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发酵促生物活性物质释放与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铭 李伟 +4 位作者 吴松遥 李昕彤 郝熙 张海鹏 陈林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40,共8页
固态发酵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饲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固态发酵在促进生物转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产生的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生物体内的生长、发育、代谢和... 固态发酵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饲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固态发酵在促进生物转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产生的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生物体内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生理功能有良好作用。文章综述了固态发酵促多酚、多糖、多肽、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与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固态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释放与生物转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转化机制,为生物活性物质的固态发酵富集、动态变化规律及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多糖 多肽 多酚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曼 李诚林 +7 位作者 林凯琳 陈鲁易 王子怡 杨欣颖 蒋海燕 章晓雪 黄晓琪 周存山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通过微生物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可再生的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为底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香兰素的类型及来源,“生物漏斗”式木质素的生物转化合成香兰素路径,以木质素衍生化合物和葡萄糖等为底物的香兰素生物合成路径,综述微生物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产香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代谢工程促进香兰素产量提升,探讨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潜在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生物转化 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 木质素 生物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对奶牛粪便的生物转化及其产物利用进展
3
作者 孙玉丽 曲扬华 +1 位作者 仉磊 张晓琳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综述了黑水虻对奶牛粪便的生物转化过程以及其产物的利用进展情况。黑水虻能够有效地降解奶牛粪便中的有机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抗菌药物残留。其产物包括黑水虻幼虫和虫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幼虫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作为优质的动... 综述了黑水虻对奶牛粪便的生物转化过程以及其产物的利用进展情况。黑水虻能够有效地降解奶牛粪便中的有机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抗菌药物残留。其产物包括黑水虻幼虫和虫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幼虫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虫粪富含氮磷钾等养分以及多种植物根基促生菌,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黑水虻对奶牛粪便的生物转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模式,有利于碳氮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能够实现奶牛养殖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提高黑水虻生物转化奶牛粪便的效率、优化产物的利用方式以及加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奶牛粪便 生物转化 产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制备法与生物转化法生产木糖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宇鑫 常语桐 +2 位作者 唐越 肖雄 李嘉馨 《甘蔗糖业》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综述了木糖醇的2种主要生产方法:化学制备法和生物转化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木糖醇作为一种营养甜味剂,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法经木聚糖酸性水解、水解产物净化解毒和木糖加氢3个步骤制得木糖醇,虽然该方法工艺成熟... 综述了木糖醇的2种主要生产方法:化学制备法和生物转化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木糖醇作为一种营养甜味剂,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法经木聚糖酸性水解、水解产物净化解毒和木糖加氢3个步骤制得木糖醇,虽然该方法工艺成熟,但存在流程复杂、污染严重等问题,尤其在水解阶段副反应多,加氢阶段传统雷尼镍催化剂易失活。生物转化法通过木聚糖水解酶和微生物木糖还原酶的作用,将农业副产物木聚糖转化为木糖醇,涵盖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发酵。其中酵母菌产率较高,不过半纤维素水解产生的有害物质需脱毒处理。2种方法各有优劣,对木糖醇生产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化学制备法 生物转化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LM 4-2发酵人参芦头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d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尤晓颜 李亚春 +1 位作者 布青云 任广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I0001,共10页
