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助剂对模拟生物沼气重整制备合成气中Ni/SBA-15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郎宝 李秀金 +2 位作者 季生福 FABIEN Habimana 李成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11-1617,共7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镍质量分数(w)为12.5%,并且分别添加质量分数(w)为2.5%的镧、铈、镁、钙、锶等助剂的系列Ni基催化剂.以CH4/CO2体积比为2∶1的模拟生物沼气和适量氧气作为原料气,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镍质量分数(w)为12.5%,并且分别添加质量分数(w)为2.5%的镧、铈、镁、钙、锶等助剂的系列Ni基催化剂.以CH4/CO2体积比为2∶1的模拟生物沼气和适量氧气作为原料气,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对模拟生物沼气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活性评价显示,添加镧助剂的2.5%La/12.5%Ni/SBA-15催化剂比添加铈、镁、钙、锶等助剂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文中着重研究了镧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模拟生物沼气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镧能明显提高Ni/SBA-15催化剂的表面镍含量,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积炭作用,在850℃的温度下反应820h没有发现积炭生成,这些可能是提高催化剂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助剂 SBA-15 生物沼气 重整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尾气耦合生物沼气制取天然气的工艺集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振 侯建国 +1 位作者 王秀林 宋鹏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4-78,共5页
为研究焦炉尾气耦合生物沼气进行工艺集成制取天然气的可行性,通过系统阐述焦炉尾气制天然气技术与生物沼气制天然气技术,进而分析二者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共性,提出了初步的工艺集成方案设想,同时运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集成工艺的模... 为研究焦炉尾气耦合生物沼气进行工艺集成制取天然气的可行性,通过系统阐述焦炉尾气制天然气技术与生物沼气制天然气技术,进而分析二者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共性,提出了初步的工艺集成方案设想,同时运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集成工艺的模拟研究。由结果可知,生物沼气净化提纯与焦炉尾气补碳工艺是目前较为现实、经济的制取天然气的路径,而生物沼气可作为焦炉尾气补碳工艺的碳源,二者可初步实现工艺耦合集成,能够提高企业产能和效益,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尾气 生物沼气 耦合 工艺集成 合成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沼气加压水洗过程厂级动态控制设计与模拟
3
作者 薄翠梅 郭伟 +4 位作者 李俊 杨世品 朱文宇 牛超 陆小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8-1185,共8页
针对生物质沼气加压水洗提纯净化处理过程,开展厂级动态协同控制方案设计与模拟实验研究。根据生物沼气加压水洗中试装置工艺需求,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其稳态流程模拟系统,并通过对不同工艺操作条件进行稳态模拟获取最佳稳态操作工... 针对生物质沼气加压水洗提纯净化处理过程,开展厂级动态协同控制方案设计与模拟实验研究。根据生物沼气加压水洗中试装置工艺需求,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其稳态流程模拟系统,并通过对不同工艺操作条件进行稳态模拟获取最佳稳态操作工况。根据工艺要求合理设计厂级动态控制方案,保证沼气提纯率大于97%。通过Aspen Dynamic模块建立其动态流程模拟系统,分别引入沼气进气流量与成分扰动测试系统性能,模拟测试结果和实验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而且在多种扰动下CO2的脱除率都大于99.8%,有效抑制各种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沼气 提纯净化 加压水洗 动态控制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生物脱硫工艺的小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卫国 梁存珍 +1 位作者 杨栋 郝艳萍 《中国沼气》 2010年第6期24-26,53,共4页
对采用填料塔吸收和生物氧化工艺去除沼气中H2S进行小试研究,生物氧化采用生物膜工艺。研究了pH,气液体积比,吸收液温度和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对去除H2S的影响。沼气中H2S含量在3000~4000 mg.m-3,吸收液pH为7.8左右,气液体积比10∶1,吸收... 对采用填料塔吸收和生物氧化工艺去除沼气中H2S进行小试研究,生物氧化采用生物膜工艺。研究了pH,气液体积比,吸收液温度和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对去除H2S的影响。沼气中H2S含量在3000~4000 mg.m-3,吸收液pH为7.8左右,气液体积比10∶1,吸收液温度25℃条件下,处理后H2S浓度低于200 mg.m-3,H2S去除率大于90%。H2S生物氧化主要产物为单质硫和SO42-,控制DO在1.0 mg.L-1左右,生成硫酸根比例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生物脱硫 单质硫 填料塔 生物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区生物质热能沼气池越冬产气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隋文志 胡广民 +3 位作者 李鹏 刘文志 赵晓锋 田艳洪 《中国沼气》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自然条件下北方寒区户用沼气池一年中只有5—6个月能正常产气;大棚保温沼气池不能越冬,但可延长沼气池的产气时间;生物质热能沼气池增温层60-70天换料,一年换料2~3次,就可使沼气池越冬产气;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能沼... 自然条件下北方寒区户用沼气池一年中只有5—6个月能正常产气;大棚保温沼气池不能越冬,但可延长沼气池的产气时间;生物质热能沼气池增温层60-70天换料,一年换料2~3次,就可使沼气池越冬产气;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能沼气池与常规沼气池比较,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沼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寒区 生物质热能沼气 越冬产气 增温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普及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郜玉环 王艳芹 +1 位作者 袁长波 姚利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70-72,共3页
