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籽饼中生氰糖苷降解菌株的筛选
1
作者 贾寒方 何万领 +2 位作者 李晓丽 丁小伟 王鹏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5,63,共9页
【目的】筛选生氰糖苷(CGs)降解菌株并探究其对亚麻籽饼的发酵效果。【方法】采用七叶苷柠檬酸铁平板法从绵羊瘤胃初筛CGs降解菌株,然后用复筛发酵培养基进行复筛,并对筛选所得的菌株进行鉴定。以CGs降解率为指标,对菌液接种量(体积分数... 【目的】筛选生氰糖苷(CGs)降解菌株并探究其对亚麻籽饼的发酵效果。【方法】采用七叶苷柠檬酸铁平板法从绵羊瘤胃初筛CGs降解菌株,然后用复筛发酵培养基进行复筛,并对筛选所得的菌株进行鉴定。以CGs降解率为指标,对菌液接种量(体积分数5%,10%,15%,20%和25%)、发酵培养基含水量(40%,45%,50%,55%和60%)、发酵温度(20,25,30,35和40℃)、发酵时间(24,48,72,96和120 h)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 9(34)正交试验优化接种量(8%,10%,12%)、发酵培养基含水量(42%,45%,48%)、发酵温度(33,35,37℃)、发酵时间(36,48,60 h),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亚麻籽饼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亚麻籽饼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比较亚麻籽饼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从绵羊瘤胃液中筛选出1株CGs降解菌,其对CGs的降解率为66.55%,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亚麻籽饼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12%,发酵培养基含水量4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在最佳发酵条件该菌株对CGs的降解率达78.2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亚麻籽饼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降解CGs,改善亚麻籽饼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饼 生氰糖苷降解菌 发酵工艺 营养成分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编辑MeHNL基因创制低生氰糖苷木薯 被引量:1
2
作者 童玮婧 罗数 +5 位作者 陆新露 沈建福 陆柏益 李开绵 马秋香 张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9,共9页
【目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中含有潜在毒性的生氰糖苷,其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且导致加工成本增加。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开展低生氰糖苷木薯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木薯醇氰酶基因MeHNL进行了编辑... 【目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中含有潜在毒性的生氰糖苷,其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且导致加工成本增加。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开展低生氰糖苷木薯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木薯醇氰酶基因MeHNL进行了编辑。该基因编码催化生氰糖苷分解的α-羟基腈裂解酶,编辑靶点位于第1个外显子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稳定转化获得了27株阳性植株。【结果】测序分析显示,其中26个株系被编辑,编辑效率高达96.3%。编辑类型主要包括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少数为碱基替换和大片段缺失。氰化物检测试剂盒染色和HPLC测定分析表明,编辑株系中的氢氰酸和生氰糖苷含量均显著降低。与非编辑植株相比,编辑植株的叶片细长,暗示了MeHNL可能对木薯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低氰化物的木薯种质,为开展生氰糖苷代谢影响木薯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基因编辑 化物 生氰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种质生氰糖苷含量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苑志强 李俊 +3 位作者 李志伟 李佳娜 李小萌 伊六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进一步评价亚麻种质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含量的变异特征,本研究以20份亚麻种质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蒸发光检测仪测定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含量。结果表明,亚麻苦苷含量的均值为0.56±0.25 mg·kg^(-1),变异系数和遗传多... 为进一步评价亚麻种质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含量的变异特征,本研究以20份亚麻种质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蒸发光检测仪测定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含量。结果表明,亚麻苦苷含量的均值为0.56±0.25 mg·kg^(-1),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2.19%和31.26%;百脉根苷含量均值为0.25±0.24 mg·kg^(-1),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0.67%和41.96%;亚麻籽亚麻苦苷、百脉根苷和二者总含量相互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含量与亚麻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亚麻苦苷与棕榈酸之间显著负相关(-0.133),与其他脂肪酸相关性状之间不显著;亚麻籽亚麻苦苷、百脉根苷和二者总含量均与株高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二者总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2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0.70时分为20个亚麻种质3个类群,第一类群种质的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0.46和0.11 mg·kg^(-1),这一类群中的内亚六号、H 140、内亚七号、内蒙红、CDC ARRAS、NOR MAN和晋亚8号这7个品种可以加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生氰糖苷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氰糖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岩 汤定钦 周明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生氰糖苷在植物中具有化学防御功能,在抗病虫害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在木薯、杏仁和亚麻籽等食用植物中广泛存在,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结构、生物合成、毒性机理及在抗... 