人参为我国传统的食药同源资源,但由于潜在的催吐等副作用,在人参炮制过程中需要做去芦处理,导致大量的人参芦头被丢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何减少浪费、提高人参的综合应用需要进行相应研究。该研究建立了基于超高液相色谱法的人... 人参为我国传统的食药同源资源,但由于潜在的催吐等副作用,在人参炮制过程中需要做去芦处理,导致大量的人参芦头被丢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何减少浪费、提高人参的综合应用需要进行相应研究。该研究建立了基于超高液相色谱法的人参皂苷检测方法,通过对13种人参皂苷单体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采用生物转化的方法,从6株候选菌株中筛选出转化人参皂苷Rd产量最高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LM 4-2,推测人参皂苷Rd经由Rc水解途径转化而来,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了菌株LM 4-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0 d,温度30℃,料液比1∶4.3(g∶mL),接种量7.5%,该优化条件下Rd产量为(6.375±0.006)mg/g。同时,研究还对人参芦头发酵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抗氧化性试验发现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提取物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55%;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测试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能产生抑制作用,发酵液对3种测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0、0.75和1.0 mg/mL。这些研究为通过菌株LM 4-2发酵人参芦头转化人参皂苷Rd、提高人参芦头的应用价值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芦头 人参皂苷 抗氧化性 抑菌作用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皮花青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6
作者 程水明 李露欣 刘杰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2,共6页
该研究以火龙果皮粉为发酵基质,采用20种食用真菌进行发酵,通过监测发酵后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出转化效率高的供试菌株作为火龙果皮发酵菌株,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20种食用真菌中,经蜜环菌(Armillaria mel... 该研究以火龙果皮粉为发酵基质,采用20种食用真菌进行发酵,通过监测发酵后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出转化效率高的供试菌株作为火龙果皮发酵菌株,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20种食用真菌中,经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发酵的火龙果皮液中花青素含量最高,其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 d、接种量6%、发酵温度25℃、料液比1∶50(g∶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达(2.03±0.02)mg/100 mL,是未经食用真菌转化的11.94倍,表明微生物辅助可有效转化火龙果果皮中花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果皮 花青素 生物转化 食用真菌 筛选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联合生物转化对剑麻皂素提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温岚 朱作华 +2 位作者 陈伟男 彭源德 谢纯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以剥制后的剑麻残渣为材料,筛选对其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并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酸水解联合微生物发酵技术体系,以提升剑麻皂素提取率。结果表明:在剑麻渣中分离获得14个菌株,其中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对剑麻皂素具有较高... 以剥制后的剑麻残渣为材料,筛选对其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并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酸水解联合微生物发酵技术体系,以提升剑麻皂素提取率。结果表明:在剑麻渣中分离获得14个菌株,其中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对剑麻皂素具有较高的生物转化能力;对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进行发酵,发酵时间3 d,初始pH6、发酵温度30℃、添加体积分数0.1%的吐温-80时皂素提取率分别达到42.56、61.70、73.53 mg/g;在上述条件上,当添加1.0 mmol/L Fe^(2+)时,对黑曲霉和里氏木霉进行发酵,皂素提取率分别达到55.14、89.45 mg/g;当Fe^(2+)添加量为0.5 mmol/L,对哈茨木霉进行发酵,皂素提取率达到78.64 mg/g;单独酸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4.5 mol/L,水解时间为60 min时剑麻皂素提取率达到92.249 mg/g;采用1.5 mol/L盐酸结合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里氏木霉发酵对剑麻残渣进行提取,3个菌株提取剑麻皂素的提取率分别为78.70、95.40、107.3 mg/g。综上所述,采用酸水解联合微生物发酵法提取剑麻皂素,减少了2/3的酸消耗,且提高了剑麻皂素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皂素 生物转化 酸水解 里氏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食品中多酚的生物转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林登蕃 郑志豪 +6 位作者 周映君 龚文兵 朱作华 严理 胡镇修 彭源德 谢纯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9-327,共9页
多酚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多酚在进入肠道后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转化可以提高植物基食品生物利用度。因此,本文对植物基食品发... 多酚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多酚在进入肠道后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转化可以提高植物基食品生物利用度。因此,本文对植物基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不同酚类的生物转化进行综述,分析发酵前后多酚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对揭示微生物对多酚的转化机制及优化多酚的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转化 多酚 生物利用度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的高值化利用:生物转化途径
9
作者 孟维民 高雅鑫 +5 位作者 胡淼 文伟 张鹏飞 张凤霞 王凤忠 李淑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80-290,共11页
豆渣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预防糖尿病、控制体质量、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但豆渣存在含水量高、口感差、易腐败等问题,制约了其高值化利用。微生物发... 豆渣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预防糖尿病、控制体质量、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但豆渣存在含水量高、口感差、易腐败等问题,制约了其高值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处理豆渣的有效手段,可改善豆渣的功能特性、口感,提高其利用价值,延长保质期,提升豆渣的附加值。尽管微生物发酵对豆渣的功能特性影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未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手段聚焦了豆渣发酵的研究热点,基于以上结果,对微生物发酵对豆渣的生物转化、豆渣营养组分的代谢规律、豆渣的发酵形式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旨在为豆渣在植物基食品的增值利用和功能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生物转化 代谢途径 固态发酵 未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啶虫脒在豇豆腌制过程中的生物转化