在农村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以解决户用沼气冬季产气和秸秆产沼气关键技术为切入点,阐明了目前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普及现状,分析了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针对存在的推广普及难题,研制出了沼气... 在农村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以解决户用沼气冬季产气和秸秆产沼气关键技术为切入点,阐明了目前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普及现状,分析了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针对存在的推广普及难题,研制出了沼气微生物菌剂,解决了冬季产气难和秸秆发酵难两大难题,指出了沼气微生物菌剂的效益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生物菌剂 户用沼气 推广普及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生物质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运行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魏大钧 孙波 +1 位作者 赵峰 张承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2,共6页
数十千瓦级冷热电联供系统是解决中国农村生物质资源浪费的一种崭新而有效的途径,极具发展潜力。文中以动态系统仿真程序平台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计及设备变工况特性的小型生物质沼气内燃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供系统,并阐述了其能量流程和运... 数十千瓦级冷热电联供系统是解决中国农村生物质资源浪费的一种崭新而有效的途径,极具发展潜力。文中以动态系统仿真程序平台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计及设备变工况特性的小型生物质沼气内燃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供系统,并阐述了其能量流程和运行方式。同时,建立了综合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带约束因子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实现了设备容量和运行参数优化。以某养殖场建筑全年冷热电负荷数据为例完成仿真,分析了优化系统运行情况,同时对比了沼气与天然气联供系统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联供系统较传统分供系统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同时还可在寿命年限内回收投资成本;另一方面,相比天然气联供系统,沼气系统在节约能源成本和减排二氧化碳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沼气 冷热电联供系统 多目标优化设计 动态系统仿真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含生物质沼气发电农村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凯辉 闫湖 +2 位作者 戴吴珍 陈健 刘永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178,共7页
农村能源是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质沼气发电的推广应用,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以农村地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构建了含生物质沼气发电的能源系统模型,采用机会约束对负荷及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 农村能源是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质沼气发电的推广应用,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以农村地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构建了含生物质沼气发电的能源系统模型,采用机会约束对负荷及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进行描述,提出综合考虑系统经济性与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化运行模型。经济优化运行考虑了系统购售电购气费用最低。能源利用效率考虑了标准煤能效指标。为综合考虑经济性与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定义目标隶属度函数,利用最大化满意度指标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统筹兼顾系统经济性与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 生物沼气发电 机会约束 能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袁艳文 刘昭 +3 位作者 赵立欣 罗娟 汤森 张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3,共6页
