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通识课程融入非医药类专业的探讨
1
作者 龚小红 刘翔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90-92,共3页
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已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同,对于开放教育非医药类专业学生而言,接受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教育,能够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须从制度、管理、执行三个层面... 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已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同,对于开放教育非医药类专业学生而言,接受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教育,能够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须从制度、管理、执行三个层面变革,创新出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开放教育 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元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2Z期1386-1388,共3页
通过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调整生活方式 预防心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是什么? 被引量:1
3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979-979,共1页
证据来源JoannaBriggs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4)。 最佳实践推荐·对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考虑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即对饮食、行为、运动、戒烟、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A级推荐)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最佳证据 二级预防 高危人群 卫生保健中心 证据来源 资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常见疾病防制中免疫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
4
作者 贾新会 王全得 +1 位作者 李真兵 雷晨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5期38-38,共1页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事业快速发展,常见疾病的防制受到广泛重视,通过有效的免疫方式进行疾病防制,能够增强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提升疾病的防制水平和效果。但是目前在生猪常见疾病防制期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事业快速发展,常见疾病的防制受到广泛重视,通过有效的免疫方式进行疾病防制,能够增强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提升疾病的防制水平和效果。但是目前在生猪常见疾病防制期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基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防制 免疫失败 免疫方式 生猪养殖 常见疾病 原因及预防措施 疾病抵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便于改变生活方式的工作环境开创疾病预防新契机
5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 环境 心脑血管疾病 合理膳食 工作单位 心血管 工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莉 张桂侠 畅雅学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住院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住院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象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9项治疗性生活方式依从性分别为87.72%、89.47%、84.21%、87.72%、87.72%、85.96%、80.70%、89.47%、78.95%,均高于对照组的59.65%、64.91%、56.14%、63.16%、57.89%、61.40%、54.39%、64.91%、52.63%;试验组收缩压下降值为(12.65±4.77)mm Hg、舒适压下降值为(7.39±2.61)mm Hg、血压控制率为73.68%,均高于对照组的(8.93±2.95)mm Hg、(3.95±1.56)mm Hg和47.37%;试验组生活质量6个维度评分分别为(69.26±8.84)、(66.28±8.33)、(47.42±8.19)、(66.30±8.26)、(47.45±8.10)、(75.32±6.3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25±10.14)、(66.12±11.26)、(42.46±8.09)、(57.82±13.00)、(44.63±8.38)、(67.35±8.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过程中,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干预对象的治疗性生活方式依从性,降低干预对象的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二级预防 生活方式 治疗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J: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7
《现代医院》 2015年第9期65-65,共1页
7月29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在线发表的芬兰一项随机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预防。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生活方式干预 预防 BMJ 《英国医学杂志》 随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卒中
8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48-248,共1页
1背景 卒中是重要的死因之一,非致死性卒中是导致人残疾和劳动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卒中发生以后,治疗和功能恢复效果不大,因此,预防卒中才是有效的。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施夫(Chiuve)等的一项研究证实,保持5种健康生活方式,... 1背景 卒中是重要的死因之一,非致死性卒中是导致人残疾和劳动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卒中发生以后,治疗和功能恢复效果不大,因此,预防卒中才是有效的。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施夫(Chiuve)等的一项研究证实,保持5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卒中危险降低69%~79%。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在《卫生职业随访研究(HPFS)》中的43685名男性和《护士健康研究(NHS)》中的71243名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54岁和5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 卒中 预防 前瞻性队列研究 哈佛医学院 劳动能力 非致死性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9
《创新科技》 2002年第9期56-57,共2页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传统的健康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传统的健康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能够适应社会良好的道德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已日益成为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口腔保健与疾病预防(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益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3期9-9,11,共2页
·第一节社区口腔保健基础——口腔健康教育·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一个告知、动员与帮助人们采纳和保持口腔保健实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社区居民主动采取有利于口... ·第一节社区口腔保健基础——口腔健康教育·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一个告知、动员与帮助人们采纳和保持口腔保健实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社区居民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并倡导所需的环境改变以使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保健 社区 疾病预防 口腔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环境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悠冉 邹文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慢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微环境失衡,从而引起各种症状和/或视力障碍,并可能同时伴有眼表损伤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既往关于干眼致病因素的研...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慢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微环境失衡,从而引起各种症状和/或视力障碍,并可能同时伴有眼表损伤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既往关于干眼致病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器质性因素,然而近年研究发现,非器质性因素对干眼的发生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的患病情况,并综述了导致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12
作者 马长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3期7-7,共1页
我国是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有效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解决问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来说,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循证药物,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危... 我国是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有效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解决问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来说,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循证药物,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危险因素(主要有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α、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不断出现。2003年美国统计2万余例致死和非致死性冠心痛患者的资料,结果发现:①>85%病例曾至少暴露过1种传统危险因素;②早发(男性55岁,女性65岁)冠心病患者中只有10%~15%没有暴露过任何1种传统危险因素。另外,373篇关于"新"危险因素的有关文献显示,未能证实它们在传统危险因素之外增加对冠心病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冠心病患者 健康的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卫生资源 非致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活可预防四成以上癌症
13
《养猪》 2012年第1期16-16,共1页
在超过40%的情况下,改变生活方式能够防止出现癌症.
