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化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专刊特约主编简介
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吴长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与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面向国家需求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先后主持承担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 吴长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与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面向国家需求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先后主持承担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在特种橡胶、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高端医用化学品等领域实现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项目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化工新材料 特种橡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膜材料 首席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表面改性技术 被引量:14
2
作者 梅建国 庄金秋 +4 位作者 汤少伟 王艳 马力 莫玲 沈志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9-142,146,共5页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的优良特性,是材料产品成功应用的关键。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的优良特性,是材料产品成功应用的关键。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保证材料与机体相适应,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也因此成为人们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简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相容性 表面改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凯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方法 ,并对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 载体 制备方法 表面功能化 生物活性物质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热点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杰 张元晶 +1 位作者 丁玉琴 马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190,共9页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高被引论文,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同文献具体内容分析相结合,得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发多功能高分子载体,实现人类重要疾病如肿瘤、自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精确诊断和精准靶向治疗;研发...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高被引论文,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同文献具体内容分析相结合,得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发多功能高分子载体,实现人类重要疾病如肿瘤、自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精确诊断和精准靶向治疗;研发具有生物功能的高分子细胞外基质,调控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实现体内外功能组织的再生;通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增强免疫功能,实现对不同疾病包括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等的免疫作用。同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热点关键词文献及节点文献的分析,探究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德、法、英)等主要国家/地区的研究关注点,展现这些国家/地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原始创新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载体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可降解 可吸收植入材料 成像诊断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可控聚合方法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杨锋 马利福 +1 位作者 黄启谷 杨万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2-1207,共6页
综述了活性/可控聚合方法(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活性阳离子聚合以及活性配位聚合)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备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用于非病毒转基因载体、药物控释载体、纳米材料、人工肺膜材料等方面。展望了生... 综述了活性/可控聚合方法(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活性阳离子聚合以及活性配位聚合)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备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用于非病毒转基因载体、药物控释载体、纳米材料、人工肺膜材料等方面。展望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活性阴离子聚合 活性阳离子聚合 活性配位聚合 生物医用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颖 李勤 +1 位作者 张寒 梁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生物相容性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表面改性以改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分别从物理、化学、仿生三方面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相容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彬 吕建华 +1 位作者 金晶 赵桂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7-1136,共10页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压电效应的分析检测技术,可实时在线提供石英晶体表面吸附层质量、厚度、粘弹性等信息,由此获得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关系。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因其独特的对粘弹性的解析,使其在高分子材料...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压电效应的分析检测技术,可实时在线提供石英晶体表面吸附层质量、厚度、粘弹性等信息,由此获得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关系。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因其独特的对粘弹性的解析,使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尤其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已用来评价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相互作用,力学和生物相容性等。本文简单介绍了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基本原理及理论模型,重点综述了近几年QCM-D在高分子链构象、蛋白质吸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药物释放以及水凝胶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QCM-D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高分子材料抗凝血表面构建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栾轲 班雨 +1 位作者 施德安 石恒冲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此种材料/器械在植/介入人体与血液接触时,血浆蛋白会在几秒钟内吸附到材料/器械表面,并与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以及补体激活,形成凝血及血栓,严重危...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此种材料/器械在植/介入人体与血液接触时,血浆蛋白会在几秒钟内吸附到材料/器械表面,并与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以及补体激活,形成凝血及血栓,严重危及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为了赋予材料/器械表面抗凝血性能,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抗凝血表面构建,其方法主要为:生物惰性涂层、生物活性涂层、具有内皮(EC)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面涂层和复合抗凝涂层。本文结合国内外该领域研究动态及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抗凝血表面构建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抗凝血表面构建及其在医疗器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 抗凝血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载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海洋 汤朝晖 +2 位作者 宋万通 邓明虓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3-916,共14页
综述了肿瘤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载体在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输送和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被动肿瘤靶向性、主动靶向性、生物可降解性、pH敏感性、还原敏感性、酶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载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 综述了肿瘤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载体在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输送和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被动肿瘤靶向性、主动靶向性、生物可降解性、pH敏感性、还原敏感性、酶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载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释 生物医用高分子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抗肿瘤药物 肿瘤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原始创新,推动高分子材料全链条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分论坛侧记
10
作者 郭宝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0-801,共2页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粘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核能、舰船、汽车、高铁等领域,对高速、轻量化、远航程具有重要意义,属于重要的战略性...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粘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核能、舰船、汽车、高铁等领域,对高速、轻量化、远航程具有重要意义,属于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2021年10月18日,"2021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先进高分子材料论坛"在宁波顺利召开。本次分论坛由蹇锡高院士、王玉忠院士、王琪院士、谭天伟院士和朱美芳院士担任主席,由张立群教授、黄险波教授级高工、李光宪教授、郭宝春教授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分论坛邀请了16位国内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作精彩报告,报告涉及传统树脂和橡胶材料、液晶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能源高分子、生物基高分子等,各位专家针对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和结构设计、成型加工、测试表征方法、构效关系、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学术氛围浓厚,受到参会者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趋势 张立群 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 航空航天 电子电气 液晶高分子 成型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交联聚乙烯醇/羟基末端聚酰胺-胺树型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旭业 黄世文 +1 位作者 张建涛 卓仁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2-387,共6页
