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生物泥诱导碳酸钙修复仿真文物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阳 张程 +5 位作者 何想 张建伟 陈育民 叶琳 武发思 张涵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缺口修复的室内试验和PFC^(2D)数值模拟,研究了修复砖块的力学响应和微观结构,评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修复机制和受荷破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生物泥能够对缺口仿真文物砖进行有效修复,其修复效果受养护时间和缺口深度影响。养护时间越长,缺口深度越浅,修复后试样的抗弯强度越高。修复后缺口处碳酸钙的结构分析表明:浸泡养护后的活性生物泥可形成外层和内层碳酸钙,外层碳酸钙以大小10~25μm菱形颗粒为主,而内层以5μm左右的球型颗粒为主,形成两层碳酸钙结构的原因可能由于扩散至活性生物泥内外层的钙离子和尿素浓度差异引起的。养护1、3、5 d后外层碳酸钙厚度分别为2~2.5、3~4、4~5 mm。PFC^(2D)数值试验显示内层碳酸钙的细观力学参数约为外层的0.1倍。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表明修复后仿真砖的抗弯强度增长主要由外层碳酸钙贡献。PFC^(2D)数值模拟进一步显示,修复仿真砖受弯折荷载时,裂缝从内层碳酸钙开始并逐渐扩展至整个碳酸钙层和未损伤砖体。研究不仅拓展了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为文物砖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 文物砖 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碳酸钙 脲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庆功 崔艳红 +1 位作者 郭会茹 贺永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6,共6页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上,对其发挥生物活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等还了解不够,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从动物肠道健康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方面重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壳寡糖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生物活性 养殖业 家禽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物理特征、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永辉 张运红 +5 位作者 高翠民 刘昊 潘晓莹 何方 韩伟锋 武继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增施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升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物理特性、水分参数、微生物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楚,需要系统研究以确定长期施用有机肥对于土壤理化特性及其生物... 增施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升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物理特性、水分参数、微生物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楚,需要系统研究以确定长期施用有机肥对于土壤理化特性及其生物特性的综合作用效果。本研究在河南省节水农业禹州试验基地开展长期定位试验(2006年小麦播种时开始),采用CT扫描技术定量分析长期施用有机肥(腐熟鸡粪750 kg·hm^(-2))对0~40 cm土层土壤孔隙的影响,同时测定分析0~10 cm土层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水分参数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减小,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团聚体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的>0.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提高了70.1%,0.25~0.5 mm和<0.2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分别减少了34.2%和26.5%;增施有机肥提高了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提高了土壤结构稳定性。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孔隙数目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则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孔隙成圆率则表现为逐渐增加再降低的趋势。长期增施有机肥提高了0~100 mm、200~250 mm和250~300 mm土层的孔隙数目,0~100 mm、150~200 mm和250~400 m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以及0~150 mm和155~200 mm土层的孔隙成圆率;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持水能力、供水能力、田间持水量及有效水含量,且提高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及蛋白酶活性。综上所述,长期增施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土壤水分参数,同时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结构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分参数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英杰 张德楠 +8 位作者 沈育伊 徐广平 曹杨 黄科朝 陈运霜 毛馨月 滕秋梅 吕仕洪 褚俊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0,共15页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中氮MN(100 kg·hm^(-2)a^(-1))和高氮HN(150 kg·hm^(-2)a^(-1))4个处理,模拟氮沉降5年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对照相比,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有机碳、全氮、硝态氮、溶解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磷、铵态氮和砂粒含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粒含量呈现先减小后略增加的趋势,小于对照。2)氮沉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低氮和中氮沉降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量,促进了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在高氮沉降下则趋于减小。3)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生物量氮、粉粒、全氮、溶解有机氮和全磷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5年短期模拟氮沉降改善了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低氮和中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氮沉降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活性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睿 张艺华 周家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8-417,共10页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一种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水溶性茶色素,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结构,是发酵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茶黄素因其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抗炎、降血糖、预防心脑...