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孔接种对毛木耳生物转化率及产量提升的影响
1
作者 韦贵祖 谢争荣 +3 位作者 谢恩倍 王瑾 刘梦姣 庞师婵 《蔬菜》 2025年第8期63-66,共4页
针对毛木耳传统固体菌种接种技术存在的污染率高、产量低等问题,创新性地开发了液体菌种微孔接种技术(孔径3 mm),并与固体菌种套袋接种、钉子种接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微孔接种显著缩短菌丝满袋时间至32 d,污染率显著降至8... 针对毛木耳传统固体菌种接种技术存在的污染率高、产量低等问题,创新性地开发了液体菌种微孔接种技术(孔径3 mm),并与固体菌种套袋接种、钉子种接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微孔接种显著缩短菌丝满袋时间至32 d,污染率显著降至8.33%,单袋产量达588.82 g(比固体菌种套袋接种提高了45.48%,比固体菌种钉子种接种提高了61.44%),生物转化率提高至117.76%。经济效益分析显示,该技术虽菌种成本较高,但通过降低人工成本(75%)和减少污染损失,使每万袋净利润达15147.52元,较固体菌种套袋接种、钉子种接种分别提高97.69%和565.74%。综上,液体菌种微孔接种技术通过优化菌丝生长环境、降低污染风险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毛木耳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液体菌种 微孔接种 污染率 生物转化率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明香 林忠宁 +2 位作者 陈敏健 韩海东 杨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42-746,共5页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枝屑进行灵芝的代料栽培,并分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和灵芝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茶枝屑代料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出芝,产生和释放孢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比杂木屑代料栽培降低了6.25%~31.33%,灵芝多糖含量...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枝屑进行灵芝的代料栽培,并分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和灵芝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茶枝屑代料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出芝,产生和释放孢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比杂木屑代料栽培降低了6.25%~31.33%,灵芝多糖含量高3.03%~28.28%,灵芝总三萜含量高2.62%~17.40%。认为茶枝屑可以作为灵芝栽培新的代料,茶枝屑用量应控制在7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屑 灵芝 生物转化率 多糖 总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灵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及生物转化率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宁 刘红锦 +1 位作者 张平 邢后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利用南京地区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研究白灵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采用棉籽壳40%,发酵棉籽壳40%,玉米芯10%,麸皮8%,过磷酸钙1%、石膏1%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白灵菇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俱佳。
关键词 白灵菇 高产栽培 培养料配方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添加量对发酵鲶鱼骨肉粉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彦 田宇静 +2 位作者 任小青 马俪珍 侯红萍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158-161,共4页
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鲶鱼骨肉粉,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对鲶鱼骨肉粉中矿物质和蛋白质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的添加量为5%时,鲶鱼骨肉粉中蛋白质的转化率和溶出量最高,发酵液的pH值最低,乳酸度最高;当葡萄糖添加量为10%时,骨肉粉... 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鲶鱼骨肉粉,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对鲶鱼骨肉粉中矿物质和蛋白质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的添加量为5%时,鲶鱼骨肉粉中蛋白质的转化率和溶出量最高,发酵液的pH值最低,乳酸度最高;当葡萄糖添加量为10%时,骨肉粉中总灰分、钙和磷的转化率及溶出量最高;当葡萄糖添加量为15%时,镁的转化率和溶出量最高,铁和锌的转化率及溶出量不随葡萄糖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 鲶鱼骨肉粉 矿物质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松 王洪彬 +3 位作者 凌敏 桂书祺 毛淑红 路福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21-1126,共6页
以浓硫酸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双波长法测定氢化可的松转化率。利用朗伯比尔定律,结合三维数据建模二阶校正,建立了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率的快速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6.9%~110.8%。验证实验显示,其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 以浓硫酸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双波长法测定氢化可的松转化率。利用朗伯比尔定律,结合三维数据建模二阶校正,建立了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率的快速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6.9%~110.8%。