生氰糖苷在植物中具有化学防御功能,在抗病虫害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在木薯、杏仁和亚麻籽等食用植物中广泛存在,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植物生氰糖苷的结构、生物合成、毒性机理及在抗病虫害方面的应用、转基因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在竹亚科植物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氰糖苷 物合成 抗病虫害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亚麻籽对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及压榨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伟伟 黄庆德 +1 位作者 田光晶 邓乾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4-138,共5页
优化了微波预处理亚麻籽降低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的条件,并比较了甘肃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微波前后压榨油的品质变化,同时对比了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在微波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波... 优化了微波预处理亚麻籽降低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的条件,并比较了甘肃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微波前后压榨油的品质变化,同时对比了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在微波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波条件为功率700 W,时间6 min,亚麻籽水分17%。在此微波条件下,甘肃亚麻籽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降低至(4.18±0.23)mg/kg,其压榨油的酸价显著升高,过氧化值显著降低,黄色值、红色值均微弱增加。脂肪酸组成、甾醇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总酚含量是直接压榨亚麻籽油的1.42倍;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仅哈尔滨亚麻籽压榨饼中生氰糖苷的含量为(15.40±0.47)mg/kg,其余四个品种的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均在5 mg/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压榨饼 生氰糖苷 压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生氰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孙兰萍 许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27,共4页
亚麻籽中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如抗维生素B6因子、生氰糖苷等)的存在,尤其是生氰糖苷的毒性限制了亚麻籽的使用。介绍了亚麻籽生氰糖苷的组成、结构特性及含量,并对其致毒机理、测定方法、脱毒方法以及潜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 亚麻籽中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如抗维生素B6因子、生氰糖苷等)的存在,尤其是生氰糖苷的毒性限制了亚麻籽的使用。介绍了亚麻籽生氰糖苷的组成、结构特性及含量,并对其致毒机理、测定方法、脱毒方法以及潜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亚麻籽的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毒性物质 抗营养因子 生氰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中生氰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琴飞 林立铭 +3 位作者 张振文 余厚美 徐缓 羊贤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生氰糖苷含量的高低对评估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其重要。以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为试材,本研究建立了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2种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NGs)的快速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的方法... 生氰糖苷含量的高低对评估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其重要。以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为试材,本研究建立了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2种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NGs)的快速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木薯块根、木薯粉及其制品中CNG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食用木薯块根及木薯粉中CNGs提取最佳的硫酸溶液浓度分别为0.025和0.100 mol/L;HPLC-ELSD检测方法可有效分离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其浓度在4.1~820.0 mg/L和2.5~25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9996和0.9993,检测限(LOD)分别为2.1和0.5 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8.2和2.0 mg/kg;该方法重复性和样品稳定性的标准偏差(RSD)都低于5.0%;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中2种CNG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9.3%~96.3%和107.5%~114.9%之间,重复间RSD小于3.4%。样品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木薯品种CNGs含量差异较大;种植8~9个月的木薯制备木薯粉CNGs含量较低;蒸煮加工方式可有效清除木薯食品中CNGs。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准确度高,在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中CNGs的分析与评价等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块根 木薯粉 木薯制品 生氰糖苷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亚麻籽粕脱除生氰糖苷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次力 缪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67,共5页
