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采煤沉陷地微生物复垦植被种群自我演变规律 被引量:32
1
作者 毕银丽 申慧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7-315,共9页
菌根真菌可以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促进植物在逆境的生长。采煤沉陷地在人工接种菌根真菌后复垦植被种群进行了自我修复与演变,监测采煤沉陷地复垦植物人工接种菌根真菌复垦后4 a对植被种群的自我演变规律影响。以神东... 菌根真菌可以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促进植物在逆境的生长。采煤沉陷地在人工接种菌根真菌后复垦植被种群进行了自我修复与演变,监测采煤沉陷地复垦植物人工接种菌根真菌复垦后4 a对植被种群的自我演变规律影响。以神东矿区大柳塔采煤沉陷地人工林樟子松、沙棘和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野外原位监测植被种类、生活型组成及植被多样性指数,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克里金插值,对比接种菌根真菌4 a后(+M)与同期种植的自然状态下(CK),两种处理样地内植被种类、数量及其多样性指标,揭示不同人工林在自然状态和人工接种4 a后,区域内物种个体种类、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接菌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而降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接菌提高沙棘和文冠果人工林的草本植物群落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均匀度,抑制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增加。3种人工林微生物复垦4 a后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地位。接菌组进入多年生草本+灌木的生态组成结构阶段,而对照组则相对滞后,处于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的组成结构阶段,接菌促进了生态的演变进程。综合分析植物分布特征,发现植物的最优拟合模型以高斯模型居多,阿尔泰狗娃花、地肤、猪毛蒿、白花草木樨、牛心朴子、野樱桃、油蒿及柠条的预测值精度较好。接菌可促进地稍瓜、阿尔泰狗娃花、牛心朴子、达乌里胡枝子和柠条频度和数量的增加,可能使绳虫实、糙隐子草、苦苣菜和花棒的频度和数量下降。本文为煤矿沉陷区采用微生物修复人工林促进生态群落自我演变进程奠定了初步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采煤沉陷区 生物复垦 种群自我演变 群落多样性 克里金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煤矿区开采沉陷地生物复垦技术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合兵 桑振平 李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91-12893,共3页
焦作市煤矿区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矿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引起的大面积土地沉陷及矸石山压占土地对该地区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改善矿区环境,结合焦作市中马村矿区采煤沉陷地土壤特点与工程复垦技术,提出几种生物复垦措... 焦作市煤矿区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矿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引起的大面积土地沉陷及矸石山压占土地对该地区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改善矿区环境,结合焦作市中马村矿区采煤沉陷地土壤特点与工程复垦技术,提出几种生物复垦措施对复垦地土壤进行改良:酸碱中和法、绿肥法、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微生物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复垦技术是改善新土壤层的养分状况,增加有机质和保肥能力的最有效方式,采用生物复垦措施后,复垦地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理化特性得到改善,试种的作物产量与工程复垦后土壤相比明显增加,基本接近普通农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煤矿区 煤矿开采沉陷地 生物复垦 工程复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城矿区生物复垦技术应用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合兵 王庆林 刘文锴 《中州煤炭》 2005年第4期11-12,共2页
生物复垦技术是新兴土地复垦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结合对永城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调查和实地研究,介绍了生物复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针对矿区工程复垦后土壤的特点,提出了几种生物复垦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复垦 土地复垦 土壤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矿区微生物复垦监测与评价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毕银丽 李强 +2 位作者 邢健 刘焕 屈恺 《矿业工程研究》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于J2EE技术,采用MapXtreme Java作为WebGIS发布平台,并集成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构建了B/S结构的微生物复垦监测与评价系统.以神东煤矿区微生物复垦为例,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功能,初步实现了微生物复垦信息的管理、统计... 基于J2EE技术,采用MapXtreme Java作为WebGIS发布平台,并集成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构建了B/S结构的微生物复垦监测与评价系统.以神东煤矿区微生物复垦为例,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功能,初步实现了微生物复垦信息的管理、统计分析、网络发布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生物复垦 MAPXTREME 监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复垦技术在钟山排土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艳 李香梅 +1 位作者 钟铁 沈刚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马钢姑山矿钟山排土场靠近居民区及马芜高速,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研究依据生物复垦技术原理,在马钢姑山矿钟山排土场进行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乔灌草优化配置,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建立合理的功能分区,取得了良好的... 马钢姑山矿钟山排土场靠近居民区及马芜高速,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研究依据生物复垦技术原理,在马钢姑山矿钟山排土场进行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乔灌草优化配置,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建立合理的功能分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生物复垦 复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微生物复垦区灌木林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毕银丽 胡晶晶 刘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08-2917,共10页
微生物复垦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新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复垦多年后,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已建立,其灌木林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选择神东大柳塔采煤沉陷地微生物复垦地为研究区,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协同... 微生物复垦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新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复垦多年后,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已建立,其灌木林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选择神东大柳塔采煤沉陷地微生物复垦地为研究区,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采煤沉陷地微生物复垦区灌木林下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50 g/kg,11.93 g/kg,2.24 mg/kg,均呈现出中等强度变异,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选择能表征丛枝菌根真菌特性的关键因子土壤菌丝密度,发现土壤菌丝密度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以土壤菌丝密度为协变量的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的最优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709,0.757和0.467,均高于单一变量的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决定系数。以菌丝密度为辅助变量的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均呈现强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的变程较长,空间连续性较好;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呈块状分布,对空间依赖性较强;土壤速效磷呈不规则斑块状,破碎化程度高。以菌丝密度为辅助变量进行协同克里格插值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垦技术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经典统计学 地统计学 协同克里金插值 采煤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复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高光谱敏感性识别效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毕银丽 郭晨 +2 位作者 肖礼 杜善周 王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70-4177,共8页