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一种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水溶性茶色素,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结构,是发酵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茶黄素因其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抗炎、降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抗肿瘤、抑菌、保护精神健康和保护器官等功效。随着茶黄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逐渐被阐明,有望在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茶黄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医药、食品保健、美妆日用、农林养殖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发方向,旨在为茶黄素未来的开发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 茶黄素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丝多糖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许秀颖 文连奎 +1 位作者 贺阳 于雷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215,共9页
玉米花丝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和功能食品原料。多糖作为玉米花丝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功效。文章对玉米花丝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提取方法的工... 玉米花丝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和功能食品原料。多糖作为玉米花丝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功效。文章对玉米花丝多糖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提取方法的工艺参数、优缺点,玉米花丝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作为研究热点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丝 多糖 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果实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尹红果 李亚军 +2 位作者 刘霜 徐克前 全海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4,22,共8页
综述了黑老虎果实多酚、多糖、木脂素、三萜类、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功能成分、生物活性作用及机制,以期为黑老虎果实的综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黑老虎 果实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尹红果 梁忠厚 +2 位作者 全海燕 徐克前 李亚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8-397,共10页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四环三萜类是黑老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祛风湿、抗炎、抗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为了探究黑老虎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四环三萜类是黑老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祛风湿、抗炎、抗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为了探究黑老虎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物质,研究者们将目光聚焦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因结构丰富、种类繁多而备受青睐。然而,黑老虎四环三萜类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系统综述了黑老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期为黑老虎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拓展黑老虎的应用领域,推动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四环三萜类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休牧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限制的影响
10
作者 肖红 景媛媛 +1 位作者 徐长林 鱼小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614-8626,共13页
精准休牧期的确定对于高寒草甸冷季牧场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限制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但其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春季不同时期休牧的响应规律尚不清楚。以当地传统休牧期为对照(CK),设置了... 精准休牧期的确定对于高寒草甸冷季牧场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限制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但其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春季不同时期休牧的响应规律尚不清楚。以当地传统休牧期为对照(CK),设置了土壤解冻临界期(ST1)、土壤解冻后期(ST2)、牧草返青初期(RG1)和牧草返青后期(RG2)开始休牧处理。分别在传统休牧时间开始时(2022年6月1日)和牧草生长旺季(2022年7月28日)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和碳(C)、氮(N)和磷(P)获得酶活性,使用土壤酶化学计量比评估了微生物的代谢限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土壤解冻期休牧(ST1和ST2)可显著抑制6月份和7月份土壤C获得酶活性(β-1,4-葡糖苷酶和纤维素二糖水解酶)、N获得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和P获得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C∶P比和酶N∶P比。矢量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土壤解冻期休牧缓解了微生物C和N限制。Mantel检验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土壤渗水速率和可利用氮含量可能是春季不同时期休牧处理影响微生物C和N限制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冷季牧场精准休牧期的确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休牧 高寒草甸 土壤胞外酶活性 生物代谢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链脂肪酸来源、合成途径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栾俊琦 郭建波 +2 位作者 张思琦 吕静仪 辛杭书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7,共6页
旨在为奇链脂肪酸(OCFA)的应用提供参考,对OCFA的来源、合成途径以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OCFA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OCF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的乳、乳制品,植物和微生物;内源性合成OCFA主要通过丙酰辅酶A作为前体的链延伸和偶... 旨在为奇链脂肪酸(OCFA)的应用提供参考,对OCFA的来源、合成途径以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OCFA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OCF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的乳、乳制品,植物和微生物;内源性合成OCFA主要通过丙酰辅酶A作为前体的链延伸和偶链脂肪酸经α-氧化的链缩短来实现,人工合成则主要依赖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技术;OCFA具有抗炎、降脂、降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风险等生物学活性。未来需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探究OCFA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多种技术实现OCFA的大规模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链脂肪酸 来源 生物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荷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2