我国生物质沼气产业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产业技术研究不成体系、缺乏配套的工艺与装备、模式总结与推广力度不够、标准体系构建不完善等不足之处。针对国内外沼气工程产业和政策发展现状,阐述户用沼气、联户集中供气、规模化沼气工程等生... 我国生物质沼气产业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产业技术研究不成体系、缺乏配套的工艺与装备、模式总结与推广力度不够、标准体系构建不完善等不足之处。针对国内外沼气工程产业和政策发展现状,阐述户用沼气、联户集中供气、规模化沼气工程等生物质沼气产业规模,分析了在居民生活用气、热电联产、净化提纯制取生物天然气等主要应用领域的趋势,研究了种养结合畜沼果(菜、茶)、沼气集中供气、气热电肥联产、生物天然气等多种商业模式,梳理了国内外沼气发电、生物天然气、政府投资等的补贴政策及实施效果,并针对核心部分厌氧发酵技术和沼气提纯技术对比了不同工艺的关键指标和优缺点,提出加强技术支撑与保障、探索多种应用模式、加快建立标准体系等建议,为我国生物质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沼气 产业规模 应用领域 商业模式 补贴政策 主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发酵微生物群对某些植物成份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蕴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讨论了沼气发酵微生物群对22种植物成份的生理反应。CH_4产量测定表明,这群微生物对源于植物的糖类、多糖类、鞣质及两种有机酸等能正常利用;对生物碱、萜类等则不能利用,甚至表现中毒。因此,在研究太阳能-植物-沼气系统的植物问题... 本文讨论了沼气发酵微生物群对22种植物成份的生理反应。CH_4产量测定表明,这群微生物对源于植物的糖类、多糖类、鞣质及两种有机酸等能正常利用;对生物碱、萜类等则不能利用,甚至表现中毒。因此,在研究太阳能-植物-沼气系统的植物问题时,对植物化学成份的特点必须予以足够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微生物 植物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养微生物反硝化法去除沼气中H_2S工艺研究
11
作者 董晓莹 朱军 +2 位作者 李冰璇 张艳丽 刘昊喆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8-1022,共5页
通过将营口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泥水混合物进行静置沉淀,取上清液进行稀释筛选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D-12。然后采用生物反应器内的营养液(Na OH_(+)驯化液)对沼气中的H_(2)S进行洗脱,再采用筛选菌株D-12对含有H_(2)S的营养液进行反硝化脱... 通过将营口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泥水混合物进行静置沉淀,取上清液进行稀释筛选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D-12。然后采用生物反应器内的营养液(Na OH_(+)驯化液)对沼气中的H_(2)S进行洗脱,再采用筛选菌株D-12对含有H_(2)S的营养液进行反硝化脱硫(试验周期为38 d)。以初始S^(2-)浓度、微生物添加量和NO_(3)^(-)浓度为自变量,以降解试验中的S^(2-)去除率为因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设计实验,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S^(2-)去除率的影响,并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NO_(3)-在反应体系中可以作为有效电子受体,促进微生物将S^(2-)氧化为单质硫;优化后的试验条件为S^(2-)浓度为1258.61 mg/L,NO_(3)^(-)浓度为843.96mg/L,微生物添加量为219.96 mg/L,此时S^(2-)去除率为98.38%,与S^(2-)预测去除率的相对误差为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生物脱硫 两阶段式 硫化氢 反硝化作用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及其产业化应用态势 被引量:14
12
作者 侯家萍 王闻 +1 位作者 张蕾欣 孙旭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共7页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其技术工艺繁杂,技术更新与突破速度不断加快,系统构建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并研判关键燃料技术链条的产业化程度,有助于技术路线的选择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发现,全球现代生物质能相关研究在2016年...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其技术工艺繁杂,技术更新与突破速度不断加快,系统构建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并研判关键燃料技术链条的产业化程度,有助于技术路线的选择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发现,全球现代生物质能相关研究在2016年后由分散的主题逐渐聚焦到"木质纤维素"。在系统梳理和辨识技术工艺的过程环节、功能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固、液、气体燃料制备技术和生物质发电与供热技术4个子类的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涉及11类专项118种技术方向/关键装备,并归纳出现代生物质能燃料制备的核心技术链。最后综合研判了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的产业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成型燃料 燃料乙醇 生物柴油 生物 生物沼气 生物质合成气 生物质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质能政策变迁研究:2000—2019年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兆真 刘丽娜 +2 位作者 张亚鹏 韦姿吉 王艺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8,共12页
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是生物质能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两者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发展也各有不同。以政策网络理论、政策变迁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搜集整理中央层面关于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的政策文本,采用政策计... 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是生物质能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两者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发展也各有不同。