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内吞依赖型生物大分子药物胞质递送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静静 郑宇钊 +1 位作者 徐晨枫 殷婷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由于具有高效、高特异性等优点,已成为新一代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分子稳定性差、易被酶解、难以跨越生物膜。传统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纳米递送策略的有效性主要受限于溶酶体逃逸效率低,针对性开发非内吞依赖型的胞... 生物大分子药物由于具有高效、高特异性等优点,已成为新一代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分子稳定性差、易被酶解、难以跨越生物膜。传统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纳米递送策略的有效性主要受限于溶酶体逃逸效率低,针对性开发非内吞依赖型的胞质直接递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细胞穿透肽、低pH插入肽、清道夫受体介导的非内吞作用、膜融合、内质网途径、硫醇介导、基于液-液相分离技术的非内体捕获型生物大分子药物胞内递送策略的效应机制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技术转化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 细胞穿透肽 巯醇 入胞 内质网途径 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纳米药物研究开发中的生物医学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昌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及其载体给药系统和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是前沿学科多学科的渗透性,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的研究方向,具有推广应用的实用性,关键技术的前沿性,载体给药系统技术与生物医药学交叉性,具有学科聚集和含盖的特性。纳米技术... 生物大分子药物及其载体给药系统和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是前沿学科多学科的渗透性,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的研究方向,具有推广应用的实用性,关键技术的前沿性,载体给药系统技术与生物医药学交叉性,具有学科聚集和含盖的特性。纳米技术将带给医药学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它将大幅度地提高人类健康和保健水平。本文将用已经发表的一些观点和其他信息讨论生物大分子药物和及其以大分子为载体的纳米药物研究开发中的研究开发策略和原则、生物医学评价的研究及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 纳米给药系统 研究开发策略 研究开发原则 生物医学评价 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阵列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递送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颖聪 马凤森 +1 位作者 占浩慧 章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7-768,共12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难以跨过皮肤的角质层屏障,而微针作为一种微创、无痛、高效的经皮给药方式,能有效破解大分子药物透皮速率和吸收量低下的难题.本文详细综述了微针阵列技术在各类生物大分子药物经皮递送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单独微针阵列(... 生物大分子药物难以跨过皮肤的角质层屏障,而微针作为一种微创、无痛、高效的经皮给药方式,能有效破解大分子药物透皮速率和吸收量低下的难题.本文详细综述了微针阵列技术在各类生物大分子药物经皮递送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单独微针阵列(固体实心微针、空心微针、涂层微针和可溶性微针)以及微针与其他制剂技术(如微粒给药系统)、医疗器械和智能释药系统等结合对大分子药物的促渗作用和控释作用.同时对微针用于大分子药物递送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发展前景等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 微针阵列 经皮给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柴华锋 王珂 宋淑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意蔓延,隐匿周期长,传播性强,感染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不尽相同,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缺乏确切证据,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对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大分...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意蔓延,隐匿周期长,传播性强,感染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不尽相同,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缺乏确切证据,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对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大分子生物药物、中药等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治疗药物监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抗病毒药物 合理用药 大分子生物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光谱法及其在蛋白类物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晨曦 孙泽宇 +4 位作者 赵瑜 尹利辉 陈文亮 刘蓉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3-2001,共9页
二维相关光谱法是将特定形式的微扰作用于样品,通过测定一系列扰动作用下的动态光谱,结合数学相关分析,获取与样品中分子结构及作用力相关的二维相关谱特征。该方法主要基于分子振动光谱,将一维光谱扩展到二维空间,能有效提高光谱分辨率... 二维相关光谱法是将特定形式的微扰作用于样品,通过测定一系列扰动作用下的动态光谱,结合数学相关分析,获取与样品中分子结构及作用力相关的二维相关谱特征。该方法主要基于分子振动光谱,将一维光谱扩展到二维空间,能有效提高光谱分辨率,从而识别原始光谱中重叠的分子振动变化特征,为研究分子内及分子间的化学键变化提供依据,在生物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自1986年Noda提出广义二维相关算法以来,二维相关光谱衍生出了投影二维相关、串联二维相关、基于模型的二维相关、异质谱二维相关、移动窗口二维相关等算法。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多肽、蛋白质、酶等蛋白类物质由于参与人体重要生理化学反应过程,对其结构(尤其是高级构象)的分析是研究蛋白类物质质量及疗效的关键。二维相关光谱方法为生物医药中蛋白类物质结构研究提供了快速、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分析蛋白质类物质高级结构中的细微变化,为生物大分子药物机制机理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综述了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谱图解析方法和技术进展,以及其在蛋白类物质分析中的应用方向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应用二维相关光谱法开展蛋白类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光谱法 蛋白类物质高级构象 生物大分子药物 红外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制剂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金兰 蒋海明 聂珍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498,共5页
药物的透皮给药主要受到药物的分子量和亲水/油性等因素的影响.将药物制成前体药物,或用脂质体、传递体或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将其包埋等措施改变药物的亲水/油性,同时,辅以离子导入、超声波导入、电致孔等物理促渗方法以及氮酮和丙二醇等... 药物的透皮给药主要受到药物的分子量和亲水/油性等因素的影响.将药物制成前体药物,或用脂质体、传递体或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将其包埋等措施改变药物的亲水/油性,同时,辅以离子导入、超声波导入、电致孔等物理促渗方法以及氮酮和丙二醇等化学促渗剂,可有效提高药物(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和复方中药)经皮给药效率.因此,有效的透皮给药制剂必须从药物、药物载体、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及粘性支撑材料等各组成入手,结合药理与疗效等进行综合研制.此外,阐明了典型中西药透皮给药制剂的给药机理和特点,对国内外有关中西药透皮给药制剂及其各组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制剂 中药 生物大分子药物 药物载体 透皮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单克隆抗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昊 张君怡 +6 位作者 武浩然 杨欣 樊荣 陈国强 陈向荣 罗建泉 万印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8,共9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生物活性、纯度、质量和生产成本高度依赖下游纯化工艺的技术水平.其中,膜分离技术因具有无相变、分离速度快、分离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等优势在生物大分子药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生物活性、纯度、质量和生产成本高度依赖下游纯化工艺的技术水平.其中,膜分离技术因具有无相变、分离速度快、分离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等优势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纯化领域应用广泛.以单克隆抗体分离纯化过程为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深层过滤、膜层析介质及装备、病毒过滤膜和用于蛋白浓缩和缓冲液置换的超滤/渗滤过程等膜技术在单克隆抗体澄清、捕获、纯化与精制、预制剂工段中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对膜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药物 膜分离技术 单克隆抗体 生物医药分离膜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