作者 蒋纬 胡颖 朱振元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为拓展特色植物资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的利用途径,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以新鲜阳荷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阳荷多糖(Zingiber striolatum polysaccharide,ZSP),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ZSP的提取工艺,并对ZSP的乳化性、... 为拓展特色植物资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的利用途径,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以新鲜阳荷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阳荷多糖(Zingiber striolatum polysaccharide,ZSP),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ZSP的提取工艺,并对ZSP的乳化性、抑菌性、重金属吸附能力、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SP的最优提取工艺为粉碎目数80目、料液比1∶6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96 min、乙醇添加量400 mL,在此条件下,ZSP得率为(3.89±0.01)%;ZSP的乳化性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5 mg/mL时,乳化性最高,为(76.14±1.33)%;ZSP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性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其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抑菌圈直径为(2.35±0.02)cm;ZSP对Cu^(2+)、Cd^(2+)和Pb^(2+)的吸附量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0 g/L时,吸附量分别达(17.26±0.41)mg/g、(21.19±0.33)mg/g和(27.64±0.61)mg/g;ZSP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3 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52.10±0.01)%、(60.40±1.95)%和(22.20±0.02)%;ZS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也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38.00±2.00)%。综上可知,ZSP在重金属吸附和降血糖方面表现较突出,表明其在开发促排重金属的可食性材料及抗糖尿病功能产品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荷 多糖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内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芳 焦阳 +7 位作者 中拉毛草 翟欢 梁泽毅 杨晨 刘婧 陈安乐 丁学智 安彩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05-415,共11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乳源细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Vs,M-EVs)因生物利用度高、免疫原性低、消化耐受性和商业生产性能优良而被视为EVs的理想来源。此外,M-EVs可以在胃中的强酸性条件和肠道中的降解条件下存活,且可以穿过生物屏障到达靶组织,这使其成为具有定向递送促进健康或治疗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合适载体。然而,由于牛奶成分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M-EVs特定成分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规范其提取过程,以推进M-EVs未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M-EVs的形成途径、组成特征、提取和递送方法,探讨了M-EVs作为活性物质天然纳米载体的优势和挑战,以及M-EV研究的未来前景,旨在为基于M-EVs口服给药系统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生物活性物质 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酚酸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抗真菌活性
14
作者 聂旭亮 张苗苗 +2 位作者 肖攀蕾 王贵书 彭大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0-658,共9页
【目的】酚酸是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如何提高其抑菌活性受到广泛关注。【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甲酯和丁香酸甲酯为原料,以酚羟基为活性位点,与3种酸酐进行反应来合成9个新的酰基酚酸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 【目的】酚酸是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如何提高其抑菌活性受到广泛关注。【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甲酯和丁香酸甲酯为原料,以酚羟基为活性位点,与3种酸酐进行反应来合成9个新的酰基酚酸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衍射技术表征了9个酰基酚酸衍生物的结构,并用菌丝速率生长法测定了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柑橘酸腐病菌、烟草靶斑病菌等14种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测试结果表明,酰基酚酸衍生物对14种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4-(2,2,2-三氟乙酰氧基)苯甲酸甲酯(A7)对烟草靶斑病菌和柑橘胶孢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52.894 mg/L和78.630 mg/L。3-甲氧基-4-(丙酰氧基)苯甲酸甲酯(A5)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其IC50为27.041 mg/L。【结论】筛选获得了2个高抗菌活性的酚酸衍生物,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衍生物 合成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甘雅文 唐亚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为了分析复种饲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对复种饲草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复种饲草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不同,复种豌豆的过程中,土壤内生菌存在协同共进,... 为了分析复种饲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对复种饲草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复种饲草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不同,复种豌豆的过程中,土壤内生菌存在协同共进,其微生物多样性会增加,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复种燕麦和休闲地的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相应指数;(2)复种饲草土壤中的优势细菌和真菌存在差异,运用热图对复种不同饲草的土壤样本属水平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种豌豆后土壤中的细菌Acidibacter、Subgroup_6、Gitt-GS-136等丰度显著提高,土壤中的真菌Fusarium、Cylindrocarpon、Microdochium、Ophiosphaerella、Rhizopus、Lophiostoma、Actinomucor等丰度同样显著提高;(3)复种饲草影响与土壤营养循环相关的酶活性,经过1个生长季节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复种饲草土壤中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呈增加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以藏青2000、藏青17、喜拉22和13-5171-7作为前茬作物复种豌豆,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3%、4%、9%和14%,同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升4%、3%、6%和6%,综上所述,复种饲草对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生物活性材料的软组织再生应用