利用BrabenderDSE-25双螺杆挤压机对亚麻籽粕进行了挤压脱除生氰糖苷的试验,考察了加工条件(水分含量、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系统参数(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螺杆挤压处理能达到使生氰... 利用BrabenderDSE-25双螺杆挤压机对亚麻籽粕进行了挤压脱除生氰糖苷的试验,考察了加工条件(水分含量、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系统参数(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螺杆挤压处理能达到使生氰糖苷降解脱毒的目的,合理的脱毒工艺参数:水分含量30%,加工温度80-120-130-140-150℃,螺杆转速120r/min,喂料速度18r/min,总氰化物脱除率为96.59%,生氰糖苷含量由257.85mg/kg降低至8.79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生氰糖苷 脱毒 双螺杆挤压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齐燕妮 李闻娟 +6 位作者 赵丽蓉 李雯 王利民 谢亚萍 赵玮 党照 张建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702,共16页
CYP79蛋白是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但关于亚麻CYP79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包括亚麻在内的9种作物的CYP79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亚麻CYP79基因的序列特征、复制事件、共线性关系、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 CYP79蛋白是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但关于亚麻CYP79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包括亚麻在内的9种作物的CYP79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亚麻CYP79基因的序列特征、复制事件、共线性关系、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亚麻、白亚麻、毛果杨、木薯、芝麻、高粱、大豆、葡萄及水稻中分别鉴定到9、9、3、2、5、7、6、16和4个CYP79家族成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YP79基因的进化具有物种特异性;LuCYP79不均匀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具有1~3个外显子,其启动子区含大量激素与逆境响应相关元件;共克隆到8个亚麻CYP79基因的全长DNA序列及5个成员的全长cDNA序列;LuCYP79蛋白序列长度为282~565aa,等电点为5.84~9.14,分子量为31.56~62.86kD,均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内质网;共有5对基因发生复制事件,占全部基因的77.8%,全部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其中LuCYP79-1和LuCYP79-9在拟南芥和木薯中均具有同源基因。表达分析表明,LuCYP79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各成员在不同遗传背景下表达模式不同,其中LuCYP79-1、LuCYP79-7、LuCYP79-8和LuCYP79-9在4个品种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50d时的LuCYP79-1/LuCYP79-7与成熟亚麻籽中生氰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0d时的LuCYP79-7/LuCYP79-8及(LuCYP79-7+LuCYP79-9)/LuCYP79-8分别与成熟亚麻籽中生氰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推测其可能是亚麻籽生氰糖苷合成的关键基因。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明亚麻CYP79蛋白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并为培育低生氰糖苷亚麻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CYP79基因家族 生氰糖苷 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氰糖苷类物质的结构和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柳春梅 吕鹤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生氰糖苷类成分作为多种植物的防御物质被广泛研究。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在细菌、真菌、节肢动物和鳞翅目昆虫体内也存在该类物质,生氰糖苷具有防御和性信息素等作用。本文对该类物质的结构、合成和降解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新... 生氰糖苷类成分作为多种植物的防御物质被广泛研究。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在细菌、真菌、节肢动物和鳞翅目昆虫体内也存在该类物质,生氰糖苷具有防御和性信息素等作用。本文对该类物质的结构、合成和降解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新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氰糖苷 化学结构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生氰糖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良平 起登凤 +1 位作者 孙建波 彭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43-46,共4页
木薯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但由于含有生氰糖苷,食用处理不完全的木薯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生物合成以及人们在降... 木薯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但由于含有生氰糖苷,食用处理不完全的木薯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生物合成以及人们在降低生氰糖苷含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阐述,并对未来获得没有或低含量生氰糖苷的木薯产品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生氰糖苷 代谢途径 研究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中的生氰糖苷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建华 倪培德 华欲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60,共3页
概述了亚麻籽中生氰糖苷各组分的定性研究、含量分析及脱毒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水煮法和混合溶剂浸出法的工艺条件和效果,对二糖苷的毒性作用机理、提取纯化方法及其开发应用方向—抗癌作用和在饲料中抗硒中毒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亚麻籽 生氰糖苷 毒性 脱毒 亚麻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表达特性的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机制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牧锋 梁晓 +4 位作者 陈青 伍春玲 刘迎 刘小强 韩志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3-861,共9页