Nove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hydrogels, composed of PVA and hydroxy-terminated polyamidoamine(PAMAM) dendrimer G6-OH, were prepared by cyclic freezing/thawing treatm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PVA and G6-OH. ... Nove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hydrogels, composed of PVA and hydroxy-terminated polyamidoamine(PAMAM) dendrimer G6-OH, were prepared by cyclic freezing/thawing treatm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PVA and G6-OH. FTI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AMAM dendrimer G6-OH w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into PVA hydrogels. Higher contents of G6-OH in PVA/G6-OH hydrogels resulted in higher swelling ratios, and faster reswelling rat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ing/thawing cyclic times, the swelling ratios and reswelling rates of PVA/G6-OH hydrogels decreased,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physically cross-linked PVA hydrog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酰胺-胺树型高分子 水凝胶 制备 性质 物理交联 冷冻-融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聚合:绿色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若雨 陈英翾 +3 位作者 韩浩博 温凯 安泽胜 李全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7-1029,共13页
以酶促聚合为代表的绿色高分子合成途径,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多分散性低、无金属催化剂残留、高度立体和区位选择性等优势,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均成功应用于聚合反应,其中脂肪... 以酶促聚合为代表的绿色高分子合成途径,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多分散性低、无金属催化剂残留、高度立体和区位选择性等优势,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均成功应用于聚合反应,其中脂肪酶催化的缩聚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研究最为广泛,同时,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为代表的酶促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酶促聚合中单体及合成产物结构与性能单一、应用范围有限等缺陷,基于酶促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开环易位聚合等反应的偶联,制备了多种不同结构与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推动了上述材料在药物与基因递送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脂肪酶催化聚合、酶促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酶促化学偶联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聚合 脂肪酶 酶促化学聚合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 生物医用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系杜建忠教授简介
13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杜建忠,理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美国化学会Biomacromolecules顾问编委,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博导,东方学者,中国生物... 杜建忠,理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美国化学会Biomacromolecules顾问编委,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博导,东方学者,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会委员,上海市侨联委员,同济大学侨联主席,杨浦区侨联副主席,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高分子材料系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学科 生物材料学 美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理学博士 教授简介 同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天然药物 有效成分 分离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异
15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6-23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日传出消息,该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团队针对世界人工关节材料发展存在的难题和我国人工关节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高强度和韧性、低磨损速率、不氧化、抗氧化、抗生物侵蚀等突出性能的...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日传出消息,该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团队针对世界人工关节材料发展存在的难题和我国人工关节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高强度和韧性、低磨损速率、不氧化、抗氧化、抗生物侵蚀等突出性能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人工关节 性能优异 中国科学院 材料技术 材料发展 磨损速率 生物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分论坛侧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娟 徐晨 余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6-827,共2页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新技术的注入,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并且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支...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新技术的注入,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并且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医用材料按照材料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组织粘合、药物缓释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本论坛旨在研讨国内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沿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生物材料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致力于促进生物医用材料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人民生命健康 支柱产业 医学诊断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峰 冯俊 +1 位作者 卓仁禧 王旭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总结了近年来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研究状况,简要概述了它们的种类和结构以及目前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聚碳酸酯 生物医用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材料PDLLA的聚合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杰 闫玉华 +1 位作者 贺建华 李世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6-28,共3页
通过乳酸脱水合成出高纯度的D ,L 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 ,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为聚乳酸 (PDLLA)的实验研究。讨论了D ,L
关键词 乳酸脱水 合成 D L-丙交酯 辛酸亚锡 聚乳酸 开环聚合 引发剂 PDLLA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壳聚糖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许勇 洪华 +1 位作者 钱颖 刘昌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浓度、甘油和戊二醛用量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的体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w=0.02的壳聚糖溶液成膜效果较好;甘油和戊二醛能显著改善壳聚糖膜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溶菌酶-...  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浓度、甘油和戊二醛用量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的体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w=0.02的壳聚糖溶液成膜效果较好;甘油和戊二醛能显著改善壳聚糖膜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溶菌酶-林格氏液中浸泡40d后膜的降解率为41.98%,满足引导组织再生材料的基本要求。该膜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医用材料,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高分子 壳聚糖膜 制备 壳聚糖 甘油 戊二醛 生物降解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多孔细胞支架的制备及孔隙的表征 被引量:60
20
作者 石桂欣 王身国 贝建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应用溶液浇铸致孔剂浸出技术制备了在不同致孔剂用量与不同致孔剂颗粒尺寸条件下的一系列聚乳酸及不同组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多孔细胞支架 ;用一种改进的方法—重量法测定其孔隙率 ;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多孔支架上进行了软骨细胞培养。... 应用溶液浇铸致孔剂浸出技术制备了在不同致孔剂用量与不同致孔剂颗粒尺寸条件下的一系列聚乳酸及不同组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多孔细胞支架 ;用一种改进的方法—重量法测定其孔隙率 ;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多孔支架上进行了软骨细胞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制备过程中致孔剂用量的增加 ,多孔支架的孔隙率逐渐增加 ,而与致孔剂的颗粒大小基本无关 ;致孔剂的颗粒大小只影响多孔支架的孔径 ;在致孔剂用量及致孔剂颗粒尺寸都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共聚物中乙交酯含量的增加 ,孔隙率逐渐下降 ;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繁殖情况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 多孔细胞支架 孔隙率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制备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