微生物复垦技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矿区微生物修复是一个生态持续演变过程,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多年后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为了探明接种丛枝菌根真... 微生物复垦技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矿区微生物修复是一个生态持续演变过程,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多年后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为了探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复垦多年后对采煤沉陷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环境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以陕西神东采煤沉陷地2012年种植的紫穗槐复垦地为研究区,分析了接菌区和对照区2种不同处理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高光谱特征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7 a后土壤质地发生明显变化,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3%,17.7%和31.2%,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处理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接菌区土壤脲酶和磷酸酶高于对照区,分别显著提高28.6%和50.0%;土壤光谱反射率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为可见光655 nm波段,敏感波段为630~680 nm;土壤光谱反射率的降低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碳组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及土壤各相理化指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拟合度R^2均高于0.7,显著性检验概率P均远低于0.01,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一项指标用来分析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碳 光谱反射率 生物复垦技术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微生物复垦技术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红新 李富平 张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6-99,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复垦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矿山微生物复垦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矿区微生物复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复垦技术 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的生物复垦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戎震东 《煤》 2012年第2期34-36,共3页
结合煤矸石的性质和风化特点,对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的生物复垦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矸石复垦土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出了多种矸石复垦土地的改良方法和治理措施,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矸石 生物复垦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生物复垦研究
10
作者 李靖 《煤》 2016年第1期63-64,72,共3页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为了对露天煤矿做生物复垦,以生态重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复垦过程中的p H值、矿物质、有机质、粒度、容量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露天煤矿的复垦...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为了对露天煤矿做生物复垦,以生态重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复垦过程中的p H值、矿物质、有机质、粒度、容量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露天煤矿的复垦从理论到运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生物复垦 生态重建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金矿区生物工程复垦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雪华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74-79,共6页
针对黑龙江省废弃金矿矿区无植物生长,沙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等状况,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出采用沙棘苗木作为进行生物复垦的树种。经过三年的试验与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沙棘树种在废弃矿区拥有较高成活率,固氮与改土效果明显,具... 针对黑龙江省废弃金矿矿区无植物生长,沙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等状况,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出采用沙棘苗木作为进行生物复垦的树种。经过三年的试验与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沙棘树种在废弃矿区拥有较高成活率,固氮与改土效果明显,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金矿 水土流失 生物复垦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土场生态复垦植被优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飞 钟铁 +3 位作者 李书钦 程一松 谭辉 何孝磊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7期70-73,共4页
选取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钟山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依据矿山复垦植被选择的原则,首先确定了拟选植物种,并通过草种盆栽试验和现场小区试验的方法,优选出适合钟山排土场复垦需要的乔、灌、草植物种和植被配置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选取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钟山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依据矿山复垦植被选择的原则,首先确定了拟选植物种,并通过草种盆栽试验和现场小区试验的方法,优选出适合钟山排土场复垦需要的乔、灌、草植物种和植被配置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适合钟山排土场生物复垦的草种为狗牙根+黑麦草+紫花苜蓿+百喜草(或弯叶画眉草),主要造林树种为杨树、香樟、构树;紫穗槐作为灌木树种;杜仲作为钟山排土场复垦的经济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优选 生物复垦 排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果铝土矿复垦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文敏 马彦卿 +2 位作者 李小平 冯道永 冯杰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年第5期34-37,47,共5页
针对平果铝土矿复垦土源少、占地速度快、复垦难度大的特点 ,试验研究了利用该企业工业废弃物作为复垦地的人工再造耕层材料 ,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菌根技术 ,加速土壤熟化及植被重建 ,短时间内在矿区重建了以农业耕地为主、林... 针对平果铝土矿复垦土源少、占地速度快、复垦难度大的特点 ,试验研究了利用该企业工业废弃物作为复垦地的人工再造耕层材料 ,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菌根技术 ,加速土壤熟化及植被重建 ,短时间内在矿区重建了以农业耕地为主、林灌草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生态恢复 复垦生物技术 土壤 人工再造耕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岩 《国土资源》 2019年第6期48-49,共2页