为初步探究生氰糖苷降解途径2个基因α-HNL和β-glu在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A900’为材料,分析木薯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及其编码的生化酶... 为初步探究生氰糖苷降解途径2个基因α-HNL和β-glu在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A900’为材料,分析木薯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及其编码的生化酶在二斑叶螨取食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时间后(1、4 d)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α-HNL在感螨木薯品种上部和中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在抗螨木薯品种的不同部位叶片中,α-HNL的表达量均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β-glu在抗、感螨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中的表达量均很低,难以比较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受螨害后的变化情况,但在能检测到的少量样品当中,抗螨木薯品种的占比也多于感螨木薯品种。进一步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抗螨木薯品种受螨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途径基因α-HNL编码的α-HNL酶活性呈逐渐升高或维持不变的趋势,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而在感螨木薯品种中,随着螨害时间的延长,α-HNL酶活性则呈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β-glu基因编码的β-GLU酶活性在不同木薯品种中均呈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对应编码的基因表达量低有关,但总体而言,降解途径2个基因编码的降解酶α-HNL和β-GLU在抗螨木薯不同叶片组织中的活性总体上也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木薯品种受螨害不同时间后,生氰糖苷降解基因和酶可能与木薯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氰糖苷 二斑叶螨 抗、感木薯品种 降解途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氰糖苷脱毒菌株筛选及其发酵亚麻籽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宝珠 蔡辉益 +5 位作者 王茂森 逯春香 刘国华 常文环 郑爱娟 陈志敏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出亚麻籽饼中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Gs)的脱毒菌株并探究其发酵亚麻籽饼的效果。利用“七叶苷柠檬酸铁板法”从绵羊瘤胃液中初筛出4株目的菌株;通过单菌株发酵试验,复筛得到1株脱毒效果最好的菌株L4;对菌株L4进... 试验旨在筛选出亚麻籽饼中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Gs)的脱毒菌株并探究其发酵亚麻籽饼的效果。利用“七叶苷柠檬酸铁板法”从绵羊瘤胃液中初筛出4株目的菌株;通过单菌株发酵试验,复筛得到1株脱毒效果最好的菌株L4;对菌株L4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采用菌株L4发酵处理亚麻籽饼并测定发酵前后CGs含量及营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L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KY652941.1,该菌发酵处理亚麻籽饼CGs脱毒率超过90%,发酵处理显著提高了亚麻籽饼粗蛋白质、多肽和粗脂肪含量。研究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可高效脱除亚麻籽饼中的CGs并改善其营养组成,极大地提高了亚麻籽饼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饼 脱毒 发酵工艺 生氰糖苷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佛肚竹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家族同源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月圆 刘向敏 +1 位作者 周明兵 汤定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生氰糖苷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已在2 000多种植物中发现,分属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130个家族。生氰糖苷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在于阻止食草动物和病原体对植物的侵害。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 生氰糖苷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已在2 000多种植物中发现,分属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130个家族。生氰糖苷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在于阻止食草动物和病原体对植物的侵害。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幼笋中克隆到CYP79家族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BvCYP79。BvCYP79共有1 913个碱基对,翻译起始点为193碱基处,终止子位于1 752 bp,包含1个1 559 bp的完整编码区,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19个氨基酸。具有PERF和SFSTGRRGCIA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CYP79家族基因。生氰糖苷途径可能也存在于竹类植物,因而在食用笋的安全性评估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物学 生氰糖苷 小佛肚竹 CYP79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中生氰糖苷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饶万良 江丽琴 +1 位作者 欧全宏 毛慰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1-212,共2页