10
作者 靳玉慎 唐初 +4 位作者 李会 邢杨 范梦蝶 牛宇敏 邵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0-248,共9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的消散和转化行为,同时通过毒理学软件ECOSAR和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进一步预测了啶虫脒及其转化产物(transformation products,TPs)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发生明显的降解行... 本研究通过测定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的消散和转化行为,同时通过毒理学软件ECOSAR和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进一步预测了啶虫脒及其转化产物(transformation products,TPs)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发生明显的降解行为,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96761,半衰期为(34.95±0.78)d。在豇豆腌制过程中鉴定出了4种啶虫脒的TPs,其中TP1和TP2的大鼠口服致死剂量分别为358.17 mg/kg和385.7 mg/kg,属于“有害”等级,且其发育毒性较母体明显增加。此外,在实际样品检测过程中,所有样品中啶虫脒以及转化产物TP1、TP2和TP3均有检出,啶虫脒的最高质量浓度为473.8μg/L,中位质量浓度为41.1·μg/L。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啶虫脒在豇豆腌制过程中的降解及生物转化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腌制食品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腌豇豆 生物转化 毒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蛴螬生物转化潜力
11
作者 赵青松 裴鹏刚 +3 位作者 崔佳怡 郭子璇 李梅 焦海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7-1914,共8页
为探究蛴螬在中药渣生物转化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蛴螬转化实验(周期20 d),研究了新鲜中药渣、发酵中药渣及其与有机物料(木屑、秸秆)配伍经蛴螬生物转化前后的养分含量、腐熟度指标及生物转化率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生物转... 为探究蛴螬在中药渣生物转化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蛴螬转化实验(周期20 d),研究了新鲜中药渣、发酵中药渣及其与有机物料(木屑、秸秆)配伍经蛴螬生物转化前后的养分含量、腐熟度指标及生物转化率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生物转化前相比,转化产物总养分含量(N+P_(2)O_(5)+K_(2)O)由1.59%~2.94%显著提升至3.36%~4.27%,有效氮(硝态氮+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碳氮比(C/N)由20.59~57.82下降至12.13~26.10,物料腐熟度显著提升(油菜发芽指数平均增加22.50%);与新鲜中药渣为底物的生物转化产物(T4处理)相比,发酵中药渣为底物的转化产物(T1处理)总养分含量提高24.49%,达到4.27%,总有效氮含量增加约4倍,虫体转化率和虫粪转化率分别大幅度提高至5.30%和89.49%,且发酵中药渣的转化产物C/N稳定在20以下,转化产物的农业适用性得到改善;相比于新鲜或发酵中药渣为单一底物的蛴螬生物转化产物(T1或T4处理),有机物料(木屑、秸秆)配伍处理组所得产物(T2和T3、T5和T6处理)的全钾(TK)、有机质(OM)含量和C/N大幅增加,而总养分、有效氮含量、电导率(EC)和油菜种子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发酵中药渣的蛴螬生物转化效果优于新鲜中药渣直接生物转化,且与有机物料配伍可提高转化产物的OM和TK含量以及蛴螬的虫粪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蛴螬 生物转化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及生物转化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红娇 赵庆宇靖 +1 位作者 郭琰 赵声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为了实现稀有人参皂苷的大批量生产,从生物、化学、物理3个角度综述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方法,从催化剂、转化条件和制备效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转化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其转化效率大多高于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 为了实现稀有人参皂苷的大批量生产,从生物、化学、物理3个角度综述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方法,从催化剂、转化条件和制备效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转化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其转化效率大多高于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此外,在所有参与转化的底物中,人参皂苷Rb_(1)、Rb_(3)较容易被转化成稀有人参皂苷CK、Rh_(2)、Rg_(3)等,Rb_(1)、Rb_(3)转化生产稀有人参皂苷Rg_(3)、CK等已较为成熟和产业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稀有人参皂苷的批量生产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人参皂苷 生物转化 物理转化 化学转化 转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配体铬络合物的羊角月牙藻毒性评价与生物转化特点
13
作者 朱超 利浩男 +3 位作者 许锦松 孔德懿 陈喆倩 马宏瑞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工业废水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铬极易与各类有机分子发生络合,导致难以完全去除,潜在的环境释放量较大。选择羊角月牙藻作为模式供试生物,探究了不同多配体铬络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多配体铬络合物暴露会显著提升藻细... 工业废水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铬极易与各类有机分子发生络合,导致难以完全去除,潜在的环境释放量较大。选择羊角月牙藻作为模式供试生物,探究了不同多配体铬络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多配体铬络合物暴露会显著提升藻细胞内活性氧水平(44%~55%),诱导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不同程度地抑制藻类生长(抑制率16%~67%),且长期暴露下会抑制羊角月牙藻可溶性蛋白质和糖类的合成,其中以明胶-没食子酸-铬络合物为代表的多配体铬络合物的藻生物毒性最大。另外,长期共培养后,羊角月牙藻体内存在一定的多配体铬络合物生物降解效应。总体而言,多配体铬络合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铬络合物 羊角月牙藻 毒性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介南 王义强 +2 位作者 何钢 章怀云 周再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5,共7页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成本居高难下、商业化裹足不前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以国际(特别是美国)的研究和开发进展为背景,探讨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的几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并在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并行糖化共发酵生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 生物转化 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软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乌头碱在肠内细菌中的生物转化 被引量:32
