和社交焦虑;3因子模型包含:心理维度症状、生理维度症状和社会维度症状。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8因子修订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χ^2=10410.4,df=1862,RMSEA=0.07,CFI=0.753,NFI=0.715)。8因子模型以SCL-90为校标,除情绪量表与抑郁(r=0.600)、焦虑(r=0.520)相关度相对较高,其他症状相关度较低(r<0.5)。量表各因子的Chronbach’sα系数在0.823~0.904之间,删除各条目后全量表的Chronbach’sα系数在0.954~0.956之间。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Chronbach’sα系数0.847,两次重测各项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UPPSAQ-70是良好的评估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的量表,适宜综合医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干预系统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赵旭东 钱铭怡 樊富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0-583,564,共5页
近几个月以来SARS在我国部分省市的流行 ,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 ,心理学、精神卫生界的同仁们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在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帮助民众战胜恐慌方面 ,在抗击非典一线帮助医... 近几个月以来SARS在我国部分省市的流行 ,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 ,心理学、精神卫生界的同仁们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在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帮助民众战胜恐慌方面 ,在抗击非典一线帮助医护人员和SARS患者战胜非典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作用。面对SARS ,我们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SARS的危机终将过去 ,但面对这种突发性事件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已经引起了众多同行的思考。本期讨论园地所发表的讨论文稿即是这种思考的一部分。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 1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事件 心理-社会干预系统 应急机制 SARS 心理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58
8
作者 张锋 沈模卫 +2 位作者 徐梅 朱海燕 周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初级因素;互联网相关社会-心理健康包括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初级因素,并进一步概括为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有助于相关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更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且信息获取性动机对社会健康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对对心理健康具有更大的消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动机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社会-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新视角——基于心理社会安全氛围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帆 刘大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9-547,共9页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简称PSC)指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员工工作过程中与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政策、规程和行为实践的共同感知和看法。回顾相关研究,对PSC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法、效度验证及PSC在工作要求-资源模...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ychosocial safety climate,简称PSC)指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员工工作过程中与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政策、规程和行为实践的共同感知和看法。回顾相关研究,对PSC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法、效度验证及PSC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Demand-Resource Model,简称JD-R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JD-R模型完善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并提出PSC理论与测量工具完善、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层次匹配、考虑组织外及个人因素、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被引量:23
10
作者 阴国恩 曹瑞 徐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819-823,共5页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本文系统阐释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如女 彭幼清 +5 位作者 宋黎翼 罗玲 郭海燕 周莹 徐筠 徐韵珠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7期1962-1964,共3页
[目的]评价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脑卒中病人及照护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出院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 [目的]评价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脑卒中病人及照护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出院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为病人及其照护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不仅提高了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知识-社会-心理照护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付出-回报失衡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阳莉 陶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以13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付出-回报失衡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探讨社会支持在付出-回报失衡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生源地类型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发现:(1)付...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以13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付出-回报失衡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探讨社会支持在付出-回报失衡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生源地类型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发现:(1)付出-回报失衡感与过度投入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显著负相关;过度投入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在付出-回报失衡感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过度投入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存在社会支持的遮掩效应。(4)不同生源地类型学生能够调节付出-回报失衡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学生中,付出-回报失衡感对感知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相较于农村学生而言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出-回报失衡感 过度投入 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资本 中介作用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因素和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建国 林健燕 +2 位作者 马迎教 廖建英 梁建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多态性对广西汉族人群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西汉族175例哮喘患者和180名...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多态性对广西汉族人群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西汉族175例哮喘患者和180名健康对照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测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HTT基因Stin2和5-HTTLPR/rs25331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主观支持是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OR=0.288,P=0.000;OR=0.898,P=0.000),内向性激惹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05,P=0.011)。哮喘组与对照组的Stin2、5-HTTLPR/rs2533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尚不能确定5-HTT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社会心理因素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进、《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第二次筹备会在北京召开