16
作者 吴成铁 常江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7-848,共2页
人体软组织通常是指除骨骼、关节外的所有结缔组织总和,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是人体分布面最广、体内比重最大的组织。软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紧密连接各组织器官,起到支撑、保护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然而,由意... 人体软组织通常是指除骨骼、关节外的所有结缔组织总和,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是人体分布面最广、体内比重最大的组织。软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紧密连接各组织器官,起到支撑、保护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然而,由意外事故、疾病、外科手术等导致的大面积、大体积的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自体移植作为临床中的金标准尽管展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但存在供体来源有限、二次创伤等缺点。因此,亟需开发具有组分结构稳定、性能优异的生物活性材料,以应对软组织再生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再生 无机生物活性材料 人体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生物碱提取纯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冬梅 王欣茹 +3 位作者 杨学文 程海涛 李丽丽 杨洪升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17-20,共4页
平贝母作为东北道地药材,具备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及抗炎等多重生物活性,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平贝母中含有生物碱、核苷类、多糖、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生物碱作为平贝母的主要成分,是... 平贝母作为东北道地药材,具备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及抗炎等多重生物活性,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平贝母中含有生物碱、核苷类、多糖、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生物碱作为平贝母的主要成分,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对平贝母生物碱的提取技术、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特性进行综述,为促进平贝母生物碱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推广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生物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壳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18
作者 陈罡 黄夏 +5 位作者 王月婵 张春春 丛文钦 张贵学 潘丰 高英旭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壳聚糖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为提高灵芝孢子粉利用率,拓展壳聚糖提取来源,以灵芝孢子粉破壁后的残余物为材料提取灵芝孢子壳聚糖(GLSC),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 壳聚糖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为提高灵芝孢子粉利用率,拓展壳聚糖提取来源,以灵芝孢子粉破壁后的残余物为材料提取灵芝孢子壳聚糖(GLSC),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LSC的主要质量指标与商品壳聚糖相比差异不明显,且具有较好的水、脂肪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扫描电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均表明,GLSC脱乙酰效果较好,品质较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在30%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GLSC制备水凝胶药物载体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壳聚糖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活化对铁尾矿中惰性硅物质的增溶效应及活性提升研究
19
作者 李晓 时甜甜 +1 位作者 肖奇生 李甘宁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37,共6页
针对铁尾矿惰性硅物质含量高,活性低,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对其进行微生物活化。通过XRF测试分析微生物活化对铁尾矿中SiO_(2)百分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比分析微生物活化前后铁尾矿的微观结构与反应产物晶体组... 针对铁尾矿惰性硅物质含量高,活性低,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对其进行微生物活化。通过XRF测试分析微生物活化对铁尾矿中SiO_(2)百分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比分析微生物活化前后铁尾矿的微观结构与反应产物晶体组成变化,探究不同接种代数条件下,微生物对铁尾矿的活化效能,并通过化学激发进一步探讨了微生物对铁尾矿的增溶活化作用。结果表明,AS1.232胶质芽孢杆菌可有效提升铁尾矿中硅物质的溶出率。铁尾矿的微生物活化效果在粒径较大时取决于增溶效率,较小时取决于反应液相的碱度。且微生物菌株接种代数与铁尾矿活化能力呈反比。化学激发剂对微生物活化后的铁尾矿作用显著,其中三乙醇胺可作为铁尾矿微生物活化的较优增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生物 增溶 活化 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陈龙军 王云才 +4 位作者 钟鲁龙 张慧 方宇 林陈强 贾宪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5-59,共5页
为探索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T1:化肥减量20%+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20%+未添加功能菌的有机肥,CK1:单施化肥,CK2:不施肥),分析不同处理对蕹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 为探索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T1:化肥减量20%+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20%+未添加功能菌的有机肥,CK1:单施化肥,CK2:不施肥),分析不同处理对蕹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1蕹菜的株高、根长、叶长、叶宽、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均最优。其中,T1较CK1产量提高12.6%,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7.4%、25.0%和19.0%,硝酸盐含量降低31.0%;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17.79%、22.61%、19.26%、35.43%和42.9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化肥减施 生物有机肥 产量和品质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