验证实验显示,其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满足菌种高通量初筛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在该菌种高通量选育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生物转化率 双波长检测法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生物转化率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学艳 全勇 +4 位作者 马鹏 刘学英 罗家刚 杨顺强 唐玉凤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3期78-80,共3页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潮次间平菇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前3潮平菇产量高且稳定,第Ⅳ潮菇产量较低,平均每袋4潮菇共采收鲜平菇1115.56 g,生物转化率达11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农业废弃物 循环利用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屑不同添加量对桑黄的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施阳阳 蒲彬 +4 位作者 刘燕林 叶瑞兴 卢红 吴丽莉 左少纯 《蚕学通讯》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桑枝的纤维素、粗蛋白、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可以用作培养基生产桑黄。本研究根据培养基中桑枝屑不同添加量分别设A、B、C、D四个配方组及不含桑枝屑的对照组来培养桑黄。试验结果表明,A配方组、B配方组的桑黄子实体平均产量、子实体最高... 桑枝的纤维素、粗蛋白、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可以用作培养基生产桑黄。本研究根据培养基中桑枝屑不同添加量分别设A、B、C、D四个配方组及不含桑枝屑的对照组来培养桑黄。试验结果表明,A配方组、B配方组的桑黄子实体平均产量、子实体最高产量、平均生物学转化率均高于对照配方组,而C配方组、D配方组的桑黄子实体平均产量、子实体最高产量、平均生物学转化率均低于对照配方组。桑枝屑添加量为80%时,其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最高,因此可以得出最佳配方组为A配方组,桑枝屑代料栽培的桑黄的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配方组,桑枝屑的添加量控制在80%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屑 桑黄 生物转化率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总量及微生物数量对双孢菇生物转化率影响研究
8
作者 贺向辉 矫文利 《中国果菜》 2013年第10期9-10,共2页
在温度、湿度、通气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研究双孢菇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影响其生物转化率的因子,我们在双孢菇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采集不同培养料,测定了其总氮含量及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初步揭示了含氮总... 在温度、湿度、通气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研究双孢菇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影响其生物转化率的因子,我们在双孢菇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采集不同培养料,测定了其总氮含量及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微生物数量,初步揭示了含氮总量及微生物数量对双孢菇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工厂化生产中适当提高培养料中的总氮含量,是提高双孢菇生物转化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总量 生物 双孢菇 生物转化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403-10404,共2页
[目的]研究玉米芯、稻草、棉籽壳、木屑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为提高栽培原料的生物学转化率和寻找新的栽培原料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4袋,3次重复。培养料用装袋机分装到长35 cm、宽20 c... [目的]研究玉米芯、稻草、棉籽壳、木屑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为提高栽培原料的生物学转化率和寻找新的栽培原料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4袋,3次重复。培养料用装袋机分装到长35 cm、宽20 cm、厚0.03 mm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中,常压灭菌。灭菌后料袋趁热放入接种室冷却到25℃左右时接种。接种后搬入培养室内22~26℃避光培养。当菌丝长满菌袋,菌袋表面菌丝开始分泌黄水,出现小的原基后,把菌袋搬进菇房进行出菇管理。接种后观察菌种块萌发吃料情况、菌丝长势、长满菌袋的时间,另观察记录子实体分化情况、形态特征及子实体产量,计算各处理的生物学转化率,生物学转化率=鲜菇重∕培养料干重×100%。[结果]玉米芯、稻草、棉籽壳、木屑为碳源的平菇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152.19%、59.30%、166.38%、62.28%,表明不同碳源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有较大差异。[结论]棉籽壳的生物学转化率最高,玉米芯次之,木屑和稻草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碳源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料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云峰 阎淑滑 +2 位作者 陈建芳 郝晓昭 陈小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本文作者采用棉籽壳、玉米芯、花生壳、豆秸等4种培养料栽培平菇,并检测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及多项营养指标,为评价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营养价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栽培料中,豆秸栽培平菇产量最高,生物学转化率为116.41%。... 本文作者采用棉籽壳、玉米芯、花生壳、豆秸等4种培养料栽培平菇,并检测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及多项营养指标,为评价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营养价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栽培料中,豆秸栽培平菇产量最高,生物学转化率为116.41%。不同栽培料对平菇中氨基酸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等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花生壳为培养料栽培的平菇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分别为24.62 g和7.39 g;以花生壳为培养料栽培平菇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2%;豆秸栽培平菇的总糖含量最高,为47.5%;花生壳和豆秸栽培平菇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为2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培养料 生物转化率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芽短梗霉LHS-m022黑色素葡聚糖的发酵影响因素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栾兴社 栾欣阳 张长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6,共8页