为了探究木薯中生氰糖苷的存在,利用银纳米胶体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对木薯中的生氰糖苷进行定性检测。通过对木薯的外皮层、内皮层和块茎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分析,得出在拉曼位移2099 cm^(-1)附近木... 为了探究木薯中生氰糖苷的存在,利用银纳米胶体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对木薯中的生氰糖苷进行定性检测。通过对木薯的外皮层、内皮层和块茎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分析,得出在拉曼位移2099 cm^(-1)附近木薯内层皮有生氰糖苷-CN拉曼峰出现。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能够准确、方便的对木薯中氰化物的定性检测,说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对氰化物分析检测方面是一种有力的手段,可以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以后氰化物的污染方面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氰糖苷 木薯 化物 拉曼光谱(RAMAN)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亚麻产量及生氰糖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光映 李群 +2 位作者 高忠东 王振 殷龙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741-1745,共5页
为了探索亚麻种植阶段降低生氰糖苷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对亚麻产量及生氰糖苷含量的影响。3 a的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当年亚麻产量降低了90.52%~97.10%,第2年和第3年试验的180个小区中,166个小区的产量均高于对照;辐照处... 为了探索亚麻种植阶段降低生氰糖苷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对亚麻产量及生氰糖苷含量的影响。3 a的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当年亚麻产量降低了90.52%~97.10%,第2年和第3年试验的180个小区中,166个小区的产量均高于对照;辐照处理可明显降低亚麻生氰糖苷含量,降幅在38.41%~52.80%。在生产中,可以推广辐照处理亚麻种子的方法来降低生氰糖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技术 亚麻 产量 生氰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氰糖苷在鳞翅目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雪峰 《蚕学通讯》 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
生氰糖苷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氰糖苷本身没有毒性,但被草食动物摄食后,生氰糖苷与动物分布在不同组织中的代谢酶结合,会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鳞翅目昆虫在与生氰植物的长期对抗中进化出一... 生氰糖苷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氰糖苷本身没有毒性,但被草食动物摄食后,生氰糖苷与动物分布在不同组织中的代谢酶结合,会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鳞翅目昆虫在与生氰植物的长期对抗中进化出一套有效的代谢排毒系统,确保了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本文从生氰糖苷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出发,综述了鳞翅目昆虫体内生氰糖苷的种类,生氰糖苷在昆虫体内的生物合成、分解和解毒等代谢途径,以及生氰糖苷在昆虫体内发挥的一些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氰糖苷 鳞翅目昆虫 代谢机制 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子瑞 赵鑫锐 堵国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6,共7页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广泛存在于白酒中,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对我国白酒品质和国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明确其形成机制十分必要。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复杂,EC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明确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EC...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广泛存在于白酒中,由于其具有致癌性,对我国白酒品质和国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明确其形成机制十分必要。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复杂,EC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明确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EC前体的来源,分析不同工艺阶段中的EC前体含量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明确EC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原辅料中EC前体含量,明确了EC前体的主要来源是大曲。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工艺节点的EC及其前体的含量,明确了酱香型白酒中EC的主要形成阶段是蒸馏阶段,氰化物是蒸馏阶段的主要前体。模拟反应实验表明,高粱中的蜀黍糖苷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这一结论也与氰化物在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规律相符。最后,从白酒酒醅中筛选得到了一株与生氰糖苷形成氰化物密切相关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该结果为后续调控酱香型白酒中的EC含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酱香型白酒 尿素 化物 瓜氨酸 生氰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中氰化物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高阳 丁霄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1-292,296,共3页
建立测定亚麻籽中氰化物的定性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能进行亚麻籽氰化物的测定,检测方法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R2=0.9986,加标回收率93.08%~95.65%,相对标准偏差<5%。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测定... 建立测定亚麻籽中氰化物的定性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能进行亚麻籽氰化物的测定,检测方法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R2=0.9986,加标回收率93.08%~95.65%,相对标准偏差<5%。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测定的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生氰糖苷 化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