关键词 健康生活 癌症 预防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宽念纯 捍卫健康——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教授
14
作者 江月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第7期42-44,共3页
人类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其实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的疾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诸... 人类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其实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的疾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诸如2014年埃博拉事件、2013年H7N9禽流感事件,以及2016年的寨卡病毒输入中国事件,都得到了很好的防控。而这些工作的背后,则是无数疾病防控工作者不畏辛劳的付出,与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类健康 病毒病 党委书记 生活方式 疾病防控 奉献精神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15
作者 江梅 《山东食品科技》 2003年第8期40-40,共1页
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以及与两者有密切因果关系的脑动脉硬化和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等.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已增至11.88%,全国有一亿多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几乎一半... 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以及与两者有密切因果关系的脑动脉硬化和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等.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已增至11.88%,全国有一亿多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几乎一半以上的血压达到甚至超过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预防 心血管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 体育锻练 乐观情绪 定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积仁教授 预防医疗领域防癌抗衰老的辛勤耕耘者
16
作者 李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近年来,健康第一的观念日益普及,“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的生命意识得到广泛认可。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不断增强,使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断提升。健康是每个人成长的生理基础和实现幸福生活的身体保障。以预防医疗为主的防癌抗衰... 近年来,健康第一的观念日益普及,“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的生命意识得到广泛认可。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不断增强,使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断提升。健康是每个人成长的生理基础和实现幸福生活的身体保障。以预防医疗为主的防癌抗衰老的健康需求,一直是大健康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需求 抗衰老 预防医疗 健康生活方式 防癌 生理基础 研发重点 幸福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预防缺血性卒中
17
作者 李大伟 《小康》 2024年第15期81-81,共1页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疾病预防的基石。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不足,进而缺血、缺氧导致供血区域内脑组织坏死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疾病预防的基石。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不足,进而缺血、缺氧导致供血区域内脑组织坏死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血流灌注 供血区域 临床事件 脑组织坏死 疾病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脑梗死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疾病预防
1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3期1-1,共1页
9807877 工业卫生和应激反应[日]/永田颂史//心身医学.-1996,36(2).-144冀医情9807878 在车间的应激反应和精神健康[日]/三岛德雄//心身医学.-1996,36(2).-145~152 冀医情9807879 关于工人疲劳的研究:疲劳度和应激反应,生活方式,心理... 9807877 工业卫生和应激反应[日]/永田颂史//心身医学.-1996,36(2).-144冀医情9807878 在车间的应激反应和精神健康[日]/三岛德雄//心身医学.-1996,36(2).-145~152 冀医情9807879 关于工人疲劳的研究:疲劳度和应激反应,生活方式,心理和行为特性与免疫机能的关系[日]/增田彰则//心身医学.-1996,36(2).-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应激反应 精神健康 免疫机能 生活方式 工业卫生 行为特性 疲劳度 疾病预防 职业性
全文增补中
重视公共卫生与不同领域的预防医学问题
19
作者 程天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共1页
防治疾病是人类同自然界斗争中面临的最困难、最持久的挑战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日益增强,从而使不少疾病得到控制、减少,有的已经消灭。但是,伴随社会、环境、人口、生活方式... 防治疾病是人类同自然界斗争中面临的最困难、最持久的挑战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日益增强,从而使不少疾病得到控制、减少,有的已经消灭。但是,伴随社会、环境、人口、生活方式、政治和经济的演变,致病、致伤因素本身的变化,以及战争、灾害、事故的发生,又不断出现新的疾病和损伤,或原已得控制的疾病又有复燃。因此,人类一方面"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问题 公共卫生 预防 生活方式 致伤因素 疾病 自然界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肿瘤高发现状,必须强化“全民预防”和早诊——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教授
20
作者 詹洪春 刘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8期1-3,共3页
据记者了解,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职业暴露、食品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生物学和遗传学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态势,肿瘤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 据记者了解,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职业暴露、食品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生物学和遗传学因素的影响,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态势,肿瘤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例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政协委员 预防 不良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 遗传学因素 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