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兰煤生物产气过程中大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
1
作者 夏大平 秦旭 +4 位作者 邓泽 石尚威 李银川 薛培 张亚伟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为阐明煤的大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在生物产气过程中的变化,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图噶矿区的褐煤进行生物产气实验,通过^(13)C-NMR测试、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研究其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原始乌兰煤样的芳香结构基本单元由... 为阐明煤的大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在生物产气过程中的变化,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图噶矿区的褐煤进行生物产气实验,通过^(13)C-NMR测试、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研究其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原始乌兰煤样的芳香结构基本单元由3个苯环、3个萘环、1个蒽环和3个吡咯组成,碳原子总数为129个。经过微生物的生物产气作用,碳原子总数减少了21个,其中芳香族碳减少了4个,脂肪族碳减少了17个。原始乌兰煤样大分子结构中的脂肪碳原子为55个,生物产气结束后,脂肪碳数量减少了21.8%,亚甲基碳数量减少了25%,次甲基碳和季碳数量减少了16.7%,氧接脂碳和甲基碳数量分别减少了14.3%和33.3%。煤大分子的芳香结构基本单元和侧链脱落主要发生在水解阶段,在后期产甲烷阶段,煤的结构改造基本停止,仅依靠已脱落于反应液中的物质参与生化反应,这证实了在生物产气过程中,煤大分子结构向更高芳构化程度转化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结构 褐煤 生物产气 芳香结构基本单元 脂肪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凌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2,26,共7页
冷冻电子显微三维重构技术(简称冷冻电镜)能够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冷冻电镜不需要样品结晶,适用的生物样品较为宽泛,且保持了生物样品的近生理状态。近年来随着电镜硬件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发展,冷冻电镜... 冷冻电子显微三维重构技术(简称冷冻电镜)能够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冷冻电镜不需要样品结晶,适用的生物样品较为宽泛,且保持了生物样品的近生理状态。近年来随着电镜硬件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发展,冷冻电镜结构解析分辨率已经达到原子水平,逐渐成为生物结构解析的主流方法之一。该文介绍了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的起源、发展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三维重构技术 高分辨率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孔结构SiO_(2)的制备及其吸附生物大分子的性能
3
作者 赵俊琦 李昕 +2 位作者 孙斌 张晓昕 宗保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4,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序介孔模板剂和相分离诱导剂,通过相分离和溶胶-凝胶转化,合成了具有较小有序介孔和较大堆积介孔/大孔的双重孔结构SiO_(2)。结果表明,采用该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模型生物大分子,其吸附量明显高于单一...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序介孔模板剂和相分离诱导剂,通过相分离和溶胶-凝胶转化,合成了具有较小有序介孔和较大堆积介孔/大孔的双重孔结构SiO_(2)。结果表明,采用该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模型生物大分子,其吸附量明显高于单一孔结构MCM-41型SiO_(2),显示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大分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剂 相分离 有序介孔 双重孔结构SiO_(2)材料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VRML显示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果宏 陈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VRML 生物大分子 三维结构 蛋白质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富里叶变换三维重建法
5
作者 徐伟 潘东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15-422,共8页
本文针对单颗粒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富里叶变换三维重建法,包括原理、方法和一些主要成果,就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在电镜技术、制样方法、图像处理方面获得的进步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结构 傅里叶变换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的螺旋结构
6
作者 涂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 大分子物质 化学结构 空间结构 自然规律 结构原理 螺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质谱电离技术的突破及核磁共振三维结构测定方法的建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仁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3-976,共4页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in part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such a...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in part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such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award in chemistry shared by three scientists. The work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desorption ionization method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MR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These developments revolutioniz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bio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s and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o much enough to have deep effects on the whole life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质谱电离技术 核磁共振 三维结构 测定方法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电喷雾电离 软激光解吸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elphi5.0开发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系统