为探索出芽短梗霉LHS-m022黑色素多糖的发酵影响因素和生物活性,采用菌种发酵、分离提取及生物检测方法,对发酵液性质、产物收率、生物转化率及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LHS-m022黑色素多糖发酵的最佳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胰酪... 为探索出芽短梗霉LHS-m022黑色素多糖的发酵影响因素和生物活性,采用菌种发酵、分离提取及生物检测方法,对发酵液性质、产物收率、生物转化率及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LHS-m022黑色素多糖发酵的最佳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胰酪蛋白胨,蔗糖最佳浓度为60 g/L;发酵培养基中诱导剂L-多巴的最适添加量为2.0 g/L,发酵液黑变活性和生物转化率分别是2.481和71.93%;细胞通透剂鼠李糖脂的最适添加量是0.021μL/L,发酵液黑变活性和生物转化率分别高达2.794和73.9%。全波长扫描、FTIR与HPLC分析表明,WAI为黑色素,PsB为黑色素葡聚糖结构。研究结果揭示,粗黑色素葡聚糖样品经121℃以上高温处理,仍然得到95.37%的絮凝率。采用1.50和2.00 g/L的样品浓度进行检测,分别得到99.55%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99.00%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LHS-m022 黑色素葡聚糖 黑变活性 生物转化率 抗氧化活性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星花金龟幼虫生物转化玉米秸秆营养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伊宏峰 王毅 +1 位作者 马延旭 王婕姝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2期3-5,共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白星花金龟幼虫对轻度发酵玉米秸秆转化力的影响。分别对玉米秸秆和白星花金龟幼虫干物质粉末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进行测定,计算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单只幼虫生物转化26.3 g玉米秸秆,可产生0.67 g... 本试验旨在探讨白星花金龟幼虫对轻度发酵玉米秸秆转化力的影响。分别对玉米秸秆和白星花金龟幼虫干物质粉末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进行测定,计算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单只幼虫生物转化26.3 g玉米秸秆,可产生0.67 g幼虫干品,秸秆-昆虫蛋白转化率为19.61%;秸秆-昆虫脂肪转化率为1.53%;秸秆-昆虫氨基酸转化率为27.45%。说明白星花金龟幼虫应用于转化处理废弃的玉米秸秆是可行的,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幼虫 玉米秸秆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笋壳替代木屑栽培2种灵芝效果分析
13
作者 钟珍梅 刘福阳 +1 位作者 李春燕 丁智权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为了探明笋壳替代木屑栽培灵芝的可行性,开发笋壳代料栽培基质,减少笋壳对环境的污染。试验设置笋壳等比例替代木屑用量,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和75%,以常规配方(替代比例0)为对照,研究笋壳代料栽培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灵芝生物量及品... 为了探明笋壳替代木屑栽培灵芝的可行性,开发笋壳代料栽培基质,减少笋壳对环境的污染。试验设置笋壳等比例替代木屑用量,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和75%,以常规配方(替代比例0)为对照,研究笋壳代料栽培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灵芝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笋壳替代木屑降低了灵芝菌丝的生长速度,且随着替代比例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笋壳替代25%木屑栽培对2种灵芝出菇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大红芝和南芝1号的生物转化率、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3.14%和7.23%、13.50%和68.55%、16.49%和35.48%,总氨基酸含量以笋壳替代50%木屑处理最高,其次为笋壳替代25%木屑处理。栽培基质的C/N与灵芝生物量和菌丝生长速度呈正相关,与总多糖和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综上,笋壳替代25%木屑栽培灵芝在保障产量的同时能提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壳 灵芝 生物转化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_1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翠英 张玉辉 魏均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66,共7页
为探索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最佳条件,选用浓度为1.25×108个·mL-1的酵母菌菌悬液进行包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发酵液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变化计算生物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考察海藻酸钠浓... 为探索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最佳条件,选用浓度为1.25×108个·mL-1的酵母菌菌悬液进行包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发酵液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变化计算生物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考察海藻酸钠浓度、包埋时间、接种量和CaCl2浓度对所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的影响,最终获得了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最佳条件为包埋时间45min,接种量7%,海藻酸钠浓度5%,CaCl2浓度10%。在该条件下,所包埋酵母菌对人参皂苷Rb1的最高生物转化率为31.51%,较以往未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率提高约3%~5%。本研究首次利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解决了酵母菌种子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简化了灭菌、菌种活化等步骤,为人参皂苷Rb1等苷类物质的高效生物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包埋 人参皂苷RB1 生物转化率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山虫草人工栽培菌株筛选及搔菌对其子实体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燕峰 王宝林 +4 位作者 陈万浩 王玉荣 邹晓 梁建东 梁宗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0.33±0.01)g和(2.2±0.01)%,未搔菌组分别为(0.12±0.01)g和(0.7±0.01)%。经过二潮子实体培养总生物量和总生物转化率高于一次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山虫草 搔菌 子实体生物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锋 高永艳 +2 位作者 赵妍 颜素雅 陈明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9-32,共4页