14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医学模式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与哲学 医学辩证法 高峰论坛 医学发展 -心理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丽平 赵宝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心理障碍 认识-领导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览-心斋疗法略论——老庄心理治疗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和岭 刘建辉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7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治疗方法 玄览-心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不育症患者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传统-现代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霍亚芬 王可欣 +3 位作者 周奕欣 王昊 霍凯芳 周明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61-386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症患者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传统-现代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014年9—12月在北京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216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有效问卷...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症患者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传统-现代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014年9—12月在北京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216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9.5%。采用心理健康量表(MHI-5)测量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量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传统-现代性量表测量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传统-现代性;采用社会关注维度测量社会关注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的压力。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215例患者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传统-现代性、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分别为(4.4±0.9)、(4.1±1.2)、(3.6±0.7)、(3.0±0.7)分。心理健康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直线正相关(r=0.208,P<0.05),与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呈直线负相关(r=-0.315,P<0.05),而与传统-现代性得分无直线相关性(r=-0.013,P>0.05);主观幸福感得分与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呈直线负相关(r=-0.272,P<0.05),而与传统-现代性得分无直线相关性(r=0.094,P>0.05);传统-现代性得分与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无直线相关性(r=0.105,P>0.05)。当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及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与传统-现代性得分的交互作用是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低传统-现代性得分而高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患者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得分最低;高传统-现代性得分缓和了社会关注带来的压力得分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感受到的来自社会性的压力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主观幸福感越低。传统性可以缓和不孕不育症患者对社会关注的担忧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症 社会关注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传统-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下普达措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健峰 马月伟 +2 位作者 陈艳 蔡思青 陈玉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9-620,共12页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并量化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作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和国家公园规划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以中国普达措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SolVES模型和InVEST模型,构建感知生物多样性价值与生境质量...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并量化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作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和国家公园规划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以中国普达措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SolVES模型和InVEST模型,构建感知生物多样性价值与生境质量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热点分析工具得出社会-生态热点图,综合评估研究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结果表明:(1)感知生物多样性价值高值区呈现“多核心、多条状”的空间格局,与距道路远近以及距水体远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海拔高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有林地的价值指数达到最大。(2)研究区生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呈现“中部、中南部和东北部高而西部和东部低”的分布特征;其中,山区林地草地多为生境质量高值区,河谷平坝地区多为生境质量低值区。(3)感知生物多样性与生境质量的耦合度属于高水平耦合,两者处于良好协调的中级水平阶段,且耦合协调类型为社会滞后型。(4)社会-生态热点区域主要位于公园西南部,形成“单条状”分布特点,部分零星分布于东北部。相比之下,社会-生态冷点区域比较集中,主要位于公园东部,属于尼汝河下游流域。该研究可为重构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SolVES模型 InVEST模型 社会-生态系统 国家公园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兰秀燕 肖惠敏 吴炜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8-1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集合、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FMJS)、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数据库(foreign medical ret...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集合、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FMJS)、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数据库(foreign medical retrieval service,FMRS)、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及同方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收集1995年1月至2014年3月心理-社会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和准实验性研究(quasi-experimental design,QED),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并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文献分析显示,回忆疗法、运动疗法、人生回顾、视频通话及动物陪伴等有助于减轻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结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可将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整合至日常照护服务中,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促进其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老年人 心理-社会干预 抑郁症状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策略在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社会-心理”困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慧琴 陈琦 +5 位作者 刘霖 杨霜霜 张敏 张雯庆 姜安丽 LIU Deng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策略在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困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科4个临终患者家庭,通过鼓励患者家庭叙事、解构分...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策略在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困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科4个临终患者家庭,通过鼓励患者家庭叙事、解构分析叙事、建构新意义叙事的叙事护理策略解决其"社会-心理"困扰,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语音、观察记录、实物文本资料行叙事分析,提炼困扰主题并对解决效果进行描述。结果研究中4个临终患者家庭共涉及10个方面的"社会-心理"困扰,通过新意义叙事的重构,有效促进了各个家庭"社会-心理"困扰的解决。结论临终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困扰亟需得到重视与针对性解决;叙事护理策略为临终患者家庭"社会-心理"困扰的积极解决提供了人文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社会-心理”困扰 叙事护理 策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