以政策网络理论、政策变迁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搜集整理中央层面关于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的政策文本,采用政策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政策的发文时间、文本类型等文本外部属性特征,且根据政策文本内容划分了5类政策目标和13类政策工具,深入比较不同生物质能源在变迁中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网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质能的政策变迁,呈现多元化的演进动态:(1)生物质柴油与沼气政策的发文单位与发文类型在各时间段有所异同,整体来看,生物质柴油与沼气发文最多的单位为国务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同的是生物质柴油发文数量位于第三位的是国家能源局,而生物质沼气是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在发文类型方面,"通知与意见"类型构成了主要占比。(2)同一生物质的政策目标与工具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变迁中,有延续性和差异性。例如,生物质柴油在各阶段始终以技术创新、能源供应连续性为主要政策目标来保证政策延续性,但在不同阶段也会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工业发展等;在政策工具上,生物质柴油即使在变迁中也都会使用财政支持,而各阶段配合使用的工具重心也不一致。(3)不同生物质能源使用的政策工具在同一时期也存在异同。如在第二阶段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所聚焦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完全不同,在第一和第三阶段两者则存在小部分相似。(4)不同生物质能源的政策网络在各阶段表现存在异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始终是政策网络中的重要主体,各个阶段不同生物质能发文主体的角色和协调互动情况随政策变迁而变化。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统筹运用、建立有效的政策网络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柴油 生物沼气 政策网络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径碳纳米管中CO2/CH4分离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伟 吕玲红 +2 位作者 黄亮亮 王珊珊 朱育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36-1742,共7页
生物甲烷路线在CO2减排和节能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对生物沼气的分离是此路线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60℃和0.1 MPa下。巨正则Monte Carlo(GCMC)和平衡分子动力学(EMD)的分子模拟方法研究CO2和CH4在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CNT)中的吸... 生物甲烷路线在CO2减排和节能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对生物沼气的分离是此路线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60℃和0.1 MPa下。巨正则Monte Carlo(GCMC)和平衡分子动力学(EMD)的分子模拟方法研究CO2和CH4在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CNT)中的吸附和扩散,可以从分子层面研究生物沼气的分离机理。分别计算了CO2/CH4二元混合物吸附量、吸附选择性、自扩散系数和渗透选择性等参数。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碳管的受限空间和CO2与碳纳米管壁面分子之间强相互作用,导致二元等物质的量的混合物CO2/CH4的吸附量和扩散系数的差异。CO2的吸附量和自扩散系数都比CH4的大。渗透选择性在碳管管径达到最接近1 nm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吸附控制,而非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碳纳米管 生物沼气 分离 自扩散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外燃循环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薄冲 袁春 +2 位作者 赵翔 原林 廖世勇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5,共6页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结构及其回热循环,阐述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外燃循环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外燃循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贡献,并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以生物沼气为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外燃循环的数学模型,对其在额定工况和变工况下进行了...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结构及其回热循环,阐述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外燃循环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外燃循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贡献,并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以生物沼气为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外燃循环的数学模型,对其在额定工况和变工况下进行了稳态分析,给出了各个运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曲线和最佳运行曲线.结果表明:与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的回热循环相比,微型燃气轮机外燃循环具有较好的热经济性,在变工况下保持了较高的热效率,发电效率可达到30%左右,为可再生能源在热电联供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前途、高效和廉价的供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微型燃气轮机 回热循环 外燃循环 可再生能源 生物沼气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