草菇是一种原产自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腐生性食用真菌。对17个不同来源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的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菌膜厚度及生物转化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与生物... 草菇是一种原产自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腐生性食用真菌。对17个不同来源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的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菌膜厚度及生物转化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与生物转化率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越短,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菌膜厚度越厚,越不容易开伞,菌株VV007的菌膜厚度最薄、为0.52 mm,最容易开伞;各菌株间的生物转化率差异显著,其中VV001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2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生物转化率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毛黄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宇昌 李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对黄毛黄侧耳(Phyllotopsis nidulan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试验范围内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分别以硬杂木屑、玉米芯和两者混合... 对黄毛黄侧耳(Phyllotopsis nidulan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试验范围内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分别以硬杂木屑、玉米芯和两者混合主料的培养料上均能形成子实体,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的培养料上生物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黄侧耳 生物学特性 驯化 栽培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麦秸复合料有效积温与草菇生物量关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鲁长 曹德宾 +3 位作者 曹德强 兰传进 刘宝刚 刘红霞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山东等北方地区小麦秸秆资源丰富,为草菇栽培生产实现“南菇北移”提供了原料保证,但由于气候等因素所致,草菇产量普遍低而不稳。研究表明,基料有效积温与草菇生物转化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效应,而某些辅料的添加组合。
关键词 复合料 有效积温 生物转化率 正相关 辅料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平15号菌株的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徐学忠 田果廷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2,共1页
黑平15号是我研究中心引进的新菌株,经多次出菇试验表明,该菌株属于广温型,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出菇早,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比较稳定,生物转化率高,出菇颜色黑。很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黑平15号是我研究中心引进的新菌株,经多次出菇试验表明,该菌株属于广温型,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出菇早,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比较稳定,生物转化率高,出菇颜色黑。很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1.1营养黑平15号分解能力较强,能分解纤维索、木质素等。可广泛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中的碳源和氮源。尤以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添加适量的麦麸,玉米粉,白糖,碳酸钙等辅料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性 新菌株 栽培技术 农副产品下脚料 出菇试验 分解能力 抗污染能力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配方优化试验
20
作者 杜丹 樊玉萍 +4 位作者 林静雅 张姣 刘浩 郑蕾 邢彬楠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实现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大球盖菇栽培成本。方法:以中药渣、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设置配方配制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及生物转化率,筛... 目的:实现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大球盖菇栽培成本。方法:以中药渣、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设置配方配制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及生物转化率,筛选最佳栽培料配方。结果:最佳栽培料配方(质量分数)为中药渣80%、木屑8.9%、玉米芯8.9%、棉籽壳0.7%、谷壳1.1%、油渣0.4%;该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为62.45%,较对照提高24.03%,子实体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多糖含量较对照提高41.94%,粗纤维含量较对照降低14.94%,其他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中药渣 培养料 配方试验 应用成分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