8
作者 马路 周果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66,共2页
介绍用Delphi5.0开发的蛋白质大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蛋白质大分子信息及二维、三维图像的检索、浏览、保存及通过局域网发送的功能。蛋白质大分子三维结构数据来源为美国布鲁克海文(Brookhaven)蛋白质数据库(pdb),该... 介绍用Delphi5.0开发的蛋白质大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蛋白质大分子信息及二维、三维图像的检索、浏览、保存及通过局域网发送的功能。蛋白质大分子三维结构数据来源为美国布鲁克海文(Brookhaven)蛋白质数据库(pdb),该系统安装在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器上,包括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多肽大分子等记录1000多条,中文操作平台。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将不断完善和丰富数据库内容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 PDB DELPHI5.0 信息系统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收光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9
作者 曹书霞 赵玉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7-120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研究蛋白质、核酸结构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测定。紫外光谱法常用于从分...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研究蛋白质、核酸结构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测定。紫外光谱法常用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小分子如抗癌药物与核酸作用的机理 ,并应用于小分子作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核酸构象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主要应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运用傅里叶自卷积将重叠的酰胺带进行处理 ,获取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含量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收光谱 生物大分子 结构 相互作用 蛋白质 核酸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技术在食品大分子纳米结构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云 肖晨龙 +1 位作者 朱立伟 罗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0-287,共8页
简介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显微术(SNOM)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其优缺点,重点阐述了STM、AFM和SNOM在食品中多糖、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微观形貌和纳米结构的表征和操纵方面的研究发现和成果,表明高清... 简介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显微术(SNOM)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其优缺点,重点阐述了STM、AFM和SNOM在食品中多糖、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微观形貌和纳米结构的表征和操纵方面的研究发现和成果,表明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STM、AFM和SNOM非常适于食品中大分子在系统保持原生态或者不同状态条件下进行纳米级的结构研究。不断发展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纳米结构 扫描探针技术 应用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ESI/MS)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秀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电喷雾离子化 /质谱法 (ESI/MS)在各种有机化合物、多肽、蛋白质 (含糖蛋白 )、核苷酸、糖、脂类及合成高分子物质等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系统介绍了ESI/MS的基本原理 ,其联用技术 ,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 ,包括肽图谱测定 ,... 电喷雾离子化 /质谱法 (ESI/MS)在各种有机化合物、多肽、蛋白质 (含糖蛋白 )、核苷酸、糖、脂类及合成高分子物质等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系统介绍了ESI/MS的基本原理 ,其联用技术 ,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 ,包括肽图谱测定 ,糖分析和核苷酸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 生物大分子 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法 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研究的重大突破
12
作者 刘金镖 朱华萍 李强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教授、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工程师 (合占 1 / 2 )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 ,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分析 核磁共振 电喷雾电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蕴渝:孜孜探寻生物大分子奥秘
13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施蕴渝: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4月生于重庆,1960年考入中科大生物物理系,自此她与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施蕴渝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基因... 施蕴渝: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4月生于重庆,1960年考入中科大生物物理系,自此她与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施蕴渝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取得诸多创新性成就,为中国生物核磁共振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结构生物 生物大分子 生命科学 科研一线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大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6-403,共8页
