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1
作者 施桂仙 吴美荣 张美英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云南省2003年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经几年来的应用,对粮食增产,减轻病虫害,节本增效,降低环境污染,增强农业生态稳定性,提高作物品质起到重要作用.我所2003年承担的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 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云南省2003年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经几年来的应用,对粮食增产,减轻病虫害,节本增效,降低环境污染,增强农业生态稳定性,提高作物品质起到重要作用.我所2003年承担的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省农大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及市农业局的支持帮助和7个县区农技推广站所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共同努力,圆满而超额地完成省市下达的此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小春作物 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 示范推广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视角下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方案优化
2
作者 周小鹭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2期52-54,共3页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优化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案,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丰富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针对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生物多样...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优化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案,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丰富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针对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优化原则和策略,并对其实施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绿化 植物种植方案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蚕豆小麦行比控制病虫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美荣 施桂仙 +2 位作者 张美英 谢永芬 高素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176-185,共10页
通过生物多样性豆麦高中抗品种行比的试验研究,筛选出豆麦行比均以1:9模式为最佳组合。高抗品种行比每公顷产量达7740 kg,较对照1(净豆)增产27.72%,较对照2(净麦)增产13.16%。中抗品种行比每公顷产量达6292.5 kg,较对照1(净豆)增产35... 通过生物多样性豆麦高中抗品种行比的试验研究,筛选出豆麦行比均以1:9模式为最佳组合。高抗品种行比每公顷产量达7740 kg,较对照1(净豆)增产27.72%,较对照2(净麦)增产13.16%。中抗品种行比每公顷产量达6292.5 kg,较对照1(净豆)增产35.54%,较对照2(净麦)增产26.74%。混栽可减轻病虫对豆麦的危害。斑潜蝇虫指高抗品种行比较对照下降8.49;叶斑病病指下降7.85,条锈病病指下降1.2。中抗品种行比斑潜蝇虫指比对照下降10.12;叶斑病病指下降7.4,条锈病病指下降3.76。此模式操作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农户易接受,增产增收显著,建议在郊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生物多样性 病虫害 优化种植 品种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多样性优化种植在粳稻区取得突破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金玉 刘振昆 《云南农业》 2004年第4期6-6,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多样性 优化种植技术 粳稻 技术推广 品种选择 栽插方式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春作物生物多样性优化种
5
作者 吴美荣 《农村实用技术》 2004年第7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小春作物 生物多样性 优化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丽菊 《云南农业》 2012年第10期58-58,共1页
水稻生物多样性间混栽是一项抗病增产增效的生物技术,是目前调整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实施生态农业,大面积发展优质无公害栽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简单、易行、效果直观、经济效益高的科技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无公害栽培 生物技术 水稻 抗病增产 种植结构 生态农业 科技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栽培
7
作者 李生禄 《云南农业》 2006年第1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优化栽培 小春 农田生态环境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成本 栽培技术 天然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县云南松种植技术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8
作者 陈巨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6期158-159,181,共3页
云南松是生态恢复树种,适应性强,能在贫瘠、酸碱度较高的土壤上生长,且生长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郁闭林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此外,云南松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木材纹理清晰、坚硬耐久,可以作为优质建筑木材。云南松林能为多种动... 云南松是生态恢复树种,适应性强,能在贫瘠、酸碱度较高的土壤上生长,且生长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郁闭林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此外,云南松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木材纹理清晰、坚硬耐久,可以作为优质建筑木材。云南松林能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恢复中广泛种植云南松,不仅能快速恢复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种植技术 生态恢复 生物多样性 宁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功 《果农之友》 2019年第7期36-38,共3页
有机果园的病虫草害控制、土壤肥力的培养、田间有害生物的自然平衡等,在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前提下,都取决于有机果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程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立地和生态条件下,需要遵循生态防护基本原理... 有机果园的病虫草害控制、土壤肥力的培养、田间有害生物的自然平衡等,在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前提下,都取决于有机果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程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立地和生态条件下,需要遵循生态防护基本原理和原则,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生态种植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生态防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果园 生态防护技术 病虫草害控制 生态种植模式 土壤肥力 自然平衡 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种植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雪云 牛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6期33-33,共1页
藜麦原产南美洲,是人类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粮食资源之一。藜麦是藜科藜属1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南美藜、藜谷等,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耐盐碱等特性。藜麦生长期为90~220天,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种植要求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 500... 藜麦原产南美洲,是人类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粮食资源之一。藜麦是藜科藜属1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南美藜、藜谷等,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耐盐碱等特性。藜麦生长期为90~220天,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种植要求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 500m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温度不高于32℃。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播前准备1.1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及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技术 藜科 栽培技术要点 地块选择 生物多样性 粮食资源 草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 覃琳雯 《农家科技》 2024年第9期46-48,共3页
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张重要名片,在我国文化以及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茶叶衍生出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展茶叶种植,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质量,则必须做好茶叶... 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张重要名片,在我国文化以及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茶叶衍生出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展茶叶种植,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质量,则必须做好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采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茶叶种植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本文以广西乐业地区的茶叶种植为例,对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种植 病虫害治理 综合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种植模式下的生态农田设计与实施
12