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物质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其开采工程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表沉陷及土地的挖损或压占。矿山的土地复垦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国... 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物质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其开采工程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表沉陷及土地的挖损或压占。矿山的土地复垦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便成为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矿山复垦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矿山复垦不应局限于传统复垦概念的束缚,而是应该坚持走综合复垦、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土地复垦 矿山复垦 土地复垦工程 生物复垦 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19
15
作者 梁海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3,共3页
针对煤炭井工开采造成矿区塌陷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了解当前塌陷区治理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采煤塌陷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采煤塌陷区治理的统筹规划、调整煤炭开发布局、多方筹措治理资金、创新塌陷区治理利用模式四项治理措施... 针对煤炭井工开采造成矿区塌陷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了解当前塌陷区治理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采煤塌陷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采煤塌陷区治理的统筹规划、调整煤炭开发布局、多方筹措治理资金、创新塌陷区治理利用模式四项治理措施,对推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煤炭开发布局 塌陷区治理模式 沙棘复垦 生物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在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爽 刘志斌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51-53,55,共4页
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对矿区工程复垦后土地生物复垦中的土壤改良、植被品种的筛选和植被工艺等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复垦区的土壤性质,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了恰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并有选择地种植了合适的物种,快速... 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对矿区工程复垦后土地生物复垦中的土壤改良、植被品种的筛选和植被工艺等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复垦区的土壤性质,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了恰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并有选择地种植了合适的物种,快速地恢复了矿区植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矿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生物复垦 生态恢复 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菌对根土复合体抗剪拉作用机理及其矿山生态修复潜力 被引量:4
17
作者 毕银丽 罗睿 +1 位作者 柯增鸣 薛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3-501,共9页
煤炭开采形成了露天排土场和井工沉陷地,改变了原始地貌和生态。露天排土场边坡不稳易水土流失造成滑坡剪切植被根系,井工沉陷致使地裂缝发育拉伤植物根系,因而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一是增强植物根系的抗剪切和抗拉伤性能。微生物复垦... 煤炭开采形成了露天排土场和井工沉陷地,改变了原始地貌和生态。露天排土场边坡不稳易水土流失造成滑坡剪切植被根系,井工沉陷致使地裂缝发育拉伤植物根系,因而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一是增强植物根系的抗剪切和抗拉伤性能。微生物复垦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抗逆境等功能,接菌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切和拉伤的作用对于揭示其矿山生态修复机理奠定了基础。人工修复后,植物根系与土壤形成根土复合体,可大幅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浅层土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露天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和缓解了根系拉伤。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两种微生物在根际普遍存在,与根系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和根际土壤黏结在一起成为根菌土复合体,其抗剪切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接菌后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切影响及在煤矿区生态修复潜力进行综述,同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得出,联合接种AMF和DSE可显著提高了植物地下生物量、土壤黏聚力、根土复合土体的抗剪强度。微生物复垦技术不仅提高人工修复植被成活率及抗逆性,还可增强抗剪切或抗拉伤等力学特性,对于矿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采煤沉陷地 根土复合体 生物复垦 露天排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oil Seed Banks in Antaibao Opencast Mine
18
作者 HAN Li-jun BAI Zhong-ke LI Jin-chua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A seed germin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soil seed banks in dump sites of the Antaibao opencast mine for soil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a richness index, a diversity index and an evenness ... A seed germin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soil seed banks in dump sites of the Antaibao opencast mine for soil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a richness index, a diversity index and an evenness index,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of soil seed banks was studied. As well, the progress of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this thoroughly destroyed ecosystem is discussed and the self-renewal ability of the soil seed bank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re are 17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five families with annuals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2) the soil seed banks at the dump site show great temporal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3) the model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x Pinus tabulaeformis × Caragana korshinskii in the anaphase is the best among several reclamation models studied. Therefore, with the extension of reclamation time, the correct choice of a reclamation model is quit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f-renewal ability of soil seed banks an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dump sites of the ATB opencast coal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mp of Antaibao opencast mine re-vegetation soil seed bank species 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