15
作者 赵宇峰 宋凤瑞 +1 位作者 国新华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20余种转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金辉 陈海桂 +1 位作者 卢沿钢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12-315,共4页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主要转化为燃料乙醇、沼气、饲料、酶制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通过微生物和酶作用,实现资源再利用,这既能提高柑橘副产物利用率,又能开发各种新型生物转化产品。本文就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主要转化为燃料乙醇、沼气、饲料、酶制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通过微生物和酶作用,实现资源再利用,这既能提高柑橘副产物利用率,又能开发各种新型生物转化产品。本文就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生物转化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水旱轮作红壤磷素微生物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敏 肖和艾 +2 位作者 黄巧云 李学垣 吴金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4-589,共6页
室内培养研究了添加有机物料后水旱轮作红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和磷素转化状况。结果显示 ,加 5gkg-1葡萄糖 (G5 )、5和 10gkg-1稻草 (S5、S10 )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B C)在前 3d大幅度增加 (2 15 %、74 %、16 3% ) ;此后G5和S1... 室内培养研究了添加有机物料后水旱轮作红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和磷素转化状况。结果显示 ,加 5gkg-1葡萄糖 (G5 )、5和 10gkg-1稻草 (S5、S10 )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B C)在前 3d大幅度增加 (2 15 %、74 %、16 3% ) ;此后G5和S10处理的MB C经过一个下降阶段 (3~ 14d和 3~ 7d)后转为稳定 ;而S5处理的MB C基本保持稳定。G5和S10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 (MB P)分别在前 3d或 7d大幅度提高 ,此后基本稳定 ;S5处理的MB P一直保持稳定 ,但到培养结束时 (4 3d)比对照约高 1倍。G5处理的土壤提取磷 (鲜土 ;Olsen法 )在前 3d内显著下降 ,此后基本稳定 ;S5和S10处理的提取磷基本稳定 (略低于对照 )。在第 4 3天 ,G5处理土壤的Al、Fe结合态磷含量和固定态无机磷总量显著减少 ,说明添加有机物料在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磷素吸收的同时 ,促进了固定态无机磷特别是Al、Fe结合态磷的活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过微生物利用的磷约有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旱轮作 红壤 磷素 生物转化 生物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化生成D-阿洛酮糖的类球红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龙涛 沐万孟 +1 位作者 江波 张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0-43,共4页
对鱼塘淤泥、水样中富集分离的27株光合细菌的静止细胞反应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到1株D-阿洛酮糖产率较高的菌株,在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方面鉴定的基础上,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 对鱼塘淤泥、水样中富集分离的27株光合细菌的静止细胞反应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到1株D-阿洛酮糖产率较高的菌株,在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方面鉴定的基础上,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定名为类球红细菌SK011。SK011利用D-果糖(36 g/L,pH7.5)为底物进行静止细胞转化,45℃,5 h,D-阿洛酮糖产率达到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生物转化与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溢 李旎 +4 位作者 郑志忠 陈良华 童庆宣 明艳林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4-333,共10页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生物转化对绞股蓝皂苷上的糖基进行改造以制备活性较高的次生皂苷成为研究热点,并出现大量相关的研究报道,但鲜有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鉴于此,本文综述了绞股蓝皂苷的结构与类别、绞股蓝皂苷与人参皂苷的异同、绞股蓝皂苷的生物转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就绞股蓝皂苷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绞股蓝皂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绞股蓝皂苷 生物转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在香菇体内的生物转化及硒蛋白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中涛 王汉忠 +1 位作者 孙凤鸣 姚良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60,共4页
采用香菇深层发酵对无机元素硒进行富集和转化 ,获得了硒含量为 2 2 5 μg/g的香菇菌丝体。硒参与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被转化为有机硒 ,有机化程度为 72 9% ,其中 68 2 %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硒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具... 采用香菇深层发酵对无机元素硒进行富集和转化 ,获得了硒含量为 2 2 5 μg/g的香菇菌丝体。硒参与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被转化为有机硒 ,有机化程度为 72 9% ,其中 68 2 %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硒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其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15 96%和 18 3 %。与无机硒相比 ,硒蛋白吸收利用率高 ,生物活性强 ,饲喂硒蛋白的大鼠体内硒水平和GSH Px活性明显较高。将硒蛋白提取出来 ,取代亚硒酸钠等无机硒作为补硒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基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发酵 富集 生物转化 硒蛋白 生物活性 香菇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