作者 石荃 赵璐璐 石雨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0期19-20,共2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对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农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传统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绿色农业种植模式的提出和实践成为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对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农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传统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绿色农业种植模式的提出和实践成为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绿色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绿色农业种植模式下的生态农田设计与实施,包括多样化种植与生态平衡、水资源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模式 农产品质量 水资源合理利用 绿色农业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手段 多样种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景观型”盐地碱蓬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洪山 邵荣 +5 位作者 封功能 陈浩 申玉香 许伟 彭斌 成海 《现代园艺》 2017年第6期61-61,共1页
盐地碱蓬()是一种自然广布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盐碱荒地上的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态环境的差异可以使得植株形态有多样性表现。在沿海滩涂高密度种植,并配套海水浸没可以形成盐地碱蓬“景观型”群落,集滩涂湿地修复、生物... 盐地碱蓬()是一种自然广布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盐碱荒地上的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态环境的差异可以使得植株形态有多样性表现。在沿海滩涂高密度种植,并配套海水浸没可以形成盐地碱蓬“景观型”群落,集滩涂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提高和人文景观构造为一体,对沿海滩涂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本规程适用于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土壤盐分在1%以上,可周期性用盐度15~25海水浸没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地区 栽培技术规程 盐地碱蓬 人文景观 一年生草本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地方经济发展 高密度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间套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亚玲 沈发高 《云南农业》 2010年第7期13-13,共1页
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是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来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生物多样性的推行,间套种也有了新的创意。间套种作物种类多、方法广,一般作物搭配遵循一高一矮、一早一晚、一深一浅、一密一稀、... 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是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来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生物多样性的推行,间套种也有了新的创意。间套种作物种类多、方法广,一般作物搭配遵循一高一矮、一早一晚、一深一浅、一密一稀、一大一小、一胖一瘦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栽培技术 玉米 种植业结构 生物多样性 间套种 土地资源 作物种类 作物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糯间栽防控稻瘟病技术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茂全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7年第4期41-41,共1页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浅丘带坝地貌。全县地域面积1632.9k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47万hm2左右,其中,糯稻1333.33hm2,稻瘟病一直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首要病害。笔者调...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浅丘带坝地貌。全县地域面积1632.9k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47万hm2左右,其中,糯稻1333.33hm2,稻瘟病一直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首要病害。笔者调查,利用生物多样性——杂糯间栽防控稻瘟病技术,不仅能使糯稻本身稻瘟病显著减轻,而且对杂交稻稻瘟病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杂糯“双控双增”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糯间栽 稻瘟病 技术 防控 水稻种植面积 四川盆地东北部 生物多样性 水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山州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对策
16
作者 周永琼 《云南农业》 2019年第2期69-72,共4页
2018年,文山州采取集“合理搭配作物→选择优良品种→抓住播种节令→合理安排共生期→精耕细作→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栽培→优化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一体的技术路线,共完成冬早玉米间套种豆类、陆稻、生姜、向日葵、丘北辣椒... 2018年,文山州采取集“合理搭配作物→选择优良品种→抓住播种节令→合理安排共生期→精耕细作→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栽培→优化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一体的技术路线,共完成冬早玉米间套种豆类、陆稻、生姜、向日葵、丘北辣椒、花生,甘蔗间套种豆类、玉米,水稻品种多样性混种等模式累计2.3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26万t,平均亩增产粮食94.58kg,总增产值1.53亿元,户均增收102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间套种 文山州 技术推广 优化配方施肥 地膜覆盖栽培 规范化种植 品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5
17
作者 曹志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8,共10页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危机互为因果,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恶性循环。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重点论述了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多样... 当今世界,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危机互为因果,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恶性循环。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重点论述了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农业集约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等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将来要努力的方向。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学、特别是农业生态学之上的实践活动。未来的生态农业要处理好"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这几个概念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模块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近期内,土壤质量普查、生态风险评估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需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建议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研究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内部的深层关系,如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灾害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经济成本、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及生计和福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用整体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生态农业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物多样性 土壤质量 生态风险 种植业结构 技术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茶园绿肥的生产试验
18
作者 苏红飞 孙会萍 +3 位作者 崔廷宏 姚学坤 赵远艳 李燕华 《中国茶叶》 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
茶园间作绿肥是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它具有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普洱市现有茶园143.66万亩,正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种植茶园绿肥对普洱市生态茶园建设有重要意... 茶园间作绿肥是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它具有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普洱市现有茶园143.66万亩,正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种植茶园绿肥对普洱市生态茶园建设有重要意义.为了向广大茶农提供优良的绿肥品种和种植技术,2011年在云南普洱茶树良种场的幼龄茶园中进行绿肥种植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生态环境 间作绿肥 生产试验 生态茶园建设 种植技术 有机质含量 生物多样性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陆良农业
19
《云南农业》 2005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陆良农业有国家、省、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依靠科技、服务农业、创新工作、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2.31亿kg,突破历史最高年。尤... 陆良农业有国家、省、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依靠科技、服务农业、创新工作、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2.31亿kg,突破历史最高年。尤其在秋冬马铃薯、优质稻、专用型玉米、水稻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等项目的开发与推广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2004年 专用型玉米 突破性进展 生物多样性 农业部门 创新工作 工作目标 粮食产量 种植技术 马铃薯 优质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