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新态势.精确测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以指数曲线增加,速率已达到51个/d.截止1998年4月的统计,已从PDB库释放出来的生物大分子原子坐标套数已达7454.同时,以精确结构知识... 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新态势.精确测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以指数曲线增加,速率已达到51个/d.截止1998年4月的统计,已从PDB库释放出来的生物大分子原子坐标套数已达7454.同时,以精确结构知识为基础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技术和方法方面,近年来第三代同步辐射的应用与一些新方法的结合,可用极小的晶体测定极大的结构,使某些膜蛋白及亚细胞器的精确结构测定成为可能.NMR溶液结构测定的分子质量已突破35000,电子晶体学阐释结构的分辨率已接近03nm,可探测的动态过程的时间尺度已达到10-9s.结构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的结合正在产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genomics),它在未来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 生物大分子 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L自组装技术及自组装生物功能膜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德水 林汉枫 +2 位作者 李扬眉 徐立恒 林贤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主要介绍近几年发展的用于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功能膜的三种逐层 (LBL)自组装技术与制备方法 ,酰胺化反应自组装技术、生物分子的特异识别自组装技术、分子沉积自组装技术 ;同时总结了自组装功能膜的结构、特性的表征方法 ,主要有AFM、TEM... 主要介绍近几年发展的用于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功能膜的三种逐层 (LBL)自组装技术与制备方法 ,酰胺化反应自组装技术、生物分子的特异识别自组装技术、分子沉积自组装技术 ;同时总结了自组装功能膜的结构、特性的表征方法 ,主要有AFM、TEM、循环伏安法、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 )技术、UV/VIS、XPS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 生物功能膜 结构 表征方法 酰胺化反应 分子识别 生物大分子逐层 自组装技术 分子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分子二级结构智能绘图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柏青 熊蔚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5-321,共7页
本文介绍一种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的核糖核酸(RNA)分子二级结构智能绘图的方法。用软件实现此方法,可以把以碱基匹配对表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自动转化为图形显示,并直接由打印机输出图形。使用此软件在速度较慢的IBM PC-XT型微机上,绘制... 本文介绍一种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的核糖核酸(RNA)分子二级结构智能绘图的方法。用软件实现此方法,可以把以碱基匹配对表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自动转化为图形显示,并直接由打印机输出图形。使用此软件在速度较慢的IBM PC-XT型微机上,绘制1000个碱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图约用3分钟,绘制1500个碱基的RNA分子二级结构图约用3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RNA 二级结构 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 分子生物 生物大分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与分子建模及结构表达启动子强度预测
18
作者 李波 仇亮加 +2 位作者 李劲为 叶楠 李志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65,共3页
从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出发 ,基于分子中原子间距离及各原子电负性 ,构建了能描述核酸分子结构的系列参数 :分子电性边数矢量简称分子电边矢量。据此对 38个脱氧核糖核酸 (DNA)启动子序列的强度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及定量序列活... 从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出发 ,基于分子中原子间距离及各原子电负性 ,构建了能描述核酸分子结构的系列参数 :分子电性边数矢量简称分子电边矢量。据此对 38个脱氧核糖核酸 (DNA)启动子序列的强度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及定量序列活性模型 (QSAM)研究 ,取得良好结果。与其它方法相比 ,分子电边矢量具结构分辨率高、活性相关性好、计算简便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相关模型 定量序效模型 QSAM 分子电边矢量 脱氧核糖核酸 启动子序列 DNA链结构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技术的i基序DNA动态结构实验研究
19
作者 顾江新 侯锡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1,88,共4页
为探索i基序(i-motif)DNA结构的折叠过程,利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对基因序列bcl2在不同pH值(6.2~8.0)条件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当pH=6.2时,bcl2序列的荧光传递效率分布在0.95处为单峰,即i-motif结构处于均匀、完全的折叠... 为探索i基序(i-motif)DNA结构的折叠过程,利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对基因序列bcl2在不同pH值(6.2~8.0)条件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当pH=6.2时,bcl2序列的荧光传递效率分布在0.95处为单峰,即i-motif结构处于均匀、完全的折叠状态;随着pH值增加至8.0,荧光传递效率分布逐步向左移动,效率峰最终停留在0.40处,即i-motif结构在高pH值条件下的部分去折叠过程。荧光能量转移效率动态分布曲线拟合出6个峰,即i-motif结构具有6个折叠状态。证明了当pH值发生改变时,i-motif可以在多种折叠状态间进行自发地变构与转换,为进一步研究i-motif的生理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生物大分子 i基序 动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氧化褐煤大分子结构分析与空间模型构建
20
作者 孟方友 晏凤凤 +2 位作者 陈洁如 张金晶 石开仪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5年第9期48-54,共7页
通过元素分析测定了云南氧化褐煤的C、H、O、N元素含量,利用FTIR、XPS和13CNMR表征其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基于此计算出一系列结构参数,进而构建并优化其空间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氧化褐煤的芳碳率(fa)为60.3%,桥接芳碳摩尔分数(χb)为0.22... 通过元素分析测定了云南氧化褐煤的C、H、O、N元素含量,利用FTIR、XPS和13CNMR表征其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基于此计算出一系列结构参数,进而构建并优化其空间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氧化褐煤的芳碳率(fa)为60.3%,桥接芳碳摩尔分数(χb)为0.22,亚甲基平均链长(Cn)为1.31,计算出芳碳、苯环、萘环、吡啶环、吡咯环、硝基的数目分别为90、3、3、3、5、4;通过ChemDraw软件绘制的氧化褐煤分子式为C146H97O61N13,其芳环、含氧官能团的数目与实验计算值基本一致;通过ChemDraw3D中分子动力学(MM2)模块进行最低能量优化,并通过比较模型13CNMR图谱等证明所得结构模型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褐煤 大分子结构 空间结构模型 生物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