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merger:一个整合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Cytoscape插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汉昌 李栋 +4 位作者 王建 刘中扬 朱云平 谢红卫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3-1616,共4页
Cytoscape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的软件.发展了一个基于java的Cytoscape插件PNmerger.对于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Nmerger能够使用KEGG数据库中的通路信息自动注释网络中的蛋白质.并通过网络和通路的比较发现网络中... Cytoscape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的软件.发展了一个基于java的Cytoscape插件PNmerger.对于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Nmerger能够使用KEGG数据库中的通路信息自动注释网络中的蛋白质.并通过网络和通路的比较发现网络中已知的通路元件,预测可能的通路元件及通路交联元件.该软件可以可视化网络中存在的通路模块,并将连接不同通路间的潜在交联元件显示出来.PNmerger软件能够有效地帮助实验人员发现网络中重要的功能线索,帮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网站http://www.hupo.org.cn/PNmerger下载PNmerger插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生物学通路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交联元件 通路扩展 cytoscape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相关基因及生物学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隋长德 夏萍 齐春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过程中的生物学通路及关键基因或分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38616,通过t检验结合Benjamini-Hochberg校正的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根据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Cyt...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过程中的生物学通路及关键基因或分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38616,通过t检验结合Benjamini-Hochberg校正的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根据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进行网络中心(Hub)节点识别,最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对Hub节点基因在2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OLP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共有21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构建的蛋白质网络中,所识别的Hub节点为GNB2L1,其在OLP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212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通路有29个。所富集的细胞生物学过程有:信号转导、免疫反应、细胞通讯,类固醇代谢、突触小泡转运等。结论:本研究所识别出来的29条通路及Hub节点GNB2L1可能在OLP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互作网络 生物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在肺癌蛋白与代谢组学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芝霖 荣志炜 +2 位作者 俞轶培 邱满堂 侯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 encoder,VAE),对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肺腺癌患者探索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为VAE的隐变量层节点赋予通路的实际意义,解码器按通路包含的生物学分...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融合生物学通路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 encoder,VAE),对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应用于肺腺癌患者探索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为VAE的隐变量层节点赋予通路的实际意义,解码器按通路包含的生物学分子信息构建稀疏神经网络,使通路节点只与自身包含的分子连接,将隐变量作为提取的高级特征。对隐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并使用调整兰德系数评估效果,引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limma探索差异表达通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肺腺癌患者的蛋白质与代谢组学数据中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融合生物学通路的VAE提取的高级特征不仅将聚类准确度提高了38%,还通过差异表达分析鉴别出了实性与亚实性结节肺腺癌间的差异通路。结论融合生物学通路的VAE可用于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其提取的高级特征具有通路表达活性的实际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 特征提取 生物学通路 组学整合分析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多源转录组学数据鉴别哮喘发生上皮细胞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4
作者 谢连华 卢淑娴 +2 位作者 郭芳阳 张弋峰 刘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5-705,共11页
目的基于多源转录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哮喘上皮细胞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通过哮喘模型的肺组织及其上皮细胞验证潜在靶基因的表达。方法整合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中3组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 目的基于多源转录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哮喘上皮细胞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通过哮喘模型的肺组织及其上皮细胞验证潜在靶基因的表达。方法整合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中3组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别与哮喘相关的关键基因及生物学通路。最后,利用哮喘动物模型在肺组织和肺组织上皮细胞验证主要关键基因。结果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哮喘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1121个上调基因和1484个下调基因。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上调基因主要参与糖基化过程,下调基因主要参与免疫细胞分化过程。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糖基化相关通路的模块9与哮喘呈显著正相关,而参与胰岛素等信号通路的模块17与哮喘呈显著负相关。我们发现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5(GALNT5)、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CR1)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EACAM5)基因是模块9的关键基因且在哮喘中显著上调。最后,我们在哮喘肺组织上皮细胞中验证了GALNT5、PYCR1和CEACAM5在模型组中表达均上调。同时,通过构建大鼠哮喘模型,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基因的蛋白水平在模型组肺组织中也显著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整合和实验验证,鉴定出与哮喘疾病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和生物学通路,这些结果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转录组学数据 基因共表达网络 上皮细胞 生物标志物 生物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生态遗传学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滨燕 牛天华 +10 位作者 倪佳桐 刘学 杨建华 陈大方 陈常中 王朝曦 吴涤 金永堂 方治安 臧桐华 徐希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生态遗传学 骨密度 生物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猪肝脏对冷暴露的生理反应和代谢组学应答
6
作者 张冬杰 马守正 +3 位作者 汪亮 马红 李忠秋 刘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09,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猪的肝脏组织对低温环境的反应机理。[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研究了慢性冷暴露和急性冷暴露对民猪肝脏组织的代谢影响。试验选用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9头,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1组为慢性冷暴露...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猪的肝脏组织对低温环境的反应机理。[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研究了慢性冷暴露和急性冷暴露对民猪肝脏组织的代谢影响。试验选用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9头,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1组为慢性冷暴露组(58 d),1组为急性冷暴露组(3 d)。[结果]低温处理后,共鉴定出434个正离子和344个负离子代谢物,功能涵盖了5大类生物通路,主要聚集在新陈代谢和生物体系统2大生物过程。慢性冷暴露组共有59个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其中32个显著上调,27个显著下调,急性冷暴露组共有17个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其中9个显著上调,8个显著下调。组间仅有3个共同代谢物,分别为葡糖石胆酸、5-甲基尿苷和2-苯基丙酸。慢性冷暴露组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37个代谢通路上,以β-丙氨酸代谢通路和铁死亡通路富集最显著,急性冷暴露组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8个代谢通路上,以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富集最显著。慢性冷暴露虽然导致肝脏多个生物学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每个通路上所富集的代谢物均很少。[结论]慢性冷暴露对民猪肝脏代谢的影响要大于急性冷暴露,冷暴露改变了肝脏的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慢性冷暴露最终会造成肝细胞出现铁死亡现象。但从代谢物变化的倍数以及所改变的通路推测,冷暴露没有对民猪的肝脏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冷暴露 代谢组 富集分析 生物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毒理基因组学的化学品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浩 彭颖 +2 位作者 王萍萍 夏普 张效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大量缺乏毒性信息的化学品最终进入环境水体,对人类及生态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与风险。提高化学品生物毒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通量和效率,是实现毒害化学物质环境与生态健康风险防控的关键。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高通量测试的脊椎动物模型,斑... 大量缺乏毒性信息的化学品最终进入环境水体,对人类及生态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与风险。提高化学品生物毒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通量和效率,是实现毒害化学物质环境与生态健康风险防控的关键。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高通量测试的脊椎动物模型,斑马鱼胚胎测试在化学品的毒性评估中应用广泛。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毒理基因组学可有效提取毒害化学品致毒过程中干扰生物学通路的信息。这些机制信息可用于对单物质或复合污染物生物毒性的筛选和预测。本文综述了不同斑马鱼胚胎测试技术在化学品毒性筛选评估管理与水环境复合污染毒性监测中的发展和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斑马鱼胚胎简化转录组学技术的方法流程和优势,并探讨了综合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行为分析和组学等不同测试技术在化学品毒性测试、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斑马鱼 毒性测试 毒性预测 转录组学 生物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